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女生频道 / 说着名为童年的书 / 第二章 阴暗建筑群与小巷秘密

第二章 阴暗建筑群与小巷秘密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晨曦熹微,从被老旧窗帘遮住的窗户外头送进来微弱的光线,半掩的房门也能看到外面依稀亮起来,各式嘈杂的声音也传了进来。虽然知道这里的人起得都很早,看这个光线现在也就6点多一些吧,有必要这么热闹吗?
  空调早已经停了,气温有点回升。定时关机设置的时间还不错,能安稳入睡醒来时也不会太热。这么说起来,闹钟还没响吗?也对,周末没有设置太早的闹钟,就设置了个8点半与9点的,而且。睁开眼看着不算明亮的房间,挺适合翻身睡个回笼觉,但是外面实在太吵了,人说话的声音还好,喇叭的叫卖声和“收买旧冰箱旧电视机”的声音尤其刺耳,根本不让人入睡。抖擞一下翻个身想找手机,打算在床上先玩一下手机再起来。摸到了手机,感觉有点温度,奇怪。按开锁屏,习惯性瞥了一下时间。
  10点!!!
  睡意瞬间全无,一下子坐起来,点进去手机的时间界面,以为时区之类的搞错了,但都是正常的。
  抬头看看窗帘隔着的熹微光线,又看看半掩的门外晾衣间窗口的光线,还挺暗的,不像是天亮了很久啊?房间内也不算得是明亮。明明是夏天,不应该这么暗才对。
  起床掀开窗帘,窗户外面确实是挺暗的,房间内也只是亮了一点点,比晚上开台灯的情况好点,窗外还能听到不知哪一户的空调滴水声,两臂多宽的楼间隔在这里算是比较宽的了,给两栋楼的空调安装留好位置的吧。窗口的风较大,大概是在大楼间形成的楼道风。虽然风吹着凉爽,但还是把窗户掩上,防止一些不友好生物进入。老鼠也许上不来,只是蟑螂蚊子这些还是能轻易进来的。这里的蚊子咬人特别凶,一咬一个大包,能肿还几天,不知道是否是毒性太强,于是蚊帐是决对不能少的。
  把手机接上充电插口,那两个响了也闹不醒人的闹钟倒是消耗了不少电。完全打开房门,房间瞬间亮了、那么一点点。在房门口回望房间内,视物倒也没问题,只是略偏阴暗,让人很不舒服。
  从晾衣间的窗户看向外面,大概是阴天的关系,又或者是被楼房挡住,总之是不太明亮,希望太阳出来能明亮很多。
  在与晾衣间相连的窄小厨卫洗漱的时候,感觉就像回到学校的宿舍,区别是现在已经没有舍友。
  所谓的厅就像是被强行从单人房里竖起一道墙,分割成一房一厅的样式,这是很多狡猾房东的惯用伎俩,能加不少租金。这里的房东都基本是老油条,出租经验充足,知道如何能做到利益最大化,就更别说那些成精的二房东了。
  楼梯与过道都非常狭窄,而楼层数都普遍是八九层,最底下与外面相连的防盗门跟附近出租的楼房一样都是用电子锁的,仿佛一开始建造房子的时候就已经计划好用来出租。事实也的确是这样,房东是在不远的另外一栋楼住的,条件比这栋好。
  附近的房子很多,而且大多是用来住,也造成了小巷非常多,要出到外面的街道需要经过七拐八折,而且因为房子建造不但没有规划每个人还想多占一点地,使巷道也变得弯弯曲曲,像个小型迷宫一样。
  虽说是住宅用的房子多,但是地下用来开店的也不少,没错,在阴暗的小巷里开店。还有些食品店开在那里,那个阴暗的环境加上门前坑坑洼洼的道路,让人不太愿意在这里消费,然而还是有挺多人来光顾。在饭点时餐饮店的味道能随着高楼风吹过这一片建筑群,有时会很难受。对面楼房做菜的味道也可以非常清晰闻到。
  一般拐出去住房群就能到达街道。街道也分为两种,一种是集聚着多是本地人开的商店,整体给人感觉很粗俗老旧的街道,这种街道虽然也是二车道,但是街道左右两旁的商家都会占用街道来摆放自己的货物,使得街道变成一车道,在这里行车是非常不方便的,只是偶尔才有一两部车经过,这时就会很堵,不是车堵车,而是车堵人。这种街道里的店铺大多是饮食店,各种面、粉、云吞之类的小食店,便宜却非常咸的猪脚饭店也不少,水果店和杂货店也有,都是比较简陋的。
  而差不多隔着一条街就会有一条比较整洁的街道,标准的二车道,左右两边的商店看上去就让人舒心,比如汉堡店、首饰店、衣服店还有比较大且整洁但是不算太高级的餐厅。奶茶店水果店等较小的店也会有,看上去都较整洁,总之一条街给人的感觉就是整洁,不会看上去很糟糕,更重要的虽然楼房也较高,但是自然光线非常充足,购物的心情会好很多。只不过这样的街道一般较短,之后又会与那些多占道经营的街道相接,重新变成单车道,甚至连单车道都不是。
  阴暗小巷数量多是城中村的特色,有很多小道都会有店铺开着,发廊在小巷道里就很普遍,特别是人流较大的小道。从大街拐进去,走不了多久就会看到一两间发廊,或者说理发店,在这个被严打过后的时代,这些发廊基本是正规的,就是帮人理发,价钱比大街上的还要便宜,客人一般是附近住民或者一些工人阶层,理发师也多为上了一定年纪的大叔大妈。
  在小巷道里,幸运的话还能碰到旧书屋,再幸运点可能会淘到什么好书,不过机会不大,淘到旧书的机会就大很多,有些十几年前的书也有机会能找到。
  自扫门前雪用来形容小巷道里的商家是最合适的,小巷的道路一般而言都是坑坑洼洼的,也会看到很多用修补过的痕迹,当然只限于各家门前的那点道路,因为只顾着修补自家门前的道路,所以修补痕迹千差万别,一处高一处低,非常难看,而道路中间的部分没有人修补,就那么一直烂在那里,下雨的时候积水简直可怕,道路肮脏是最直观的感受。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