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之火红的年代 / 第15章,鸽子市

第15章,鸽子市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6月底,周末。
  李卫国凌晨4点就早早起来。
  他准备去一趟鸽子市,空间经过大半个月的发展,粮食储量已经不少。
  所以李卫国打算走一趟鸽子市,看看市场上的行情,尝试出手部分粮食、肉食。
  凌晨四点的帝都,天灰蒙蒙的,还没什么亮光。
  穿好衣服,带上帽子、口罩,再围上围巾,悄咪咪地出了四合院。
  认准方向,甩开步子就跑了起来。
  这次他要去的是帝都四大鸽子市之一的,建国门外鸽子市。
  帝都目前最大的鸽子市有四个,分别在德胜门外、建国门外、阜成门外以及永定门外。
  这几个地方里面是城里,外面是郊区,也就是后世所谓的城乡结合部。
  除去这四個地方,帝都还有很多大大小小的鸽子市,至于有多少,没有准确的数字,太多了,甚至随便一个街头巷尾就有可能是鸽子市。
  这些鸽子市,每到早上4点-7点,都会聚集不少人,趁着天蒙蒙亮,“红袖标”还没上班,相互交易、置换各自物资、票证。
  这些聚集来的人,不止城里人,也有很多城外的公社农民,带着家里的农产品、山货,来城郊这边换点钱票。
  李卫国这次去的正是东边的建国门,离家比较近,用腿走路只要大半个小时,其他方向的鸽子市太远,懒得跑了。
  5点多,出了建国门,往外走了大约一公里,找到了鸽子市,这里已经有不少人。
  有的三三两两待在一起,有的则提着箩筐、篮子独自蹲在角落。
  李卫国也不慌摆摊,先逛逛再说。
  逛了十几分钟,才发现整个鸽子市可以说物资奇缺,卖粮食、肉食的很少,只有少数几个人卖山鸡、野兔,更多的是卖蘑菇、木耳、药材、水果之类的,看穿着,这些应该都是周边公社的村民。
  还有不少人在收购、出售各种票证。
  找了个卖山鸡的老农问价道:“山鸡多少钱?”
  老农:“两块一只。”
  “你这山鸡都赶上家鸡的价格了,还没几两肉。”李卫国提起山鸡掂量了一下,八两都不到。
  老农解释道:“时节不一样了,公社里面从去年冬天都开始吃不饱了。今年...今年公社里种地的人都少了,夏收收成也不好,纳粮都不够,以后估计吃的东西更贵。”
  李卫国想了想,确如老农所说,农业人口大幅向工业倾斜,农业生产哪里还能保持平衡,于是理解地点了点头,拿出两块,买下了这只山鸡。
  逛了半天,李卫国就失去了兴趣,现在的鸽子市物资奇缺,随着饥荒的影响,农村已经没有什么土特产往城里销了,更多的是一些耐储存的山货。
  李卫国找了个没人的转角,收了山鸡,又从空间取出一副扁担和两个大箩筐。
  戴好口罩,围好围巾,拿起扁担挑了起来。
  挑到一个角落,把箩筐放下,拿掉盖子,把箩筐里的东西显露出来。
  一个箩筐装着50斤棒子面,用一个大袋子装着。
  另一个箩筐则是装着十只兔子,全部都已经在空间里宰杀好了,每只差不多五斤重,拢共五十斤。
  两大箩筐东西刚刚亮出来,就吸引不少人看了过来。
  没一会,就有一个矮胖的中年男子带着几个人走过了,低声问道:“这棒子面和兔子怎么卖?”
  看着架势,貌似是鸽子市的地头蛇,身后跟着几个马仔,不过李卫国也不怕,原身本来就是退伍兵,有一定的格斗基础,加上身体强化过,最近也补充了不少营养,这几个人还不够他几巴掌的。
  “棒子面一毛五一斤;兔肉一块一斤,不要票。”李卫国淡定道。
  中年男子点了点头,感觉价钱差不多,没说话,蹲下检查了一下粮食和兔肉的成色。
  然后开口道:“棒子面和兔子我都要了,你这里有多少?。”
  “棒子面和兔肉都是五十斤,全要的话,一共五十七块五。”
  中年男子双手抓着箩筐,分别掂量了一下两个箩筐的重量,确认重量差不多后,点头说道:“好,箩筐和扁担都留给我,给你加一块。”
  “可以。”李卫国点头同意。
  见李卫国同意,中年男子从兜里掏出钞票,点了五张大黑十,又数了八块五的毛票递给李卫国。
  确认数目没问题后,李卫国起身准备走人,这会儿交易这么多钱,已经有不少人注意到这里了。
  刚准备走人,矮胖中年男子叫停了他,拱手道:“这位兄弟,如果以后还有好东西,可以随时来找我,我叫仓鼠,经常待在建国门这边。”
  能在这个时节拿出大量粮食和肉食的,都不是简单的人物。中年男子显然是意识到这一点,想跟李卫国结交一下,看看有没有继续合作的可能。
  李卫国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刚想走人,想了想,问道:“有没有粮票、副食、日用品的票据?”
  “有。兄弟,你要什么?”说着,仓鼠从兜里掏出一大把票证。
  细粮票、粗粮票、酒票、烟票、糖票....等等种类不少,这些李卫国都用得到,就算用不到也可以送人。
  直接对仓鼠说:“我全都要了,清点一下吧。”
  仓鼠眼睛一亮,大豪客啊!手里有好东西,也舍得花钱。
  旋即,清点了一下票证数量,杂七杂八的票据加一起九十六块,厚厚一大沓,估计能用好久。这里面日用品票证居多,烟票、酒票也不少,粮票和副食票就少一些。
  交易完,李卫国直接走人。
  财帛动人心,已经有不少人不停地往他这瞅,还是赶紧走为妙,没买到自行车前,他是不打算来了,来一趟太费劲了。
  .........
  几天后。
  侦查兵郑山那边终于传来了好消息。
  专门唤人过来约李卫国去什刹海。
  什刹海后海。
  湖边柳树下。
  郑山和另一个青年蹲着地上等待。
  看见李卫国过来,两人赶紧起身。
  走到近前,郑山指着旁边的青年介绍到:“李哥,这是我战友杨小军,盯梢的时候,人手不足,我找他来帮忙。”
  杨小军好似比较内敛,没有说话,朝李卫国笑了笑。
  李卫国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
  在湖边石凳上坐下:“说吧,有什么进展。”
  郑山开始介绍最近侦查到的情况。
  经过跟踪、盯梢,确认张彪确有盗窃轧钢厂零配件、废旧钢材的行为,而且同伙还不少。
  他们专挑夜深人静并且由他们人手值班的时候,从物资仓库区盗取各种配件以及废旧钢材。
  每个星期偷一回,每次最少偷一车,直接用板车从南大门大摇大摆地往外运。
  用厂里的名义在南大门外租了间仓库,把物资放在临时仓库,零配件销往机修分厂,废旧钢材则直接卖到回收站。
  这两个地方都是由熟人接收赃物,整套流程下来涉及的人员还真不少。
  盯梢的时候,郑山也靠近听了他们不少话。
  他们从去年马如龙调过来后就在做这个了。
  而且听到他们的谈话,貌似还弄出了一条人命......
  听了郑山的话,李卫国内心阴霾一闪而过。
  果真就是张彪一伙人。
  深吸一口气,满意地看了看郑山二人。
  仅靠两个人就能摸清他们的操作流程和具体人员。
  这哥俩算得上精锐。
  既然办成了事情,李卫国也不吝啬,直接从兜里掏出7张大黑十以及30斤粗粮票,一把递给郑山。
  郑山慌忙摆手:“诶呦,多了,哥。”
  “拿着吧,多的二十块和粮票,是给你俩的奖励。”李卫国摆手说道。
  “我还需要你们帮忙盯梢一段时间,确认他们的行动规律,随时给我消息,可以直接去我家或者轧钢厂给我报信,报酬50块。”
  郑山接过钱票,激动不已。
  当即保证到:“没问题,李哥,保证给他们盯死了。”
  交代完事情,李卫国便走了。
  郑山从钱票里分出40块钱和15斤粮票,递给杨小军。
  “班长,多了。”杨小军没接。
  “多什么,30块是伱应得的,其余10块钱和粮票是李哥给的奖励,拿着吧。”没让他推辞,郑山直接给塞他兜里。
  拍着他的肩膀说道:“接下来,还得盯一段时间,好好办事吧,李哥的情况你看见了,不差钱。”
  杨小军听话地点了点头。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