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都市言情 / 簪我长安花 / 第 9 章

第 9 章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清荣书斋,是京城最大的书坊。
  
  伙计招待过的客人不计其数。有一种是来兜售话本子——多为怀才不遇的酸秀才,连带着本子也酸腐气十足。
  
  放在平日,伙计都是打发了事。
  
  可今日来的却是一个姑娘家。她的话也格外惹人注意。
  
  “我家公子”“偶作话本”。
  
  伙计的脑中,顿时浮现一位才子提笔疾书的画面。
  
  一抬头,险些被海棠花似的容貌晃了眼。他暗自嘀咕:不知哪家公子有福气,连婢女都生得绝色。
  
  伙计迟疑了片刻,终于接下了纸稿。随意翻看两眼,神色微变——
  
  他分不出文辞好坏,却在看人的字迹上有一手。
  
  小楷风骨铮然,清新挺秀。单凭这字迹,就足以让人对内容平添几分期待。
  
  嘿,难道当真来了个人物?
  
  伙计一改漫不经心之态,客客气气作了个揖:“小的只粗识几个大字,还得请掌柜来掌眼。请姑娘稍等片刻。”
  
  “辛苦小哥了。”阿妩面上笑吟吟,暗地里长舒了口气。
  
  无人知晓,她有多么的忐忑。
  
  假称自己是公子的婢女,是来时路上灵机一动的主意。怕的就是书斋家大业大、轻视她是女子,随意打发。
  
  幸好幸好,她装得还算像,至少蒙过了伙计。
  
  纤如葱根的手指不安地搭在纸稿上,待东家出了面,手指的主人又做出一副气定神闲的模样:“掌柜的好。劳烦掌柜了。”
  
  掌柜亦是与初时的伙计一般神色。
  三分意动、七分迟疑。
  
  铁画银钩的字迹映入眼帘,他面上闪过一丝惊异,旋即端正了神色,逐字逐句读起了《青梅记》。
  
  愈读,他心中惊异愈深。
  
  这《青梅记》虽是才子佳人的话本子,却与那些滥俗的腔调迥然相异——它写的可是本朝真事。
  
  十几年前,京中谁人不知探花郎夫妇的鹣鲽情深?
  
  可是旁人充其量只是知道,偏偏这话本倒像是真事被作者一一记诸笔端,俨然把探花夫妇写活在了纸上。
  
  一卷读到尾,竟使人流连忘返,急于知晓后事。
  
  更兼文笔清新洗练,涓涓才气流诸笔尖,读来如苦夏酣饮甘泉,全无积年腐儒的酸气。
  
  文人喜欢,老百姓也会喜欢。
  
  以掌柜多年老辣的眼光,这本子必然有得卖,而且还是大卖!
  
  搁下纸卷,掌柜已换上一副和气的笑容:“没想到竟是唐探花旧事,不知姑娘的公子是?可否透露在下一二?”
  
  阿妩悄悄喂自己吃了颗定心丸——此事多半是成了。
  
  余下的,就是讨价还价。
  
  而她也早早准备好了对策。
  
  只见女子扬起一抹神秘的笑:“掌柜,非是我不愿透露,只是公子写话本是一时情之所至,难登大雅之堂,自然不愿让人知晓来处。不瞒您说,我今日出门还是瞒着旁人而为之呢。”
  
  掌柜的吃了个闭门羹,也不恼。只是心中猜测又肯定了三分。
  
  对探花夫妇了解颇深的,多半与他俩有什么渊源,那也就是官家子弟了。
  
  这样的人家写话本,传出去确实不像话。
  
  他也不是没怀疑过有猫腻。只是这字,寻常人,乃至寻常读书人,谁能把字写得这般风骨挺秀?
  
  “那敢问姑娘,您家公子的意思是?”
  
  “书斋若是肯收,往后公子就一概不问了。怎么卖,卖多少钱,都由您说了算。”
  
  “那姑娘可知,您家公子可有说……?”掌柜比划了一个银子的手势。
  
  “但凭您开价罢。”阿妩微微抬起下颌,露出淡淡骄矜之意。
  
  她这般作态,倒让掌柜的彻底安心下来。
  
  提起银钱时既不屑一顾,又自矜自傲,当真是公子少爷的做派了。
  
  “那……三百两?”掌柜试探道。
  
  三百两!
  远远高出阿妩心里价了。
  
  她不由对《青梅记》的价值有了崭新的估量。
  
  但一个锦绣堆中的婢女,决不会露出惊色。阿妩轻描淡写抬了抬眼皮:“罢了。本子一脱手,我家公子便万事不沾,今日当我没来这一趟。”
  
  这就是同意的意思。
  
  “多谢了。”掌柜拱了拱手,面色淡然,可唇角的喜意怎么也遮不住。
  
  阿妩敏锐捕捉到了那一丝笑,明眸微微睁大,方知自己多半亏了。
  
  她原以为抬出“公子”能少受几分轻视,可在生意一途上,到底是掌柜老谋深算。
  
  但此刻再讨价还价,就有失公子的身份了。
  
  阿妩乌溜溜的眼珠一转,心中又生出一个止损的新主意。
  
  她状似不经意提起:“对了,我家公子近来对话本子有些兴趣,不知书斋有没有什么新鲜的?”
  
  掌柜顿时心领神会。
  
  索性他占了大便宜,便不在乎细枝末节:“有,当然有!”他指使伙计:“去,把书斋里存着的话本,都给这位姑娘包上一本来。”
  
  阿妩露出今日第一个真切的笑容。
  
  一卷《青梅记》能卖出三百两,她有心多写几本多赚点银子。只是在那之前,须看看前人如何运笔行文。
  
  掌柜闻弦歌而知雅意,果真是聪明人。
  
  伙计手脚麻利,递给她一个大大的书篮。阿妩随意一瞥,便见书篮一角不仅有话本,甚至还有几刀雪浪纸,一块松烟墨。
  
  “都是些不值钱的东西,权当做个饶头,多谢公子看重蔽斋了。”
  
  阿妩笑着摇摇头:“掌柜真是客气。”
  
  送的恰好是她急需之物,况且掌柜也觉得占了大便宜才有此举,她也不算是愧受。
  
  两人再度寒暄几句之后,阿妩提起书篮出了书斋。
  
  恰巧,一个颀长的身影正跨过门槛,险些与她撞个正着。
  
  “……世子?”
  
  阿妩轻掩檀口,尚未来得及感叹机缘巧合,一股后知后觉的尴尬,忽地爬上她的后背。
  
  撷芳宴上,她满脑子皆,顾不得其他是如何脱困。如今安全了,再见到谢蕴,那些肌肤相贴、身形依偎的记忆便席卷而来。
  
  一抹绯色的云霞,飞上了阿妩皙白的脸。
  
  但这还不是最尴尬的。
  
  更尴尬的是,掌柜还还没走远呢!她现在可是一位婢女,倘若谢蕴一不小心戳破她的身份,她该如何自处?
  
  思绪千回百转,只在一瞬。
  
  于是,当墨发玉冠的男子眸光湛湛看向她时,“唐姑娘好巧”话音未落,阿妩丢下一句“世子,今日小女子还有事,改日再叙。”便匆匆跑远了。
  
  她离开得迅疾,险些撞上进门的一人。
  
  “哪家姑娘,走路这般莽撞?”小厮洛书抱怨了一句,便见自家世子的目光追着那女子倩影,飘得愈发远了。
  
  他瞪大了眼,“爷,您认识?”
  
  谢蕴回过神,眸色恢复如常:“有过两面之缘。走罢。”后一句是对洛书说的,后者忙不迭跟上。
  
  二人直直走向了掌柜之处。
  
  掌柜连忙拱手行礼:“谢世子。”那恭敬的姿态,绝非面对一个客人,而是更为忠心诚服。
  
  谢蕴颔首。
  
  房掌柜将二人引入内间。洛书牢牢守着里间的门,不让对话泄露出去。
  
  “近来京中可有什么物议?”
  
  清荣书斋是学子文人云集处,亦是物议的风口浪尖。谁能想到武勋中一人之下的淮安王府,竟还有一只耳插在了文官中。
  
  “回世子,上月皇贵妃生日宴排场豪奢,花费甚靡,不少学子写了文章痛批一番,这也是老生常谈了。此外没什么特别的。”
  
  谢蕴漆眸中闪过一丝凌厉的锋芒:“最近若有风言牵涉于我,你听到后,立刻派人告知一声。”
  
  房掌柜连连称是。
  
  同时,他也不禁有些好奇:世子从前从来对风言风雨放任自流,听之任之的。
  
  为何突然转了性子?
  
  房掌柜此刻并不知晓,那风言竟是他与一女子的韵事。而谢蕴的吩咐非为了自己,而是保全那女子的名节。
  
  正事谈完,谢蕴薄唇微抿,犹豫了片刻:“你可知方才那女子,都买了些什么?”
  
  “您竟也认识她!”
  
  房掌柜对阿妩的身份更加深信不疑。想来她家公子,定是世子的好友。世子识得好友的婢女也不稀奇。
  
  “那位姑娘买了些书,还有些纸笔。”
  
  至于所谓的“书”是才子佳人的话本,还有她也卖了一话本的事,就不必说出口了。
  
  世子性情端严,情情爱爱的玩意儿只会污了他的耳朵。
  
  “贵么?”谢蕴忽然问。
  
  房掌柜给的自然不是劣品,可比之世子的身份用度:“不贵,不贵,都是街上随处可见之物。”
  
  清贵冷肃的男子眸光一动。
  
  旋即,骨节分明的手解下腰间玉佩,扣在桌上:“若她下次再来,勿论买什么记在我账上就是。”
  
  房掌柜骇然不已:“世子,可使不得啊!”这玉佩的品相一看就价值连城,买下几间书斋绰绰有余。
  
  沉稳之音响起,字字皆不容置疑:“君子爱财,用之有节。世间断无我凭空口付账的道理。”
  
  而后他话锋一转,多了几分缱绻之意:“我也不过是尽一份心罢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