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启示录 / 第24章

第24章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这一个月来,郑文花钱如流水,虽然娄晓娥买巧克力给了几百块,但赶不上郑文花钱的速度。至于那每月的二十几块补贴,系统的每月三十,这加起来都五十多了,大院里任何一家都可以过的美滋滋的,但对郑文来说就差的太远了,得想法挣钱啊!
  郑文为了扩大空间,打一开始就不停的种菜,成熟了就收,循环往复,也不会坏,以前种的菜在空间里存了不少,估摸着有两三吨。
  郑文想把这菜卖出去了不就来财了吗。卖给谁,当然是报社了。不过郑文得先找个地方,把菜从空间里弄出来放着。
  他没在四合院近处找,而是跑远地儿朝阳门外,踅摸了两天,终于找到个马路边一个破破烂烂的房子,这房子虽在路边却又比较偏,附近住户至少都在二百米开外,在一个小树林旁边,房子有近二十米长,但宽度却只有三米多,显得非常狭长。屋主是个独居老头,他住前面,这间房子最早是当存粮食的地方,朝阳门就是走粮车的门,后来不走粮车了,这间房子也难租出去了,住又不好住,后来放了杂物越发破烂,房主觉得也没必要花钱修,就这么扔着。
  郑文找上门说租,老头自然答应了,一个月四块钱。租完房子,郑文找来泥瓦工,用了两天时间把房子修整了一遍,算是能住人了。这两天郑文也利用起来,在空间所有空地上大肆种蔬菜,现在空间扩大到直径七八百米了,换算一下就是七八百亩土地了。郑文接着种那些珍贵作物,各种蔬菜也种了几百亩,这是啥概念,收获的时候得近百吨。
  郑文这才到了报社,直接找文社长,门岗都是持枪的军人,本来不想理这小孩的,但郑文自报家门后,门岗就热情极了,烈士的孩子啊。文社长出去了没在,不过一会儿就回来。郑文被请到了门卫室坐着等。等了两小时,文社长才坐着小车回来了。听门岗说郑文来了,就带着郑文去了办公室。
  进了办公室,文社长笑着说“我到现在还记着你那碗炸酱面呢,啥时候再请我吃一顿啊?”郑文说“只要你想吃,你随时来都行”,说笑了几句话文社长就问“你今天来是有事吧,啥事?”,郑文说道“我认识的一个叔叔,从南方运了很多蔬菜过来,质量很好,但联系的供销社给的价格还按统购统销价,就比夏天高两成,他连运费都得倒贴,我知道了这事,就想着认识您不是,就看您能不能想想办法,这批蔬菜的品种数量在这,您看看”,文社长接过郑文事先写的清单,一看,品种真不少。基本上夏天的蔬菜种类都全乎了,再一看数量,好家伙,三百多吨。
  文社长也没问是怎么运过来的,这不重要,三百多吨可不是小数量,用卡车拉都得几十大车。对文社长来说,这是好事,放眼四九城,这大冬天的能搞来大批新鲜蔬菜,谁不抢着要。城里多少部委,随便分几家就没了,所有人还得求着他。
  文社长自认为明白的很,郑文到任何单位去联系,人家都得把他供起来。文社长笑着说“这是好事,我先谢谢你了。这样我先安排一下,你先玩会。”说完喊了秘书进来,安排人带着郑文四处看看、参观一下。
  文社长留下自家报社用的,还考虑到作为福利给职工都分些,才根据剩余多少联系关联单位等等,他叫来了在家的几位领导,关起门来研究了起来。这一上午不知道打了多少电话出去。终于忙完,想起郑文来,这都中午了,俩人一块吃个饭再说下事情。
  郑文也不扭捏,大方的答应了,和一位侍郎级别的干部吃一回饭嘛?多大点事。席间就价格说了说,文社长直接翻倍。剩下的事文社长自不必再管,安排了个牛主任和郑文对接。
  牛主任申请了辆小车,和郑文去他所说的仓库。到了地儿,认了门,约定明天就开始拉货。这“仓库”相对比较僻静,其实拐个弯走几百米外就是礼部了。
  牛主任很热情,社长亲自安排的事,他肯定认真对待。对郑文也很客气,看社长和郑文丝毫不见外的样子,他哪敢怠慢了。郑文又跟他说了付款的事,还有郑文需要一个正规手续来说明收入的问题。牛主任心临神会,淡淡一笑,矜持的说,明天都给你办了。
  至于将来出事有人来调查?牛主任连想都没想,谁敢调查军队报社,想搞个政治事件出来?
  牛主任知道这次蔬菜的事对报社所有人都是大好事,领导如何管不着,但每个职工这大冬天的掂十斤八斤新鲜蔬菜回去,还不得光棍牛叉大发了。
  郑文没想到今天这事这么顺利,临走时想,这样的生意可以多做几回啊!也是丰富了京城人民的菜篮子。所以他又拉住了牛主任,让牛主任回去给文社长汇报一下,每周几百吨能消化不?可以持续到明年二月底。过了二月少部分蔬菜就下来了,自然郑文也不必卖了。
  牛主任回去一汇报,文社长本以为是一锤子买卖,没想到能干到明年二月,这事情又自不同,还得开个小会重新商讨。
  郑文杂事很多,一个小孩子整天东跑西颠的累的慌,还耽误时间,觉得必须找个人当助手,信得过是必须的。现在卖菜这事就必须要帮手了,卖菜有很多琐碎事,让郑文亲自处理他嫌麻烦,更重要的是一个小孩过多的参与其中,第一是很奇怪看着碍眼,这事惹人注目可不是好事,第二是小孩处理大人应该干的事,容易引起怀疑,所以找个放心的属下带上是很必要的。
  一路郑文都在盘算谁合适,他认识的关系还不错的,只有一个娄晓娥,周伯君还行但没深交,暂时还说不上,而且他的成分问题很要命,比如今天这卖菜的事,就不能让他掺乎。一个老右和党政机关报联系,简直不可想象。想不出来就不想,车到山前必有路嘛!郑文心大的很。
  下午刚回到家,江阿姨就提着大包过来了,原来衣服终于做好了,郑文和妞妞都很高兴,一套又一套的试了个遍,妞妞高兴的大呼小叫,抱着郑文亲了好几口,小嘴甜的连声感谢哥哥。郑文再仔细验看了一遍,都很好,付了三十块钱工钱,郑文额外掏出了二十斤粮票给她。江阿姨急忙推辞,做衣服只花了不到一个月的功夫,就收了三十块钱工钱,还想啥呢。这粮票能值六七块钱呢,这就太多了。郑文说“妞妞都在你家吃了好几顿了,我有时候不在家,妞妞得了你照顾我也放心,这就算她的饭钱了”。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江阿姨再推就不好了,便收下了。她还问了句,这妞妞穿出去,肯定多少人想做一套呢。郑文看了她一眼,毫不在意的说,江阿姨就给他们做呗,你还多挣点钱呢!随便做。
  妞妞穿着新衣服出去找小朋友显摆去了,小女孩嘛,你高兴就好。果然,如此新颖的款式,亮瞎了所有人眼球,见了没有不问的。尤其是女性同胞。眼珠子都拔不下来。
  妞妞全身都是淡蓝色格子的确良布做的,贴身的棉裤、棉上衣、外面是过膝盖的长棉大衣,大衣还带个可拆卸的帽兜,而所有衣服都是比较贴身设计,不是现在哪种臃肿宽松的制式。裁剪布料时就按贴身考虑的,能贴身也是因为棉花好,还把布料的所有方格子缝了线,这样既好看还不臃肿了。女人们见了羡慕的眼睛都红了,围着妞妞和江阿姨问东问西,女人越来越多。老爷们就远远看着,也是眼热。
  江阿姨知道瞒不住,她做的衣服,自然知道这衣服有多好,她早前都幻想了多少回了,成衣是什么样的。今晚是她最感荣耀的时刻,看着妞妞,她比妞妞都高兴。她自然不会冒功,她大声说道;这衣服样式都是郑文自己设计的,我还有他画的图纸呢,我做衣服好几年了也设计不出来。
  女同胞们集体震惊,这郑文也太能了吧,他这是哪学的啊!江阿姨心说,你们还没见郑文穿自己的出来呢,到时候一样羡慕死你们。
  郑文却没想现在穿,这几天活不少,怕搞脏了清洗起来麻烦。
  于是乎,女人们在看了妞妞的新衣服回家后,女儿找妈妈的麻烦吵着要,妻子找丈夫的麻烦也要,总之满院子的女人全不消停。
  当然,男性同胞们集体暗骂郑文不是个东西,不年不节的瞎他娘的显摆什么,面对不讲理的老婆孩子实在头痛至极,更加大骂郑文。
  谁知女人们全都维护郑文,说什么郑文小小年纪都知道这么照顾妹妹,我咋这么命苦啊!也没见谁给我做件衣服。
  我去,难道我一大老爷们还得考虑做衣服的事,这去哪儿说理去。你解释一句吧,老婆女儿能回十句,男人们只能节节败退。
  一大爷回了屋,他都五十出头了,自然稳重的多,心里暗赞郑文有才却也没啥想法了,再加上和郑文处的不咋地就更不会多想了。却见老伴怔怔的坐着,不知道在想啥。一大爷问她“你这是咋的了?”一大妈犹豫了会说“小郑这娃娃可真厉害,能设计这么好看的衣服出来”,一大爷知道还有下文,一大妈又说“要和他关系好就好了”却没再往下说了。
  一大爷自然明白她心里所想,俩人无子,看见这么个聪慧的娃娃自然勾起了心事,但这心结很难解开。苦笑着想:原来还想着逼一逼郑文,谁曾想,没成功吧还把关系搞糟了,郑文别看小但太聪明了,可能瞒不住他。郑文要是不记恨才怪了。一晚上的就听见一大妈在床上翻来覆去的,搞得一大爷也没睡好。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