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历史军事 / 春秋:中兴之主 / 第十七章 王孙观秦

第十七章 王孙观秦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作为前现代人,昱对于春秋战国了解不多,他只知道有一个男人会一统天下,那个人被后世称为秦始皇。
  作为秦始皇所在的秦国应该很厉害吧?
  其实不然,现在的秦国只能位居第三,第一还要看晋、楚两国何时能分出胜负。
  秦军的兵车行速奔逸绝尘,不肯停留,就连天上的燕子看到都要自叹不如。
  秦军的兵马在路过北门的时候都会停下,每辆兵车的兵士都会跳下车,与左右的兵士一起脱去头盔向天子行礼表示尊敬,可招呼都不打一下又连忙上车让左右的兵士继续向郑国的方向前进。
  原本还抱有秦国一些好感的昱也不禁皱眉。
  这是赶着去投胎吗?
  一辆兵车上面三人,左右四十人,后面还跟着多多少少二十来人。
  这些兵士们将武器大多放上了兵车,车上的人一边指路一边叫唤同行的秦军,他们也是不可缺的人物,如果没有车上的人,秦军可能也走不了千里之路。
  不过一辆车停一下再拜一下,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在向死人敬意呢!
  周礼中有很多关于礼的记载,都能显示出天子的尊贵和不同等级的人应该要怎么向天子行礼。
  按照尊卑关系,路过的大军应该让大将前来北门拜见天子,告诉天子征战的缘由和向天子祈祷本次征战能够成功。
  而秦国无礼,这让王室很伤面子。
  毕竟东周是个讲礼的时代,所有的事情也基本上和礼挂钩。
  现在秦军连拜见天子的规矩都没有遵守怎么不让天子和看着的士大夫们生气呢?
  原本还想带着儿子感受一下王室威风的壬臣更是怒火中烧,只感觉自己的脸好像都给那群秦国兵士打肿了。
  “这秦国的军队竟然如此无礼,见了天子竟然不来朝拜,当真可恶!”
  说话的人是一个年轻人,年纪还没到二十,样貌平平无奇。
  他叫姬满,官职大夫;是先王周惠王的王孙,按周礼来说应该叫王孙满。
  “满弟也觉得这秦国蛮道,我更是觉得天下的诸侯都应该对这样的将领诛杀,然后让那些兵士都好好学习周礼!”
  姬郑看起来很平静,昱知道这位他的天子爷爷是真的发怒了。
  “昱,你看这秦国的兵士如何?”姬郑平静的问昱,旁边的太史马上拿起毛笔开始记录。
  问我?
  昱学过《六韬》,顿时明白了大父这是要向秦国发难了。
  阅夫子有云:时趋势而弊,审事而利之。(有时遇到不可抵抗的坏事,要看好事情来做到让自己有利)
  天子生气,那就需要贬低对方的行为来让天子高兴。
  “秦国这样无礼的行为一定会使他们失败。”昱琢磨了一下,准备好了说辞。
  “秦军无礼急事,说明将领没有在意军队的规矩,没有规矩就会使行军松散,太忙碌就会缺少谨慎,有勇无谋只会导致失败啊。”
  “哈哈哈,看来昱你也是这样认为的,太史赶紧记下,记下!”
  昱有点茫然无措,不知道太史在记录什么,这样的话又有什么用呢?
  怎么看都像是一场戏一样。
  太史将之前昱没来时王孙满说的那些话留下,用刻刀将满的名字改成昱,又继续掺杂了一些东西。
  “昱你还小,这些弯弯绕绕的不用看得太清,好好跟你夫子学,将来你就明白了。”
  姬郑的话让昱更加疑惑了。
  难道大父让我来着只是为了考验他?
  怎么看也不像啊!
  昱后来问夫子才明白,原来在他之前就有王孙满已经回答过姬郑这个问题;
  等壬臣带他过去,他做的那些补充之后名义就轮到了他的身上。
  这本就是姬郑想让昱得“名”的一场戏。
  王室的聪明人都不看好秦军,包括有些聪明的秦国人自己也是。
  因为他们都知道,从雍城到泾阳,再从渭南到到潼关,过崤山又过函谷关,又经桃林,虎牢关,再路过滑国,这期间行踪要是被郑国或者晋国得到消息,秦军这千里之行就毁于一旦。
  行军千里只为了偷取一个国家,这样值得吗?
  不值得!
  有什么差错就成了千里送人头。
  所以姬郑他们想到了,将识破秦国必败的名声留在王室;
  王孙满说的有理有据,不过姬郑更喜欢昱,因为他是亲孙子。
  就算将来去了晋国,只要“名”够大,晋国也要挟不了王室。
  至于另一边,秦军在行军的过程中,也不知道是谁“走漏”了风声,等兵士们到了滑国的郊外时,有一个自称“弦高”的商人以滑国国君名义送了四张牛皮和十二头牛,犒劳秦军。
  百里视看着滑国亲自送上的礼品心里很高兴,让兵士们原地在附近安营扎寨,架起火堆开始烤牛。
  殊不知弦高其实是郑国人,在得知秦军想要攻打郑国时又派人加急鞭马赶回郑国报告。
  郑伯兰一听到这个消息马上派人探查,顺便将杞子这些秦国的大将委婉的罢免,安排好城里的兵士多加防范,磨利兵刃,喂饱马匹,等候着秦军。
  杞子等人眼看计谋被识破,秦国也回不去了,只能逃往别的国家。
  等百里视和丙、术三位大将准备联络他们的内应时,才知道自己的行踪早已暴露。
  有道是:“我着风霜行千里,不知到来既是空。兵马疲惫何能克,无颜回见报君恩。”
  秦军既打不进郑国,也没有办法围攻,现在粮草已经快见底,三万兵士只能撤兵。
  在路上的百里视越想越气,又想到滑国那个欺骗他们的商人,马上号召兵士袭击滑国将滑国灭掉,准备带着战利品返回秦国。
  可惜,晋国已经得到了消息,大军在崤山设下了埋伏。
  一场毫无悬念的厮杀带走了秦军的生命,等到百里视缓过神来,身边的将士们接连倒下,晋军在一开始就不打算杀死秦军的大将,而是要将这三人活捉。
  秦国人不怕死,可是怕有人败坏他们的名声。
  可是秦国的军队被晋军打败,三万兵士成了崤山的养料,兵车和战马成了他们的陪葬品。
  三万多人最后只剩下三个有罪的将领。
  百里视对着晋军大喊:“求求你们让杀了我!我这样的罪人留在世上有什么用!”
  然后百里视和术、丙被晋军绑在车上,带回了晋国。
  “崤之战”正式落幕。
  这场本就不该去的战争最后是以秦军惨败的下场收尾。
  
热门推荐
我在春秋当权臣 我在春秋当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