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历史军事 / 清末大地主 / 第302章 1994

第302章 1994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义和团没想造大清的返,有的人说他是爱国运动,他们无比仇视洋人。
  
  但是,说到底,他们还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只不过拿着扶清灭洋的口号当幌子。
  
  他们是毫无理智的,只要他们不顺眼的,就要拔出,不听话的,就是剿灭。
  
  为了请天兵天将,为了破除洋人的大炮,他们要普通百姓家家户户在门口挂上大红灯笼。
  
  面对洋人火炮的时候,甚至要女人脱光衣服,走在前面。就是用这种歪门邪道来和洋人战斗。
  
  被洋人打败,就各种借口推到普通百姓身上,说他们心不诚,神灵不满意。
  
  义和团对华夏百姓来说,并不是福音,而是一场灾难。弄得许多百姓家破人亡。
  
  义和团进入京都的时候,更是一夜之间烧掉四千多家商铺。
  
  林安松知道,自己必须阻止义和团,至少要将他们引到正途上,而不是去伤害无辜百姓。
  
  义和团,几十万的人,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吃喝可几乎都是抢来的。
  
  林安松当即决定前往山东,要尽自己的力量,阻止义和团。
  
  到了山东之后,林安松才知道情况的严峻。
  
  义和团已然开始冲击山东的各国领事馆。
  
  凡是和洋人有关的东西,基本都遭到破坏。
  
  就是他的棉花厂也是生过冲突,好在义和团的都被陈林给打退了。
  
  到了山东之后,林安松先是给陈林几份身体强化药剂。
  
  然后又找到报刊,给了点钱,让对方刊登义和团迷信的东西,将义和团那一套假把戏公之于众。
  
  林安松来后没几天,在天津练兵的袁世凯就被调任过来了。
  
  在袁世凯的高压下,山东的义和团死伤惨重,开始转移阵地。
  
  但是在林安松的宣传下,跟着义和团走的人并不多。
  
  义和团大多数的成员也是一腔热血,被领头的说上几句,脑袋一热就跟着他们。
  
  现在林安松的宣传下,很多人都明白义和团的那一套都是假的,都是骗人的,特别是宣称刀枪不入的他们,在袁世凯的枪炮下,死伤惨重,让很多人都看明白了。
  
  而且大多数百姓都是不愿意背井离乡的。
  
  林安松又给他们承诺,只要留下来的人,保证有田种,有活干,走的人就更少了。
  
  林安松也是请了袁世凯帮忙,这个时候的袁世凯虽然热衷于权利,但也是一个实干家。
  
  安顿好这些人后,林安松就去追赶离开的义和团。
  
  义和团走到哪,林安松就跟到哪,每一到一处地方,马上就开始宣传义和团的反面信息,呼吁普通百姓不要受到义和团的蛊惑。
  
  而且,林安松也是和官府打了点关系,官府不再放任义和团展。
  
  有官府的节制,义和团就更难展起来。
  
  人数多的时候,也只有三五千人,少的时候更是不足千人,难以翻起浪花。
  
  半年后,这些人也都散去了。
  
  他们领头人物也不是什么枭雄,根本坚持不下来。
  
  林安松已经没多少事情可做,接下来的工厂,几乎是一家接一家,武馆学校也是如此。
  
  太阳岛上的学校也是开始接受国内人员。
  
  虽然林安松可以直接使用人偶,但是他要改变的是国人,只有国人中不断出现优秀人才,才能真正改变整个国家。
  
  太阳岛的学校已然成为一所军校。
  
  1994年,中日再次爆大战。
  
  这一次,林安松先一步得到消息,王虎伍刚他们在日本的间谍网,已经被经营的非常完善。
  
  日本到处都是他们的耳目,就算林安松现在想知道天皇每天吃了什么,晚上和谁睡觉,都不是秘密。
  
  林安松没有在带人去参战,但是他给清军提供了一大批的军火。
  
  甚至还捐出一艘不逊于镇远号的战舰。
  
  在绝对实力对比上,清军是要比日军强的。
  
  但是,这一次,中日战争的结果还是清军战败。
  
  这一次,因为有林安松提前告知,李鸿章这边也是做好的战争的准备。
  
  比起历史上的甲午战争打了一年多才结束,这一次,双方从出兵到结束,只用了短短两个月的时间。
  
  日军一鼓作气将清军全灭。
  
  虽然清军的林安松的赞助下,武器装备远远要强于日军,但奈何清军的统帅中,有很多是贪生怕死之辈。
  
  在战争中,屡次贻误战机,致使这一场明显能打赢的战争,结果还是打败了。
  
  而且,这一场战争,日军是海6并进的,海军战备,6军这边日军也是跨过鸭绿江,同时运输舰从本土输送大量的士兵,从渤海登6。
  
  林安松知道,日军这一切只是做出来给清政府看的,要逼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
  
  以日本现在的国力,根本无法动全面的侵华战争,而且,现在欧洲也没有大的战事,欧洲各国也不会容忍日本独霸中国。
  
  但是,清政府可不明白日本的意思,只以为日本真的要大规模登6,要攻占京都。
  
  慈禧见日军大举进入,吓得立马打出求和的旗号,派李鸿章去和日本人谈。
  
  林安松在李鸿章走前,先和李鸿章谈了一番。告知李鸿章,这次谈判可以赔钱,但是最多就赔五百万两银子,至于土地割让,让日本人想都不要想。
  
  这一战,如果林安松出手的话,日军是胜不了的,现在太阳岛已经有五千兵力。
  
  日军好五万兵力,可以打败清朝五十万大军。
  
  林安松靠这五千人,也可以打败日本的五万兵马。
  
  李鸿章其实也是打算赔偿几百万两银子就算了。
  
  这个时候,谁也不会想到,日本竟然会狮子大张口,要清朝赔偿二亿白银。
  
  其实,这个时候就算不赔也没问题,只要林安松出兵。
  
  但这样一来,就不好唤醒麻木的人民了。
  
  只有当清朝连小日本都打不过的时候,麻木人民,才会感觉到难以洗刷的耻辱,才会开始反抗清政府,开始询问自己的内心,整个民族到底是怎么了。
  
  李鸿章和林安松长谈一番后,也是接受了林安松的建议,前往和日本代表交涉。
  
  走的时候,他信心满满,但是接触之后,他对这一次的行动,再无半点信心。
  
  日军提出的底线和林安松给出的底线,相差了四十倍。这要怎么谈?
  
  在李鸿章和日本谈判的过程中,林安松也是让报社开始大量刊登这次的战争过程,以及谈判过程,让更多的将视线聚集到这上面来,让他们亲自感受一下日本带给他们的耻辱。
  
  (本章完)
  
  
  :。:
热门推荐
我在春秋当权臣 我在春秋当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