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科幻灵异 / 我的模型能无限强化 / 第35章 昆仑心!首颗拟太阳炉能源诞生!

第35章 昆仑心!首颗拟太阳炉能源诞生!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一个月后。
  东部战区。
  这里地幅辽阔,拥有华国空部百分之八十的力量。
  拥有训练基地,战机生产工业厂,自主研发基地等一系列大型工业设施。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东部战区在近几十年来,扛起了华国空军力量的半边天。
  在去年的z海航展上,各项现代化的战斗机装备纷纷亮相,无疑让所有人都大开了眼界。
  此时,华国空部的主力军自然是歼系列战斗机,以及从毛熊国购买的苏-35战机。
  作为双发重型第五代隐身战斗机,歼-20的战力在我国空军当中当属第一,已经注意和F-22战机相媲美。
  此时。
  在昆仑研究基地中。
  一个身穿工作服的年轻人正对着一众专家团队介绍着眼前的一切。
  “各位,我认为目前国内以歼-20为首的战斗机系列,有些太钻“速度”这一牛角尖了,从现在的国内形势看来,就算是最高级的一批涡扇引擎,差不多也是2马赫速度。我特地拜访了几位战机驾驶员,与其死扣“速度”,不如继续把思路放在航电电控系统和隐身技术上。”
  这位年轻人正是陈葵。
  他穿着满是机油的工作服,连脸上都有着几道污垢。
  而他的身前,是一批由军官和设计师组成的参观团队。
  如果有懂行的人在现场。
  一定就能看出,这个参观团队的成员组成究竟有多可怕。
  不仅有着以叶常胜为首的几位现役高级军官,以及往日服役战机的设计师和机械工业专家。
  论上资历和成绩。
  他们可以说是华国内最顶尖的一批基石。
  但在这一时刻,他们都犹如虔诚的学徒一般,安静地跟在陈葵后面,时不时抬头看看数百米的机械穹顶。
  “各位,这就是“昆仑心”装置。”
  “也是预计在未来大范围投入使用的能源核心。”
  陈葵在一个约1米5的圆柱形装置面前停下了脚步。
  就连作为创造者的陈葵,眼中也不由闪过了一丝兴奋。
  更别说后方已经看傻眼的众人。
  它的末端和中端类似椭圆,顶端逐渐收缩变尖,底部装载环形的约束装置,四周安装着大量防静电柱。
  在抵达东部战区之后。
  陈葵意外地发现自己终于可以解析主天使内部的GN太阳炉。
  【GN太阳炉】
  【可解析】
  【获得:粒子对撞技术(破译)黑洞的诞生和泯灭(破译)重粒子的蒸发与质量崩坏(破译)电力与GN粒子的转移逻辑(破译)】
  【解析所需时间:240h】
  十天的解析时间,也侧面说明了这四项科技技术的强大程度。
  基于东部战区内完善的研究体系和装置
  陈葵花了两周的时间。成功创造出了这颗“昆仑心”。
  它本质上是GNDriveτ拟太阳炉。
  毕竟真正的太阳炉需要在超重力环境下制造。
  类似于利用特殊磁场将微型黑洞束缚在炉中。
  微型黑洞是在宇宙初期高温高压情况下形成的产物。
  一般只有一个原子那么大,像珠穆朗玛峰那么重,
  黑洞作为绝对的低势位,流向它的光子会使其泯灭,
  这也是为什么,在原先设定中,GN太阳炉需要在木星的高压制造。
  木星是太阳系最大的行星,引力也是最大的。所以黑洞被其引力捕获的可能性也大。
  等到后面科技上来了,能稳定地从蓝星来往于木星了,陈葵就可以去研究一下制造“真太阳炉”的方法了。
  任何能够配载太阳炉的机械造物,哪怕是个扫地机器人,也将获得质的改变。
  如果这玩意能按照流水线的形式大批量生产,那就太可怕了。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
  只需要两个正常规格的太阳炉,就可以满足一艘航空母舰的能源需求。
  而且还是永动!
  永动!!
  除此之外。
  由于GN粒子的原因,整艘航空母舰可以完全屏蔽所有雷达,并装载一系列脉冲能量级武器。
  这已经不是现代文明能够阻挡的东西了。
  不对。
  有这种供能引擎,谁还玩航空母舰啊。
  肯定是深空战舰走起了。
  “它的供能方式和电能类似?”
  专家团队中,一位院士狂热地盯着拟太阳炉,开口问道。
  “不,它的作用方式是使用电能制造粒子的用电器,电池输入的电量和功率决定输出粒子的量和功率,属于初端决定终端的模式。”
  陈葵解释道,同时按下昆仑心上的试启动按钮:
  “所以我为它装载最先进的高能量密度锂电池,根据试验情况,昆仑心的供能效率远超目前蓝星上任何形式的传统引擎。”
  随着陈葵启动昆仑心。
  首先开始运作的是最底端的环形电池模组。
  电能注入,圆柱形的核心组件发出一阵嗡鸣,瑰丽的蓝光喷涌而出,填满透明的约束装置。
  随着蓝光的愈发浓郁,一旁的能量仪表正在急速飙升。
  “这是磁场约束的声音,大家放心,不会有能源遗漏的危险。”
  陈葵下意识地解释道。
  但下一秒他又突然想起在场的可都是院士级别的人物,不由尴尬地笑了笑。
  而不管是军官还是专家院士们,早已经将昆仑心围得水泄不通。
  无论是外形还是内部科技。
  他们连见都没见过。
  而就是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的事物。
  从规划蓝图到诞生,大概只花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最离谱的是。
  经由文件指派,z科院调出了一份院士名单,来到昆仑工厂内作为技术指导。
  说白了。
  就是来给陈葵当助手的。
  这份名单上随便一个名字,均是华国赫赫有名的泰斗级人物。
  而在首次的项目研讨会上,这些院士在听完陈葵的计划后,均都懵在了座位上。
  陈葵口中的各种理论知识就好像是凭空自创一样。
  他们连听都没听过。
  跟路边摊上满口民科言论的喝茶大爷没啥两样。
  但这些理论到最后却能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在这个年轻人面前,这些本还半信半疑的专家终于叹服了。
  叶常胜在最开始的几天,也时常去基地探望。
  他总担心陈葵太过年轻。
  这些院士连自己都使唤不动。
  更何况是陈葵。
  
热门推荐
灵境行者 光明壁垒 灵境行者 光明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