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历史军事 / 宋朝探花郎 / 第二十六节 结婚了

第二十六节 结婚了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次日凌晨三点,刘安就被叫醒了。
  婚礼是大事,三点起床还是铁头感觉自家主君昨天看着挺累,所以晚叫了半个时辰。
  刘安在迷糊中有人给刘安换衣服,然后戴冠、化妆、涂香……
  宋时的婚礼比起唐时要简单的多,许多普通人家甚至连六礼都简化到了四礼。不过刘安娶的是王爵家的嫡孙女,又是郡主的女儿,所以一切还是依六礼去办的。
  可就这样,刘安也感觉好麻烦。
  刘安心说,若自己完全不管规矩,给朋友们摇个电话,我结婚了,你们来随份子喝酒,这事就结束了。
  在这里不行。
  迎亲、牵巾、拜天地、先祖、然后就是剪头发绑了一个同心结。
  新娘给送进洞房,红烛点上。
  新郎刘安则要开始真正的答谢客人。
  头一桌,当然是三相以及德高望重老臣这一桌,刘安的岳父潘惟熙已经喝大了,在刘安敬了酒之后,就挥手示意刘安可以去招呼其他人。
  潘惟熙今个高兴。
  为什么高兴。
  三相能同来喝一杯喜酒,这面子给的不小。几个月前,曹家嫁女,李沆仅仅就是派人送了一份喜面,寇准人去了,却没留下喝酒。
  对于武勋来说,文官们除了关系极好的,很少去参加这种喜事。
  这时,门迎有人高喊:“天波府,大娘子、杨大郎、六郎到。”
  大娘子,谁?
  是佘太君,还是杨延昭的夫人。
  无论是谁,刘安也要立即迎出去。
  杨府送了双份礼。
  一份是杨延昭的夫人送给潘府的,这是代佘太君送来的。另一份则是杨延昭单独给刘安的礼。
  礼不重,但双礼的情份重。
  一起迎上来的,不仅有刘安,还有潘家老大潘惟德,以及义子潘惟吉。
  这个潘惟吉是后周柴熙谨。
  他是杨延昭的正牌大舅哥,他的堂妹就是杨府大娘子,杨延昭之妻。
  “恭喜。”杨延昭在与两潘见礼之后,对着刘安一抱拳。
  刘安回礼。
  杨延昭往门那边看了一眼,自己的夫人已经由女宾引着从花径往后园去了,这才转头对刘安说道:“来喝你一碗喜酒。”
  刘安一摆手,铁头立即带人抱过来两坛酒,然后是两只半两小杯。
  杨延贵瞪着刘安:“你看不起我们杨府,换大碗。”
  刘安很平静:“杨将军,这酒有点烈。”
  杨延昭也是一脸的平静,没有弟弟那种毛躁:“我平时可以喝一坛,今日来道喜,我可以喝两坛。”
  听完这话,刘安想到后世的一个剧情,当下接口说道:“这酒,我平时能喝二两,今日陪将军,舍命。”
  “好,换大碗。”
  杨延昭也要求换大碗,铁头立即送来大碗。
  两碗酒倒上,刘安心说这一碗至少三两往上,心一横,一咬牙,一口就灌了下去。
  五十三度左右的烈酒,这一口干,刘安不负舍命这话。
  杨延昭一口入嘴,脸色大变,深吸一口气缓了一下,可依然没有一口干下,突然喝这种烈酒那怕酒量好,杨延昭也有点不适应,两口才将酒喝了下去。
  潘惟吉笑了:“延昭,你是看不起我家姑爷,竟然是三口。”
  潘惟吉把之前吸一口气也算上了。
  杨延昭脸已经红了,不仅仅是酒劲烈,同时也因为没有一口干下。
  杨延贵在旁:“我自罚三碗,代我兄长陪罪。”
  喝酒,谁怕谁。
  杨延贵说完,杨延昭要欢一句,潘衮已经站出来了:“六郎,你若没有一口干下怎么说。”
  “笑话。”
  潘衮和杨延昭不对等,论辈份他虽然低杨延贵一辈,可年龄一样,说话倒也不客气,潘衮说道:“若是缓了,今个……”
  没等潘衮说完,刘安插了一句:“若是缓了,六叔便欠我一个人情,若有需要,六叔给我当一次护军。”
  “若一口干下呢?”杨延贵心说,咱也不是没喝过烈酒。
  原本还打算劝的杨延昭这次没说话了,他上下打量了一个刘安,感觉这其中必有原因,明知自己弟弟肯定会输,他也没插话。
  刘安接杨延贵的问回答:“我给你一只锦盒,这盒内全天下,只有官家、大娘娘、太娘娘以及我夫人见过,如何?”
  “好。”
  杨延贵解开衣服,他要一口气喝光这三碗。
  可谁想,第一口喝到嘴里,杨延贵给喷了,将酒全部喷了出去,然后脸色发白猛咳不止。
  潘衮笑的极大声:“说你不行,你还不服气。我这妹夫已经坑过多了。”
  杨延贵不语,咳完之后,咬着牙将三碗全部喝下。
  脸更白了。
  杨延贵说道:“我输了,你什么需要尽管开口,我给你当一次护军。”
  “好,一言为定。”刘安接下这话,然后再对杨延昭说道:“杨将军,请上座。”
  这时,又有贵客到,潘家几兄弟去迎。
  杨延昭一握刘安的手臂:“好,今个喝你的喜酒,不醉不归。”
  那边,杨延贵晃了晃,差一点没站稳载倒在地。
  空肚子一口气灌了一斤五十多度的酒,别说你酒量好,这喝太猛能站稳不容易。潘衮则是大笑着拉杨延贵去喝酒,他打定主意,今个杨延贵要抬回去。
  杨延昭握着刘安的手臂,等两在过廊的四下无人的时候,杨延昭问:“你要护军作什么?”
  刘安没瞒,低声说道:“若我说服官家,便想去一次西北。”
  杨延昭想到的那一天的刘安,捧着那本血写的公文站在寇准面前时的刘安。
  杨延昭没再说什么,真要问也不是今天。
  今天刘安大婚,是喝酒的日子。
  入夜,杨延昭醉了,被人扶上马车,铁头则将一只小木箱塞到了杨延昭怀中,什么也没说就跑掉了。
  杨延贵是纯粹给抬回去的,他已经记不得自己是谁了。
  杨延昭醉了,借着灯笼的光亮打开小木箱,他有些好奇,刘安会送礼给自己。
  木箱只有一本书,很薄的书。
  书名《三十六计》
  杨延昭的翻开书,只看了一页酒就醒了大半。
  只见第一页写道:胜战篇,瞒天过河。
热门推荐
我在春秋当权臣 我在春秋当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