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大明肝经验 / 第四十三章 台阶

第四十三章 台阶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他这么说的?”嘉靖皇帝看着陆炳问道。
  陆炳点了点头,也不说话,退到了一边。
  “他是在逼朕啊!”嘉靖皇帝幽幽的开口道。
  从小和嘉靖皇帝一起长大,又君臣这么多年,陆炳可太了解眼前这位皇帝了,知道他心中已经退缩了,要认怂了,现在需要的只是一个台阶而已。
  “皇上,鄢懋卿和严世蕃的所作所为已经天怒人怨了。”陆炳低着头说道:“严阁老即便不知道,也有失察包庇的责任,并没有人觉得他冤屈。”
  “臣觉得道长是希望陛下能够乾纲独断,扫清朝廷,澄清宇内。”
  嘉靖皇帝抬了抬手说道:“带人围了严嵩的府邸,严查鄢懋卿在江南贪污腐败之事,查清楚严世蕃和严嵩有没有牵连,锦衣卫要从公平公正的角度去查,明白吗?”
  “皇上放心,臣明白,”陆炳大声的说道:“从公平公正的角度去查,绝不冤枉一个好人,也绝不放过一个坏人。”
  嘉靖皇帝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如此甚好。”
  “臣这就去办。”陆炳抱拳行礼躬身退了出去。
  良久之后,嘉靖皇帝幽幽的叹了一口气,目光也变得凛冽了起来。轻轻掀开着自己的衣服,用手按在了自己的胳膊上,一个坑出现了。
  放在几年前,嘉靖皇帝对修仙很坚定,坚信自己能成仙。
  随着时间的推移,仙法没练成,身子却一天不如一天了,虽然还没有死心,可希望已经越来越渺茫了,难不成自己就要这样死去?
  无论如何,最后一搏一定要搏。
  裕王府邸。
  徐阶从外面走了进来,脚步很轻快,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屋子里面坐着的高拱等人也是如此,每个人心情都很好。
  “徐先生来了。”裕王面带笑容的站起了身子。
  “参见王爷。”徐阶恭敬的说道。
  “徐先生快快免礼,”裕王面带笑容的说道:“先生请坐。”
  徐阶点了点头,坐了下来笑着道:“内阁已经收到了皇上的旨意,锦衣卫严查鄢懋卿案,内阁以下各衙门不得阻挠,要尽力配合。”
  “太好了!”高拱在旁边一拍桌子说道:“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众人也都笑了起来,心情大好。
  “本王这些日子一直在家里读书,对外面的事情都不太了解。”裕王笑呵呵地说道:“没想到发生了这么多的事,听说事情的起因是一位道士,徐先生可知道内情?”
  徐阶缓缓的点头说道:“南京传了消息过来,信在这里,上面详细的写清楚了事情的经过,请王爷过目。”
  接过徐阶递过来的信,裕王快速的看了一遍。
  良久之后,裕王颇为感慨的说道:“观道长行事,也是忠贞之士,咱们还是要保一保的,有没有办法尽快找到人?”
  “已经让人去找了,”徐阶点头说道:“只是暂时还没有消息。”
  裕王缓缓的点头说道:“上书保一保,他虽然杀了人可是情有可原,请陛下下旨特赦,几位先生以为如何?”
  “好,”高拱在旁边大声的赞同道:“正该如此。”
  徐阶也点头说道:“的确该如此,有这样的人在皇上身边陪皇上论道,对大明对天下都是一件好事,总比那些方士要强。”
  众人一起点头,气氛一下子就欢乐了起来。
  他们这边不是没从这方面下过手,现在深受皇帝宠信的道士蓝道行就是徐阶举荐的。眼前的道士虽然来历不明,他们也不想举荐,可他们也知道阻止不了。
  皇上派人围了严家,派锦衣卫去查案,表面上看是为了公理和正义,实际上就是为了那个道士,只要有人说出口皇上就会下台阶。
  与其让别人抢了这份功劳,不如自己握在手里。
  裕王把他们招过来就是这个意思,在场的都是聪明人,自然一点就透,也都知道该怎么去做,所以很快就达成了一致。
  紫禁城,玉熙宫。
  “皇上,这是今天的奏疏。”李芳将奏疏搬到了嘉靖皇帝面前,躬身说道。
  “都说什么了?”嘉靖皇帝语气随意的说道。
  李芳恭恭敬敬的说道:“都是说严家的事和这位道长的事,大部分都是为道长求情的,说他情有可原,希望皇上能赦他无罪。”
  “当街杀人还能赦?”嘉靖皇帝愤怒的说道:“他们就是这么做臣子的?”
  “他们说鄢懋卿天怒人怨,应天府上下勾结,道长所作所为虽有些出格,可也是为了皇上,为了大明,情有可原,应该法外开恩。”李芳再次躬身说道。
  皇上的心思李芳也知道,否则绝不会把奏疏都搬过来。
  嘉靖皇帝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说道:“先留中吧!”
  “是,皇上。”李芳低着头答应道。
  留中,是皇上对奏书的一种处理方式。没有答复,也不想回答,拿去直接烧了,就当没看见。
  可是天长日久,君臣之间也有默契。
  有的时候是皇上理解臣子们的苦衷,知道你们一定要上书,所以我也不表态了,也不处罚你们,这事就过去了。
  臣子们明白,也就不会再继续上书了,大家脸上都好看。
  有的时候则是皇上有态度,但是没到表态的时候,先不发表意见,你们要继续上书,皇上万般无奈之下才会表态。
  前者还是后者,那就需要大臣们自己去揣摩了,如果连这个都揣摩不清楚,你也就不适合在中枢为官了。
  显然徐阶等人很清楚,连续两天奏疏像雪片一样的飞进了皇宫。
  嘉靖皇帝翻看着眼前的奏疏,随手扔到了一边,转头对李芳说道:“这么久了,陆炳还没有来汇报吗?”
  李芳低头,他知道火候差不多了。
  陆炳上奏,皇上顺应民意特赦道士,事情真相如何,没人在意。
  “我去问问?”李芳低着头说道。
  嘉靖皇帝还没开口,外面传来了禀报,陆炳求见。
  李芳暗自叹了一口气,不愧是陆炳,对皇上的心态把握真的精准,时间和火候都拿捏的恰到好处,比起自己这个一直伺候皇上的人都要强三分。
  “叫他进来!”嘉靖皇帝有些迫切的说道。
  
热门推荐
我在春秋当权臣 我在春秋当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