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都市言情 / 回档九二 / 二十一、善后和希望

二十一、善后和希望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哈哈哈,方主任在将军呐!实不相瞒,这钱是打算还那些急需用钱的散户的,当找他们众筹也就是用这十天半个月,如果他们急需用钱,我呢提前还上,也省些利息,对大家都好。”刘已达解释说。
  “再说,这钱只有让它动起来,让钱生钱,把资金充分利用才能发挥它的作用。
  把赚到的钱投到股市运作利用是一个,在鹏城投资建电子厂是一个,提前还钱给散户是一个。”
  刘已达表现得很大气,给了人有种:不拿这一百万当回事的感觉。
  对他在鹏城发财了的事更是羡慕不已,同时的,对于他在鹏城创建的电子公司和电子厂更是羡慕得流口水。
  这年头就是这样,越显得财大气粗,越显得有能耐,越能得到大家的追捧,大家越相信他的一举一动都是发财之路。
  宴会愈发热闹起来,敬酒的敬酒,想要塞钱给刘已达的自然瞅准机会把他拉到一边窃窃私语,话题少不了让他再弄一次众筹,或是让他再到银行贷款,但这次刘已达嘴巴紧闭,就是笑着摇头,不肯上套。
  最后方主任把大姑丈杜伟国都拉过来逼宫,一起作说服工作,并放言:“伟国,这联社放款可是你的工作职责,现在有这么好的优质客户不争取,你这可存些失职啊!”
  弄得大姑丈苦笑不已!
  饭后,参加宴会的客人都收到一份礼物:一套化妆品、一个去电子厂当工人的名额。
  小姑回去夫家住,县城家中留有他们的新房,爷爷奶奶和二叔三叔小叔他们家想连夜坐车回去,但刘父刘母不让。
  家里和大姑小姑家这么多人也是住不下,干脆就在迎宾馆开了房间,大家可以继续话唠,同时也享受全县最好宾馆的服务。
  真土豪,不差钱!
  刘已达豪气地说出这句话后迎来的是老妈的一个巴掌。
  隔天和小姑去办理护照后便去了联社取款三十万元并回到三湾乡,从三湾乡收上来的身份证已无法退还给原主人,只能给他们补偿,让他们自己去挂失补办身份证。
  原计划是一张补一百元,但一算之后发现要一百八十万,不用众人劝说,他马上就软了。
  最后后降为十元,近一万八千张身份证要近十八万,不是他吝啬不想花钱,而是现在拿不出钱来。
  发放身份证遗失补偿的事交给了二叔,三十万元中剩下的钱,用于给一些因经济困难而提前兑现众筹凭证的客户,钱不够时再找刘父拿。
  二叔对于鹏城之行的事情百听不厌,虽然他早已知道结果和大体情况,但对于具体细节和当时的想法更为关注,或是更为感兴趣,每逢听到精彩紧张纠结之处,情绪更是无法自己,搞得刘已达在二婶和弟弟妹妹面前尴尬不已。
  小姑和小姑丈要停薪留职(其实就是辞职),虽然还可以厚着脸皮占着原来的房子,但最后商议了之后还是决定先将东西搬回爷爷奶奶家,一些贵重的细软将来随身带到鹏城。
  东西不多,用拖拉机拉了两趟,在份属刘父的房子里这边挤一挤,那边挪一挪也将就摆放下,不影响使用就行,其他的锅锅钵钵就放厨房,留给老人使用。
  接下两天都是在三湾乡,三婶也被动员去鹏城,三叔不好长时间和三婶两地分居。
  万一三叔被年轻姑娘迷了眼闹婚变,这影响可不好,有三婶在边上看着,估计会好上很多。
  三叔可不比自己“见多识广”,想来他会感谢自己的。刘已达心里如此说,完全忘记了自己的麻烦也不少。
  三天后三湾乡,回来时一辆宽敞的大巴车,再次南下时是两辆,乡政府前面的空地站满了要登车南下的和送别的人群。
  “小达,看起来人太多了,有些不在名单里的也要跟着南下,是不是让人先上车?”
  要登车南下的其实也好认,当时一起回家的都穿有电子厂工作服,此外还有许诺给的差不多三十个名额,不过他们在县城上车,三湾乡这里增加了二十名额。
  无论县城的和三湾乡的,身上都穿有一件印有电子厂中英文和Logo的短袖T裇(夏装便服,宣传用的)。
  这次回来带了一百件T裇除发一件给要南下鹏城的,到时统一着装上车,其他的都送人了,但现在一看穿着电子厂运动服和T裇的就有上百人。
  “上车吧,没有边防证的就别让他们上车,现在先挤一挤。二叔您给我爸打个电话,让他再联系一辆长途大巴到县城接人。”都是乡里乡亲的,招谁当工人不是招,干不了就送回来,就当是请他们到鹏城旅游。
  县城那边没有出情况,唯一的小插曲是行警中有四位也跟领导打好了招呼,决心跟刘已达南下闯荡。
  与上次去鹏城时的心情不同,那次是心怀忐忑,而这次是充满憧憬。
  不同于凌水精英们关注刘已达在鹏城的发展成败,明确就是南下打工的都是从各种关系打听到鹏城的繁华和前一批人在鹏城的待遇而被吸引的。
  不得不说他们想多了,上次在鹏城主要是购买抽签表打短工的关系,现在进入正规合同工阶段可不会因你是家乡人就有偏袒,重才重德才是企业的发展生存之道。
  对于这批家乡人的安排也是从培训开始,根据培训结果分配岗位,不会随便就指派他们从事与能力不相称的岗位。
  进入鹏城的关卡在12号后就开放了,在东宛樟木头和关卡前查了两次边防证,汽车就被放行,直接开到仓库驻地。
  刘已达的大哥大在进入关卡不久就能使用了,看到有信号后迫不及待的拔打了三叔的大哥大。
  今天恰好是星期天,算起来离开鹏城十天,在路上来回花了七天,现在没有高速公路,这一路的颠簸真是一言难尽。
  三叔的电话很快就被接通,电话那头的声音不是很安静,一会之后变安静了一些,问了几句好之后就让三婶接电话,让他们夫妻好好诉说相思之苦(刘已达脑补)。
  转眼看去,小姑也举着大哥大与小姑丈通话,而车上的其他人一脸稀奇跟羡慕的看着她们手上的大哥大。
  这种不用电话线的电话只有香港电影中才能看到,听说也只有鹏城和沪市才有,一个电话就要几万块,每个月还要缴上几千月租和话费。
  三婶说了几句后又把电话又送回刘已达手中。
  “三婶,怎么不多说几句?”
  “不说了,不说了,这东西一分钟要十几块钱,说这几句话都顶我干一个月农活了。”
  “没有那么多,再说这每个月都有最低月费,不用也要算钱的。”
  现在大米一斤才几毛钱,一年两季水稻每亩不过两千斤,这还得多下肥料多拔草。
  被粮站收购留下口粮之后所剩无几,这也得是在三湾乡这等风调雨顺水利设施完整的地方才有的产量。
  汽车经过高楼耸立的中心市区来到相对偏僻的旧仓库,从车上下来时看到这片旧仓库时第一次来这里的人心里都有些失望。
  仓库区里现在还住了有几百人,搬到工厂配套宿舍的只有240人,他们腾出来的床位正好给这三辆车上的一百三十几人住。
  刘已达也是要住在仓库区的,电子厂的研发室就在仓库区的办公楼里,所有的研发人员除去工厂指导生产外都是住在仓库这里工作生活。
  除了大环境上采光通风确实不是很好外,该给员工改善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已经在不断去做。
  比如简单的隔间、照明和风扇,长1米8宽1米2的双层铁床,铁皮衣物个人物品箱,两排共40间的卫生间(兼浴室),洗衣台,离干机。
  员工文化生活建设方面有书报室、投影机和音响卡拉ok,每天晚上饭后都有用投影机播放电视节目和电影,有时还会组织卡拉ok歌唱。
  目前电子厂还在试生产期间,谈不上正常生产和暴产能,工人实际分成四班,每两天一轮,轮班的工人就近住配套宿舍,其他没轮班的住仓库并参加培训。
  让工人参加培训是权宜之计,没有太多的工作让工人做,同时工人不能长期间无所事事的待岗,所以让他们一边工作一边培训既是不得已而为之,又是提高工人素质的好时机。
  刘已达认为,员工与企业一样要发展要升级,没有好工人就没有好企业,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比拼不仅是在资金技术和发展环境上,还在员工素质上,而员工素质的提升就在培训。
  小姑丈现在整天都泡在工厂,他也需要学习,需要转型,需要升级。
  凌水带来的人被他推给小姑去打理,无论是以后下工厂的,去保安部的,去后勤部的,去办公室的都要参加培训,三婶也不例外。
  培训内容比之原来丰富了很多,已经不再只涉及电子生产方面,还有企业管理方面,财务管理方面的培训,请来上课的教师都是来鹏城大学的讲师或副教授。
  此外还有针对文化程度不高的员工的基础班,要求能看懂生产技术文件,能书写工作日记。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