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武侠仙侠 / 幽云怨 / 第五章 清平乐

第五章 清平乐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柳如眉,云似发,鲛绡雾縠笼香雪。
  梦魂惊,钟漏歇,窗外晓莺残月。
  几多情,无处说,落花飞絮清明节。
  少年郎,容易别,一去音书断绝。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寒来暑往,斗转星移,转眼间忽忽十五年已经过去。阳春三月,日暖风和。蓝田辋川辛夷坞青山逶迤,峰峦叠嶂,奇花野藤遍布幽谷,瀑布溪流随处可见。兰素心正坐在开满兰花小院的树荫下纺纱织布,大概坐得太久有些困倦了,又起身去给院子里的兰花浇水。不大一会儿,从门外进来一个挑着一担柴禾,约莫十五、六岁年纪的少年。这少年剑眉星目,挺拔不群,虽着粗布素衣,却是气宇轩昂,落落不凡。
  那少年进门喊道:“娘,我回来了。”兰素心回头迎了上去道:”吞儿,累坏了吧,先进屋去喝口水吧?“
  这少年挑着柴禾放到墙根,回头应道:“娘,我不累。”
  这少年就是吴人圣与兰素心之子吴吞,想当年吴人圣赴燕京参加幽州台武林大会一去不返,生死不明。兰素心生出孩子后,见是男孩,就依着吴人圣走时留言,取名为吴吞。兰素心含辛茹苦将吴吞小心抚育,转眼间十多年过去,吴吞已经从襁褓的小孩子长成了大小伙子。兰素心看着吴吞一天天长大,自是满心宽慰。
  吴吞自小乖巧伶俐,听话懂事。趁着天色还早,他从屋子里取出斧头,将从山上砍来的木柴劈开,又拿到向阳地去晒了。
  傍晚吃过晚饭,吴吞又将晒干的木柴收在屋檐下堆成垛,以备下雨天生火做饭。此时太阳还未完全落山,趁着这空档兰素心又教吴吞读书写字。吴吞早就到了该上学读书的年纪,可是兰素心一个柔弱女子哪有能力让孩子去上私塾,所幸兰素心小时候读过些书,也就勉强教吴吞识文断字。
  兰素心问吴吞道:“吞儿,娘昨天教你文丞相的《绝命词》,你背的怎么样了?”
  吴吞回答道:“娘,我昨晚就背过了,我现在背给你听,你看对不对。”兰素心会心一笑道:“吞儿真聪明!”吴吞朗朗背诵道:“《绝命词》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娘,你听我背的对吗?”
  兰素心道:“吞儿,你背的好极了。当然读书不光是要记住这么简单,更要明白其中的道理。你可知道这首《绝命词》是谁人写的吗?”
  吴吞道:“娘,这我知道,你不是说时文丞相写的吗?”
  兰素心微微一笑道:“吞儿,那你可知道这文丞相叫什么名字,他有什么事迹?”
  吴吞轻轻摇摇头以示不知。
  兰素心道:“这位文丞相姓文讳天祥字宋瑞,他可是南宋朝的一位科举进士。南宋末年,文丞相自筹粮饷,组织义军抗击元兵入侵,后兵败被俘。在宋亡后,被囚四年,元朝统治者虽多方威逼利诱,但他始终大义凛然,拒降不屈,殉难于燕京,就义前在衣服上留下这样的绝笔,故而人们称之为《绝命词》。”
  吴吞听了认真地点了点头道:“娘,我将来也要做像文丞相一样铁骨铮铮的汉子。”
  兰素心看着吴吞,依稀有夫君吴人圣的模样,不免悲从心来,潸然泪下。却又不好在孩子面前发作,强忍悲痛道:“这就对了,吞儿真是个乖孩子。娘再教你一首文丞相的《正气歌》。”
  吴吞兴奋道:“好,好。”
  兰素心道:“《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
  阴房阗鬼火,春院閟天黑。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
  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嗟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
  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
  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兰素心在前边读一句,吴吞在后边跟着读一句。如此反复几遍下来,吴吞已经背的通熟了。兰素心又开始给吴吞讲这篇文章的意思。兰素心道:“吞儿,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娘给你解释?”
  吴吞道:“娘,张良锥和苏武节是什么意思?”
  兰素心解释道:“张良椎就是博浪锥,《史记·留侯传》载,张良祖上五代人都是韩国的丞相,韩国被秦始皇灭掉后,他一心要替韩国报仇,找到一个大力士,持一百二十斤的大椎,在博浪沙伏击出巡的秦始皇,但未能击中。后来张良辅佐刘邦反抗暴秦,建立汉朝,被封留侯。
  苏武节就是出使所用的符节,《汉书·李广苏建传》载,汉武帝时,苏武出使匈奴,匈奴人要他投降,他坚决拒绝,被流放到北海边牧羊。为了表示对祖国的忠诚,他一天到晚拿着从汉朝带去的符节,牧羊十九年,始终贤贞不屈,后来终于回到汉朝。”
  吴吞道:“张良和苏武都和文丞相一样是大英雄。”
  兰素心道:“是啊,吞儿可要向他们学习啊!”说完不知为何竟莫名其妙地一声叹息。
  吴吞问道:“娘,您怎么了?您哪里不舒服吗?”
  兰素心皱着眉头道:“吞儿,娘没有什么不舒服。娘只是想吞儿你在一天天长大,可是娘读的书有限,知识浅薄,不能再教给你什么。娘又没有钱不能送你去私塾读书,你说这如何是好?”
  吴吞道:“娘不用自责,您教给我的知识够多了。”
  兰素心道:“吞儿,我看这样,在过几日便是四月四日晒书节,你就去外出去游学吧!”
  吴吞道:“留娘一个人在家里,这可怎么行?我看我还是不去了吧!”
  兰素心严厉道:“娘一个人可以照顾好自己。古人云:大丈夫行千里路,读万卷书。不出外交游,怎知天地之大?再说你那爹爹自从你出生前出去就音讯全无,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你也好出去打听打听。”
  吴吞惊道:“我爹爹?他在哪里?”
  兰素心道:“十五年前你爹爹吴人圣跟一个叫翟长离的人去燕京幽州台参加武林大会,从那以后是生是死,杳无音讯。”
  吴吞两眼放光,一阵惊喜。道:“娘,太好了,我要去找我爹爹。”
  兰素心道:“你可得记准了,你爹爹叫吴人圣,世道险恶,人心难测。不要轻易与人提起你爹爹的大名。”
  吴吞道:“娘,这些孩儿都记住了。”
  四月初四日晒书节当日,吴吞便早早起床吃过饭,带着些盘缠告别母亲外出了。
  日暖风和,绿阴春尽。吴吞未曾出过远门,看到一路鸟语花香,不免神清气爽。纵马疾驰,一路飞奔,行至忘忧谷,只觉口中干渴,浑身乏力。
  吴吞驻马望去,好一个忘忧谷,沟前沟后、山上山下,漫山遍野,都是繁花锦簇,一片花海,站在谷口远望,似满天繁星,在阳光照耀下,熠熠闪光,晶莹夺目,无比耀眼。吴吞心想:此时倘若一个人寻一片花荫,坐在花荫下静静发呆,美美享受,偶尔微风过处,便洒落片片杏花,让人满头满身都是,好似沐浴花雨一般,那当真是清香宜人,清爽无比,让人心旷神怡。于是就在路边找了一树荫下马歇息。
  路旁一辆马车迎面疾驰而来,赶车的汉子对驭马驾车似是驾轻就熟,一副心不在焉之状,不时回头向车厢望去,嘴里骂骂咧咧。
  “你说你这小姑娘,就给这么点银子,我都拉了你这么长的路了,你还不下车?看你这情形,也是凶多吉少了,要是在我马车上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脱得了干系?”赶车汉子一边抱怨,一边拉紧手中缰绳将马车停在离吴吞不远处。马车里坐的人只是一阵干咳,并无答话。
  车夫跳下马车,搭起帘子道:“我今儿算是倒了八辈子血霉了,我的姑奶奶你就下来吧,车钱我也不要了,你就放过我吧,我叫你一声小祖宗。”说着从衣服里摸出一颗碎银,交到车里那人手里。车里的人似乎咳嗽得更厉害了,好像温声细语对车夫说着什么,可是车夫全然不理,定要那人下车。
  这时从车里走出一个眉清目秀的妙龄女子,衣香髻影,美艳动人。双瞳剪水,楚楚可怜。纤瘦嬴弱,弱不禁风。让人遥看可及,望而心动。这姑娘刚下车没走几步就瘫倒在了地上,这车夫见了,指着姑娘对吴吞道:“这位公子,你是看着的,这姑娘是下了我的车才倒下去的,她要是有个好歹,可跟我没关系,你可是看着的哦。”说完就跳上马车,急匆匆驾着马车跑开了。
  吴吞顿生恻隐之心,凑过去看这姑娘,却见这姑娘脸色一片煞白,像是脸上落了一层霜。吴吞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现在那里束手无策。待到那车夫驾车走远了,姑娘像打了鸡血一般又满血复活了。
  “喂,你看什么看,没见过吗?”那姑娘有些刁蛮地对吴吞说道。
  “我就是没见过,怎么了?我就是没见过才看,怎么了?”吴吞没好气地说道。
  “你看就看了,我又没说不让你看,你凶什么凶?”姑娘道,说话的语气比刚才温柔多了。
  “我哪里对你凶了?你刚才那样子,我怎么能不管不问?”吴吞道。
  “我刚才怎么了?”姑娘问道。
  “你刚下马车就晕倒了,让人看了好害怕啊!”吴吞道。
  “是吗?我自己都见怪不怪了,我从小在关外长白山温凉泊长大,那里常年积雪不化,是极寒之地,我天生就患了“寒骨毒”之症。现下日趋严重,我妈妈听说水陆庵的悟真师太懂些岐黄之术,或许能祛除我身上的寒毒,就托五岳镖局的少镖头岳北恒带我来到了长安城,到了长安城之后岳北恒让我自己去水陆庵找悟真师太。”姑娘轻轻说道。
  “那个岳北恒也真是的,怎么不好事做到底,带你去水陆庵?”吴吞不忿道。
  “哈哈,这你就不知道了,他一路上被我折腾得够呛,能带我到长安城就不错了。”姑娘得意地笑着说道。姑娘又问道:“喂,这是什么地方,你知道水陆庵怎么走吗?”
  吴吞道:“我不叫喂,我有姓有名,姓吴名吞,请你叫我名字好不好?”
  姑娘道:“你的姓名真有趣,名就是将姓倒过来,真有趣!”
  吴吞道:“吴是上口下天,吞是上天下口,不是倒过来好不好?”
  姑娘道:“你说不是就不是咯,我叫翟枭,姓翟名枭。我娘说,她当年跟我爹分别的地方叫枭姬庙,她要一辈子记着那个地方。我还有个小名叫依依,就是相依为命的依。”
  吴吞道:“哦,我没有小名,相依为命的依是小鸟依人的依么?”
  翟枭听了害羞道:“我不知道,我问你这里是哪里?水陆庵你知道怎么走吗?”
  吴吞道:“这里是忘忧谷,我以前来过这里一两次,忘忧谷往南二十里地就是水陆庵。”
  翟枭道:“那现在我要你带我去水陆庵,你可不可以?”
  吴吞道:“可以,当然可以。但是我是有条件的,我答应带你去水陆庵,你也得答应我一件事。”
  翟枭气冲冲地道:“想不到你一个男子汉大丈夫这么小气!”
  吴吞反问道:“我很小气吗?这是礼尚往来好不好?投桃报李你懂不懂?”
  翟枭挥起拳头生气道:“你,你。”却又无可奈何地放下拳头道:“好吧,你说你要提什么条件?”
  吴吞抿了抿鼻子,然后抱起胳膊倚在树上道:“条件我还有想好,不过来日方长,总有一天会想到的,你先不要急嘛!”
  翟枭怒道:“看你也不像是什么好人,谁知道你会不会让我去干伤天害理的事情呢?”
  吴吞笑道:“瞧你这娇滴滴的身子骨,我还能让你去杀人放火吗?”
  翟枭道:“我看你就像是杀人放火的强盗。”
  吴吞没好气地说:“我可没说我是个好人啊!”
  翟枭道:“你要带路便带,哪来那么多废话。”说着迈步朝南边走去,吴吞赶紧跟在身后。
  两人又是边走边吵,不一会儿功夫便到了水陆庵前。
  水陆庵坐落在普化镇一座形似卧鱼的小岛尾部。三面环水,形似孤岛,后有青山耸立,周有河水环流,故称水陆庵。
  水陆庵是一坐规模不大的四合院,前有五间山门,南北两边各有厢房十三间,院中有三间中殿,西有五间大殿,是一座完整的佛家寺院,整个院落清幽古朴。
  吴吞和翟枭迎门进入大雄宝殿,只见大雄宝殿正中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端坐须弥座上。释迦牟尼佛左右侍立着迦叶、阿难。药师、阿弥陀两佛左右,也各有尊者侍立,均双手合什。最令人注目的是三尊佛像均有金碧辉煌的背光。释迦牟尼佛的背光上有四佛、八大菩萨、四大金刚、八部护法等。阿弥陀佛身后的背光左为观世音菩萨,右为大势至菩萨。另外尚有象征西方极乐世界的庞大的飞天乐舞。药师佛背光左右为日光、月光两菩萨。
  这时,从后殿出来一位秀气的小沙弥走到吴吞和翟枭跟前站定,双手合什恭恭敬敬地柔声细语问道:“请问两位小哥哥、小姐姐来此有何贵干?”吴吞道:“小师傅打扰了,我们来此求见云门派悟真师太寻医问药。请问这位小师傅怎么称呼?悟真师太是小师傅什么人?”小沙弥道:“我的法号觉喜,悟真师太是在下家师,我师傅她老人家正在后殿闭关,不便见客,请施主见谅!”翟枭道:“可否麻烦觉喜小师傅进去给悟真师太通报一声,我不远千里前来寻医问药,请求悟真师太为我诊治诊治。”翟枭两句话说完,脸上已经是汗涔涔一片。
  觉喜大惊道:“这位小姐姐似乎病的很严重,我这就去禀报师傅。罪过罪过!”觉喜正要转身去往后殿禀告师傅,只听见从后殿传来一老尼之声道:“觉喜,这两位施主所说之语我已尽听于耳,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请这位女施主盘膝坐定,老尼给她诊治诊治。”这声音虽隔着十几丈远,却如面谈一般清澈响亮,毫无疑问,此人定是悟真师太。
  翟枭听从悟真师太吩咐盘膝坐定,只听见嗖的一声,从后殿窗户里飞出一根丝线,这丝线竟像长了眼睛一般飞向翟枭手腕,缠绕了一圈之后稳稳的停了下来,没有一丝晃动。吴吞和觉喜都被这景象看呆了,惊得半天说不出话来。
  这时,里里外外四下一片寂静,鸦雀无声,都等着悟真师太为翟枭把脉诊治。过了半响,悟真师太道:“这位女施主所患之症似为天然阴寒之症,胶缠固结根深蒂固,已是无药可救,除非大罗金仙才能救得了她。”
  翟枭像是满不在乎,或恐她早知自己患的是不治之症。吴吞却是一副救人心切的样子,激动大喊道:“师太,我求您了,您一定要救救这个姑娘啊!”悟真师太道:“这位女施主已经病入膏肓,非药石可以医治,贫尼也是回天乏术。”吴吞默然无语。
  翟枭道:“吴公子又何必为了我低三下四地求人,我这病本来就无药可治,大不了听天由命了。”说着拿下缠在手腕的丝线,朝门外走去,那丝线又像长了腿一般,嗖嗖地朝窗户退了回去。觉喜不知怎了,也哭哭啼啼地道:“师傅,难道这位小姐姐的病真的就无药可救了么?师傅,我求求您老人家了,您一定要救救这位小姐姐啊!”吴吞也接道:“师太,您就救救她吧!”悟真师太道:“贫尼当真是回天乏术,任凭你们如何求我也是无济于事。不如贫尼为这女施主指条生路,或许这位女施主还有得救。”吴吞道:“人命关天,师太赶快说来。”悟真师太道:“益州天回镇老官山南斗星南先生,江湖人称“阎罗对头”,精通医理,有起死回生之能,或许能救得了这位女施主。”吴吞道:“谢谢师太,谢谢师太!”觉喜也跟着道:“谢谢师傅,谢谢师傅!”此时,翟枭已经走出了水陆庵,吴吞慌忙赶出去去追翟枭。
热门推荐
苟在妖武乱世修仙 苟在妖武乱世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