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季花开十里香 / 第001章:缠枝万寿藤

第001章:缠枝万寿藤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晦气!老天爷也要和我大汉皇室过不去嘛?!”
  初秋的长乐宫御花园,缕缕香熏弥漫荡漾,却无法抚走皇太后王政君的一抹郁闷。
  “皇后不争气,一个个嫔妃也都不争气;牡丹不争气,整个花园也都不争气。一株株也都萎靡不振,都没有一个鲜活的样儿。”
  皇太后无端地责怪着花儿,淳于长战战兢兢地跟在身后,身子弓得像一只虾。
  说好来陪姨娘赏花的,本想利用这个机会好好讨好姨娘,谋一下自己的未来发展。
  怎么一到御花园,皇太后的性情就变了。
  鼠目环扫方圆三丈,心里纳闷:那些秋菊朵朵竞相争艳,怎么看都比宫女亮眼,但是在皇太后眼里,却都成了枯枝烂草了!
  心里纳闷着、嘀咕着,淳于长却不敢接皇太后的话,甚至不敢挺直腰板,就那么微微驼着背跟在后面,学着他姨娘,别扭地迈着碎步亦步亦趋。
  淳于长不知道皇太后的心事,但是他知道,皇太后的郁闷乃至怨气,让这些花儿很无辜。
  当然,皇太后的心事也不能说就和这些花儿无关,太后一直就很喜欢牡丹,但是秋天哪来盛开的牡丹呢?
  一个人的心情,环境的影响很重要。一朵花儿的盛开,会让人忧郁消散;而一片落叶的飘飞,自会撩动无限惆怅……
  最近五年,皇太后的心情一直就很差。
  每次郁闷,她总会到御花园里散散心。但是都觉得这些花儿不赏脸,反而平添了许多忧伤。
  淳于长看着盛开的菊花,白的黄的都有,甚是鲜艳。于是心生怜悯,担心皇太后突然不爽到极致,一声令下,这些鲜艳的菊花就香消玉殒,成为这个初秋的祭品。
  花儿不懂事,淳于长不得不懂事。
  于是小心翼翼地说:“太后心里不悦,倒不如赏微臣两巴掌,或许会好受一些……”
  淳于长的嘴巴一直甜,像是先天会溢出蜜来似的。
  皇亲国戚里,但凡他认准的那些主子靠山,谁放了一个大臭屁,经他淳于长的红口白牙一过滤,都变成了奇香无比的仙气。
  太后一听成语长的奇葩要求,就奇了怪了:“哀家不悦,和你有甚相干?干嘛要赏你两嘴巴啊?”
  淳于长在宫里待了多年,早把主子的心思琢磨透了。他自然知道太后不会打他,也舍不得打他。
  何况打了他,也不见得就开心了。
  太后娘娘的亲哥、也就是淳于长的亲舅舅王凤,就是躺在他怀里咽气的。作为侄子,淳于长倒是比大司马的亲儿子们管用,王家欠他这个外甥的人情。
  于是顺顺当当地接下了话。
  “微臣能为太后解忧,就是微臣的荣幸!这些花儿是死的,不懂事!但是微臣是活的……不要说太后赏微臣两巴掌,要是让微臣以性命能换来太后愉悦,也是值得的!”
  皇太后是权倾朝野的重要人物,耳根子一直很硬,淳于长这样献媚的话,已经在她耳朵里长茧。
  但是太后是淳于长的亲姨娘,再硬的耳根子,也被淳于长这被蜜水浸透的小嘴给泡软了。
  心里的苦涩果然少了一些,说话也柔了不少。
  “侄儿啊,在御花园这种地方,你就不要太后太后的了,显得生分。”
  虽然淳于长连端茶递水提鞋子的本事都没有,但是说话好听。有这个侄子在身边,皇太后的心情是好了不少。
  只是这些花儿不通人性,不像淳于长那么能解读主子的心事。见到皇太后,不一定非要巴结讨好,哪怕就象征性地抖一下花瓣,也算是尽了为花之道,不枉费太后娘娘在御花园里走上一遭。
  “侄儿,你说这许氏是不是灾星降世啊,害得我大汉皇室要绝后一般……”
  “咦……姨娘吓死侄儿了!”
  淳于长突然跪倒在太后的脚下:“微臣恳请皇太后娘娘赶紧回宫,外面秋风萧瑟,容易着凉……人一旦着凉了,说起话来,舌头就会打挛……”
  淳于长的话说得非常委婉,没直接道明太后娘娘胡说八道,容易得罪神灵。
  不过再怎么委婉,皇太后还是听出了淳于长的意思。
  诅咒汉室绝后,这话也只有太后娘娘敢说。
  而敢提示太后娘娘说错话,这个比豹子胆还强大的胆,也只有淳于长敢战战兢兢地抖一下。
  要不是两人身份特殊,不管是说这话的人,或者是提示的人,估计连八辈子的祖宗也要被从黄土里刨出来重新灭上一遍。
  不过话说回来,淳于长也是用心良苦,万一“大汉皇室”真的绝后了,以后的史官岂不是要归罪于太后娘娘的“金口玉言”。
  太后也自知“食言”,不过都是皇帝皇后给逼的。
  许皇后也实在不争气了,嫁入皇室十六年,当皇后也有十三年了,居然就没成器地留下一个龙种。
  生一个死一个,这不是要让汉室绝后的节奏嘛?
  皇太后哪里说错话了!
  许皇后的肚子又大了,估计就在这两天生产,原本是高兴的事情,但是皇太后却越想越是害怕。
  宫是不能回的,回去了更是郁闷。
  皇太后赶紧找话题岔开。
  “唉……侄儿你快起来吧!你说……要是这花园里的里的牡丹,一年四季都花香浓郁,多好啊!”
  “这个……”
  淳于长埋着头,芝麻大的眼珠子滴溜溜转了三圈之后,很快就从脑洞里搜索出一个传说。
  “对了姨娘,我听说洛阳有一种牡丹叫做缠枝,花期能持续八个月,能从初夏一直开到初冬。”
  “此花又名万寿藤,乃花中极品,万木尊者,通常会从五月份开花,一直开到霜冻的时候才会凋谢,花期持续两百五十天左右,不仅耐严寒,并且耐高温,在花朵盛开期间,日开花量多达百朵,并且花朵鲜艳,香飘十里之外……”
  皇太后听罢,眉梢一挑,一抹春意跳跃。
  “当真有此等奇花?!哀家只知道牡丹精品是鹤翎红,末白而本肉红,如鸿鹄羽色,煞是好看,花期甚长,能维持三月,足以傲视百花!却没听说过什么缠枝万寿藤,居然能花开三季,飘香十里,这才是旷世奇花啊!”
  淳于长眼珠子又飞速转动三圈,当即俯首:“既然姨娘喜欢,侄儿这就去寻,时值初秋,这缠枝万寿藤还可以盛开三个月呢……”
  “甚好甚好!”
  且不说它能否花开三季,是不是真的能香飘十里,单单就万寿藤这名称,听起来就非常舒服!
  皇太后心里高兴,长袖一抖,暂时把后宫那些不愉快,丢进了菊花丛里。
  “姨娘,秋风偏凉,是否移驾……”
  淳于长就巴不得太后赶紧回宫,他马上就去洛阳寻找缠枝万寿藤。
  “好啊,回宫!”
  太后乐呵呵地看了淳于长一眼,满心欢喜,缓缓转身。
  突然停下脚步。
  疑惑地四处张望,一边问淳于长:“侄儿,这是什么香味?这般醇香扑鼻……”
  淳于长扇动了几下鼻翼,也很是疑惑。
  “这……应该就是传说中缠枝万寿藤的花香!”
  当即又要跪倒在地,却被皇太后拦住:“怎么会有万寿藤的香味呢?”
  淳于长执意跪下了,心想,这是老天在帮自己啊……
  嘴巴里吐出来的言语,比缠枝万寿藤的花香更甜:“恭喜皇太后贺喜皇太后!想必是洛阳的缠枝万寿藤知道太后娘娘念之心切,不远万里传来的香味,微臣马上就去把这神花请来……”
  不等淳于长说完,就见一名值勤官急匆匆跑来,跪地禀报:“禀太后,射声校尉王大人求见……”
  “莽儿?”
  太后娘娘有点犹豫,王莽在这个时候跑到御花园来求见,是有什么要紧事吗?
  王莽和淳于长,都是皇太后的亲侄儿,都讨她欢喜。
  两个人的嘴巴都很甜,但是放在一起,说出来的话就黏糊了。
  加上皇太后此刻正沉浸在浓郁的花香之中,所以不想在这个时候见王莽。
  “你告诉校尉大人,哀家这会儿正忙着呢,不见!”
  值勤官大概收了王莽的好处,依然跪地不起,找死一般地执拗禀报:“禀太后娘娘,王大人知道太后娘娘心情郁闷,专门送来旷世奇花……缠,枝,万,寿,藤……”
  “啊?”
  皇太后和淳于长同时惊叫,但是表达的意思却不一样。
  原来这花香是王莽带来的。
  果然是香飘十里的旷世奇花啊!
  皇太后是实实在在的惊喜。
  而淳于长,却是有惊无喜,甚至愤怒。
  自己好不容易搭起的梯子,还没来得及踏上一步,却被人抢先爬上了顶端。
  皇太后一听王莽敬献奇花,也顾不上给满心苦涩的淳于长赏一颗糖,急吼吼地在宫女的搀扶下,快步朝花园门口小跑而去。
  淳于长心里再有万般波涛汹涌,也不敢泄露半点出来,只好屁颠屁颠地跟在后面,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和脚步的节奏一样飞快。
  他要核实一下,王莽送来的究竟是不是真的万寿藤?
  就算是,自己也要努力找一点瑕疵出来。
  一株万寿藤,关系着两个人的命运。
  “哎呀呀,莽儿,你这是从哪里弄来的缠枝万寿藤啊?”
  太后娘娘一看到刚刚从马车上搬下来的一大盆开得正艳的大红牡丹,脸上就春意泛滥!
  正如淳于长所说,这缠枝万寿藤着实珍奇。两尺直径的花盆里,一株花儿高达三尺五,花开百朵,蓬勃张扬,奇香无比。
  花香是否真的能飘到十里之外无法求证,但是足以垄断方圆两里地的御花园的空气。
  这无疑是令百花俯首的花王。
  和淳于长比起来,王莽的嘴巴也甜,但却一点都不黏糊。
  “回禀太后,微臣路过洛阳时,正好赶上当地举办花魁大赛,这株缠枝万寿藤一举夺下花魁,侄儿仔细端详,这万寿藤的确是天下难得的奇花,于是就买来敬献给皇太后了,也不知太后喜不喜欢?!”
  瞧瞧,人家是怎么说话的?
  比起淳于长的处心积虑,这“正好”啊、“于是”啊这些词儿,听起来很是让人舒坦。
  “喜欢!喜欢得不得了啊!”
  皇太后是真心欢喜。
  凑近端详肥厚重叠的血红花瓣儿,上面像是覆盖着一层绒绒的脂粉,粉嫩可人。
  几滴露珠儿像是也收了王莽的好处,不失时机地在花瓣上弹跳着,朝太后娘娘礼拜。
  皇太后那张保养得惊世骇俗的脸,顿时绽放得跟花儿一样鲜艳。
  “哈哈,这花儿,还真是精灵一样啊!”
  其实花不是精灵,人才是!
  王莽当即跪拜:“恭祝太后万寿无疆!”
  太后才想起缠枝牡丹还有一个吉祥的名字,“万寿藤”!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好好好!侄儿起来吧,我大汉江山……万寿无疆!”
  原本要吹毛挑刺的淳于长顿时绝望,赶紧也跪下,有气无力地附和道:“大汉江山,万寿无疆!”
  这时,遥遥的传来宫女的长声欢呼:“禀太后,大喜啊……皇后她……大喜啊!”
  
热门推荐
我在春秋当权臣 我在春秋当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