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玄幻奇幻 / 国芯 / 第二十二章 敞开心扉

第二十二章 敞开心扉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亲耳听到“爷爷”两字,周东宝犹如吃了神仙果般浑身舒透,一把抱起周逸紧紧搂住,脸上绽放出灿烂笑容。
  “果然不愧是老周家的种!打小就与众不同,长大了就跟爷爷当兵去。”
  看见周逸爱不释手地把弄手枪,他更加高兴。
  此时,周东宝才抽空开始打量起宿舍的居住环境。
  一张双人床,床头紧挨着书桌。
  桌面上有一台红星牌收音机,以及一堆厚厚的书籍,还有整齐的文稿摆在正中。
  旁边是双开门的木柜,上面还粘着褪色用红纸剪成的囍字。
  以木板隔开了小客厅,将一室户空间分割最大化利用。
  客厅有一张小圆桌,再搭配双人木制沙发,可以随时化身为餐桌使用。
  整个房间干净整洁,布置得井井有条。
  “早上美诗刚打扫过,所以比较干净。她和隔壁潘姐到村里收鸡蛋去了,一部分带回娘家,另一部分准备给小逸补补营养。”
  进村收鸡蛋可以将价格压在5分钱一个,若是到县城购买则价格升到7到8分钱。2到3分钱的差价,100个鸡蛋下来就是2到3块钱,在眼下是很大一笔数了。
  俞美诗是本地人,她亲自进村的话方便大量采购,除了鸡蛋还能收一些如木耳、笋干这样的山货。
  自打从丈夫口中得知,今年一家三口将休探亲假回沪江过年,俞美诗便有意提前储存山货届时一并带走。
  由于军工厂近万名职工家属活跃在华阳县内,每到春节前三个月起,全县物价都会紧缺性上涨,因为他们都会大手笔采购山货准备带回沪江探亲。腊鸡、腌猪肉、鱼干、鸡蛋、核桃、笋干等,价格至少涨50%,届时有钱都一货难求。
  精打细算会过日子的俞美诗,看准了市场行情提前出手。
  俗话说,两个女人一台戏,有隔壁潘姐陪着,周建国就安心待在家里,没有一起外出。
  直到这时,周建国才想起来,自己父亲还没见过儿媳,当年结婚也都是由母亲出面操办。
  “嗯——
  美诗是一个会过日子的人,跟你妈在信中唠叨的一样。
  亲自看上一眼,我也就放心了,你们小家庭过得不错,算你小子有福气。”
  虽然未能见到真人,但从屋内摆设和所作所为来看,俞美诗称得上是一个贤内助,周东宝在心里暗道。
  当初周建国要和俞美诗结婚,母亲宋芝华是有一些心理疙瘩,毕竟对方是皖南当地人,真结婚的话儿子怕是回不了沪江工作。因此她在通信中,将此顾虑跟家长周东宝提了一下。
  反倒周东宝很开明,支持儿子找当地人结婚。
  “以前我也是农村娃,还不一样娶了你这个城里小姐。儿子喜欢就随他而去吧,反正咱们不能养他一辈子。
  建设新中国,大家都四海为家,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别人的儿子能做到,我们的儿子为何不能呢?”
  周东宝掷地有声的一席话,让小两口能顺利成婚。
  “美诗一直既期待又害怕跟您见面,若是她听了刚才这番话,怕是高兴地连觉都睡不成了。”
  趁妻子没回来,他有意替其多说好话铺垫,生怕过不了父亲这一关。
  周东宝身上有一股金戈铁马的杀气,如同佛门不怒而威的金刚般让人不敢直视。加上父子俩聚少离多,缺乏感情交流,让周建国自小心里对其就有所畏惧。
  “她能替我和你妈,在这里照顾你,也照顾小逸,就是咱们家最大的功臣。
  所以,你让她放一百个心,我周东宝不是不讲道理的人。
  对有功之臣,我从来都是重重有奖!”
  周东宝会心一笑,看来他这个家长当得至少权威还是很稳固。
  “爸,您喝茶——”
  亲手泡了一杯茶,周建国恭恭敬敬递上。
  此后,父子俩突然发现场面陷入了尴尬,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话题。至于周逸,早就拿着空手枪跑到走廊上嘴里念念有词对着空气打个不停。
  最终,还是周东宝先开了口。
  “这些年,你辛苦了。
  你也不要怪爸,谁不希望家庭团聚,子女在身边,但国家总需要有人去工作去牺牲。我所在的地方,十多年来先后有近2万名同志自愿隐姓埋名来到基地,不求名利甘于淡泊,放弃了一切只为做一件大事。
  跟这些同志相比,我也是自愧不如,他们才是真正的无名英雄。
  这个国家,总需要有这样的人顶上,不然中国人就站不起来。就像上战场,谁都知道会死人,也许下一颗子弹就轮到自己。但摊上谁就谁,总要有人去做,不然这个国家就没有希望。
  以前这些话我从不跟你说,怕说了你也不懂。现在你成了家,当父亲了,还入了党,应该可以理解我的处境。”
  以前周东宝总是将周建国置于低一头位置,用大人看小孩的目光对待。但这次阔别多年的重逢,让其和儿子以平等姿态对话,表明他内心已认同周建国真的长大了。
  “爸,以前可能我不理解,但有了小逸之后,我真正明白了你的伟大。这些年,虽然你不在身边,但其实你一直都守护在妈妈,以及我们三兄妹前方,替我们遮风挡雨。
  你能和那些无名英雄一起工作,是我们家的光荣。或许我不知道你们做了什么,但我想那一定是比山高比海深的大事!因为只有这样才会有那么多的人,甘愿牺牲一切来参与。
  在我心中,你永远都是我小时候看到的那个顶天立地男子汉。”
  今天,算是父子俩第一次敞开心扉交流。
  周建国的回答让父亲周东宝有些哽咽,不过他只是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就沉默不语。
  金杯银杯不如自己家人的口碑,周东宝扪心自问,他对战友、对军队、对国家是毫无亏欠,只有对自己聚少离多的家庭是有所愧疚。
  但此刻,他心底长久以来的阴霾被儿子一席话全部扫光,这趟皖南之旅真是不虚此行。
  临近午饭时分,俞美诗和潘芸有说有笑提着一大筐鸡蛋以及其他山货特产归来,看上去今天收获颇丰。
  “妈妈——妈妈——
  砰——砰——”
  听到儿子周逸的喊声,俞美诗抬头一看,发现对方正拿着一把金属质感的手枪在瞄准,嘴里发出砰砰的拟声词。
  “小逸!”
  俞美诗放下鸡蛋,一个箭步冲上楼,她认出了儿子手中是真枪,第一个念头就是儿子在厂里乱逛偷拿了保卫科的武器,这可是极其严重的大事件。
  待她气冲冲上了楼,发现不对的周逸早就溜回了家里,正坐在爷爷大腿上寻求庇护。
  千算万算,俞美诗都没有算到自己会以怒气冲冲的姿态,首次出现在家公面前,第一印象就带来负分。
  家里非常热闹,周建国和郑大哥正陪着一老两少三位客人在聊天,小圆桌上摆满了西瓜和瓜子。
  “妈妈,这是爷爷给我玩的手枪,我可没有做坏事。”
  带着心虚的语气,周逸成功让所有目光集中在俞美诗身上。
  “爷爷?”
  瞄了一眼现场,发现坐在主座的老人外表跟周建国很相似,俞美诗很快反应过来,今天有贵客临门了。
  意外见到亲家公,她只知道对方在军队服役,但具体做什么职务有多高,一律都不知道。
  于是她赶紧用眼神朝丈夫求助,期盼他能主动出来化解自己窘境,她可不想给对方留下负面印象。
  “果然巾帼不让须眉,原本我还担心没人能治得了小逸这个捣蛋鬼,看来美诗你就是他最大的克星。”
  看到周逸也有怕的人,周东宝不由开心起来,一物降一物。
  “爸,您来这里,也不提前通知一声。”
  伸头缩头都是一刀,想到这里俞美诗反倒放开了手脚,自来熟的性格表露无遗。
  这个儿媳落落大方,不怯场,还反应迅速,难怪周逸如此古灵精怪,看来是遗传自母亲。
  周东宝眼睛看人很准,他暗自在心里分析,儿媳比他想象中要优秀。
  接下来,由俞美诗张罗午饭家宴,大家就在客厅这里用餐。
  高兴之余,周东宝还喝了半瓶白酒,和每个人都碰了一杯,丝毫没有大领导的做派。
  一是因为他心里高兴,去除了长久以来的枷锁。二是在座的都算是家里人,不用见外。
  谈论中,得知俞美诗报名申请调到八零一一厂当老师,周东宝更是举双手赞同。
  “尊师重道是中国人的传统,没有老师就没有知识的传承。
  工作中,知识分子就算顶着臭老九的帽子,却依旧不能磨灭他们的贡献。有很多步骤和领域,要用到脑袋瓜计算,缺了他们就不行。
  别看有些人口号喊得响,一旦让他们出面解决问题就慌了神,屁事都干不了。
  依我看,臭老九的帽子戴不了多久就会摘下。国家不是要进口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嘛,要想正常发挥作用,离不开知识分子的帮忙。
  将来敌人可能不单出现在正面军事战场,还可能于其他层面都存在,需要比我们更厉害的下一代去应对。
  美诗,你就安心当老师吧,将小逸培养成为新时代的人才。”
  平时工作之中耳濡目染,他的眼光看得比一般人要远。
  周东宝没在八零一一厂待太久,当天下午就乘坐吉普车离开,但其和周建国的关系却是再也保密不住。
  
热门推荐
道缘浮图 天行战记 道缘浮图 天行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