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都市言情 / 从德云开启演艺生涯 / 第二十七章 流量元年还有宣传

第二十七章 流量元年还有宣传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正月十五过完,2014到2015年这个史上最长的贺岁档结束。
  纵观整个2014年,“大数据”和“IP”绝对是影视行业最炙手可热的两个新名词。
  通过这两个词汇,不难连想到,互联网公司下场了!与他们一起来到影视行业的,还有他们所谓的“互联网思维”——流量为王。
  在他们看来,好的内容并不是吸引观众走进影院的驱动力,“好”的演员和噱头才是。
  这里的“好”是指有吸引力的,有粉丝愿意为之埋单的!
  阿狸影业甚至信心满满地表示,拍摄电影不需要编剧,只需要“大数据”就够了:根据“大数据”统计,他们可以选择观众喜欢的演员,安排观众喜欢的情节。
  牛逼!
  要不是罗阳看过《摆渡人》和《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电影版,他说不定还真信这些鬼话。
  罗阳这个世界没有“归国四子”,但这不影响2014年成为“流量元年”。其实,“归国四子”其实只占了很少一部分原因,更多的还是因为这些互联网公司的概念贩卖!
  没有鹿寒,互联网公司能造一个马寒,没有“加拿大炮”,还有“意大利炮”。
  为什么互联网公司要处心积虑地进军影视行业呢?
  无它,唯钱尔。
  2014年电影总票房达到296亿,增速超过35%!
  当然,这点票房在他们眼里不算什么,毕竟光交个罚款就差不多够全年票房的一半了!
  人有更高级的操作!
  入主或者成立影视公司后,贩卖概念,诸如上文提到过的“大数据”、“IP”、“互联网思维”等等,把整个文娱行业股价拉高。
  接着,拍两部影视作品。
  票房好的话,能进一步拉高股价;票房不好也没关系,反正通过上一步操作已经把股价拉到了虚高的水平,找个接盘侠一卖,轻轻松松套走上百亿。
  完事儿接着寻找下一个冤大头行业,不对,人家有专有名词,风口。
  罗阳没记错的话,到2020年他来的时候,互联网公司已经一窝蜂去做小额借贷业务了!
  至于电影行业的将来?
  关我屁事!
  从共享单车,到线上出行软件,再到影视行业,这套操作基本上都是一个路子——打着互联网思维的幌子在股市上做倒买倒卖的勾当。
  仔细想一下,自从互联网公司进入这几个行业,是不是都有这么一个发展过程:
  前期做概念加撒钱,概念是给以后接盘的人做的,撒钱是为了吸引用户。
  共享单车,线上打车,有一个阶段是不是特便宜?
  以前有一段时间看电影只要九块九,十九块九,对不对?
  足够多的用户量,加上玄乎的概念,股价肯定上涨。
  觉得有搞头,就继续持有,没搞头了,一卖了事。
  所以,从2014年开始,烂片,尤其是大制作烂片逐年增多。
  不过,在罗阳看来,整个2014年还是出了两部对电影市场有益的片子的。
  首先是他和孟梓义看过的《智取威虎山》,这部影片算是开了个“主旋律商业大片”的头。
  之后的《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都走的这个路子,而且票房口碑都很优秀。
  另一部就是刁一男导演的《白日焰火》,凭借刑侦悬疑风格获得了柏林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将,也让廖樊获得了最佳男主角。
  证明了其实不用像“第六代”导演一样,逮着社会黑暗面和臆想中的农村拍,也能获奖。
  “第六代”导演镜头下的农村,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农村…
  既然要拍现实主义题材,那就需要真正关注社会问题。
  《药神》关注的是医保问题,《熔炉》聚焦青少年性侵。
  你看看他们拍的什么?
  爱恨情仇,穷乡僻壤中的狗血三角恋,正常人不打工挣钱,偏偏要跑来跑去…
  他们拍片不是为了表达,也不是替那些处在黑暗中的极极少数人控诉,大多数仅仅是为了获奖!
  这些跟罗阳关系不大,他窝在剧组老老实实地演戏,偶尔看看网上关于《信号》的宣传物料。
  是的,《信号》马上要播出了!
  这几天网上铺天盖地洒满了关于《信号》的各种消息,拍摄花絮、几位主演演技炸裂的片段、时空对接探案的噱头…
  主打的宣传点当然是王千原,东京电影节影帝首次出演网剧!
  网上的通稿一篇接一篇:
  “东京影帝屈尊出演网剧,《信号》究竟有什么魅力?”
  “《信号》,这可能是2015年最好的刑侦类型剧!”
  “刑侦+奇幻,这部《信号》或将开启网剧新篇章!”
  “耗资6000万,网剧将成影视行业新的发力点!”
  ……
  2014年,网剧还不成气候,说的上名字的只有一部《毛骗》,还容易在开头就把人劝退,第一季的制作水平确实不太行…
  这时候,一部大制作网剧横空出世,引起的讨论可想而知。
  微博,贴吧,甚至是论坛都有很高声量。
  韩佳女为了打响第一炮,下了血本。
  连罗阳都被安排接受了个采访,爱奇异的一档自制节目,专门来到了《匹诺曹》的剧组。
  “能具体说说《信号》讲了个什么故事吗?”采访罗阳的是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女记者,一看就是刚工作不久,不过可以理解,正经记者也不会跑来采访他。
  “两个时空的警察通过一部对讲机协助办案的故事,具体的大家自己可以看,毕竟是一部刑侦类型的剧,剧透了就没意思了。”
  “怎么想到的这个故事?我本来就是个漫画作家,平时喜欢瞎想。有一天打电话的时候突然冒出这么一个想法,如果两个不同时空的人互相可以通电话会怎样?
  这个想法在脑子里转了两圈儿,猜想他们肯定会买彩票、赌球等等,瞬间觉得没意思。
  又不甘心这个想法荒废,仔细设计了几天,把手机改成了对讲机,并且把对讲机两头的人改成了警察,在我看来,只有人民警察不会做那些无聊的事。”
  “你还是漫画作家?”记者惊讶地问道,“可以说下你的作品吗?”
  “《与神同行》”即使罗阳用的是笔名,但他漫画作家这个身份早晚会被人扒出来,与其等着别人扒,还不如现在就说出来,给《信号》贡献一些热度。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