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网游竞技 / 地底人的艰辛生活录 / 第十章 在大型航母之后的真正航母

第十章 在大型航母之后的真正航母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嗯。。。凸起者、不对,是突击者,是轻航母突击者。
  轻航母突击者作为美国海军第一首实验型航母。。。。。。并没有什么值得称赞的地方。
  众所周知(在日本动漫中),【实验型一定比量产型好,一定比量产型棒】这是一个很普遍的认知。
  出现这种错误认知的情况有很多,有一种情况是大家最能够接受的————因为是实验型,为了达到理想目标,所以要用上最好的材料、最棒的设计、最厉害的装备和最好的驾驶员,所以实验型比起定型后生产出来的量产型(考虑了作战与经济效益)的机体要好。
  一般来说,这种认知并没有什么大的错误,但是。。。这种错误的认知并不能套用在突击者身上。
  原因很简单,在突击者出现之前,美国没有一艘正规的、专职与航空作战的航母。
  所以对于【航母】这个概念美国人也是很懵逼,美国人不知道怎么去做。
  因为在突击者出来之前,美国人做出来的舰船要么是战舰,要么是潜艇,要么是商船。
  航母?很抱歉,那是什么东西?能吃吗?
  正是因为美国人并不知道航母的具体制作过程,所以美国人决定抓住航母最重要的一个核心————能让飞机起飞就行了。
  怀抱着这样的想法,1931年9月26日,在美国的纽波特纽斯造船厂,美军的第一艘航母动工了。
  在1年6个月后,也就是1933年2月25日,突击者号轻航母下水,并于同年的6月4日加入美国海军,成为美国海军第一首专职航母。
  作为第一艘专职航空战斗的航母,突击者号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问题就是:早期的突击者号甲板上是不存在舰岛的(滑稽)。
  相信大部分都知道,飞机的起飞与降落都需要塔台的指挥,只有通过塔台指挥,即将降落的飞机才会知道该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样的角度与速度在哪条跑道降落,即将起飞的飞机才会知道在哪条跑道起飞才能错过同时降落的飞机。
  同时,也只有通过塔台,甲板上的工作人员才会知道该在什么时候把机库里的飞机拉出来,该在什么时候把什么样的飞机拉到跑道上准备起飞,该在什么时候去维护刚降落的飞机,对刚降落的飞机进行弹药补给。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重要建筑。。。。早期的突击者号上是没有的。
  对于这样重大的失误,有很多官方的解释,例如经验不足啊、设计方案有误啊等等等各种理由。
  但是。。。。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军方的思路出现了问题。
  当时的美国军方错误的把航空母舰当成了可以在海上移动的【机场】。
  而一个机场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那就是停留在这个机场内的飞机数量多少。
  只有飞机的数量多了,才能够产生足够的攻击力与防御能力。
  (驻守10架飞机的机场和驻守100架飞机的机场。。。。破坏力是不同层次的,前者估计也就只能保卫一下机场周围的空域,后者则可以对一个中小型城市进行轰炸。)
  所以,出于飞机数量=航空母舰战斗力的错误观念,在突击者设计之处,突击者的甲板上是没有舰岛的。。。。。就为了多停放几架飞机,让航母的战斗力多提升一点。
  随后的航海演习狠狠的打了美国军方一巴掌,没有舰岛进行飞机起飞降落指挥的突击者号完全发挥不出一丁点的战斗力。
  在整个演习过程中,突击者号能够出动的飞机少之又少,往往只有数架不到,剩下的飞机全部堆积在甲板上无法进行起飞与降落。
  看着突击者号的表现,美国军方无奈的在甲板上重新搭建了一个700多吨的小舰岛,用以指挥甲板上的飞机起降问题。
  虽然舰岛的加装让突击者号的排水量由13800吨提升到了14576吨,并且可以搭载的舰载机数量下降了一些。
  但总体来说。。。。还是达到了预定的目标。
  嗯。。。总体来说而已。
  谁都知道,战争装备这种东西。。。总是在各个参数之间进行协商(例如坦克的火力、装甲、速度),然后根据自身对战争装备的需要,在协商出来的结果中挑选一个最优秀的。
  为了达到美国军方的预定目标,突击者号做出了那些方面的牺牲?
  第一:为了给甲板上的飞机提供足够的起飞速度,突击者号的航速被要求不低于28航速。
  为了达到这个航速,突击者号采用了开放式的机库。
  什么是开放式机库?
  嗯。。。。简单点来说,油轮知道吧?就是甲板上非常平坦,没有任何突起的那种油轮。
  在油轮的甲板上在盖一层,让“原先的甲板”变为“停放飞机的机库”,而重新盖出来的“二楼”就会变为“新的甲板”,这就是开放式机库。
  开放式的机库存在许多的问题。
  例如在恶劣的天气中,汹涌的海浪会直接涌进机库中,对停放在机库内的飞机以及工作人员产生不好的影响。
  在交战过程中,由于是开放式的,所以机库内的飞机是直接暴露在敌人的炮火覆盖下,如果不走运的话,让一枚炮弹直接打进机库里面。。。停放在机库内的飞机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
  严重的话,甚至会让整个机库内的飞机无法使用。
  还有就是潮湿的海水会对没有任何隔离措施的飞机产生腐蚀,会导致飞机的故障率提高、维修量增加等。
  总之,虽然这里说到了很多开放式机库的缺点,但是。。。突击者号还是选择了开放式机库。
  为什么?
  第一,经验不足,第二,为了减轻突击者号的自重,好让突击者号更容易的达到计划中的航速。第三,。。。。。后面增加了舰岛的原因。
  嗯。。。。因果有报嘛,是不是。。。你得到了一些东西,总会失去另一些东西的。
  然后是第二个缺点。
  由于突击者号是实验型的舰船,为了节省国家资源(经费),突击者号的飞行甲板。。。非常的狭窄,仅能让一架飞机进行起降作业。
  所以,哪怕突击者带有76架飞机(极限86架),但是突击者的“攻击速度”也很缓慢,跟其他的美国航母一比。。。嗯,上了年纪的老太太吧?
  而且突击者的飞行甲板耐波性也不好,在海浪过高或者高速行驶中,飞机甲板会产生摇荡运动、突然上升或下降等情况,对即将起降的飞机构成很大的危险,一个不小心。。。就是飞不起来或者降落不到位掉到海里面。
  第三个问题:作为在海上作战的舰船。。。。突击者号居然取消了鱼雷弹药库。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可笑的决定。
  鱼雷,在海战中是一种威力巨大的武器。
  无论是什么样的舰船,无论是驱逐还是战列,只要中上一枚鱼雷。。。。小伤是无法避免的,搞不好还会直接沉没(某日系战舰除外)。
  所以,在一种为了面对敌方舰船而研发出来的新式武器装备上,居然取消了威力最大的武器。。。。这不得不说是一次脑残的失误。
  也许在突击者号设计之初,负责提出目标的某些人或机构的脑子里,飞机还只能用来进行轰炸而不是投放鱼雷吧。
  总之,因为以上的种种原因,突击者号的舰船设计可以说得上是失败的,但是考虑到是该舰船是带有实验性质的,这种失败其实是可以接受的了。
  嗯。。。。在拥有“列克星敦”两艘航母后的实验型轻航母,真的是挺实验型的。
  (这里解释一下,突击者号真的是美国第一首以航空母舰为目的的实验型航母。)
  (那请解释一下在突击者号之前的两艘“列克星敦”级航空母舰?)
  (咳咳,列克星敦的确是航空母舰,这是不容置疑的,但是。。。。两艘列克星敦级航母都是改装的,并不是设计之初就定位为航母的,而是在改装后才被定位为航母的。)
  (突击者号的出现是因为在当时的美国有两种航母学派,一种认为航母就应该“身强力壮”“穿着贴身的OL服”“是未来海军的大姐头”的重型航母派,代表有:列克星敦、萨拉托加。)
  (而另一种则是“航母什么都是假的,大口径火炮才是永恒不变的真理”“你们航母不需要打人,只需要穿着清凉的服饰站在一旁为战列舰加油打起就行”的轻型航母派,代表有:突击者号。)
  作为在“条约”下的产物,突击者号成功的达到了当时的设计目标。
  在保持轻量级吨位的情况下,拥有堪比大型航母的舰载机与速度,是一种非常性价比的设计思路。(虽然在这种性价比的设计思路下只设计了突击者号一艘船)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