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历史军事 / 逆贼之大明战神 / 第42章 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第42章 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离间计?!”听了李佑的打算,李景隆说道。
  “也不算离间计,只是给宁王提个醒、让他有个防备而已!顺便给燕王制造一点障碍!”李佑笑了笑,说道,“我们不能把胜利的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除了我们自己之外,没有人可以让我们取胜。”
  “接下去呢?”李景隆又问道。
  “接下去?接下去干什么我也不知道,他老人家也没告诉我!”李佑摆了个无奈的姿势,指了指脑袋,一脸悻悻然地说道,“不过,有件事倒是可以准备起来。”
  听李佑又搬出了“他老人家”,李景隆依然觉得有些玄乎,但细想了一下,凭自己儿子的本事,肯定做不出这么精彩的分析,于是也就信了李佑的鬼话。于是,开口说道,“可以准备什么事了?”
  李佑走到李景隆的主将几案之前,拿起桌上的笔,沾了点墨水,挥毫在李景隆面前的纸上,写下了两个大字。
  李景隆低头看着李佑狗刨一般的字,一脸黑线,怒声喝道,“等回南京后,好好给我把字练练……”
  ……
  李佑一阵无语。
  与此同时,北平城,元皇宫西南角的隆福宫中,燕王朱棣身边坐着一群人。
  隆福宫原是元朝太子的府邸,相当于元朝的东宫。
  朱棣被封为燕王,就藩北平,朱元璋就让朱棣住进了隆福宫,特意下旨解释了一下,“凡诸王宫室,并依已定规格起造,不许犯分;燕府因元之旧有,若王子、王孙繁盛,小院宫室任从起盖”。
  朱元璋下旨就是要向世人表明一下态度,他对朱棣没有过高期待,纯粹是不想浪费民力,想把元朝的宫殿废物利用而已,目的就是想省钱。
  否则,以燕王藩王的身份,住在前朝的太子东宫,那就是僭越。
  燕王朱棣端坐当中,左手边依次是谋士道衍和尚,长子朱高炽、次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女婿袁荣与李让,右手边是孟善、张玉、朱能、丘福等一众将领,一群人坐在一起,正在讨论如何对付李景隆。
  自七月初四起兵之后,朱棣不是在打仗,就是在打仗的路上,根本无暇打理北平城。
  朱棣在真定城击败耿炳文,将真定城给围了起来,后来朝廷换将的消息传来后,八月二十九日,朱棣下令退兵,回了北平城,开始稳固自己的基本盘。
  对普通百姓来说,他们根本不在意谁当皇帝、谁是北平城的老大,他们只在乎自己有没有饭吃、有没有房子住、有没有钱赚。
  但对士绅和官员来说,那就不一样了:朱棣是造反,他们追随朱棣的话,如果朱棣成功了,他们还是官员和士绅;但如果朱棣失败了,迎接他们的就是无情的清洗,作为附逆的叛党,轻则发配边疆,重则抄家灭族。
  所以,士绅和官员们都在观望,都在盘算得失……
  回到北平城的朱棣,第一时间举起了屠刀,将北平城那些首鼠两端、左摇右摆的官员和士绅,抓的抓,杀的杀。
  凡是不想跟着燕王走的人,统统送到了阎王面前。
  超级强硬的手腕,让北平城有头有脸的官员和士绅们,最终趴在朱棣面前俯首称臣,
  同时,朱棣将降兵、降将与自己原有的三卫兵马进行了混编,把孟善、张玉、朱能、丘福这些心腹安插到重要岗位,以便自己更好的掌控军队。
  这些事,前前后后用了七八天,直到今天,朱棣才有空暇,于是便召集众人商讨应对朝廷大军的方略。
  “殿下,此次朝廷百万大军气势汹汹而来,以北平一城之兵力,恐怕难以招架……”燕山中卫指挥使丘福一脸忧心忡忡地说道。
  丘福,出身行伍,从朱棣就藩开始,就一直跟着朱棣混,用了十九年时间,从一个普通小卒拼搏到燕山中护卫千户。
  朱棣起兵造反时,丘福坚定地站在了朱棣身边,跟着朱棣东征西讨,积功燕山中卫指挥使。
  短短两个月,从正五品的千户升迁到正三品,速度比火箭都快,这就是为什么有人愿意天下大乱原因!
  丘福此话一出,很多人纷纷点头,露出忧虑之色。
  “老丘,你这话是在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啊!你战场上的胆气去哪了?”坐在丘福对面的朱高煦,一脸不忿的表情,说道,“先不说朝廷有没有百万大军,就算有,调集这么多人没有半年时间准备,能调集来吗?他们只是说出来唬人而已,能有个二、三十万,也就不错了!真定之战,我们以两万余人对阵耿炳文的十三万大军,不也是以少胜多,打得耿炳文落花流水、仓皇鼠窜?”
  为了吓唬敌人,适当夸大出兵的数量,这都是古代出征的常规操作。
  赤壁之战,曹操号称八十万大军,其实连二十万都不到;真定之战,耿炳文带着十三万大军,对外号称三十万;李景隆也不会例外,他对外宣称百万平虏大军……
  这也是心理战的一种。
  听到朱高煦揶揄自己,丘福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道,“郡王殿下,万万不可轻敌,就算朝廷略有夸张,这次兵力也不会低于四十万,毕竟前车可鉴,我等还要小心为妙……”
  朱高煦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个孙子,在洪武二十八年获封高阳郡王。
  “就算四十万又如何?只要他们敢来,我们就让他们有来无回!”朱高煦毫无惧色,气势很足的说道,“到时候,我带人冲阵,老丘你帮我掠阵……”
  朱高煦今年十八岁,正是好勇斗狠的年纪,善骑射,膂力惊人。
  朱棣起兵靖难后,朱高煦每战都跟在朱棣身边出征,喜欢争作前锋,摧锋陷敌,勇武异常。
  打仗,朱高煦是一把好手,一旦开战,敢打敢冲,属于那种不要命的人;但为人却是十分嚣张跋扈、凶恶蛮横。
  虽然朱高煦反驳丘福,但从他对丘福的称呼,就能看出来,两人关系很好。
热门推荐
我在春秋当权臣 我在春秋当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