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科幻灵异 / 光的明天 / 第一章:地球人如意

第一章:地球人如意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1991年,北大英美文学专业大三的女生如意坐在托福考场等待开卷。
  她要去美国留学。
  前排坐着一个男生,他用手抱着头。
  她发现他的左手无名指上带着一个戒指,戒指上镶嵌的宝石或珍珠已经掉了,像一段缺失了的爱情。她想这人肯定有故事。
  她拍拍他的肩膀,问他:“destiny怎么拼的?”
  他回过头,灿烂地一笑。“你不知道吗?”
  考完,他说:“我请你吃饭吧!”
  两人找了一个小饭馆,开始聊天。
  他们主要是聊文学,讲到了麦田守望者,讲到海明威,讲到金仕堡的嚎叫……
  她觉得他挺有思想。
  分手的时候,他说他叫灵星。
  第二天,如意见高高大大的他在外文系的走廊向她走来。背后是下午的阳光。
  她的心有雪地里花开了的感觉。那天,她坠入爱河。
  他正在清华读研,学物理的。
  他每天都到外文楼等她下课。
  她问他戒指怎么少了镶嵌的宝石。他说那是他和一个美国留学生的定情信物。女孩家死活不同意。专程来中国把她带走了。
  第二天,灵星没带戒子。
  有天灵星搞到一盘PinkFloyd的录像带,迷墙。音乐很震撼,舞台,编排完美无缺。两人来来回回地看,看了个通宵。
  如意觉得这已经够了。
  毕业后如意进了一家国企做翻译。灵星写物理论文。他们每天下班都见面,两人都挺忙的。两人决定请两星期的假去看冰川。
  他们没住宾馆,找了个山顶的藏民的小屋。每天牵着手去看冰川。喝酥油茶,吃藏族饭。
  两人睡一个床,肉体的爱是完美的。
  两人在冰川上拥吻,一切都是美的。
  如意最爱看冰川上的日落。
  灵星说:“那是正在死去的光。”
  她很喜欢这个说法。
  灵星给她讲牛顿对光的痴迷,牛顿发明的三菱镜,白光是七彩光的组合。牛顿为了计算的需要发明的微积分,牛顿对天体引力的力学解释。
  灵星还给她讲爱因斯坦对光的痴迷。想象自己以光速奔跑能看见的景象。爱因斯坦不是因为相对论而得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而是对光的研究。又给她讲能量等于质量乘以光速的二次方。
  他又给她讲光既是粒子也是波。哈雷观察到光谱中的红光拉长让我们发现了宇宙是在不断地在扩张。不同星星有不同颜色的光。
  有天两人决定去半山腰的宾馆泡温泉。他们决定走路去。
  开始两人沿着盘山公路走,走了一个小时觉得挺无聊的。他们决定走小路。走了3小时意识到他们迷路了。在漫天大雪中,周围白茫茫一片,没有一点声音,两人并肩走着,没牵手,她知道他在想事儿。都不说话。
  最后她提议,是盘山公路,如果按一个方向走,一定能找到公路。
  找到公路,终于到了宾馆。全身都湿透了,冻坏了。立刻去了温泉。
  如意穿着藏蓝色带很细的白边的三点式泳装。那时她不胖,身材很好。那个年代中国很少人穿三点式泳装,过来两女生,捂着嘴笑她。
  温泉很舒服,水温正好。灵星来来回回地游着,每次游到如意面前,都给她一个吻。
  泡完回来,灵星裹着白浴巾,抽着烟,点餐。如意在卫生间吹头发。
  她想这就是生活吧!
  两人住了一晚。第二天离店,如意忘了她挂在卫生间的泳装。那是她最喜欢的一套。
  这两个星期是如意一生中最快乐的两星期。
  回去两人继续谈恋爱。
  有天如意接到去纽约一家国际品牌咨询公司的邀请去做翻译。他们有几个中国客户。
  灵星知道后不停地给她讲他不会和谁谁结婚,就是没谈跟她结婚。如意最终也没等来那句话。他很痛苦,她也不轻松。
  僵持了两个月,如意决定去美国,在去首都机场的出租车上泪如雨下。
  纽约
  虽然语言完全没问题,如意在纽约有很多时间都是面对自己,感受到了深刻的孤独。
  每次站在第五大道街口等待红灯变绿时,她都会想起他。
  她开始学牛顿的传统物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天文物理,量子物理。
  如意看书,在网上听讲座,渐渐明白了一些灵星跟她聊过的话题。
  灵星常常在她的梦里出现,她又开始学心理学。
  弗洛伊德的释梦,卡尔.杨的神话是人类共通的梦。
  有一次她看了美国著名神话学家约瑟夫.坎贝尔的《千面英雄》。
  她很激动,给灵星打电话。
  给他讲英雄怎么样在非意识的深渊偶然一望,接到了召唤,然后拒绝出征,最后还是踏上了向内走的路,向内走有如徒手攀登刀做的山峰,一路斩妖除魔,与父亲的同一,与女神的会面,葬身鲸腹,最后盗取仙火,重返人间,做现实与心灵两个世界的主人。
  灵星认真地听着,不时提问。
  最后她说:“希望你是我的英雄,做两个世界的主人。”
  有时她打电话问好,有时给他讲她看过的其他美国书。灵星没主动给她打过一个电话。
  后来有了微信,她每个新年都给他问好,他给她发红包。有时她也给他发搞笑视频。他们聊物理,聊未来人类在火星上的文明,聊大火箭,聊音乐。
  有时她给灵星发她写的诗歌:
  约瑟夫.坎贝尔
  英雄的历程
  始于非意识深渊的召唤
  拒绝出征的英雄
  世界磕磕绊绊
  英雄总是千人一面
  俄狄浦斯的转世
  正站在四十二大道和第五大道的交叉口
  等待红灯变绿
  走上斩妖的历程
  徒手攀登刀做的山峰
  猎杀迷宫的巨兽
  我们的英雄与女神会面
  葬身鲸腹
  和妖妇蒙面
  命运的矩阵
  我们的英雄与父亲同一
  盗取仙火
  跨越那不可跨越的界限
  两个世界的主人
  我们的英雄重返人间
  大观世界的缩影
  荧幕上的星球大战
  灵星也发他的诗歌:
  爱因斯坦
  一秒绕地球7.5周的思想
  年轻的心和光一起奔跑
  与你相对的时间他在校对原子怀表
  苹果有着对地球的执着
  月亮有着对潮汐的关怀
  与你共处的空间他在弹性上放了一个铅球
  公式有着对美的迷恋
  物理有着统一的信念
  与你共享的物质他在解放光速
  量子有着幽灵的表现
  迷永恒不变
  在你打开盒子的瞬间他在带上另外一只手套
  每次他都是有微信必回。但从来没给她主动联系。
  2019年如意回国,在北京再次见到灵星。
  他们激烈地聊着物理,统一物理的构想,量子的纠缠。
  这次他讲的她完全能听懂。讲到科学中的美。
  如意:“你说的是爱因斯坦的美学吧?超过2厘米公式,写的不美,它一定不是宇宙的真相”。
  灵星:“是的”
  灵星:“要想统一物理我们必须换眼睛。”
  如意:“你是说的就像解释天体引力那样,从牛顿的传统力学切换到爱因斯坦的几何学引力解释吧。”
  灵星:“对的。”
  如意“你能写这样的两厘米的公式吗?”
  灵星:“不能。但科学家应该懂美
  灵星:“你讲过的那个科学之旅可以去吗?”
  如意:“那是美国百年老的科学杂志ScientificAmerican的一个旅行,每年一次,坐游轮从美国出发去瑞士,船上有大科学家的讲座,脑科学,量子物理,等等。还可以去看瑞士的粒子对撞机。”
  灵星:“对那个我不是太感兴趣,我主要想听讲座。”
  如意:“那你出钱,我给你做同声翻译。”
  灵星:“那我们就去一次吧。”
  灵星:“其实你可以在中国做这样的事情,包一艘游轮,找几个科学家,讲物理的,讲脑科学什么的,中国人现在有钱了,肯定有人愿意去。你科普一下大众吧。科学扫盲。有意义的。”
  如意:“我想想。”
  俩人又聊了聊现在的前沿科学。
  灵星:“现在最前沿的科学是等号已经不是等号了,量子的纠缠已经不纠缠了,只是一个量子的两个面,从不同的侧面看的问题。”
  这次她没听懂。
  最后两人意见一致:要统一物理,只能等,等下一个爱因斯坦的出现。
  上午如意一起床就给他发了个短信:
  我觉得我们应该做的事情不是科普大众。你的思路是对的,是给科学家讲真与美,给他们换眼睛。一些人收到了,算成功,一个人换了眼睛,算奇迹。
  他回:我还是安安静静的呆着吧。我要去工作了。
  他们又聊了会儿物理。聊到他俩去冰川的那次旅行。聊到大雪中的迷路。
  他说:“你怎么这么累,老聊物理。”
  她指着桌上的一朵红花,“在学物理之前,我只到它好看。学了物理,知道了光在眼睛上的作用,光和红色的关系,它不就更好看了吗?”
  她说:“我不要LV的包包,只是想知道宇宙的年龄。”
  灵星:“我没买房,我没有任何资产。”
  如意:“其实幸福指数从2万美金到5万美金一年有最大的提升,活得没那么窘迫。从5万美金到10万美金,又有一个提升。一百万美金之后,有财富自由。再往后,不就是几个零的问题。”
  如意:“天天对着电脑,累吗?”
  灵星:“习惯了。不怎么累。”
  如意:“科学现在呈几何性增长,你每多活一年,就增加几年的寿命。科学的进步会赶上我们衰老的速度。你的任务就是在今后的10年不要死。”
  灵星:“好的,我不死。你放心。”
  她也给他讲了这几年的生活。谈过几次恋爱,差点结婚。
  他问她:“在美国除了工作干什么?”
  她说:“在YouTube上听各个大学的讲座。斯坦福大学有公开课,最受欢迎的是讲死亡和忧郁的课。”
  然后他讲得太深,她也没太听懂。
  她说:“其实爱因斯坦讲量子纠缠是最清楚的。量子其实就是一对手套。你分别把它们装在两个盒子里,一只送往月球,一只留在地球。你打开地球上的盒子,如果是左手,那月球上那只一定是右手,反之亦然。”
  灵星工作,没时间陪她。如意穿着蓝色防风夹克,牛仔裤,短筒靴子,在三里屯瞎逛。
  一个小伙子走过来:“姐姐,我们是做发型设计的。给你设计一下吧。不是要剪你的头发。”
  如意想着自己在纽约刚刚修过的长发,问:“电影院在哪儿?”
  小伙子:“不告诉你,你都不支持我。”
  如意开始找电影院,又有两个小伙子想设计她的头发。
  下楼终于找到电影院,看了看价格,90元,想和美国差不多。
  也不知道看什么电影,脑子也不在这儿。走了。
  回房间,翻了翻在三里屯买的中文书,很久没看中文了,她想看看中国的物理书。翻了5页,觉得什么嘛,没逻辑。
  拿出手机,站在窗前开始听霍尊的七朵莲花。
  打发时间,打开电视,正在播一个什么综艺节目。
  左边一排女主持,都穿的跟结婚蛋糕似的,都是花边,不同的颜色,张得也差不多。心想这都什么年代了,还这么土。
  右边一排男主持,颜值参差不齐,唯一一个好看的一讲话,下面的女生一片尖叫。
  等了20分钟,还是没有节目,全是讲话。终于弄明白原来是在卖东西。
  真无聊,想这是什么乱七八糟的。
  灵星工作完,晚上两人见面了。
  灵星:“那天你说的斯坦福的讲座最受欢迎的是讲死亡。我觉得应该讲讲生死中间的这部分。好好地活下去,是最大的聪明。”
  灵星:“我觉得中国和美国最大的不同是资源问题,美国有很多资源,人不是那么紧张。中国要到世界各地去抢资源,人太多,过得紧张。”
  如意:“女人选男人也是资源问题。女人一生下来有几个卵子已经决定了,男人每天都能产生几百万个精子。生孩子女人的投入最大,男人可以拍拍屁股走人,女人不行。那女人肯定更挑剔,看谁有更好的资源,看谁最负责任。和谁生孩子是女人一生最大的赌博。”
  如意:“美国还不是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当军火贩子积累的财富。中国有20个邻国,需要很大的投入保证国家安全。美国只有几个邻国。还都没威胁。中国的土地已经被用了5000年,美国的土地才被用了200年。”
  两人又聊会历史。如意讲着人类只驯化了7,8种动物,有限的几种谷物。
  灵星:“然后呢?”
  如意:“然后就有了十几个西班牙骑士,骑着马,进到印加王国。印加人第一次看见欧洲的大马,以为是神物,那骑马的人一定是神人。”
  灵星:“然后呢?”
  如意:“印加人带他们见了国王,西班牙人用计绑架了国王,印加人用了大量的赎金,赎回了他们的国王。”
  灵星:“然后呢?”
  如意:“然后就是印加文明的衰落。”
  如意又给灵星讲了美国天文史上最有名的4张照片。
  第一张:美国人登月之后,从月球拍的地球。地球没有国界,只是一颗浮在黝黑的太空中的蓝宝石。
  灵星:“然后呢?”
  如意:“所以21世纪最大的任务应该是创立一个世界性的宗教,给人们一个依托,没有纷争,只有地球文明。没有人的意识只有宇宙意识。”
  第二张照片:美国的探索者一号在接近海王星时回望地球的照片。
  如意:“当时要调转探索者一号的飞行方向,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科学家们出现了纷争。最后就是CarlSagan的坚持,回望地球,拍下了这张照片。地球只是浩瀚太空中的一粒沙子。”
  灵星:“他是谁?”
  如意:“美国的天文物理学家。科普教育第一人。有他的科教片theuniverse,全球观众超过10亿人。”
  灵星:“然后呢?”
  如意:“然后他做了探索者一号和二号上搭载的金唱片。上面有地球男人和女人图解,几十种语言的你好,地球古典音乐,我们理解的宇宙衡量及怎么播放金唱片的图解。”
  第三张照片,哈雷在威斯康辛山用当时最大的天文望远镜拍的Andromeda星系的照片。
  如意:“当时他发现原来我们以为的一团星云,是银河系以外的存在。宇宙不只银河系这么大,Andromeda是另外的一个星系。我们对宇宙的了解更近了一步。”
  灵星:“然后呢?”
  第四张照片,以哈雷命名的现代天文望远镜拍的一张照片。
  如意:“当时有科学家提议对着天空中最黑的一块,肉眼看不到星星的地方拍一张照片。”
  灵星:“结果呢?”
  如意:“结果是最黑的那块有无数的星系,各种颜色和形状。我们对太空的理解又进了一步。”
  聊到物质的本相。
  如意:“这个我可以讲得简单。世界的本相就是空。如果把原子比作一个图书馆,那中子就是中央的一颗豌豆,电子在这个巨大的空中围绕它旋转。如果你是粒子大小,那你看到的全是空。我们人看到的世界是我们的尺寸决定的。如果我们是星球大小,那我们看到的完全是另外一种本相。一切都是体量决定的。
  聊到手机。
  如意:“60,70年代的美国电视剧startreck,星际航行,里面人手一神器,可以做所有的事情。当时人们想,真有这样的东西吗?现在人手一个。人机结合都外挂了,现在写科幻,都不知道将来的人手里应该拿个啥。”
  如意回到纽约,请了两天假。她和好友仁杰吃了个晚饭。
  仁杰:“见到他了吗?怎么样?”
  如意:“见到了,还是老样子。老了些。”
  如意:“我们聊了很多,讲到中美的资源问题,婚姻的无奈,当然最多的还是物理。”
  第二天,如意到仁杰家听音乐。仁杰是弹钢琴的,如意让他教她欣赏钢琴曲。
  仁杰:“左手给出呼吸的韵律,右手细微的自由变化是一个演奏家对钢琴曲的阐释。”
  仁杰:“巴赫就像泥土,各种情绪都可以生长”。
  仁杰:“肖邦,没有感伤的伤感,有节制的浪漫。”
  仁杰对巴赫的儿子的音乐的描述,让如意的脑海里浮现出那个年代,贵族穿着带花边的白色袜子,荡着秋千,在午后的花园听着钢琴曲,谈着有节制的爱情。
  如意最喜欢威尔第。仁杰:“威尔第把神性的浪漫带回到普通人的浪漫。”
  仁杰说,他年纪越大越倾向于绝对音乐,而如意更喜欢情节音乐。她喜欢歌剧,陶醉于威尔第对情感的演绎。
  他们也聊聊中国摇滚乐。仁杰很喜欢子曰乐队的秋野。他的音乐看起来随意,其实有思考,有诙谐,有打趣,说话的节奏也精心排练过。是严肃的原创音乐人和匠人。
  如意:“我也喜欢他,还给他写过诗。”
  仁杰:“念给我听听。”
  如意:“就两句。”
  秋野
  资本下的浪子
  批判现实主义的歌者
  仁杰:“这个定义是准确的。”
  如意:“我和灵星讲了些美国的事儿。”
  仁杰:“中美其实是文明的冲突。”
  如意:“人类历史,就是一个高级文明对相对落后的文明的征服史。”
  仁杰:“是啊。杰瑞德.戴尔蒙德的书,枪,细菌和钢铁讲的很清楚。”
  如意:“是,我也喜欢他。有原创的思想,在那个年代是开创性的思考。我也写了一首小诗把他的思想简化了一下。”
  杰瑞德.戴尔蒙德
  农业文明的兴起
  细菌的天下
  印第安人的衰落
  细菌的战争
  钢铁之于文明
  是飞马的翅膀
  钢铁之于现代
  是明日的昨天
  枪
  文明的较量
  枪
  火药民族的衰亡
  细菌,钢铁与枪
  现代地图的版权者
  仁杰:“喜欢哈拉里吗?”
  如意:“当然,他是当代讲人类史,讲未来最清楚的学者。得了几次世界原创思想大奖。他的三本我都有。也写了一首诗赞美他一下。”
  哈拉里
  最伟大的科学发现是发现了我们的无知
  最有用的个人发现是发现你并不重要
  最好的小说是让你认识到你的历史只是一些事件的连锁反应
  最有趣的生物学发现是你的快乐是多巴胺,血清素和催生素
  最美的心理学发现是神话是人类共同的梦
  最强大的发明是钱
  最有想象力的故事是国家
  最著让人谦卑的宗教发现是众生皆苦
  最好的上帝是不抱怨的上帝
  最痛苦的消费主义是肥胖
  最无用的知识是不用它来改变自己
  最浪费的大脑是保持不变
  最有意思的旅行是精神之旅
  最优秀的历史学家是把已经讲过一万遍的故事讲成新的故事
  仁杰:“文明应该是递进的,如果在这前进中没有战争,没有种族意识,只有人类共同体意识就好了。”
  如意:“这个我们也聊了。现在我们还是零级文明。”
  仁杰:“怎么讲?”
  如意:“卡尔达舍夫等级。类型1母星系文明:该文明是行星能源的主人,这意味着他们可以主宰这颗行星以及周围卫星能源的总和。类型2行星系文明:该文明能够收集整个恒星系统能源。类型3恒星系文明:该文明可以利用银河系系统的能量而为其所用。人类文明的技术进步与其国民可控制的能源总量息息相关。”
  仁杰:“那我们呢?”
  如意:“现代人类没有跨入这三种文明形态的任何一种,我们基本上处于一个零水平的文明。不过我们终会转向第一类型的文明形态。”
  仁杰:“大概什么时间?”
  如意:“物理学家有不一样的预测,有些认为是一个世纪以后,有些认为是200年。科学不久后会呈现爆炸性增长,成为一个依赖核聚变以及太空能能源的文明。”
  如意:“他们还设想,如果人类发展到类型1文明水平,那么我们将有能力控制和利用大气和地热能量。虽然战火和自我毁灭的可能仍然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但至少生态环境问题将在那时成为历史的陈迹。”
  如意:“戴森认为如果我们可以在7010年顺利进入第2类型的文明,那么71世纪人类将能够利用庞大的卫星群环绕在恒星的周围累收集能量。”
  仁杰:“无论如何,在今后的5000年中,将有很多事情发生,我们可能会通过战争而走向自我毁灭或者不自觉地利用纳米技术摧毁我们的星球。”
  如意:“我们可能在达到类型2之前就遭遇到比我们高级的外来文明的侵袭。或者人类达到第2类文明可能为了争夺星际资源和其他文明发动战争。”
  如意:“还有一种猜想会出现第4级文明,能摄取宇宙中的暗物质和暗能量的能源。”
  仁杰:“那每个文明的创造物会是什么样子?”
  如意:“现在我们的人造物是人造卫星,探测器,空间站。类1文明会有太空能阵列,太空城,行星际飞船。类2文明会有恒星收集圈,人造星球或星环,星际飞船。类3文明会有星系核收集圈,人造天体,有可能还有虫洞,星系际飞船。”
  如意:“话又说回来,我和灵星讨论过。21世纪的最大课题是建立一个宇宙观的宗教,给全人类一个精神依托。创立一个世界性的宗教,没有纷争,只有地球文明。没有人的意识只有宇宙意识。”
  仁杰:“同意,艺术或可以帮助。”
  如意:“中国和美国一样,人人玩儿手机。我们还聊到了手机。我还说现在写科幻都不知道将来人的手中应该拿个啥。”
  仁杰:“听说中国科幻现在很火。美国的科幻黄金时代已经过了。中国最火的刘慈欣你看过吗?”
  如意:“他的作品我基本都看过。还看了刘慈欣讲刘慈欣。我给他也写了一首诗。”
  仁杰:“念念。”
  刘慈欣
  手握笔杆的面壁者
  在千年之后醒来
  冰冻的大脑
  能否成为下一个千年的水晶球
  科技早已越过奇点
  面壁者的担忧是依然有隐患
  三体人未成走远
  我们的星舰早已光芒灿烂
  幻想中的幻象
  早已被点燃
  写字的主人
  已为我们设下防御的边缘
  公元2000年的古人
  在传说中出现
  死亡仅仅是起点
  生存已不再艰难
  公元2000年的作者
  思考着要冰冻还是上传
  如意:“不过他还是讲文明的抗争,人类的恐惧,没有提供一个精神的依托。”
  仁杰:“你喜欢写东西,要不你写一个不一样的。没有抗争,有和平的文明提升的路径。”
  如意:“这个想法好。我试试。”
  如意的小说:《火星人》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热门推荐
灵境行者 光明壁垒 灵境行者 光明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