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科幻灵异 / 蓝星拆迁,我开始造行星发动机 / 第六十五章 走向未来

第六十五章 走向未来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北市550C智能自决策系统试运行以来,总生产力提升了40%。”
  “魔都智能自决策系统经过一个月的试运行,生产力提升30%,已经具备了建造行星发动机的条件!”
  “目前接受基因修复仪人数达一亿七千万人,效果良好,无一人出现不良反应!”
  “目前对星门计划的讨论已经接近尾声,虽然大家对技术的不确定性已经存在质疑,但是对一阶段的行星发动机工程已经没有疑虑。”
  指挥中心已经连夜重新搬进了东城研究所,而此时的研究所也基本变迁到了重核聚变反应堆。
  在可以俯瞰白云的高度,叶苏稳坐在指挥席上听着各方传来的捷报。
  当危机当前,一有了方向后各方齐头并进的速度都让叶苏自己都吃惊起来。
  12000座行星发动机选址很快就敲定,改善地壳环境的工程已经开始进行,在北半球的亚欧大陆、美洲大陆和赤道上集中建造无数庞大的行星发动机从纸面的计划写进了550C自决策系统中开始实际执行。
  这些都在叶苏重回执剑人后,快速进入执行阶段的结果。
  地月系的【处女神的项链】已经完工,让人类文明控制的中子干扰仪也已经被破解,反中子干扰仪已经被送往南北极,很快就能如智子盲区已经笼罩蓝星。
  三角战舰和渡鸦舰队还在追逐中,木星方向的关注抵挡不住人们对星门计划这般疯狂计划的讨论。
  当太阳系已经变成了危机四伏的险地,所有人随着蓝星一起驶向星辰大海!
  听起来多么疯狂,听起来又多么的浪漫!
  “各个生物圈的保护工作进度怎么样了?”
  随着蓝星离开太阳和月亮,地表的生态圈会遭到灭顶之灾,但在那之前的蓝星停转都会给生态圈造成难以预计的冲击。
  首先就是潮汐变化,大量依仗潮水涨落生存的海洋生物将会走向灭绝。
  随后自传停止,磁场将会发生变化,候鸟无法在依据磁场辨别方向,寻找食物。天气也会变得难以预测,南北极融化,热带雨林干涸。
  这一切,对于星球本身来说自然不算什么,但是对于生存在地球表面的生命来说,却是一场浩劫。
  好在按照550C的计算,完成行星发动机的建设需要将近三十年的时间。
  叶苏有足够的时间,建造几个模拟各种环境的生态圈。
  有非洲生态圈,亚洲生态圈,美洲生态圈,沙漠生态圈,雨林生态圈,海洋生态圈等等。
  这些生态圈一部分会建立在行星发动机的地底,借助行星发动机运行时的热能,维持生态圈的运转。
  一部分会修建在行星发动机的地表旁,依靠等离子引擎的热量调节温度,这些都是月球上种植单元的技术,作为人类穿越星际时,对蓝天和鲜花的寄托。
  不然若干年后,已经习惯了冰冷机械的人类后代是否还记得那个将他们逼进星辰大海的智类文明?
  “各生态圈正在加紧扫描进度,总体已经完成了30%左右。”
  “各植物和生物的基因图谱也在紧急记录中。”
  叶苏听着汇报点了点头,像是放下了极大的心事,慢慢离开了指挥中心。
  在反应堆的地下最深处,这里是防护最严密的楼层,控制中枢550C核心就在这里。
  而核心旁摆放着银色水滴般的休眠仓,这是一台通往未来的时间机器。
  它不需要冷冻,依靠特殊的细胞层级的催眠方法,令人体上下每一个细胞暂停活动,使人仿佛睡觉一般,进入休眠状态。
  缺点就是,必须持续不断地始终维持大量的能量供应,对能量的消耗太大。
  这些能量对于曾经人类来说,自然是个极其不经济的天文数字。
  但是对于现在已经掌握了核聚变技术的叶苏来说,又不算什么了。
  “如果没有外星文明威胁,我们单单靠这些技术就已经有踏进星空的能力了吧?”
  跟着叶苏来到这处核心的茅教授有些感慨的说道:“先是建好月球基地,然后殖民火星,再把燃料飞船和采矿飞船飞遍整个太阳系。”
  “对啊!如果按照正常文明发展模式,我们应该开始殖民太阳系了。”
  叶苏轻叹说道:“可以去看金星到底是否有生物,去看木卫二冰盖之下的大洋,去探究木星的大红斑和它的内地,去看看土星的星环,去改造火星………可惜都没有机会了。”
  这些本都是属于人类的资源。
  木星和土星就是人类的天然氢库,火星是人类的第二家园……
  可惜对于现在的蓝星来说已经没有机会了。
  两人沉默片刻,唯有一声叹息。
  文明的发展残酷到极致,踏错一步文明都要闷死在原生行星系中动弹不得。
  即便有了如今的科技爆发,面对恒星级文明的威胁,人类还是得抛弃掉太阳系。
  叶苏带着沉默换上了特殊材质的休眠服,然后躺进了休眠舱中。
  如果没有意外发生,三十年后,完成星门解析的叶苏才会再次醒来。
  这是他解析人体冬眠技术发现的意外惊喜,哪怕是在休眠状态,只要还在蓝星上,系统的解析进度就会一直推进。
  如果没有当局无法解决的危机,他就不会醒来。
  因为行星发动机的技术已经基本实践完毕,接下来就是建造需要漫长的时间去运作。
  茅教授将负责前十五年的规划,林武负责后十五年的执行。
  而后者已经在几天前进入休眠舱,在十四年后醒来逐渐接替茅教授的工作。
  当叶苏醒来时,12000台行星发动机就已经建造完毕,由他来继续主持蓝星停转和月球上星门的建造。
  由这种接替工作的方式,达成了时间最合理的分配,这也是为了将来人类在一段漫长的星际航行时间累积经验。
  如果按照这样的方式科学交替,按人类300岁的寿命,足以支撑人类完成一次星际航行!
  休眠舱内透明的液体逐渐注入,困意慢慢袭来,叶苏缓缓闭上眼睛轻声说道:“我们未来再见。”
热门推荐
灵境行者 光明壁垒 灵境行者 光明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