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历史军事 / 逆贼之大明战神 / 第104章 古人的智慧不一般

第104章 古人的智慧不一般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其实这也不能怪段成,在段成和新军的眼里,程公子是无所不能、战无不胜的高人,弹指间樯橹灰飞烟灭,说几句话就能拿下北平城,这世上有几人能比得上程公子?
  所以,段成就想当然认为李佑不会怕人头。
  段成转身拎着张武的人头,准备跑,结果被平玉忠拉住了。李佑害怕人头,平玉忠可不怕;李佑不识货,平玉忠可识货!
  滹沱河大战,张武参加了,平玉忠也参加了。战场之上,张武勇猛无双,给平玉忠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今天,再次看到张武时,张武已经身首异处,这让平玉忠唏嘘不已!
  “段成啊,你小子可以啊!这次捞到大鱼了……”平玉忠抓住段成的肩膀,笑眯眯的说道,“这人我见过,好像是个千户!”
  “不对吧,平将军!他应该是三品官,怎么可能只是个千户呢?”段成扭头看了看平玉忠,一脸诧异地说道。
  平玉忠没撒谎,滹沱河大战时,张武的确还是个千户。当时朱棣纳了很多降兵,为了保证降兵能为他所用,朱棣火线提拔了燕山三卫的中下级官员,张武就是其中一员,从百户升为正四品千户。
  段成也没说错,毕竟张武身上的补子,表明了张武的品级。那是因为滹沱河大战后,朱棣再次进行封赏,张武升任从三品指挥同知。
  “真的假的?”平玉忠显然有些不信。
  “这人穿着老虎的官服!”段成说道。
  “是吗?”平玉忠听了之后,瞪大了眼睛,说道,“那你就立大功了,斩将夺旗,可是奇功,能连胜三级!”
  “呵呵……”被平玉忠这么一说,段成挠挠后脑勺,傻笑起来。
  “段成,有没有兴趣把奇功卖掉?”平玉忠揉了揉鼻子,凑到段成耳边小声说道,“你一个大头兵,升三级最多也不过升到冠带小旗,一年也不过二十石粮食,我给你一千两,相当于小旗五十年的俸禄,怎么样?”
  段成是军卫,就是普通士兵,升一级是舍人,升两级是小旗,升三级是冠带小旗,职位可以世袭了。
  “嘶~~”听了平玉忠的建议,段成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气。
  段成杀张武时,原本想着搏个前程,弄个小旗当当,一个月也有一石二斗的粮食,吃皇粮,铁饭碗,多香!
  现在平玉忠突然拿出一千两银子来买奇功,着实超出了段成预料。要知道这年头,一个七品知县年俸也不过八十石,相当于四十两银子。
  一千两,段成一辈子没见过这么多钱!
  “段成,说实话,要不是看在程武的面子上,你这个奇功我能出一百两,就算不错了……”平玉忠看着有些犹豫的段成,说道,“一千两,这个价格你随便去问,绝对没人出得起。”
  这话都不是平玉忠撒谎,这就是现实!
  如果没有李佑撑腰,平玉忠根本用不着跟段成商量,动动手指就能把段成的功劳抢过去,还不出钱。
  虽然朝廷派了武选清吏司的人来记录官兵的功赏,但这些人都呆在大营中,具体报功由一线指挥人员统计,报功的人说谁有功,谁就有功!
  “平将军,你真能拿一千两?”段成扭头看了看平玉忠。
  “你是程武的人,我还能骗你不成?”平玉忠点了点头,十分肯定的说道。
  “行!”段成顺手将张武的人头递给了平玉忠。
  平玉忠毫不客气地伸手接过人头,拍了拍段成的肩膀,笑着说道,“钱过几天再给你……”
  上前线打仗,谁也不会带着银子去。
  平玉忠当然不会做亏本买卖,这个奇功给谁,他已经想好了。他有个弟弟叫平玉戚,也在平虏大军中,是个从五品的副千户。
  如果将这个奇功给平玉戚,那么平玉戚就能官升三级,出任正四品的指挥佥事一职,跨入卫管理序列。
  明朝卫所有都指挥使司、卫指挥使司,卫指挥使司的管理人员有正三品指挥使,从三品指挥同知,正四品指挥佥事。
  平玉戚出任指挥佥事,新军掌握在平家手里的事就又多了一份胜算。
  一千两银子,平玉忠花得不亏。
  段成和平玉忠做完交易,傻呵呵地回去找李佑了,李佑还没缓过来呢。
  “我让你吓唬我,我让你吓唬我……”被李桑扶着的李佑,看到段成过来,抬脚就踢。
  不过,已经被吓软的李佑,踢出去的力道着实不大,在段成看来就跟挠痒痒一般,段成连躲都没躲,任由李佑踢。
  李佑踢了四、五下后,觉得解气了,才停了下来,看到段成身上还汩汩冒血,反而有些不好意思了,指着段成说道,“你个彪呼呼的二愣子,是不是脑袋让驴踢了?傻愣愣地站在这挨踢,赶紧包扎伤口去!”
  段成听了之后,赶紧点头,一溜烟跑了,去找医疗小队包扎去了。
  “李桑,你说说你找的这些人,是不是脑子都缺根弦啊……”看着段成的背影,李佑有气无力地说道。
  “少爷,不缺根弦我还不要呢!”李桑笑嘻嘻地说道,“这可是大亮总管亲自交代的!”
  “这是为什么?”李桑的话,让李佑有些不解地看着李桑。
  “大亮总管说了,亲卫是少爷生命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必须有杀身成仁的勇气,人太聪明了,面临生死关头,就会趋吉避凶……”李桑赶紧解释道。
  李佑听了之后,想了想,有些恍然大悟,脑中闪过一句话: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聪明人往往都是趋吉避凶者,遇到事情会分析利弊,最大程度保护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这种人绝对不适合做亲卫这种高风险工作。
  “古人的智慧不一般呐……”李佑喃喃自语道。
  李佑在城门外又等了两刻钟,才有人来通知李佑,喜峰口关隘已经清理干净,可以进去了。
  这时的李佑,已经从阴影中走出来。
  走进关隘中,李佑惊呆了,地面上到处是血迹,还有几十匹马趴在地上哀鸣,应该是被懒狗炸弹击中,还没死透。
热门推荐
我在春秋当权臣 我在春秋当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