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都市言情 / 人间春泥 / 第一章 新人报到

第一章 新人报到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赵春泥拎着个破旧的行李箱,在一众等待去山区学校报到的新同事们中就是个显眼包。随着几辆新旧不一的小汽车开进院子,下来了几个四五十岁的校领导,人群哗啦一声自动按要去的各个不同学校分成几拨。仅仅跟梨花初中的政教处主任汪海打了个照面,赵春泥就抱着自己的行李箱上了汪海的车。
  赵春泥看着空无一人的县教育局大院,就知道这是彻底开启了人生新篇章。破旧的黄泥屋,怎么也走不完的山路,终于要彻底消失在自己的生命中。
  车子不过四十分钟就到了梨花初中山脚下。原以为很难见到黄泥路,不曾想,在这个比自己家离县城不知近了多少里路的镇上初中,又看见了熟悉的黄泥路。
  下了车,赵春泥才看清,被分配到梨花初中的人不止自己一个。她的穿着与另外几个打扮时髦、涂着指甲油的新老师显得格格不入,有个戴着橙色蝴蝶结的女老师嫌弃地从赵春泥身边经过,嫌弃地喊:“让开,你挡路了。”赵春泥原本就有些自惭形秽,见橙色蝴蝶结这么嚣张,心想这才第一天来不能惹事,只能默默忍气吞声。
  “小玲,等等我。”另一位踩着红色高跟鞋的女老师边喊边追,从她故意把鞋跟的黄泥蹭到赵春泥的就行李箱这行为来看,八成是橙色蝴蝶结的跟班。哦,原来她叫小玲啊。赵春泥心想。
  经过十来分钟的跋涉,老旧的校门显示了梨花初中悠久的历史。赵春泥在县图书馆找到一本布满灰尘的书,这才对本校历史有所了解。从1979年起,梨花初中就存在了,那时候,梨花初中还有个高中部,校名叫做梨花中学,当时,县里的中考状元都由梨花中学包揽,比县城一中名气还大。后来,高中部分离到了县城自立门户,改名锦县三中,原本梨花镇上的部分就改名梨花初中。提起梨花高中,梨花镇上的人们是赞不绝口,想当年,这里的孩子们只要够努力,连全国金牌学府京城大学都能考上。
  刚才只是趁着车路过梨花镇的一点时间,赵春泥打量了镇上的环境。随着经济越来越好,这里跟自己印象里的已经完全不一样。小时候,跟妈妈来走亲戚,跟着妈妈在梨花镇赶集,赶完了集才不至于两手空空地去舅公家拜年。当时这里连水泥路都没,还是砂石路。现在,街道两边商铺林立,店门口的喇叭里时不时传来叫卖声。再往前开,路过一座大桥,就看见了古色古香的梨花古街,这估计是镇上这几年仿古建筑在县政府的扶植下新造的。梨花初中的山脚下,竟然有一大片梨花林。可惜正值盛夏,还没开花。赵春泥对即将面临的新人生既紧张又期待。
  赵春泥顾不得揩掉行李箱上的黄泥,就跟着大部队走完五六十级台阶来到了教学楼门前。
  梨花初中的现任校长刘孝泉挺着个肚子,官气十足地站在了教学楼门口。那架势,彷佛皇帝上朝等着大臣们觐见。
  汪海谄媚地跟刘校长打了个招呼,并朝春泥他们介绍:“这是我们梨花初中的刘校长。”
  不等刘校长说话,十来个新人里面突然蹿出个高高瘦瘦黝黑的男老师,他抢先走到离校长最近的地方,说道:“刘校长您好!初次见面,请多多关照。我叫张飞。太阳底下热,您站这边阴凉的地方。”
  刘校长见有人这么殷勤,这才露出一个笑,但他并未听从张飞的话,只是站在原地,又露出职业式的笑,说:“欢迎各位加入我们梨花初中这个团结优秀的大家庭,生活上有什么困难,跟韩总说。”刘校长从身后拉出一个矮小的四十来岁的男人。赵春泥不由在心里暗暗吐槽:眼前这班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人以后就是她的直属领导了,可看这样子个个都不太好相与的样子。
  赵春泥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家里只有一个成天赌博喝酒打老婆的父亲,和一个恨不得生在地里干活的母亲,还有个比自己小十岁的弟弟。母亲除了挨打和干活,唯一的乐子就在于培养春泥做个伏地魔。“你弟弟还小,你爸又这样,我们赚不到钱,你做姐姐的可不能不管你弟弟啊。”母亲的话,赵春泥倒背如流。
  赵春泥闭了眼,回想好不容易通过读书拼了命地考上了离家有点路的县城的另一边。幸好繁重的农活拖得母亲走不开,不然以她的性子,是肯定要来自己的学校大闹的。也庆幸父亲不是醉了就是在把自己喝醉的路上。总之,不是她赵春泥没有良心,而是自己实在过不去心里的坎。她永远忘不了母亲冷着眼像审问犯人一样质问她枕套里的两百块钱是哪里来的。毕竟两百块,够交弟弟一学期的伙食费了。结局一如既往地无力。母亲一把夺过所有的钱,赵春泥打暑假工给四十里路之外的小饭店刷的两万七千六百十二个盘子算是白刷。赵春泥清楚地知道,新学期的伙食费住宿费又得靠自己在周末的时候捡瓶子加辅导低年级的孩子做作业来凑了。赵春泥很迷茫,连自己的人生都没过明白,就看见汪海十分自然地拍了拍自己的肩,说让自己任教701班的班主任。
  我有这样的家庭,如果被人知道了,孩子的父母亲能信任我能把孩子教好吗?赵春泥不确定地想。
  可是我也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那片大山的呀。以后我就把自己当成孩子们的姐姐,对他们我一定要尽心尽力。赵春泥给自己打气。
  转眼,就到了晚饭时间。
  梨花初中表示了自己最大的诚意,在镇上最好的祥子饭店把最大的能坐三十人的包厢定下来了。
  晚饭,来了更多的人。
  赵春泥看到了匆匆赶到的女副校长白婉,脖子上系着紫色半透明的丝绸丝巾,手上垮了个精美的白色包包。连包都没来得及放下,白婉连干了三小盅白的迭声为迟到赔罪。
  闻名已久的酒桌文化,它来了。
  赵春泥其实压根就没喝过酒,她见每个人的酒杯里都是白酒,心里有些抗拒。
  怕什么,来什么。
  不知怎么,白婉的眼睛像机关枪一样扫射了全场新人,她的眼神到了赵春泥这就凝住了,把包放在座位上,又给自己添上了一杯白酒,朝着赵春泥说:“小姑娘,把酒杯拿起来。我们一起敬刘校长一杯。”
  赵春泥的脸上划过一丝抗拒,心想:今天开了这个头,以后在工作中就免不了要喝酒。身为女孩子,在职场上喝酒总是容易让人担心把自己置于危险之中。豁出去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