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历史军事 / 从良医到良相 / 四百五十六 新政 五

四百五十六 新政 五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深秋,南京兵部侍郎田筑上折子说,本朝以孝治理天下,皇帝当为生母纪淑妃上尊号,配享太庙,这才能体现住皇帝的孝道。
  
  这份折子刚送到向青山的手上,就被他立即差人送如宫中。
  
  弘治皇帝从小失去母亲,现在他继承大位,心里早就有这个想法,不过碍于自己刚刚上位,不好意思提起。
  
  现在田筑的这份奏折直接说到他心坎里去了,他自然后心情大快!
  
  向青山也说,后宫母凭子贵,淑妃娘娘由您这么英明神武的好儿子,在九泉之下也会欣慰的。“陛下,这件事就交给臣来办。”
  
  “有劳。”
  
  皇帝心里越发的满意。
  
  有了这件事,弘治心里颇为挂念,在宫里也是心潮起伏,他还提笔在宣纸上写下“严父慈母”四个字。
  
  写完心里还觉得不平,又到御花园去散步。
  
  心里还在想刚才“严父慈母”四字,他想到自己早就没了亲妈,也不知道母亲家里还有没有其他亲人。
  
  现在自己继承大统,应该去找找,要是能找到,一定给他加官进爵,就当是在孝敬亲妈的。
  
  几天后,向青山在朝堂上给皇帝做汇报,说礼部已经把淑妃娘娘的尊号起好了,“孝穆慈慧恭恪庄僖祟天承圣皇太后。”
  
  小皇帝看了很满意!
  
  向青山接着说,经过大臣们的集体讨论,纪太后已经入土多年,不易妄动,那就将太后的牌位送到宪宗皇帝的茂陵享堂,长长久久的陪伴皇帝,并接受香火供奉。
  
  “准!”
  
  小弘治心里一块疙瘩解开了,简直乐开了花!
  
  他左看右看,还是觉得向青山管用,首辅刘吉真的就像外界市井说说,他就是个泥塑的!
  
  等弘治皇帝将生母上尊号的事办妥,他还给首倡此事的田筑送去一条玉带。
  
  这件事在官场立刻引起轰动。
  
  好些想要投机官员还懊悔不已,责怪自己怎么这么糊涂,多好的一个机会呀,就这么被田筑这小子给占了便宜。
  
  京城,兵部右侍郎金房的府邸,他也在召集手下幕僚商议,看还有啥可以讨好皇帝的机会。“请大家集思广益,但凡想出一条妙计,必有重赏!”
  
  金房也是急了。田筑在南京也是兵部侍郎,不管是级别;还是行业,都和自己一样,这说明向青山已经在暗中考虑替换自己了。
  
  还有就是田筑在给纪太后上尊号事情上大出风头,还给皇帝留下了极好的印象,自己更加危险,在不拍拍皇帝马屁,早晚会被替换下去!
  
  有个师爷说,自从今上登基以来,他就想到个问题,那就是:纪太后应该也有家人,不如替皇帝找找他的母族,一弥补他从小失去母亲的遗憾,一定能让皇帝高兴的。
  
  “好,太好了,重赏!”
  
  金房高兴的都快要蹦起来了。
  
  感觉扳回一城的机会就在你眼前!
  
  他夤夜书写一份奏折,想要在第二天一早就递上去。
  
  哪知道到金房递送奏折之事,掌管接受奏折通政司官员看了眼说,这已经是今天的第五十份了,都是建议皇帝陛下到广西寻亲的。
  
  啊?
  
  这可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金房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失望之余,他心里还在暗骂,“这帮专司媚上的马屁精,到是会钻营!”
  
  全然忘了他也是马屁精之一。
  
  有这么多大臣都建议皇帝派人到广西去寻亲,皇帝当然乐意,还派了御史孙珪去广西寻找。
  
  然刘吉却在大泼冷水,说事情已经过了好多年了,地方又很远,再加上当时又是战乱,想要寻找到皇亲很难很难。
  
  吏部的李裕也赞同刘吉的说法,还婉转说要皇帝不用去找,找了也是白找!
  
  刘吉说的是实话,但他用词方式不当,这盆冷水浇的皇帝心都凉了,他心里越发不喜欢刘吉。而李裕的话更是刺痛了皇帝的心。
  
  正在尴尬之际,救兵来了!
  
  “陛下!”向青山出列说:“寻找皇亲自然难度很大,但也不能畏难不前,万一找到了呢?”
  
  弘治心说看看向爱卿说话多好听,就是千难万难事情也要办!
  
  “没错,皇亲必须要找!”
  
  刘健谢迁也坚决支持!
  
  皇帝借坡下驴,这件事就这么定了。
  
  不过向青山还提醒,皇帝寻找皇亲,估计会有人想要贪图高官厚禄而冒认,在鉴别时一定要仔细慎重。
  
  “这事关皇家体面,可别认错了亲戚。”
  
  “对对”
  
  皇帝对这句话举双手赞成。
  
  孙珪远赴广西,向青山还建议弘治皇帝在宫里调查下,看看有没有和纪太后同一批入宫的,也能对情况了解的更详细点。
  
  皇帝对这件事非常积极,还让贴身太监李广亲自调查,别说还真的找到一位。
  
  这是个年老的太监,名叫陆恺,也是广西人,还和纪太后相熟,皇帝立即将他叫来询问。
  
  陆恺说纪太后其实并不姓纪,而是李,名叫李唐妹,是广西贺州人,进宫时年纪小,其他都不记得了。
  
  向青山:“太后不是姓纪吗,怎么又姓李了?”
  
  “向阁老有所不知,在南蛮之地,纪和李同音。”
  
  李广还在边上瞎拍马屁,“那赶紧给取广西的孙御史写信,告诉他纪太后原本姓李。”
  
  “不必!”
  
  向青山说,错有错的好处。皇亲可不是谁都能人认的,但凡以纪姓来认亲的,那一定就是假冒的!
  
  “善!”
  
  皇帝还说今天这件事大家保密,谁也不许外传!
  
  当年年底审计,赋税大涨,朝廷结余八十九万两!
  
  一扫前些年的财政恐困局。百官欢呼,称颂皇帝,向青山则说这都是在皇帝陛下的英明领导下取得的,没有皇帝陛下的指导,事情据对没这么好!
  
  皇帝听了心里那点小小的虚荣心得到充分满足,对向青山也是越发的信任,大事小事都找他商量,有时候一天要咨询他三四次。
  
  圣眷正隆啊!
  
  这又让百官们羡慕嫉妒恨!
  
  京城商人听说朝廷财政盈余,念念不忘要整肃丝绸之路,也就是要占领漠西蒙古,他们又通过曹平来给向青山吹风。
  
  希望向青山能尽早开始筹备西征,还他们一个太太平平的商业环境。
  
  还说小皇帝刚刚继位,他一定想要一个大胜来证明他的能力。
  
  向青山则说今年刚刚开始大额盈余,想要西征,至少还要再攒三四年的,没有三百万银子在手,他绝对不会同意大军西征!
热门推荐
我在春秋当权臣 我在春秋当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