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征服史 / 大顺政权

大顺政权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大顺(1644年-1645年)是明末由李自成在长安建立的农民政权。
  明末北方各地天灾人祸不断,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天启七年(1627年)爆发农民起义。崇祯六年(1633年)李自成加入高迎祥队伍。崇祯十一年(1638年)秋,李自成在陕西潼关南原几乎全军覆没。
  只得潜入深山,重振旗鼓。后大顺军入河南,占洛阳,攻开封,克襄阳,破潼关,进西安,陷太原,所向披靡,于永昌元年(1644年)三月攻入北京,结束了明朝的全国性政权。
  但由于战略、政策的失误,在山海关一片石与清吴联军的作战中,大顺军遭受惨败。大顺军退出北京之后,一路节节溃败,以至撤离西安,败退豫鄂。最后,李自成在湖北九宫山为地主团练武装所杀;
  余部遂以李自敬为主,李自敬兵败荆州降清被杀;余部复以李过为主,后被南明隆武政权招抚为忠贞营。李过病逝,继由李来亨统领。
  永历十九年(1665年)八月,李来亨被围茅麓山,携全家自焚就义;大顺军最后一支队伍最终被消灭。
  大顺疆域囊括整个黄河流域和部分长江流域的大片疆土,统治区包括了现在的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山西、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山东全境以及湖北、江苏、安徽的部分地方。
  大顺”国号的来源有多种说法,从字面上看,“顺”含有顺应、顺从之意,古代举兵者常以“顺天”、“顺民”为号召。
  李自成以“大顺”为国号,可能也含有“顺天应民”之意。但更倾向于“大顺”国号的直接来源很可能出自民间流传的一则刘伯温作的谶语“遇顺则止”。
  在李自成的决策班子中,宋献策是一位很重要的人物。他“精于六壬、奇门遁法及图谶诸数”,被“奉为军师”。
  李自成对宋献策极为器重,李自成选取“大顺”为国号,很可能是接受了宋献策等人的建议,以应谶语“遇顺则止”。
  明朝末期,天灾人祸不断发生,阶级矛盾日益尖锐。明廷面对皇太极在边外的威胁和内地的灾荒,为了节省开支,精简机构,明廷被迫对驿站进行改革,而陕西又逢旱灾,人民无法生活,只有铤而走险。
  明末农民起义首先爆发于陕北。这里土地贫瘠,生产落后,赋税和徭役严重,加之连年发生灾荒,所以率先引起农民起义。
  崇祯二年(1629年)甘肃镇边军因扣饷之事发动兵变,杀参将王国和榆中县令,把总李自成加入王之爵部起义军。
  崇祯三年(1630年)李自成转投张存孟(不沾泥),担任队长。
  崇祯五年(1632年)张存孟被俘杀,李自成投奔闯王高迎祥,称“闯将”。
  崇祯九年(1636年)高迎祥牺牲后,李自成被推举为闯王。
  崇祯十三年(1640年)李岩加入李自成起义军,提出“均田免赋”等口号,获得广大百姓的欢迎,部队发展到百万之众,成为起义军中的主力军。
  崇祯十四年(1641年)正月,义军克洛阳,福王朱常洵被杀。十一月,义军克南阳,唐王朱聿镆被杀。
  崇祯十五年(1642年)十一月,义军克汝宁,崇王朱由樻被俘。十二月,义军克襄阳。
  崇祯十六年(1643年)正月,义军克承天,李自成自称“奉天倡义文武大元帅”,罗汝才自称“代天抚民威德大将军”。
  同月,义军克南阳,杀唐王朱聿鏼。三月,李自成改襄阳为襄京,称“新顺王”,同时在政治上、军制上和经济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建立全国政权奠定了基础。同月,李自成杀罗汝才和贺一龙。
  四月,李自成命李过杀叛将袁时中。
  崇祯十六年(1643年)九月,义军与明军对垒于郏县,时值大雨滂沱,明军粮运不继,在汝州兵败,义军一日内追杀四百里地,直撵孟津,明军四万余人战死,损失大量兵器辎重。
  十月,义军破潼关,杀孙传庭。
  同月,西安守将王根子开东门迎降,义军入西安,俘秦王朱存极。
  十一月,义军克延安。李自成改延安府曰天保府,米脂曰天保县,清涧曰天波府。同月,义军先克平凉,俘庆王朱倬纮,再克宁夏,杀韩王朱亶塉,完全控制了除西宁之外的陕西三边各地。
  同月,李自成遣前锋渡过黄河,进入山西,陷平阳。同月,克兰州,肃王朱识鋐被杀。
  永昌元年(1644年)正月初一,李自成在西安建国,国号大顺,改元永昌。
  改西安为长安,称西京;
  以明秦王府为宫殿。追尊其曾祖以下为皇帝,母吕氏为太后,册封高氏为皇后,陈氏为贵妃。
  永昌元年(1644年)二月初二,大顺军渡黄河,克汾州、阳城、蒲州。初五,克太原,晋王朱审烜被俘;
  十三日,克潞安,沈王朱迥洪被俘。克彰德府,赵王朱常㳛被杀。克怀庆,郑王朱翊铎不知所踪。
  三月,大顺军克宁武关,杀山西总兵官周遇吉。
  同日,姜瓖献大同城降,杀代王朱传㸄。
  十五日,大顺军抵达居庸关,监军太监杜之秩、总兵唐通不战而降。
  十六日,大顺军过昌平,抵沙河。十八日,大顺军攻占外城。
  十九日,李自成由太监王德化引导,从德胜门入,经承天门步入内殿。
  二十二日,李自成得知崇祯已死,下令礼葬,在东华门外设厂公祭,后移入佛寺。
  二十七日,葬朱由检于田贵妃墓中。
  李自成入住紫禁城之后,封宫女窦美仪为妃。大顺军入京之初,李自成下令:“敢有伤人及掠人财物妇女者,杀无赦。”京城秩序尚好,店铺营业如常。
  但从二十七日起,大顺军开始拷掠明官,四处抄家,规定助饷额为“中堂十万,部院京堂锦衣七万或五万三万,道科吏部五万三万,翰林三万二万一万,部属而下则各以千计”。
  坚持“三年免征”赋税政策,通过没收明朝内帑、宗室、勋戚、太监的家产和对明朝官员实行追赃助饷的办法,来解决财政问题。
  就战略而言,大顺军在进入北京以后,大规模地实行追赃助饷是不合时宜的。并且,李自成没有考虑到进入北京后客观形势的变化,政策上没有作出相应调整。
  在统治地区地区内普遍地推行追赃助饷,使各地官绅人人自危,造成树敌过多的局面。当然,其间最大的失误就是造成了吴三桂的倒戈。
  李自成占领北京后,距离北京不远的山海关,还驻扎明宁远总兵、平西伯吴三桂率领的精锐兵力,直接威胁着北京的安全。
  因此,李自成准备招抚吴三桂后再行登基,再派大军南下以完成一统大业。但由于吴三桂一再拒抚转为公开对抗,李自成决定东征,以铲除吴三桂的势力。
  永昌元年(1644年)四月二十一日,李自成率军到达山海关与吴三桂部展开了激战,由于清军突然从阵中冲出,大顺军措手不及,大败。李自成率骑兵数千急忙退至永平。
  四月二十九日,李自成在紫禁城武英殿内即皇帝位,行代明称帝仪式,立妻高氏为皇后,追尊七代祖妣为帝后。次日,撤往西安,由山西、河南两路撤退。临行前,火烧紫禁城和北京的部分建筑。
  五月,蕲侯谷英率兵在庆都阻击,被清军击败,谷英阵亡。接着,清军又在真定再次获胜。大顺军在畿辅已无法立足,经井陉退入山西,留精兵扼守固关。
  六月,李自成留陈永福部守太原,将主力收归于陕西。同月,李自成疑杀制将军李岩,内部失和,士气大衰。
  十月,清军克太原,分兵南下晋东南,长治守将刘忠不敌,率部转入河南。至此,山西全省仅剩西南一角为大顺军控制,李自成山西防线基本瓦解。
  同月,李自成为扭转在山西、河南的颓势,组织大顺军在河南怀庆发动了局部的反攻,连克济源、孟县,在柏香镇大败清军。怀庆战役虽然取得了局部的胜利,却改变了整战略态势。
  永昌元年(1644年)十二月,清军出击潼关,大顺军列阵迎战,刘宗敏先战不利。
  永昌二年(1645年)正月,多铎在潼关击败大顺军,李自成率主力连夜撤回西安。
  清军阿济格部进入陕北后,以部分兵力围攻榆林、延安的大顺军李过、高一功部,亲自领兵南下西安。自此,李过、高一功部被切断了往西安的退路,被迫放弃陕北,取道汉中,由四川入鄂。
  在清军两路重兵合击下,李自成不得不放弃西安,取道商洛、豫西,转入湖广襄阳。
  二月十八日,清军占领西安,二月十四日,清军招降了驻守河南府(即现在的洛阳)的大顺军平南伯刘忠。
  三月,大顺军逼走南明将领左良玉,占领武昌,李自成计划乘舟东下,夺取东南作为抗清基地。但大顺军尚未准备充分,清军分水陆两路突然袭来,李自成仓促弃武昌向东南转进。
  四月,清军在湖北阳新、江西九江接连大败大顺军,切断大顺军东下去路。
  李自成见东下已无可能,便掉头向西南进军,准备穿过江西转入湖南。五月,李自成率兵退至湖北通山县九宫山时,遭当地地主武装袭击,不幸牺牲。
  永昌二年(1645年)八月,大顺军余部会师于松滋草坪;九月,复立李自成弟李自敬为主。与南明达成抗清协议,西路大顺军余部改编为忠贞营,东路大顺军余部与其他南明义军混编为忠武营
  隆武二年(1646年)正月,忠贞营攻荆州,二月,清军八旗主力忽至,忠贞营仓促应战,大败,刘芳亮战死。三月,李自敬、田见秀等降清后被杀。忠贞营余部遂以李过为主。
  永历元年(1647年)七月,忠贞营余部攻长沙,遭到清军主力攻击后,被迫退入广西。忠贞营余部开始改用南明永历年号,并保持着一定的独立性。
  永历二年(1648年)十一月,李过病逝于南宁,忠贞营余部继由李来亨、高一功统领。
  永历四年(1650年)十二月,李来亨率忠贞营余部出广西入湖南,至湖北兴山,建立了较为稳固的抗清根据地。
  永历十二年(1658年)十一月,夔东明军为挽救南明危局,再攻重庆,谭弘、谭诣杀谭文降清,夔东明军反攻重庆借以拖住由川入黔清军后腿的计划化作泡影。
  永历十六年(1662年)七月,清廷在历次围剿失败之后,组织了对夔东十三家的三省联合围剿。刘体纯自缢,郝摇旗、袁宗第、洪育鳌、朱盛蒗被俘后惨遭杀害。
  永历十九年(1665年)二月,清军围李来亨部于茅麓山。八月五日,大势已去,李来亨携全家自焚,大顺军余部最后一支队伍最终被消灭。
  (材料皆来自浏览器)
  
  
热门推荐
我在春秋当权臣 我在春秋当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