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都市言情 / 修文物从直播开始 / 第二十四章 微服私访

第二十四章 微服私访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斯道,朕曾提及编纂一本囊括天下之书的巨著,你可准备得如何?”
  说话之人正是在龙椅上微躺着的明成祖朱棣。
  他斜眼看着姚广孝,问道:“朕已经给了你足足两月的时间了,还没头绪?”
  姚广孝回道:“回禀陛下,老臣已经和解大学士正在商议之中,相信过不了多久,就能开始编纂,在年底前就能给陛下过目样本。”
  朱棣这时微微侧了下身子,点点头,摆手道:“既然如此,斯道,你就先下去吧,编纂这事切莫耽搁。”
  “是,陛下。”姚广孝拱手磕谢着,随即缓步离开。
  朱棣准备站起来,和身旁的太监说道:“魏子,陪朕去赏赏花吧。”
  “喏。”身旁那低头的小太监立即点头,随即跟着朱棣一块走出了乾清宫。
  朱棣自从半年前登基后,便立即下旨,遵循先帝明太祖的遗愿,编纂一本足以囊括天下奇书的书册。
  之所以他如此的着急下旨,是因为他的侄儿朱允炆还下落不明。
  当初,明太祖朱元璋在世时,立嫡长子朱标为太子,可是朱标却离开了人世。
  没办法,朱元璋只好立皇长孙朱允炆为皇太孙。
  在朱允炆登基为建文帝之后,他开始大肆削藩,激化了朝廷和诸王之间的矛盾。
  朱棣在姚广孝的建议下,决定“清君侧”,取而代之。
  此举在恪守儒家传统道德的士大夫眼里,实属难言。
  恰巧当年自己的父皇生前一直想要编纂一册天下奇书,所以朱棣便利用遵从先帝遗愿为由,一登基便立即下旨编纂此书,让天下之人认为自己登基乃是天意所致。
  至于朱棣想要编纂此书的第二个原因,那就是想要笼络文人。
  他回想起半年前,自己赐死的方孝孺,自己那不安的心又再一次担忧起来。
  “魏子,你说,朕会是一个好皇帝么?”
  朱棣走到了池子边,望着那平静的池水,问着身后的太监。
  魏子走前两步,小声道:“陛下现在就已经是一个受人爱戴敬仰、文韬武略的好皇帝了。”
  “为何?我为何会是受人爱戴呢?”朱棣没有回头,而是继续问了下去。
  魏子回答:“因为是陛下拯救了水深火热的大明百姓,若是没有陛下,很有可能他们还会身陷战乱之中,至于那昏君建文......”
  “魏子,该说的说,不该提的人不要提。”朱棣打断了魏子的话。
  魏子立即下跪,磕头道:“奴才该死,请陛下恕罪。”
  “起来吧。”朱棣转过身来,拍了拍魏子的肩膀,“去,让朕的人加派人手,继续去找,朕就不信了,他还能躲一世不成!”
  魏子低着头,后退了两步,“喏,奴才告退。”
  随后,魏子便匆匆朝着宫门口走去。
  朱棣望着眼前这池水,发现有一只蜻蜓立在了水上,而那水也随即掀起了涟漪......
  朱棣这时招了招手,随即另一个小太监快步走来,等候着朱棣的命令。
  “去,把锦衣卫指挥使叫来。”
  “喏......”
  很快,一位相貌堂堂,带有英姿气度的男子来到了朱棣的面前,并且跪着说道:“锦衣卫指挥使,纪纲参见陛下。”
  朱棣点了点头,让纪纲起来,随即说道:“朕有意出宫一趟,了解下京城的黎民百姓,你可愿随行?”
  “臣愿护陛下周全。”纪纲立即回答着。
  朱棣随即说道:“好,待朕换一身便服,让人通知一下魏子,在宫外等候着朕。”
  “喏!”纪纲立即出去安排着。
  朱棣突然的出宫,表面上是微服私访,然而是想要暗中听听老百姓口中的自己究竟是怎么样的。
  他很在意,很在意别人的看法,他始终觉得那些人以为自己是从自己的侄儿手中拿走了皇位。
  然而有谁知道,他在此之前,那想要当皇帝的心已经逐渐淡去,是朱允炆一步步逼着自己,才让自己万般无奈之下,走上了最艰难的这条路。
  宫城外,朱棣带着几个人走在了京城街上。
  而太监魏子早已经在一家茶坊候着。
  当他看到朱棣和纪纲走过来的时候,立即迎了过去,小声道:“陛......”
  “哎,魏子,叫老爷。”朱棣挥了挥手,打断了他的话。
  “是,老爷。”魏子来到了朱棣的身旁,低声细语着:“老爷,奴才已经命人增派了人手,想必那人不久后就能找到。”
  朱棣微微点头,随即指了指前面,“走吧,去前头看看。”
  京城的主街道两旁商铺林立,街上的行人熙熙攘攘,小贩的吆喝声时不时传进耳旁,似乎有了一番安稳生活的景象。
  然而这些情景在半年前却是见不到的。
  朱棣看着周围的百姓,心里也颇为满意,他们总算是能够不再受战乱的纷争了。
  一城繁华半城烟,多少世人醉里仙。
  朱棣做梦都想亲眼看着自己江山盛世的景象。
  走了没多久,朱棣便看到前面有家茶楼进进出出了许多人,便有些好奇,问着魏子:“前面是发生了什么么?”
  “奴才去看看。”
  魏子说完便快步上前观察着。
  不多时,他便回来了。
  “回......老爷,前方茶楼正唱着戏曲。”魏子把自己所见的情况逐一回答着。
  “噢?戏曲。”
  朱棣思考了会儿,自从自己亲征以来,已经足足有近两年的时间没有听过戏曲了。
  于是,他便说道:“纪纲、魏子,我们去听听。”
  “喏。”纪纲立马示意身后的锦衣卫行动起来,提前安插在茶楼的群众里头。
  “各位看官!今日如意楼所唱的戏曲为《张协状元》,还望各位多多赏脸!”
  在朱棣等人走进去之后,刚好一名素衣小二在台上敲了下铜锣,他在上面解释起来。
  “《张协状元》?”朱棣的眉头略微舒展开来,“不错,朕已经好长一段时间没听过了。”
  于是,魏子立马花钱买了一个最佳观赏的位置,让朱棣坐了下来,仔细地聆听着。
  “且说写书生张协,赴考遇盗,得贫女相救,后结为夫妇,待张协中状元后,虽拒绝枢密使王德用的招赘,但贫女寻夫至京,嫌她‘貌陋身卑,家贫世薄’,不肯相认,竟于赴任路上剑劈贫女,后贫女为王德用收为义女,终于重圆......”
  在后台的一阵旁白读完之后,一个打扮成落魄书生模样的男子走在了台上,他右手拿着考书,那为往圣继绝学的情绪一下子流露了出来。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