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科幻灵异 / 一触即发 / 第十四章:启航 3

第十四章:启航 3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李组长,咱们整个聚变电站项目,我最担心的节点还是在你们介质组这一块儿,怎么样,找到头绪了吗?”教授走到大厅后方办公室里拿起了保密电话问道。
  “任老,您好,我们介质组这边只一段时间还在加紧的梳理相关实验结果,相信很快就能看到进展了。”电话里传来了声音。
  “那就是还没头绪是吧,别着急,基础研究这一块儿一定要做扎实,要吃透,我就了解下情况,你不要有压力。”老人不紧不慢的说到。
  聚变电站介质这一块,长期以来都是各国核电科目研究的拦路虎,始终没能找到一个合适的技术路线来达到高效,安全的能量转化过程。新世纪以来,我国在大型热电厂,水电厂等设施的建设当中积累了许多的相关经验,但是和世界先进水平还尚有差距;但随着燃煤热电厂、裂变核热电厂的规模越来越大,机组从全装进口、组件进口、再到全部国产,从超临界,超超临界,10万兆瓦,100万兆瓦甚至以上的级别一路走来,相关经验的积累已经堪称丰富,市场的需求也催生了一系列技术的进步和积累,介质开发组就在这样枯燥的研究生活中已经度过了十几个春秋,还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教授,已经汇报给中央办公厅了,办公厅那边说已经进入预约程序了,按照保密要求,您方便的话,可以和军区这边先进行联络,到时候由空军拍专机送你去BJ;但是时间还不确定,很大可能是会同火箭动力组那边一起汇报进展,应该是那边也取得了不小的进展。”小刘走了进来,确定电话已经挂断之后说到。
  “我没什么不方便的,但还是不要联系军区了,运输机为了我这个老头子跑一趟,多浪费啊,到时候咱两做高铁过去就行了。”老人说到。
  “教授,高铁不符合保密要求,您不能做高铁的,你算算你多久都没有做过高铁了。”小刘说到。
  “是啊,都十好几年没有做过高铁了,上次坐高铁是因为什么都记不清了。”老人家感叹道。
  “那这样吧,我和铁路局联系,让他们准备一节部属专列车,不管哪天走,给您挂在当天进京的直达上面,这样也就比该贴慢两三个小时,您还可以休息休息,您看可以吗?”小刘问到。
  “也行,你看着办,时间确定下来告诉我。”老人回答到。
  一老一少的两个人在交谈,可他们却不知道口中的火箭动力组取得了多么大的进展;五院已经成功多次连续试车了500吨级泵后摆液氧煤油发动机,累计试车时长超过5000秒,试车取得了圆满成功;这样的成功预示着,就算不改变长征九号现在的技术状态,甚至难度还降低了,只采用20台发动机并联,起飞重量就可以超过10000吨了;这表明了大型火箭基本上已经处于可用状态了,只要经过一到两次联调联试和总装以及星箭合体测试,在试射一发就可以设计定型了,“长城”工程在刚刚开始的阶段,各课题组在编制目标项目,调配人员阶段的时候,就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最起码运输的问题已经解决了;万吨级起飞重量,500吨左右的近地轨道荷载,“南天门”号千米级空间站的构型还没有定下来,能拉主结构件或者主核心舱上去的火箭就已经快要来到世人的面前了。
  2029年5月25日13点,装了10台500吨级火箭发动机成功装上匹配的长征15号甲型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进行了第一发试射,火箭采取一级入轨设计,主要是为了验证大型火箭平台和发动机共轨联机技术状态,火箭运载了“天宫”号空间站新的节点仓和实验舱段;实验舱段直径15米,长50米;新的研究计划要求,这个舱段要承担星舰的有关技术验证和太空工业项目平台的实验任务;航天科工在设计时把左向舱壁设计为可以完全打开,打开后舱内运载和设备可以无障碍进出,舱门长度可达35米,新的节点仓长度只有18米,直径5米,这就决定了新的节点仓可以完全装进这个实验舱段,多方协调后,上级允许将节点仓装进新实验舱,一起发射;两个舱段虽然大,但是因为没有搭载设备的原因,重量仅仅只有不到两百吨,远远没有达到火箭设计运载重量;就是因为足够大,现阶段没有合适的火箭发射升空,节点仓还可以尝试用其他的火箭发射,但是新实验舱段35米舱门的指标就注定了她要等新的火箭才能升空。
  下午两点,两舱组合体到达预定轨道;两点15分,实验舱门完全打开,径向机械臂移动到位;两点17分,机械臂抓取节点仓成功,节点舱所有锚固点全部脱离,两点18分,机械臂开始举升,节点仓缓缓从实验舱中抬起;三点40分,节点舱转移到位,两舱调资发动机开启,开始调整组合体姿态,四点钟,两舱姿态调整完成,开始对接,节点仓后向对接口对接实验舱前向对接口,四点15分,对接完成,两舱检查舱体技术状态和密封状态,四点30分调节轨道和姿态,上升进入“天宫”号空间站轨道。晚上十一点,两舱组合体报告已经到达“天宫”号空间站所在轨道,正在接近。
  2029年5月26日凌晨四时,两舱组合体到达“天宫”号空间站20KM停泊点,开始减速停车;凌晨四点20分,火箭启动发动机,四点22分,组合体调姿发动机启动,开始前往空间站5KM停泊点;四点50分,组合体在5KM停泊点停车调整姿态;凌晨5点,组合体到达2KM停泊点调整姿态;五点15分到达1KM停泊点,五点25分到达500米停泊点、五点30分到达200米停泊点、五点35分到达100米停泊点、五点40分到达50米停泊点;五点45分到达20米停泊点;五点50分到达10米停泊点;五点55分到达5米停泊点,56分4米停泊、57分3米停泊、58分、2米停泊、59分1米停泊;早上六点整,组合体启动自动对接程序,开始与“天宫”号空间站对接,六点01,对接成功;“天宫号”宇航员身穿舱外宇航服进入节点仓检验两舱气密性和相关技术状态。
  地面指挥大厅喝彩声一片,工作人员们互相祝贺火箭和所运载实验舱段所取得的成功,宇航员通过检验核实,确认两个舱段技术状态良好,实验舱各项指标符合预期设计目标,完全可以承担空间站舱外实验平台和太空运送星舰技术验证的实验目标。
  2029年5月26日上午10点,指挥中心向外宣布,新一代大型火箭平台首发试验成功,天宫号新实验舱段和节点舱段发射入轨成功,接下来,中国将会实施可回收运载火箭技术验证和巡天望远镜与新的空间站组合体对接,补充燃料和维修更换相关设备,届时将会有3名宇航员出仓进行工作。
  2029年6月1日,中国“天宫”号空间站发言人在记者会上宣布上午10点,巡天望远镜与空间站进行对接,届时将会与空间站组成新的构型,新构型将会运行到下次“天舟”号货运飞船和神舟20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对接之后在脱离伴飞。
  2029年8月6日下午3点,长征9号可回收是运载火箭搭载小行星带勘探卫星在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火箭采用零窗口三级入轨方式发射荷载入轨;此次发射目标是为了验证火箭一级返回技术。
  下午3点40分,火箭一级在文昌外海1号接收平台成功降落,技术验证圆满成功;中国航天技术研究院也推翻了此前的一级二级火箭降落伞回收的方案,确定后续大型火箭采用自带动力返回回收平台的可回收技术方案。
  2029年10月8日,见过七十周年庆典的余热还没有散去,航天口各有关单位和相关技术负责人在BJ汇聚一堂,研讨大型火箭运载平台和火箭动力以及未来的星舰动力研究方向。
  “就目前研发进展和“长征”系列火箭家族以及现有的火箭发动机现状而言,我建议以后五十年内,不集中力量尝试液氧发动机外其他各种火箭发动机,现有液氧发动机能耗成本低,技术路线成熟,潜力也比较大,可以持续挖潜,继续增大发动机推力,这种推力等级的的发动机就算在以后的星际时代也是完全够用的,现有正在研发进程中的万吨级火箭平台也完全满足于以后“南天门”千米级空间站的运载需求,下一步就持续做好火箭稳定性和成本控制就行了,现在应该着重大力发展的应该是适配与空天飞机的发动机,阎良那边已经在做空天飞机的结构和外形试验了,我们这边发动机的路线还没有定下来,希望大家加把劲,在三五年之内把空天飞机发动机的技术路线定下来。”会后主席台上的人总结到。
  ,
  
热门推荐
灵境行者 光明壁垒 灵境行者 光明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