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女生频道 / 说着名为童年的书 / 第十章 从二楼跳下去

第十章 从二楼跳下去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教师办公室过去是在教学楼一楼最靠近饭堂那边的,用来敲击发出下课铃声的铁罐也是在那里。不知什么时候搬到了二楼离饭堂最远的那边,已经记不得。那个铁罐自然也跟着过去,铃声于是由略微低沉的转为了清脆。难道是这个原因吗?
  其实不然,这个搬迁很大部分是为了堵塞二楼的严重安全隐患。
  教学楼呈现“凹”字形,在靠近山那边的楼梯处,有一小块草地跟楼梯外墙相接,草地上长有一些过鞋面的小草,平常都是用来上体育的,但是地方只够一个班排一个密集队形,再多就要去水泥地或者与之相邻的黄土地。于是这块小草地成了体育课必争之地,特别是有太阳的下午,这里是最先没有太阳照射到的。哪个班来得早就由哪个班用,当然有时两三个体育老师也会商量一下给哪个班用较好。
  小草地的土比较软,草也长得不错,也因此引来了一种不良的风尚,跳楼,爬上二楼突出一点点的小阳台处从那里跳下去。不知道是谁开的这个不好的头,总会有那么几个学生在下课的时候经常从这里直接跳下去草地处,而不走楼梯。
  二楼还是挺高的,但是对靠山楼梯这边除外。教学楼附近最低的地方是教学楼前面的空地,也就是一楼教室对出的地方,还有三个花坛在这里。从教室出来走大概十米,就有一个大台阶,登上台阶就是有篮球场、草地、双杠在上面的小学操场。本来与教学楼平行的台阶,却在“凹”字形教学楼右边楼梯对出的地方转折,垂直折回来,跟楼梯外墙壁刚好相接,也就是之前所说的草地处。
  台阶大概有半米多高,跟楼梯外墙相接,削减了二楼跟一楼的高度差,所以从二楼阳台栏杆到草地的距离就只有2米多而已,这就给了一些胆大调皮的学生动歪心思的余地。
  这种有危险的事情一般是不会主动想做的,特别是二三楼都是三四年纪的学生。不知道是谁开的头,但是高年级的没错,一开始估计是试胆,找比较高的地方跳下去,这是附近孩子喜欢做的,旧农业银行大门旁边一米八左右的石围栏就是个很著名的试跳试胆场所,很多低年级学生都在那里跳过,跳下去后脚掌会被震得发麻,那个试胆圣地就是通过学生的口耳相传变得闻名的。高年级学生可能在二楼跳过一次后发现没有太大危险,还能装潇洒吸引眼球,于是就习惯从二楼直接跳下去。三四年级胆子大的也有样学样,当然还是少数。
  老师们都发现这个安全隐患,在班会上说过很多次,但是总有管不到的时候。
  办公室的搬迁就很顺理成章,既能防止学生胆大妄为继续从二楼跳下去,又能到更光亮的地方办公,原来的课室变成了杂物室。铁罐也很好地挂在栏杆上方的中间位置,极大防止了学生爬上栏杆。
  再也没有学生敢从二楼跳下去。
  另一大试胆圣地,旧农业银行门前的围栏,就没能那么容易制止学生跳下去了。
  旧农业银行可算是镇子上最高级的地方之一,单就是他那白色的长条空调就让农村人羡慕不已,是那时候少数有空调的设施之一。
  旧银行位于镇子中央的公共篮球场附近,在一栋公家公寓楼下,正好与对面的卫生院分别在主街道的一侧,门面很长。说门面长,是指里面的柜台面很长,他的大门跟正常的商铺一样,门前有十来级的楼梯,楼梯两侧还有两道滑梯,是小孩子最喜欢来这里的原因之一。
  大门虽平常,但是踏入大门后,左右两边都很长,好几个业务窗口,也就新年来存钱的时候要等一下。大门内上面就有一台长条形空调,一踏入大门就觉得很凉爽,很多孩子经常来这里一方面是来玩滑梯,一方面是来享受空调。
  由于他里面很长,相对的,门两边的墙壁就很长,所以外面就变成了有围栏的长走廊。孩子学生们来这里玩滑梯——这是镇子里唯一的公共滑梯,而且还很干净的——不可避免的有些人就想从围栏上跳到下面的地面。那些本来留着给车辆用的停车区域,但是能买得起车的都很少,这几步路也很少要开车过来。所以就成了一片空地。
  石栏杆雕饰着很多空洞,这就很方便较矮的孩子爬上去,虽然大人们看到都会说并且抱下来,但没有大人在的时候就没法管了。
  大人看上去可能不算高,但在小孩眼里就很高很高,几个人比试胆量就觉得很合适,不想跳的也会被怂恿或者挑衅,不得不跳,不然第二天胆小鬼的名字就会迅速在班上传开,非常没有面子。
  由于下面是真正的水泥地,从那么高的地方跳下去,脚掌很容易变麻,会过一会才能好。而有些人还特别喜欢这种脚板麻痹的感觉,还会因此多跳几次在小伙伴面前显摆几下,顺便吸引在玩滑梯的小女生的注意,荣光满面。
  农业银行与邮政就像镇子繁华的定位器,农业银行搬迁了两次,邮政搬迁了一次,都是在繁华的地带重新开张,两条街一个区都留有他们的旧址。
  最开始两个建筑都在旧街,那是八九十年代的时候,商业中心在旧街——现在则沦为了老旧住宅区的所在。20世纪末期,农行搬到刚好在其背面的新街,也统称大街。这条街一直到现在依旧是商业中心。2010年前后,农行搬到镇子中心的中心区域,邮政也跟着搬到差不多的地方,差不多就是从那时候开始那个区域成为最繁华的地方,市场之类的也都翻新了几次。
  两个建筑仿佛就是小镇繁华的风向标,他们所在地方附近就代表着商业的中心,是经常需要光顾的的地方。而搬迁后遗留下来的旧址,则会成为缅怀过去繁华街景的最佳定位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