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都市言情 / 七零年代懒媳妇 / 第25章 好好补补

第25章 好好补补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林母听得一愣一愣的,但老三媳妇的话说得明白,她也懂了。
  
          老三媳妇不干活,家里的事都老大媳妇和老二媳妇担着。现在老二媳妇快生了,家里的事基本上都是老大媳妇在弄,她也帮衬着点。
  
          等老二媳妇生了要坐月子,老大媳妇要忙的事情就更多了。
  
          事情一多,难免想七想八,想多了就容易心里不舒服,然后生了怨言。老三媳妇提前送了块洗澡用的肥皂,这是未雨绸缪呢。
  
          老大媳妇得了肥皂,这可是实打实的好处,每天洗澡后闻着那香味,心情好了,自然就不会有怨言了。
  
          林大嫂看着手里的肥皂,那么大一块闻着有淡淡的香。
  
          这肥皂可难得,要将近一块钱不说还要工业券,家里也不是每次都能买得起肥皂来洗衣服的。更别说现在,她还得了块能用来洗澡的肥皂,这么稀罕的东西。
  
          整个村里有多少人能像她这样,洗澡能用肥皂来洗?
  
          林大嫂听明白老三媳妇的意思,她还就喜欢这种直说的性子了。送她东西有目的的,她收了还自在。
  
          这会笑着爽快道:    "没事,有啥好辛苦的,娘也帮忙着呢,咱各干各的事。"
  
          老三媳妇也辛苦,时不时帮忙买肉还自己掏钱买肉回来补贴家里。她这段时间辛苦是辛苦了点,吃到嘴里的可比之前要多。
  
          更何况还有婆婆帮忙着呢。
  
          林二嫂听了三弟妹已经交代好猪蹄的事,心里正熨帖着。
  
          再想三弟妹送大嫂一块洗澡用的肥皂,什么话都放在明面上说了,也是考虑周到的。周云梦见把这事搞定,就和林大嫂探讨起煮排骨的事了。
  
          其实就是说下这排骨怎么做才好吃。
  
          这年头大家都爱肥肉,能炸出很多猪油来炒菜,当成补油水。半肥半瘦的五花肉最受人欢迎,瘦肉次之,排骨更次之。
  
          大家都觉得这排骨,骨头那么重,上面的肉没多少,不划算。
  
          当然,对于少有碰到荤腥的人来说,排骨也是不可多得的肉,照样稀罕。周云梦可注意到刚拿出排骨时,林母和林大嫂一瞬间的迟疑了。包括在周家那会也是,比起排骨,包括周母在内的周家人都更喜欢带肥的猪肉。
  
          所以那会她教了周家嫂子如何做这排骨,这会同
  
          样和林大嫂说。
  
          "大嫂,你把排骨切成小块,也不要像炒肉片那样炒,就切点葱姜蒜,蒜蓉多点,和盐巴酱油那些一起把这排骨给腌制了,半个小时后直接像蒸腊肠那样蒸熟就好了。"
  
          俗称蒜蓉蒸排骨。
  
          这做法听起来简单,林大嫂点头应好。周云梦这才回屋去休息。
  
          中午正常吃饭,傍晚那会林大嫂切了整斤排骨准备做晚饭。
  
          林母不放心跟进厨房去看,她也记着老三媳妇说的做法,婆媳俩互相提点琢磨着来做这道菜。晚上吃饭。
  
          周云梦尝了块蒜蓉排骨。
  
          蒜蓉切得细碎,咸香十足,排骨块头不大不小,上头挂着的肉煮得软嫩不韧,还很入味。她拌了口饭吃,又夹了第二块吃。
  
          林家人吃着这排骨也是喜欢。
  
          怎么和以前不一样了呢?
  
          以前家里买不到好看的猪肉,也买过排骨。那排骨上能吃的肉少,炒着吃没什么味道不说,还很韧,塞牙缝。
  
          今天的蒜蓉蒸排骨,上头挂着的肉依旧不多,但味道要香多了。
  
          半点不韧还很滑嫩,一咬脱骨,那咸香味和蒜蓉香全都渗透到肉里去了,咬上一口肉再拌上一口饭那叫一个满足。
  
          他们不自觉地,嘴里那块排骨的肉吃完了后,还要把骨头上的肉香味给吸干才算吃完。
  
          还有盘里出了好多酱色的汁水,一人舀上一勺挂着蒜蓉碎的汤汁浇到白米饭上,米饭顿时泛着酱色油光。
  
          尝上一口饭,不仅松软可口,还带着肉香,那蒜蓉咸香味浓,特下饭。就连三个孩子,也吃得满嘴喷香。
  
          这顿饭打破了林家人对排骨的认知,原来排骨也没那么差,排骨还能做得这么好吃。周云梦吃得心满意足,饭后和山茶在院子里散步消食。
  
          走着走着看到那辆自行车,下午林母刚擦过,这会借着月光也能瞧见车身上面的银亮。她又想到林津平之前交代的,让她没事的时候多走走,对身体好。这会散步也算是多走走了。
  
          就是有点可惜,他没能尝到这么香的蒜蓉蒸排骨。
  
          没过几天,下午,林二嫂开始肚子痛。林母一看这情况:    “老二媳妇这是要生了!”她喊林二哥,    "老二,你快去找吴叔借牛车过来。&#3
  
          4;林二哥应好,急匆匆往外跑。
  
          家里有自行车,但这会孕妇还是肯定是要躺在牛车板上更安全的。
  
          早先林二嫂要去医院生的事,林二哥早就和林家父母说过,家里照样出原本该请稳婆的钱,剩下的他们二房自己出。
  
          经过之前林二嫂生石头时的艰难,林父林母也有点怕了。
  
          去医院生孩子贵点,但安全啊,人命总比钱重要。他们干脆说,以后家里媳妇怀孕,都去医院生,钱家里出。
  
          这样子三个媳妇都没意见了。
  
          林二哥也早就和吴叔说好了,这段时间随时要借牛车。大队里这点事还愿意帮的。
  
          这会厅里,林二嫂唇色发白,忍着肚子传来的一阵阵抽痛。
  
          石头懂事地守在娘身旁,神色紧张,又小心翼翼地凑过去帮忙呼呼娘的肚子:    "不痛不痛~"
  
          林大嫂瞧见了和周云梦说:    “还是石头乖,大点就是不一样,我生虎头那会山茶哭个半死,急的。"
  
          周云梦:    “三个孩子都乖。”
  
          见林二嫂这样子,她也盼着林二哥赶紧借了牛车回来。很快,牛车来了。
  
          林二嫂还能走,林二哥和林母搀扶着她躺到牛车板上。
  
          林二哥又进屋拿了平时盖的棉被给林二嫂盖着,接着他赶牛车,林父林母也坐上牛车跟着去。石头自然是不能跟着去的,山茶和虎头拉着他去玩。这孩子也玩不起来,头时不时望向门口。周云梦进屋里拿了三颗糖果分给他们。
  
          石头尝着嘴里的甜,才收起快要溢出眼眶的泪,勉强笑了下。晚饭吃的饭比较简单。
  
          第二天早上林父林母赶着牛车回来,林父去找吴叔还牛车,林母急匆匆回来要杀鸡熬鸡汤。还带来个好消息。
  
          "老二媳妇今早就生了,生了个闺女。这段时间吃得好,这孩子有六斤二两呢。"这年头谁家孩子刚出生能有这重量啊,石头当年也才五斤六两。
  
          林母是真高兴,生儿子生闺女都好。像老大媳妇先开花后结果,凑成一对好字。老二媳妇有了石头,再生个闺女,那也是凑成一对好字。
  
          周云梦听了也替林二嫂高兴,母女平安就好。她问:    “那娘,二嫂什么时候出院回来?”
  
          林母听医
  
          生说过:    “后天吧。”
  
          本来她以为今天生明天就能回的,医生说多住一天好点,那就多住一天吧。这样子明天等老二媳妇能吃了,家里得先送吃的去。
  
          周云梦点头:    “那行,我后天去县城拿猪蹄回来。”
  
          林母去围着的鸡圈那抓了只鸡,开杀。
  
          这鸡,连肉带骨都是要给老二媳妇坐月子吃的。
  
          傍晚那会林二哥回来一趟,把石头哄好,在家吃过饭后又带着装好饭菜的铝制盒子还有装了汤的汤壶去医院。
  
          他客气地找周云梦借了自行车。
  
          周云梦:    “二哥你这两天先骑着吧,自行车不就是在这种时候用的吗?”林二哥:    “谢谢三弟妹。”
  
          他骑着自行车出发去医院,得亏自己在过年那会跟着老三练了五六次学会了。林母不忘交代:    “老二你路上小心点,别把自行车摔了。”
  
          之后一天,林二哥骑着自行车来往医院和家里,三餐回家吃了饭又带饭带鸡汤去医院。傍晚再去医院,林大哥坐在后座跟着去,到了医院后他再把自行车骑回来。
  
          林二嫂回来这天早上,林父借了牛车回来,和林母一起去医院,再和老二一起带老二媳妇和孩子回家。
  
          就这事,村里不少人都觉得林家人是有钱没处花,瞎折腾。女人生孩子,村里那王稳婆不知道接生多少年了,都没啥问题。
  
          去医院生孩子,又费钱又折腾,借牛车不说,也不是谁家都能像林家那样有辆自行车的,只能靠腿走。
  
          消息传到韩家,韩父韩母也觉得有点折腾了。
  
          沈宝珠这天刚好在家休息,听了后眼神闪动。
  
          接生稳婆确实不错,但危险的事谁能提前想到。
  
          在后世,基本上每个人怀孕后都到医院去生,很少有人找稳婆的。就新闻报纸上说,有些人在医院生都还难产呢。
  
          不过,沈宝珠也没明面上和公婆说这些。
  
          她心里想,反正如果自己怀孕了,肯定要到医院去生的。
  
          这边,周云梦稍微晚点骑着自行车进县城,她这趟是要来给林二嫂掌猪蹄的。绕到无人的巷子,照样连人带车进了超市。
  
          猪蹄这玩意确实稀罕,在这年头拿着肉票排队能买到肉就很不错了,哪能指定说要猪蹄。除
  
          非像屠宰场有人,特意交代给留着的。
  
          在超市里也一样稀罕。
  
          一只猪就四个猪蹄,超市生鲜熟食区的猪肉摊位也才供应两头猪,那就是八个猪蹄。
  
          周云梦直接拿刀砍了个猪蹄,又切了一斤肉、一斤排骨,拿上一只杀好的鸡。
  
          又去粮油米面区拆了袋一斤装的黑豆倒出来放进带来的瓦瓷罐里再又拆了袋200g的芝麻装到另外一个瓦瓷罐里。
  
          把要带回去的东西准备好后,周云梦带着车出超市,直接往回骑。
  
          林家。
  
          林二嫂早就进房里躺着休息了。
  
          林父也去还了牛车回来了。
  
          林母和林大嫂在厨房忙活,除了家里的午饭外,照样给老二媳妇熬鸡汤,汤里有鸡肉,这只鸡够老二媳妇隔着吃好几顿了。
  
          林二哥见媳妇和刚出生的闺女都没事,石头也在屋里黏着娘,一起在房间待了会。一家四口,一室温馨,满是柔情。
  
          等三弟妹回来,他打了声招呼后就借了自行车去媳妇娘家报喜了,这样子速度快点,还能早点回来。
  
          周云梦也乐得不用去停车,直接背着竹笺进厨房,今天要带回来的东西有点多,包裹还真不够放,还得是竹篓靠谱。
  
          林母和林大嫂瞧见了来接。
  
          周云梦最先把猪蹄拿出来,连着两个瓦瓷罐:
  
          “娘、大嫂,这个是二嫂要吃的猪蹄,回头熬汤的时候可以放黑豆和芝麻一起煮。我在书上看到过,黑豆芝麻都是补虚的,二嫂刚生完孩子身体肯定虚,正好补补。"
  
          她上辈子码完字就爱刷些美食视频,记得有一个煲靓汤的博主说过,芝麻黑豆猪蹄汤产妇喝特别合适。
  
          林母看着这猪蹄,真够漂亮的,这么一个可以分着隔天给老二媳妇煮两三次汤了。又——打开瓦瓷罐瞧,还真是黑豆芝麻。
  
          她说:    "老三媳妇有心了,连黑豆芝麻都给买回来了。"
  
          林大嫂也觉得,弄了个猪蹄回来可是送二弟妹吃的,还给弄了黑豆芝麻。不过三弟妹也把话说在前头了,要是她以后有孩子了,这些也都是有的。
  
          她笑着把这些东西收好,问婆婆:    “那娘,这鸡汤和猪蹄汤怎么分,哪天煮哪个?”林母想了下:    “隔
  
          天煮吧,今天煮鸡汤,那就明天煮猪蹄汤,轮着来。”
  
          "老二媳妇这胎怀得好啊,坐月子舒服不说,这会天冷,鸡肉猪蹄放久了也不怕坏掉。"林大嫂也觉得。
  
          周云梦把一斤猪肉和一斤排骨拿出来,还有一只三四斤重的鸡。
  
          "这些都算我自己买的,最近家里就属娘和大嫂最忙了,多吃点肉补补。这排骨也可以和黑豆芝麻一起煮汤,大家都一起喝着补补。"
  
          “还有这鸡,刚好我同学那今儿有,我就买了只回来。家里也可以做点鸡肉吃熬点鸡汤喝,大家一起跟着补补,二嫂也可以跟着多喝一两次鸡汤。"
  
          一般来说,产妇吃的喝的都清淡为主,像那只鸡和这猪蹄都是专门煮给林二嫂吃的,林家别的人不会碰。
  
          所以周云梦特意拿了排骨回来让煲黑豆芝麻排骨汤。
  
          还掌了鸡回来让煮鸡汤炒鸡肉吃。也是借着这个机会,她才能再拿只鸡出来,不用解释太多。当然,想让林母她们多补补是真的。自己馋了想喝汤想吃肉也是真的。林母和林大嫂震惊得说不出话来了。
  
          又是一斤肉一斤排骨,又是一只鸡的,老三媳妇说全是自己掏钱给家里买的。林母又替老三媳妇肉痛钱,又是感动,这些都是买回来让她们好好补补的。林大嫂也是,浑身充满干劲。
  
          想到能喝上排骨汤、鸡汤,能吃上猪肉、鸡肉,她煮饭炒菜一点都不累,还特别开心。
  
          林母:    “行,现在天气耐放,我和老大媳妇安排着来做,保管给全家都补补。”
  
          周云梦笑:    “娘你和大嫂看着来就好。”
  
          她洗干净手后回屋休息。
  
          午休醒后听说林二嫂也醒着,去二房屋里看了下她。
  
          林二嫂整个人面色好了不少,还特意说:    “三弟妹,猪蹄的事谢谢你了,还有这两天多亏了有你的自行车,孩子他爹这么来回跑才没那么辛苦。"
  
          周云梦:    "二嫂客气了。"
  
          她看着躺在林二嫂身旁,浑身包裹着布只露出头的孩子。
  
          小小一团,第三天面容已经长开了,这会睡着了眯着眼,小嘴微张呼着气,偶尔无意识地吐出一圈泡泡。
  
          “宝宝好可爱。”
  
          />林二嫂目光落在刚出生的闺女上,温柔似水。"这孩子怀着的时候吃得好,才三天皮肤就白白嫩嫩的,石头以前可没这么好。"
  
          她生过石头,所以对比更强烈。也知道是因为三弟妹,自己从秋收那会开始到现在,在家吃的油水足。
  
          周云梦和她聊了几句,之后以不打扰林二嫂休息出来了。
  
          隔天,林大嫂在厨房煮芝麻黑豆猪蹄汤,这是给老二媳妇喝的。另外一个锅则在煮芝麻黑豆排骨汤,这是给大家喝的。三弟妹说了,芝麻黑豆都是补虚的,让她和婆婆都好好补补。
  
          林大嫂拿汤勺在锅里搅拌了下,汤水随之旋转,芝麻黑豆连带着排骨在其中沉浮。那香味,闻着就挺滋补的。
  
          二房这边来了客,是罗母掌着三十个鸡蛋来看闺女了。林二哥出去了,给媳妇和岳母说话的空间。
  
          见着闺女躺床上气色红润,刚出生的外孙女长得白净,她高兴地点点头:    “小敏,看到你和孩子这样我就放心了。"
  
          “一看就知道你这次生孩子没咋受苦,婆家有给好好地养着。”
  
          罗母又问:    “我昨儿听女婿说,你们这回是去医院生的?孩子有六斤多来着。这事我之前一点消息都没收到。"
  
          女婿一上门就说闺女已经生了有三天了,吓了她一跳。
  
          林二嫂笑得满足:    “之前生石头的时候不顺,孩子他爹就说这次去医院生安全点。”
  
          “我从秋收后在家里吃得就很不错,所以孩子生出来看着就挺健康的,娘你瞧这脸三天就长开了。"
  
          她看着身旁的孩子,石头那会三天了脸还皱巴巴的,跟猴子似的。
  
          罗母瞧着也稀罕,她生了这么多儿子闺女,孙辈也有不少,头次见养得这么好的。关心着闺女这月子过得咋样,罗母问:    "你婆婆这次杀鸡给你煮了鸡汤喝没?"
  
          林二嫂:    “喝了,生完孩子当天家里就杀了鸡煮了鸡汤,还让孩子他爹拿到医院来,我刚能吃的时候就喝了。回家后也喝了一次,还吃了鸡肉。”
  
          "今天家里在煮黑豆芝麻猪蹄汤给我喝,黑豆、芝麻还有猪蹄都是三弟妹特意买给我吃的。"罗母惊了:    "就你之前说的那个三弟妹,她给你买了猪蹄?还有黑豆芝麻?&#34
  
          ;
  
          猪蹄可是好东西,煮汤喝了下奶,谁家媳妇坐月子能吃上猪蹄,那不得了。还有黑豆、芝麻也不是那么容易买的。
  
          结果现在闺女说,她那个特别懒的三弟妹特意买来给她吃的?她这次过来本来就是想顺便问问闺女这懒得让人头疼的妯娌的事的。林二嫂也想起当初自己回娘家诉苦的事,这会想想有点尴尬。她说:    "娘,三弟妹虽然懒了点,但人很好的。"
  
          想起昨晚大嫂端鸡汤进屋时说的话,林二嫂笑着说,    “她认识城里的高中同学有门路,早先就说了等我生孩子要买个猪蹄送我。"
  
          “昨儿还拿了只鸡回来给家里吃,这样子我坐月子也能跟着多喝两回鸡汤。”
  
          三弟妹能写文章赚钱的事不能说,门路的事还是能说点的。她娘嘴巴严实,听了后回去连家里大弟二弟都不会说的。
  
          罗母听得咂舌:“她真对你这么好?”
  
          谁家妯娌能有这么大方,嫂子生娃还给送猪蹄吃的,还买了只鸡回来让家里一起吃。家里煮了鸡汤炒了鸡肉,坐月子的闺女肯定也能吃上。
  
          这完全和自己想的不一样,这林三媳妇之前听着懒,这会听着人咋这么好。
  
          林二嫂点头:    “三弟妹对我是真的好,你看自行车二话不说就让孩子他爹骑着跑医院了,平日里十天半月的帮家里买肉回来吃,要不然孩子哪能生得这么好。"
  
          买肉的频率她也模糊了说,没敢和娘说家里基本上隔天就吃顿肉。罗母想到昨天女婿骑辆自行车来,说是三弟家借来用的。
  
          那可是自行车啊,林家老三是真有钱。不过这会听着,闺女家也因这自行车方便不少。她就说呢,外孙女长得这么好,生出来有六斤多,原来家里经常能吃肉,那就怪不得了。罗母恍然大悟:    "这么一听,你这妯娌确实不错。"她问,    "那她现在在家干活不,有没有去地里上工?"改变这么大,应该有的吧。
  
          林二嫂摇头:“没,反正家里的活我和大嫂能搞定,地里也不差她的工分,三叔每月都寄钱回来的。三弟妹对我对家里都好,我们没意见。"
  
          罗母听着觉得不对,又说不出什么反驳的话来。
  
          想到闺女这会坐月子,林三媳妇又不干活,那:    “这会家里的大小活都是你大嫂在忙
  
          ,她就没意见?"
  
          林二嫂:    "大嫂没意见的,以前三弟妹没嫁过来之前,我生石头也是大嫂在忙,婆婆帮衬着。而且三弟妹还给了大嫂送了块洗澡用的肥皂,大嫂可开心了。"
  
          昨晚大嫂还和自己说,三弟妹买了排骨回来,让家里煮黑豆芝麻排骨汤给家里补补,说她和婆婆都辛苦了。
  
          那脸上笑得,简直不能再开心了。罗母听了觉得这林三媳妇是个厉害的。
  
          闺女没意见那是得了实打实的好处,又是猪蹄又是鸡的,那厉害的大嫂也没意见,也是得了实打实的好处的,洗澡用的肥皂也难得啊。
  
          她没再说什么,只叮嘱闺女:    "反正小敏你自己看着办,别傻乎乎的吃亏了就行。"
  
          林二嫂笑:    “娘你就放心好了。”
  
          是自家得了便宜才对,这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的。
  
          她交代,    "娘,三弟妹的事你别往外说,连大弟二弟还有弟妹都别说。"罗母应好:    “娘的嘴巴紧实着呢。”
  
          娘俩又说了些坐月子要注意的事,交代闺女要好好休息。
  
          罗母看着闺女这红润的面色,还有外孙女这养得好的样,这趟自己跑得可算是安心了。特别是当林大嫂端了碗热乎滚烫的黑豆芝麻猪蹄汤过来让闺女喝时,她更是笑得合不拢嘴。“亲家大嫂这段时间辛苦了。”
  
          林大嫂:“不辛苦。”
  
          罗母看得出她是真心在笑,说不辛苦的。也对闺女说的话信了十成,对那林三媳妇也更佩服了。她起身准备回家。
  
          林母见快到饭点了,自家也煮得差不多了,干脆邀请:    “亲家母,中午就在我们家吃吧,吃完休息下再走。"
  
          罗母推辞:    "不用不用,家里也做了饭,我回去吃就好。"
  
          这年头大家都不容易,走亲戚哪有还带吃的。她挑着早上来,就没想着在闺女婆家吃午饭。是刚才在房里和闺女说起林三媳妇的事时间久了点,才到现在这个点走。见状,林母说:    “那让老二骑自行车送你回去,这样子快点。”罗母推拒不过只好应下。
  
          林二哥骑着自行车载岳母回去。
  
          罗母回到家也恍恍惚惚的,谁能想到自己有朝一日还能坐上自行车,瞧进村后那些
  
          婆娘看着自己的羡慕样。
  
          这自行车就是好啊,要换她走回来,这会估计还在半路上呢,还费脚。去闺女婆家一次,来回两趟,这腿能酸个三四天。
  
          她是真的信了,闺女婆家日子过得好。而这一切,好像都是因为三房,因为那林三媳妇。
  
          林家。
  
          周云梦到点从屋里出来,她早上刚写了一千字的文稿。不过还没重新誉写,下午再说。
  
          家里还没开饭,才知道是林二哥送岳母回娘家去了。
  
          她进厨房看了下,那黑豆芝麻排骨汤漂亮得很,熬得浓黑清透,豆香味芝麻香和排骨肉香随着盖子打开疯狂往外冒。
  
          林大嫂瞧了说:    “三弟妹再等等啊,等二叔回来就开饭。”
  
          她也馋了的。
  
          陆续把中午饭菜端到饭桌上摆好。
  
          中午那锅黑豆芝麻排骨汤是有肉的,所以就没炒肉菜,就一个腌白菜,还有米饭和蒸红薯。林二哥回来了。
  
          开饭。
  
          一人装了一碗汤,里面都有两块排骨和黑豆芝麻。
  
          周云梦就着热气尝了口,因为煲得早不算烫嘴,温温的。冬日里来上这么一口热汤,从嘴暖到胃。
  
          那股黑豆芝麻香再也掩不住直冲味蕾,汤是稍微带着点咸的,肉香味掺杂在其中相得益彰。
  
          再尝一块排骨,不同于蒜蓉蒸排骨时的香,因为熬煮得久排骨上的肉软烂入味,不是蒜蓉香是豆香和芝麻香,咸咸的也不会寡味,同样一咬脱骨。
  
          其他人也喝得满足,这排骨煲出来的汤就是不一样,更别说还下了黑豆和芝麻,滋补得很。小孩子吃得满足,连黑豆芝麻都吃了。
  
          最舒心的当属林母和林大嫂了。
  
          林母美滋滋的:这可是老三媳妇专门买回来,说让她喝了好好补补的汤。
  
          林大嫂也很满意:干点活算什么,给自己煮黑豆芝麻排骨汤怎么会累呢。累了喝了这汤就全给补
  
          回来了。
  
          周云梦喝了一碗汤后,又装了一碗。
  
          家里也就她能装第二碗了,大家都没意见,这些吃的可都是老三媳妇买回来的。
  
          第二碗汤里也有两块排骨。
  
          她喝了两碗汤后,吃了点腌白菜,
  
          又吃了半个红薯,这顿午饭就算饱了。这次没碰米饭。
  
          像这年代把红薯当三餐饭吃,她受不了。但偶尔吃一顿红薯,就当是吃粗粮改善下伙食,她还是挺享受的。
  
          接下来的日子里,家里伙食真挺不错的。林二嫂吃得滋润。
  
          专门为她坐月子杀的那只鸡轮着煮了几回鸡汤,连肉一起端进屋里给她吃。还轮着煮了两三次的黑豆芝麻猪蹄汤。
  
          林家人也吃得满足。
  
          那次的黑豆芝麻排骨汤叫人惦念,之后又煮了一回。
  
          还有老三媳妇带回来的那只鸡,除开煮鸡汤喝外,还炒了鸡肉,隔天吃了几顿。更别说还有猪肉片炒菜吃。
  
          在周云梦的提醒下,林大嫂和林母还烙了两回葱花面饼,里面裹着点肉沫,煎得两面金黄,咬在嘴里酥脆可口。
  
          期间周云梦吃饱喝足,也攒了几篇稿,有短篇也有长篇。
  
          老实说长篇吏赚钱,一次性能拿到的稿费多,但构思细纲还有写稿都需要费很长时间。所以她过去大半年也只写了三回长篇。
  
          可能是觉得年后该奋斗了,也可能是最近家里伙食好动力足,她也写了篇长篇故事出来。等被杂志社征稿后,又是一笔进账。
  
          抱着年初赚够了,年中可以躺平些的念头,周云梦写起稿来也多了点认真。
  
          她背着包裹骑上自行车进趟县城寄稿,再回来就带了一罐虾仁菜脯和一罐香菇牛肉酱,都是撕掉外包装只剩下透明玻璃罐的。
  
          家里肉还有,林母没让帮忙买肉,她也就没带。
  
          这两罐拿进厨房去,林母和林大嫂瞧着稀罕。
  
          林母:    “我以前倒是听说过,有些地方会把白萝卜晒干撒盐再晒,吃饭时就着吃有个味,没想到还可以做成这种虾仁菜脯。"
  
          清河生产队这边是没种白萝卜的,所以她也没吃过。
  
          林大嫂:    “这罐香菇牛肉酱又是放了香菇又是有牛肉的,跟一道菜差不多,装在罐子里想吃的时候挖一点吃,倒是新奇,跟肉罐头差不多。"
  
          至于玻璃罐,这年头也有,只不过多是绿色透明的或者橙色透明的,少有这种白色透明的。不过她们不知道不代表没有,老三媳妇说了这些都是外面传过来的。
  
          周云梦解释:    “也是正好碰
  
          上了,我就想着各买一罐回来尝一下,早饭或者别的时候舀上一勺拌着吃应该挺香的。"
  
          林母、林大嫂没有迟疑道:    “那肯定香!”
  
          瞧这一罐里头的油就知道了。
  
          隔天早饭,林家饭桌上就多了这两罐新鲜东西。早上有红薯、白粥、鸡蛋羹。周云梦装了碗白粥,舀了勺虾仁菜脯吃。
  
          一勺里面有澄亮的油,几乎是指甲盖三分之一的小虾仁和小菜脯,放进白粥里瞬间溢开。
  
          她就着粥尝了口,菜脯咸香带着甜,小虾仁在其中就是调个味尝个意思,那澄亮的油都带有菜脯香和虾仁那股海鲜味,喝起白粥来有滋有味。
  
          林母对这虾仁菜脯很好奇,她也舀了勺。
  
          不过她没喝粥,在吃红薯。
  
          一个红薯剥好皮拿在手里,已经咬了两三口露出宽敞的横截面,她直接把这勺虾仁菜脯铺到这横截面上。
  
          油汁往四周流,她连忙尝了口。
  
          第一反应是香。
  
          这油醇正得很,带着点咸,还有股海鲜味。
  
          以前在河里摸过河虾回来煮过,差不多就是这种味道。她这一口下去,还带着菜脯和虾仁,连带着红薯。
  
          原本干巴巴的红薯因为有了油汁的滋润咬起来也没那么干了,红薯甜但菜脯咸,二者混在一起倒是别有味道,更何况还有小虾仁带着的那股海鲜味。
  
          平时吃惯了的红薯浇上这虾仁菜脯,反倒新奇得跟道菜似的。林母点点头表示:    "好吃。"
  
          怪不得人家爱把白萝卜晒成菜脯,耐放不说,咸咸的也下饭。不想炒菜的时候,来个红薯搭上这菜脯,也是很不错的。
  
          林大嫂对这香菇牛肉酱比较感兴趣。
  
          她喝粥,一勺香菇牛肉酱下去,就跟大早上吃了道肉菜差不多。
  
          那油汁多得呦,香菇吸满汁水,牛肉少但也好吃,说不上滑嫩但也不柴,咸香味十足。就着这白粥,能喝好几碗。
  
          周云梦自然也尝了勺这香菇牛肉酱,味道不错。不过在现代她没碰过这款酱,还是更喜欢虾仁菜脯多点。
  
          林家人的早饭,因为拌上一勺虾仁菜脯和香菇牛肉酱,而变得特别丰盛美味。
  
          一大早就已经尝到油星味了,这一天都
  
          干劲十足的。
  
          他们算是知道了,这两罐是好东西。
  
          之后林家早饭,时不时就会出现这两罐东西,谁想吃就舀一勺拌着吃。
  
          周云梦也隔几天就来点。
  
          还找时间给周母送了罐虾仁菜脯过去给她吃,周母就爱菜脯这味了。
  
          转眼间林二嫂坐满月子,足足一个月。
  
          她这个月子坐得好,整个人面色红润,甚至比生孩子之前都要好。
  
          自然也恢复了她和林大嫂轮流忙家里的事,林母闲了下来。
  
          孩子叫小米,多数时间在睡觉,醒着的时候如果林二嫂没空,林母就会抱着她在厅里逗她玩。
  
          小米见着人也不怕生,咿咿呀呀地像是在和人打招呼。
  
          周云梦空闲的时候出来碰上了,也爱过去逗弄下。有时她把手指头伸过去,小米的小手手就会张开给抓握住,一晃一晃的玩得正欢。
  
          二月末,春寒料峭。
  
          棉袄棉被全都收了起来,换回薄被,林家人也穿回了薄外衣。周云梦进县城寄稿,这回寄的是五篇短篇,投给青年故事的。
  
          上回投的长篇也收到了回信。
  
          这次等回信等得久也是因为,这长篇太长了,两万两千字,放在杂志上也能刊登个四五期了。
  
          好在结果不错,被录用了。
  
          千字给的七块,两万两千字的长篇共获得稿费一百五十四块钱。
  
          周云梦自然高兴,她的小金库又要丰盈起来了。
  
          每月交给林家也才五块钱,能交两年半了。
  
          更何况她帮林家周家带肉,也是有收钱的,这笔钱也都攒着的。
  
          小金库算起来,都快赶上林津平刚交给她那本津贴存折的数目了,没取钱之前的。
  
          她骑着车往供销社去,想用手里林津平之前给的票,买斤红枣糕。松软可口,她还挺喜欢吃的。
  
          就听大家都在说:    "今天有牛肉供应,要的快点去排队啊!"周云梦心中一喜,真是好事一桩连一桩。
  
          又有机会从超市里拿牛肉出来吃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