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科幻灵异 / 光的明天 / 第三章 我们旅行吧!

第三章 我们旅行吧!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第1部:反物质飞船“拥抱着”号
  汤佳乘坐的“拥抱者号”是个玩笑的名字。当物质拥抱反物质时,大家一笔勾销。宇宙中为什么物质大大多过反物质,仍然只有猜想。
  飞船是反物质驱动。昂贵的反物质在火星文明的第1期被掌控。反物质的小体量使它成为跨星系旅行的首选。飞船是雨滴状的,银灰的金属镜面,仿佛一滴水银可以在时空的网上任意滚动。
  拥抱者号的目标是探索类地行星,探索新物种,研发原生食品和合成食品。为火星文明备份。
  拥抱者号船员11名。
  船长大卫,量子力学专家。
  理论物理学家2位,实验物理学家1位,外星地质学家1位,外星生物学家1位,物种起源学家2位,食品专家2位,随队医生1位。
  飞船以近光速划过几个太阳的气体行星。拥抱者号距离目的地还有一年时间。今天星想26岁。
  拥抱者号到达目的地,在距离类地行星725号的太阳系以外8个月光年的位置有一个虫洞,虫洞的另外一边的出口正好在陨石带边缘。从陨石带到达725号行星就只需要4个月了。
  拥抱者号已探测到虫洞边缘弯曲的空间。
  大家都为即将到达新的太阳系兴奋不已。汤佳为能走在他平生的第一个类地行星的地表积极准备。
  类地行星725号是经过精心挑选和计算的。正好是它的太阳的第四颗岩石星球。是适合生命的地带,温度低于地球,有固态的淡水,昼夜温差变化大小小于火星。空气稀薄,仍需带面罩。
  着陆点选在一个冰封的湖面。希望冰层下面有鱼类或藻类等可利用的原生物种。
  红外线切割机切下25米厚的大冰块,大小正好可通过水下探测器。
  探险队由船长大卫,物种起源学家艾德,原生食品专家汤佳组成。其余的船员实时分析传回来的数据和图像。
  水深50米左右有荧光的生物一闪而过。探测器立即跟了上去,大家一阵欢呼。
  水深150米,荧光变大,艾德:“可能是聚集在一起的荧光生物。”
  接近光源,大家头皮一阵发麻,惊得站了起来。
  “是另外一个探测器!”
  探测器很小,应该没有驾驶员。
  大卫:“即刻返航,大家讨论。”
  大卫先开口:“探测器在作业,应该有另外的飞船也在这个行星上。那就是说………”
  大家心里都知道这接下去的话:“有外星文明!”
  狂喜,震惊,恐慌,担忧各种情绪一波波袭来。
  科学家们为要不要接触,怎么接触,用什么语言,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汤佳:“我们是探险科考,没有比这更大的冒险。肯定应该接触,这是人类的千年幻想。”
  大卫:“肯定是用宇宙衡量做语言,在宇宙的任何一个地方它们都是不变的。”
  汤佳:“数字是人类大脑的发明,他们的大脑应该发明了不同的符号。衡量不知能否表示清楚。”
  大卫停頓片刻:“首先要保证火星的安全。我们没有为火星文明做这个决定的权力。”
  大家又为要不要表明他们是太阳系的火星人争论起来。
  大家突然同时叫到:“看!”
  大家转向大屏幕。远处一个小银点正在慢慢变大。镜头拉近,是一辆小型飞行器。
  船仓里静得可以听见自己的心跳。
  飞行器在拥抱者号前面停住,舱门打开,滑下一个带面罩的外星人。
  汤佳觉得他古怪的面罩很像地球印第安人的鸟的图腾。大眼,鹰嘴,几何线条。
  船长把刚才的警告抛之脑后,打开了舱门。
  外星人站在大家面前,仍然带的面罩。细看他的皮肤上有细细的鲮,闪着荧光。
  汤佳按捺不住兴奋,用英语问道:“你从哪里来?”言罢才想起怎么会用人类语言。
  来者抬起胳膊,打开手掌,大家这才发现,他的胳膊和身体连着薄薄的透明的翼。
  手掌上出现一个全息图。是一个星系。
  仔细一看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太阳系。大家心跳急速加速,难道?
  镜头拉近,掠过火星,恐惧写在每个人脸上,难道我们已暴露星座目标?
  蓝色的地球出现在全息图上。
  再次拉近镜头,不是现在的地球。是侏罗纪的地球!
  各种恐龙出没于高大的植被。
  他想要说什么?科学家们大脑高速运转。
  汤佳指着自己:“我,tang---jia你?”他指着对方。
  外星人脱下面罩。他红色的眼睛,金色的瞳孔,鸟的嘴唇。“yi-----ren”.声音悦耳如鸟语。
  汤佳道:“我就叫你伊人吧!”
  伊人身高只有汤佳的2/3,美丽的脸庞让汤佳暗思她是不是女性。
  伊人道:“我们早已雌雄同体。你不要爱上我哦。”
  汤佳羞红了脸。惊讶于他能看他的思维。
  伊人:“我可以感知你的大脑活动。”
  伊人:“我已在大脑里下载你们的语言,现在我们可以交流了。”
  科学家们心中有万千个问题,不知从何开始。
  物种起源学家艾德:“为什么给我们看侏罗纪的地球?”
  伊人:“你们不是问我从哪里来吗?”
  艾德:“这怎么可能?”
  伊人:“我们是侏罗纪的智慧恐龙的后代.”
  艾德:“智慧恐龙?”
  汤佳怎么也不能把眼前这个美丽的生命和霸王龙联系起来。
  伊人转向他:“恐龙行走地球的时间可比人类长多了。为什么不可能进化出智慧生命?类人猿和人的区别不就是脑容量和前叶额吗?”
  汤佳:“真有陨石摧毁恐龙种族这会事?”
  伊人:“我们在陨石到来之前早就有了星际航行的技术。”
  大卫脑子里快速计算了恐龙的年代到今天,人类科学发展的呈几何增长的速度,伊人他们的技术应该比人类先进多少,他出了一身冷汗。
  伊人:“今天就这样吧!欢迎你们来我的飞船。”
  他走后,大家不知从何谈起。最后只给725号行星改名为接触1号。
  第2部:伊人文明
  为了准备到伊人飞船的访问大家开始讨论应该提的问题。
  最后决定理论物理问题能最大限度的解决人类对宇宙的根本诉求,也是最有效的提高文明进化速度的认知。
  代表团由船长大卫和船上的3个理论物理学家组成。
  伊人的飞船停在星球另外一面的山谷。飞船外观像一个漏斗,光滑无痕。
  脱下轻便宇航服,走进内舱门,一股热气迎面扑来。大家:“啊!”
  舱内是一个热带雨林,高大的蕨类植物,古老的棕榈树,空气植物和兰草悬挂在树干上,有大型的蜻蜓飞过小瀑布。蝉鸣与鸟叫让这雨林很热闹。
  在一颗大树下摆着树藤做的椅子,椅子上有柔软的垫子,是花卉图案。茶几是两个带斑点的大蛋上架的玻璃。茶几上已放好了白色茶具。
  伊人转身在树上摘下几片叶子放进大家的茶杯,用一个金属容器在瀑布接了些水。再倒出是已是热水。
  茶色清亮碧绿,香气扑鼻。
  伊人:“大家喜欢我的客厅吗?”
  大卫:“没想到这个飞船里别有洞天。这个飞船是一个飞行的活物。你真会生活!”
  伊人:“我热爱植物,这些都是我们的祖先离开地球时带走的DNA复制的。”
  大卫:“伊人,你的飞船是什么驱动?”
  伊人:“27%.”
  大卫:“宇宙中可见物质为5%,那27%应该是暗物质。你们可以用暗物质驱动?我们还没掌握暗物质结构!”他说完有些后悔。
  理论物理学家庞德:“物理的统一理论是什么?”
  伊人:“你们的下一个爱因斯坦会在150年后出现。”
  庞德:“你怎么会知道?时间旅行成为可能?”
  伊人:“时间是相对的。我说的是你们的时间。”
  庞德:“时间是单向的吗?”
  伊人:“那要看你在哪一个空间问这个问题。”
  庞德:“还有其他的空间?”
  伊人:“那要看你在哪个宇宙?”
  庞德:“真的有多重宇宙?”
  伊人:“上帝有很多选项。”
  庞德:“有造物主?”
  伊人:“从无到有,随机性排列组合,变化万千。”
  庞德:“我们的宇宙为什么是精密调制的?”
  伊人:“没有精密调制的宇宙没有物理学家问问题。”
  庞德本来想问他的家在哪个星球,现在不知道是不是该先问在哪个宇宙?
  最后他问了一个很实际的问题:“你多大?”
  伊人:“地球年龄3725岁。”
  物理学家们面面相嘘。看着他身上泛着银光的细鳞,金色的眼眸,岁月没有留下一丝痕迹。
  庞德:“你们战胜了死亡?”
  伊人:“连星星和宇宙都有终结。”
  伊人:“不说这些了,还是给你们尝尝我用这个星球的水生植物酿的酒吧!”
  酒水是蓝色的,微微泛着荧光。稍带苦味,吞下后回甜。
  汤佳:“这酒叫什么名字?”
  伊人:“就叫它冰湖蓝吧!”
  汤佳:“我是原生食物专家,我也做酒。“
  伊人:“参观一下我的房间和驾驶舱吧!”
  走出雨林,现在是大家想象的飞船样子。伊人的休息舱有天窗,躺着床上可以看星星。
  驾驶舱在最前方。舱内没有任何仪器和电脑。
  大卫:“这飞船怎么驾驶?”
  伊人:“全是我大脑控制。我就是这个飞船的中枢神经。“
  汤佳:“像我儿子的名字,星想,心想事成。”
  第二天,伊人的飞船消失了。
  大家开始工作。
  汤佳品尝过冰湖蓝,现在的目标是找到做它的植物。汤佳和船员们开始样本的采集和分析。这个星球上的可用材料清单一步步成型。
  物理方面却陷入了最大的困境。伊人简洁的描述,给了他们无限的可能性。另外宇宙的宇宙衡量的虚拟模式被超级计算机加速运行。
  新的信息确认物理有统一理论,大家看到了希望。150年后的第二个爱因斯坦出现的预言,又使大家在眼下的理论物理研究工作看起来没有意义。
  暗物质可以被利用,明确大家实际可能提高的科技发展的当下目标应该是暗物质的研究和实验。
  这次来接触1号本来的任务就是考查可用资源。船长决定由地理学家杨雷和物种起源学家哈利用无人机巡视星球,画出地表图。
  接触1号有山谷,有盐滩,有冰湖,有冰川。目前已知冰湖有植物和原始鱼类。这是一个有生命的星球。与外星生命和外星智慧生命的相遇使大家觉得人类不再孤独。
  火星人对宇宙的理解更近了一步。宇宙意识应该代替火星人意识,给火星文明备份刻不容缓。
  盐滩,开采下面蕴藏的盐水,蒸发去水分,剩下盐,钾和锂。都是可用物资。可用淡水是最大的好消息,栽培植物成为可能,有植物就可以改造大气环境,火星人的迁徙有望。
  汤佳在工作之余常常驾山地车去冰川看夕阳。宁静的冰川上,无人的星河下,他想着远在另一个星球的爱人和孩子。他们没有他的日子可成安好,星想有没有怪他这个缺席的父亲,爱丽丝可否有另一场爱情,他不介意。在这漫长的人生旅途,她应该有个伴侣,他想她有个圆满幸福的生活。
  有天他呆得晚了些,天空突然变暗。他突然意识到那是正在逼近的沙尘暴。他跳上山地车,开始狂奔。已经来不及了,沙尘暴扑面而来。人工智能简妮提示,能见度太低,继续航行危险,停车等候沙尘暴过去。
  汤佳坐在车里,看着爱丽丝的照片,想着他在远方的那段爱情。
  突然前方出现灯光,屏幕上出现问候语:
  “AreyouOK?Doyouneedhelp?”
  汤佳:“IamOK,mayIaskwhoisthis?”
  屏幕:“ThisisYiren,wehavemetbefore.”
  汤佳:“welcomeback.Shouldwecatchup?”
  屏幕:“sure,comehaveadrink.”
  汤佳换上宇航服,顶着风,在沙尘暴的袭击下走了10米到了伊人的飞船。
  船舱温暖如夏,坐在伊人的热带丛林里,两人慢慢地品着冰湖蓝。
  今天他们没聊科学,他们讲着各自的生活。
  汤佳讲起在另外一个星球的爱人,从未蒙面的孩子,他对回家的渴望,对爱丽丝可能有了新的爱情的猜想。
  伊人讲着他在这个宇宙的历险,他见到过的各种文明,他目睹的星球的毁灭与诞生,他见过的炫彩的星云,他在黑洞的事件地平线的嬉戏,他在太阳风暴中的狂奔,他在巨大的太阳氦闪中采集能量,他见过的两个黑洞的舞蹈,他目睹的星球能量的坍塌,他通过这个宇宙的脐带到另一个宇宙的幻想。最后,他讲到他在这漫长生命中经历过的孤独,有过的几次旅行伴侣。
  两人陷入沉思,孤独是生命永恒的主题。
  冰湖蓝在胃里渐渐暖了起来,两人相约明天再来看夕阳。
  第二天,汤佳看着夕阳,看着正在死去的光在伊人面罩上投下的金黄。想象着这夕阳在伊人金色的眼眸里是正在燃烧的太阳。他的心里有着软软的情感在流淌。他想知道伊人的思想。他想顺着伊人的目光去看那宇宙的幻象。
  伊人娇小的身体就在他的身旁,两人看着这测量宇宙大小和距离的光。汤佳有了这片刻的温柔在这个空间和时间永驻的幻想。
  夕阳下的约会是汤佳每天的期望。伊人也为汤佳的陪伴而心花怒放。甜蜜慢慢地生长。
  一天伊人提出汤佳做他旅行伴侣的提议。汤佳面临这生最大的抉择,是回到爱丽丝身边还是和伊人去看宇宙万象。
  科学家对宇宙本源和真相的终极追求,去提升火星文明的责任感让他没有了哈姆雷特的幽柔。
  他决定:没有tobeornottobe,只有havetobe
  汤佳踏上了他这生的终极历险。
  第三部:伊人与汤佳的星际旅行
  有伴侣的旅行是幸福的。
  伊人的飞船以近光速飞行。汤佳在驾驶舱望着黝黑的太空发呆。前方会有什么样的景象,等待他们的会是什么样的文明,他对伊人的探险有没有帮助。
  气体巨星
  飞船驶进一个巨型气体行星的风暴巨眼。这颗行星是它的太阳系中体积最大,自传最快的行星,是这个太阳系从内向外的第七颗行星,累计卫星28颗。
  它由氢和氦组成,中心温度高达30000摄氏度。由于自传快速而呈扁球体。这颗行星内部的热量和太阳辐射产生强对流作用,造成风暴气旋,长约25000千米,上下跨度12000千米,每两个太阳日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周,卷起高达8000千米的云塔。
  这个风暴已持续了300年,风暴巨眼可以装下9个火星,颜色时常变化,有时鲜红鲜红的,有时又略带棕色或玫瑰色。风暴中央深红椭圆结构被白色,黄色,橙色旋涡层包裹着。它的形成是简单化学物质被高层大气中阳光照射分解所致。
  驶入风暴眼,雷声轰鸣,气流不停地来回旋转碰撞着,风速高达200米每秒。
  伊人的飞船尽然毫无颠簸,平稳自如地穿行其间。驾驶舱窗外的景象奇美,像天堂也像地狱。
  飞船开始寻找着陆点,周围的气态氢物质逐渐转化成液态氢物质,继续下沉,直到下沉到地核上方区域,终于接触到一层固体物资,隔离开地核和液态氢。
  两人穿上耐温,耐压,耐风暴的宇航服走出船舱。
  汤佳:“伊人我们来这里干什么?”
  伊人:“看风暴,听雷声,看气流与太阳的对手戏。”
  汤佳:“真是一出大戏!”
  伊人:“这只是冰山一角,我会带你看上帝的真正的大手笔。”
  汤佳脑子里还在处理当前的海量信息,上帝真正的大手笔超越他目前的想象空间。
  想象不出和伊人的旅行会怎样拓展他的宇宙观。
  飞船离开这个气体巨星,前往它的卫星,卫一。
  卫一是这个气体巨星的最大的一颗卫星。围绕它的是氢云和纳云。
  汤佳:“这星云是怎么形成的?”
  伊人:‘原子从这个卫星的弱引力场中逃逸,飘散到周围空间,但又被巨星的巨大引力场束缚住。原子云就展布在巨星空间,集中在卫一附近。’
  降落在卫一。
  卫一表面比较平坦,有少许环形山,有六座活火山,以每小时1600公里的速度喷发气体和固体物质,喷出物高达450公里。
  卫一还有一个红色的极冠,当卫一从巨星影锥中钻出来时,亮度增强15分钟,有射电燥暴。
  两人穿上宇航服,出来看火山。
  危险与惊艳的火山喷发,有最炙热的视觉震撼。滚烫的岩浆发出嘶嘶声,拍打火山口,熔岩被抛向空中。炽热的熔浆喷射入空中,夹带着一道道闪电在滚滚黑烟中炸裂绽开,画面极其震撼。
  汤佳:“伊人你喜欢看火山?”
  伊人:“是,喜欢大自然的烟火表演。有画面,有音效还有同伴。”
  火山的红光给两人的白色宇航服镀上一层玫瑰红。携手看这烈焰有惊情的浪漫。
  岩石星球
  这颗岩石星球是离它的太阳最近的行星。它每87.968个火星日绕行它的太阳一周,公转2.01周同时也自转3圈,它有这个太阳系行星中最大的轨道倾角。
  它由70%的金属和30%的硅酸盐组成,密度也是这个太阳系最高的。
  飞船降落在地表。地表布满环形山,大平原,盆地,辐射纹和断岩。表面受到过无数次陨石撞击,到处坑洼。表面平均温度约452K,变化范围从90-700K,是温差最大的行星。这颗岩石行星有全球性的磁场,有极稀薄的大气,由氦,钠和氧气构成。
  汤佳:“我们来看什么?”
  伊人:“我想带你看看如果你们的火星是离太阳最近的行星的景象。火星会是轨道速度最快,表面温差最大,时间最快的行星。”
  两人走在坑坑洼洼的地表看斑斓的辐射纹。美丽的纹路是远古造星运动的记录。
  在这颗时间最快的行星上,两个年轻的老人走得更近了。
  太阳
  这个星系的太阳是一颗黄矮星,寿命大致100亿年,目前大约45亿岁,大约50亿年后核心将发生坍缩,变成红巨星。它将吞食离它最近的三个岩石星球。
  它是这个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围绕这个星系的中心公转,主要由氢和氦组成,以核聚变的方式向太空释放光和热。这个庞然大物在茫茫宇宙中只不过是一颗质量中等的普通恒星。在这个星系它只是十分普通的沧海一粟。
  汤佳:“我们来这里是看什么?”
  伊人:“太阳核闪。太阳看起来很平静,实际上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剧烈的活动。氦闪光是一个罕见的阶段,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低质量恒星的生命周期。”
  两人看着氦核闪产生的波让这颗恒星像钟一样的震动,仿佛是这个太阳在给他们表演。
  汤佳想这惊心动魄的核聚变早在20世纪就被地球人爱因斯坦用两厘米的公式表述,像爱因斯坦所说:宇宙中最不可思议的是宇宙竟然可以被思考。他对科学这个认知工具满怀敬意和自豪。
  白矮星
  飞船继续航行,驶向一个双星系统。
  这个双星系统由两个致密的白矮星组成。它们每321秒绕各自的轨道旋转一周。
  白矮星是一种低光度,高密度,高温度的恒星。因为它的颜色呈白色,体积比较矮小,因此得名白矮星。表面温度8000K,发出白光,有几十亿年寿命。
  白矮星是演化到末期的恒星,主要由碳构成,外部覆盖一层氢气和氧气。它没有自转。不再有物质进行核聚变。
  这两个白矮星的短轨道周期处于一种稳定状态,当他们的螺旋凑的越近,他们的周期越短。即使他们是分开80000公里的两个星,他们也注定要合并。他们将会发生一场失控的热核爆炸,成为产生出一颗la型超新星的首个案例。新星的爆发源自白矮星和伴行构成的双星系统产生的物质交换。
  伊人:“我带你来是想看看这柔和的白光。”
  汤佳看着这白光把伊人金色眼眸镀上一层银光,少了些热烈,多了些温柔。
  伊人:“另外还想让你为人类文明骄傲。螺旋毁灭的原因便同爱因斯坦相对论中预言的一样。白矮星由于重力波产生的影响而最终丧失它的轨道能量。”
  中子星
  中子星是除黑洞外密度最大的星体。恒星演化到末期,经由重力崩溃发生超新星爆炸之后,在寿命终结时坍缩形成的一种介于白矮星和黑洞之间的星体。
  中子星的密度就是原子核的密度。如果把地球压缩成这样,地球的直径将只有22米!一立方厘米的物质便可重达十亿吨。可以说中子星就是一个巨大的原子核。巨大的质量形成的巨大的引力让光线都呈抛物线挣脱。
  中子星的逃逸速度达光速的一半。
  伊人:“这是一颗典型的中子星,半径只有10千米,外部是一个固态的铁的外壳内部几乎完全是中子组成的流体。这个中子星自转非常快,能达到每秒几百转。最快的中子星每秒旋转1122圈,比地球自转快一亿倍。”
  伊人停下飞船,两人静静地浮在黝黑的太空,看着这密度奇大的星体。
  伊人;“我们不能再靠近了,太接近会被中子星强大的潮汐力扯碎”。
  黑洞
  伊人曾经提起他在黑洞的事件的地平线边缘的嬉戏。汤佳想象不出那是什么样一种情形。
  汤佳:“带我去看黑洞吧!”
  飞船向这个星系最大的黑洞飞去。每个星系中央都是一个巨大的黑洞。黑洞巨大的引力搅动着整个星系的运转。
  黑洞是宇宙中超高密度的天体。是光也逃不出的地方。
  伊人:“宇宙的黑洞也许是我们去另外宇宙的管道。”
  汤佳:“我们已经寻找到了比原子还小的微型原初黑洞的光亮,我们已经看到了半径为10公里的恒星级黑洞的诞生,我们也已经同尺度像太阳系那么大的巨型黑洞打过交道,只剩下一个问题要问,可能的最大黑洞是什么?”
  伊人:“宇宙本身。”
  汤佳:“现代宇宙学家已经超越了人类为求得一个可认识和无疑虑的宇宙图像所编过的神话和所作过的玄想。”
  伊人:“这个宇宙是开放型的还是收缩型的,黑洞都将是其中的主角。在大约102’年里,所有已经熄灭的恒星都将聚集在星系中心,成为10‘他弹量的大黑洞。星系都将落到团的中心,并聚合成超巨型黑洞。作为能量和墑的最后蓄积,黑洞将变得与白洞类似,把自己的物质散布到膨胀的宇宙中。”
  汤佳:“面对宇宙不可避免地变得稀薄和冷却这种不利条件,高级文明能否通过从黑洞中提取能量来无限期地维持生存?”
  伊人:“质子不一定是永存的,会衰变。那么,远在黑洞开始释放其能量之前,所有的物理结构和生命组织都已消亡。”
  伊人:“如果宇宙是闭合的,就必定有一个外部世界,这个宇宙是其中的一个隐藏在黑洞内的区域。”
  汤佳:“那,宇宙作为一个黑洞最吸引人的结果将是黑洞内物质完全出乎意料的行为。”
  伊人:“黑洞宇宙理论关乎这个宇宙的唯一性。封闭宇宙相对于外部宇宙是处于什么地位?可以是一个套一个的宇宙等级,也就是黑洞之中有黑洞,那它就是气泡宇宙。”
  汤佳:“那我们去黑洞边缘看看吧!”
  第3部:上帝的大手笔
  汤佳:“我们看到的这巨大的黑洞是你说的上帝的大手笔吗?”
  伊人:“上帝的大手笔就是一个点。”
  汤佳:“一个点?”
  伊人:“对。奇点。”
  伊人:“你们的宇宙大爆炸学说,从扩张宇宙及其加速度倒推回来的那个奇点。用地球的语言就是创世纪。”
  汤佳:“你这么说我就明白了。奇点是一个体积无限小,质量无限大的点。整个宇宙所有质量都集中在这个点上。它没有空间,没有维度,没有时间。”
  汤佳:“那有可能去看这个奇点吗?”
  伊人:“让我造一台时间机器吧!带你回到137亿年前。”
  第4部:拥抱者号回归
  拥抱者号带回了伊人给的重要信息。物理有统一的理论,暗物质可以被应用。
  在回火星的漫长旅行中,船上的物理学家们在研究暗物质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21世纪的物理学家就已经知道:暗物质是我们已知的基本粒子之外的其他粒子组成。暗物质主导了宇宙结构的形成,暗物质质量决定宇宙总质量,宇宙总质量大小决定宇宙的命运。宇宙总质量大于一定值时,宇宙是闭合型的,在万有引力下收缩,回到大爆炸的奇点。但宇宙的命运和暗能量的大小有更密切的关系,它是与引力向背的斥力,把宇宙推散开来。
  拥抱者号在空间间接探测到了暗物质粒子,命名为:伊人粒子。它很稳定,没有重量,偶尔会相撞发生湮灭,湮灭后会产生特定速度的普通物质及其反物质。
  普通物质的粒子也是没有质量的,它只在和被称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的场中通过时捡起质量。
  应该有其他新的粒子给伊人粒子质量。那是不是可以创建一个场,给伊人粒子发生相撞的条件产生能量,爱因斯坦的质量与能量互换任然成立。那样暗物质就能被利用。
  超级计算机对伊人粒子和给伊人粒子以重量的粒子结构做了大量演算。传回火星海量信息。
  飞船以近光速向火星驶去。船上没有汤佳。
  第5部:星想创建宇宙意识教
  此时的地球与火星都已进入争夺星系资源的第一期文明。
  星想在重新做回大脑主人后,立刻开始处理“拥抱者”号发回的暗物质信息。
  暗物质充斥于宇宙的任何角落,存在巨大能量,它可以穿越电磁波,引力场,物质。它是比电子和光子还要更小更小的物质。
  量子力学透露这个世界并不是以我们既有的知识所了解之结构。
  量子力学之父,玻尔:“如果量子力学没有吓到你,那表示你还没完全搞懂它。每一个我们看上去真实的东西,都是由不真实的东西组成的。”
  “量子力学发现:原子是由能量旋涡不停地旋转和振动而组成,每一个漩涡都放射出自己独特的能量样式。因此我们是由能量与振动组成的,并放射出个人特有的能量样式。”
  星想:“我们都有自己独特的能量样式。那意识是什么?。”
  现代神经学对意识的定义是:一个系统受以前的状态影响并可以改变以后的状态的一种能力。人类大脑是极好的例子。
  意识根植于量子力学,它适用于大脑神经元中的微观世界。量子真空产生和传递意识,并可以在任何复杂的系统中出现,不仅仅是大脑,任何物理结构都有可能。较冷的恒星要比较热的恒星运动的快,有些恒星只朝一个方向射出喷射物,这种不平衡导致恒星速度加快,这是不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如果这种异常是因为星系特定条件造成的,那么这种现象应该是暂时的,如果这种异常是恒星内在的意识行为,那么这种异常可能会一直存在。现有的恒星观测数据支持后者。物理定律产生复杂系统,复杂系统产生意识。
  虽然太阳比细菌大得多,也许它有生命的感觉,但是不管这种感觉是什么,都远少于一个大肠杆菌的感觉。
  非生命的系统可能有一些意识,但是这种意识只是整体的一部分,也许宇宙并不是真正在思考,但它确实可能和我们有内在的体验联系。
  基于意识链接和量子力学,自我意识始于大脑中的量子事件,并把我们的思维和宇宙连接。人类意识是否只是宇宙这颗大脑微乎其微的一部分。
  星想意识到:“宇宙意识是指人类心理活动中不能认知和没有认知的部分。是人们已经发生但并未达到意识状态的心理活动过程。世界存在两大终极秘密,一个终极秘密是宇宙,另一个终极秘密就是人类自身的意识。只要揭开两个秘密中的一个,那么人类可能能够解释一切,了解所有的疑问和未知。也许这两个秘密之间存在着某种紧密的联系,了解人类自身的意识就可以帮助我们解开宇宙的奥秘,从而解开这个世界的终极奥秘。”
  星想:“那么,既然认为人类意识和宇宙之间存在着联系,那么这种联系是如何实现的呢?一个最合理的科学猜想就是宇宙具有意识的。无论地球还是我们,都是宇宙意识的产物而已。我们自身的意识可以和宇宙意识构成相互连接。可以说宇宙中任何事物,不仅是生命体,都存在意识,这种意识就是事物内部的一种物质构成。所以作为宇宙构成的一部分,地球也就是宇宙意识的产物”。
  星想对爱丽丝说:“妈妈这也许是我到这个世界的原因,创建宇宙意识教。在这个地球与火星争夺资源的时间,告诉人们我们都是宇宙意识的一部分。我们都是它的显证。”
  爱丽丝:“这是个有意义的事业。写下你的理念。”
  星想创建宇宙意识教。他想给地球人和火星人一个精神依托。教义如下:
  星想:“宇宙意识教应该是:人类意识目前可以肯定和宇宙意识有必然的联系。人类意识是真实存在的能量,宇宙是有意识的生命体”。
  “如果整个宇宙只是一个意识体,就像人类的大脑一样,而宇宙中的各个天体其实就是宇宙意识构成的不同部分,宇宙意识是可以超越一切的时间跟空间建立起来的不同的维度空间,地球,火星可能只是整个宇宙意识空间之中的一部分”。
  “精神科学会成为人类升级为神级文明的重要转折点。神级文明能够在弹指间创造和改变万物,将宇宙规律化为己用。神级文明就是发展到顶级的精神科学。未来我们的世界有可能是神经科学与物质科学共同发展,当我们可以脱离物质科学,神级文明拥有征服宇宙的能力”。
  “智能生命体是宇宙中最复杂的物质排列形式。宇宙是不是对智能生物发出发现它的奥秘的邀请。”
  “占据宇宙质量90%以上的暗物质和暗能量,可能便是宇宙意识存在的状态,暗物质就是宇宙的巨大意识体。暗物质所具有的引力控制着宇宙中的各个星体,它使宇宙平衡有序,正常运转。
  暗物质中可能会存在更高级的智慧体,能进行更神奇的意识创造,它们处在更高级的生命世界中”。
  “要提升我们的文明,成为跨星系的文明。地球人和火星人应该分享知识和资源。给基础物理研究和精神科学研究以最大化支持。从对宇宙的本源认识的提升达到文明升级。”
  爱丽丝:“那你是选择当教主,成为第一个科学家出生的精神领袖。”
  星想:“是的。没有tobeornottobe.只有havetobe.”
  如意微信灵星:今天写了一天的东西,发你一些看看
  回:行
  2个小时后,如意:好看吗?
  回:好看
  如意:写到这儿,我觉得我终于跟上你的脚步了
  回:我觉得你的思维也是容易在一个单调的走太远
  如意:还是没换眼睛
  回:是,那个物理进步就是不要再用智力判断科学
  如意:什么意思?
  回:用同一场看
  如意糊涂了。
  如意开始看“场”是怎么一回事。
  “场是一个以时空为变量的物理量。”“场是一种在空间和时间上弥散的物理量”
  “场概念的提出就是物理学家的一个物理图像。”
  法拉第是第一个在物理中使用“场”概念。磁场。在此之后,场的概念被广泛使用,引力场,温度场。发展到现代物理学之后,所有的物质都是场,基本粒子只不过是场的激发而已。与其说场是一种物质,不如说物质是一种场。而且是激化的量子场。
  对如意最有帮助的一句话是:“场的对立概念是局域化的物理对象,如点粒子等。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场既是定义在空间和(或)时间上的函数。”
  场,指某种空间区域,其中具有一定性质的物体能对与之不相接触的类似物体施加一种力。
  爱因斯坦在狭义相对论中否定以太的存在,但广义相对论的建立体现了爱因斯坦思想的明确改变。他指出:广义相对论是一种场论。爱因斯坦试图把各种场统一起来,形成一种完美无瑕的理论。场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基本形式。这种形式的主要特征在于场是弥散于全空间的。
  如意想他让我在同一场看是什么意思?物质能与之不相接触的事物施加力?
  这不就是薛定谔的猫吗?意识能影响事物的状态结果。观察者参与了选项!
  例子太多了。粒子的当下状态是由观察者的观测决定的。这就是海森堡的量子不确定性原理嘛!
  那么,我的主人公星想可以改变事物的属性?参加选项。意识可以决定物质的当下属性的呈现。那星想的宇宙意识教应该何去何从?
  如意开始设想星想可以用不确定性原理带他走向何方?
  人类对宇宙的观察使宇宙呈现不同的属性。宇宙呈现的当下属性是观察者的观测决定的。
  如意微信灵星:这不就是量子不确定性原理吗?
  灵星:你的空间决定了观测空间
  再回:所以你不能停止在一个空间或者你放弃你的空间的唯一性
  如意:讲清楚了,我想想
  如意:大自然可以被了解是最不可思议的
  回:人的问题是赞美或贬低
  再回:大自然不包括这个
  如意:大自然只有属性?
  回:是
  如意:那没有善恶,只有事物本身,善恶是人的判断
  回:废话
  如意:你怎么这么清醒?
  回:不可以?
  如意想那这个故事还没讲完。她继续写:《火星人》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热门推荐
灵境行者 光明壁垒 灵境行者 光明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