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历史军事 / 战国纵横家 / 33

33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张仪自从结婚后,好像完全安静下来了,整日里和李氏夫妻两个在家帮着张兰做生意,很少到外面去闲逛了。再加上人本就机灵,做起生意来热情灵活,前来吃饭的客人比以前更多了。张兰看在眼里,也颇觉满意,心想,还是自己当初想的对,给儿子娶房媳妇儿准没错儿。
  另一边的苏秦,自从回到家后,也着实淡定了许久,虽然平日里在田间地头跟着两个弟弟劳作,但是他总感觉与家人的关系变了味儿,母亲以前对自己严厉苛刻,那也是一家人的感觉。现在呢,即使自己窝在家里一连几天不出去,母亲也懒得说一句话。两个弟媳妇儿平日里也在背后嚼舌头根子,虽然不清楚她们说什么,但肯定不是好话。这个家,慢慢的让他觉得很不舒服,总想逃之大吉。但是,前路茫茫,他又能到哪里去呢。
  一天的劳作后,兄弟三人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一家人吃完饭,刘老夫人仍是像往常一样低着眼皮,耷拉着脸独自回房去了。两个弟媳也赶紧把碗里饭菜扒进嘴里,然后用腿一碰各自丈夫的大腿,苏代苏厉兄弟两个有些惧内,在家里更是畏惧母亲刘氏的威严,于是,也赶紧把饭吃净,随便收拾收拾桌子回屋里去了。
  房间里只剩下苏秦和妻子王氏,两人大眼瞪小眼的瞅着众人瞬间散尽,心里空落落的。苏秦尤其觉得羞愧难当,万没想到,他上次离家,竟然会让自己和家人彻底生疏了。回到屋里,关上门。妻子王氏忙着收拾家务,把平日里的衣服收拾妥当,放在墙角的一个木箱子里。桌子上摆着一盏小油灯,明晃晃的,映衬着两人模模糊糊的颤影。苏秦坐在桌旁不言不语,脸上严肃的可怕,他望着王氏忙碌的身影,嘴巴蠕动了一下,犹豫半晌,还是说道:“我,我在家里,是不是让他们不高兴了?”他总有这种怪异的感觉。
  妻子王氏听他一说,停止了手中的忙碌,转过身望着他,脸上显得尤其憔悴:“怎么了,别胡思乱想了!”
  苏秦抬头瞧着妻子,年纪轻轻的,原本该是花容月貌的年纪。然而,多年的劳累与穷苦,风霜雨雪早已经在她柔滑的脸上刻下了沧桑的皱纹。苏秦望了她许久,却始终未说话。
  王氏见他又沉默了,心里仿佛五味杂陈,不知说什么好。于是又转身收拾家务。正在她转身之际,只见从后面突然传来一个刺耳的声音:“我想好了,我还要出去。”
  王氏听他如此说,并未停下手中的活计,自己的丈夫是什么样的人,她比谁都清楚。他绝不是那种在家安心过日子的人,回想起两人自从结婚后的经历,似乎从自己刚开始结婚后的最初几年,她还享受了短暂的恩爱生活,从那以后,便是家庭里无休止的吵闹,让她很少能够获得清净。自己的丈夫心里如何想,她似乎永远也不知道。他出去了两次,这两次加在一起有四年多,也就是她自己独守了四年多的空房,说是夫妻,可两人的夫妻恩情却总有些淡漠了。想到此,眼角不觉有几行泪滴流了下来。但是,由于她正背对着苏秦收拾家务,随即便用手擦掉了。
  苏秦也没有闲着,他刚说了要出去的话,原本想要和妻子商量来着。见王氏没搭理他,自己也觉得无聊,便站起身,在一堆杂物里随便翻检。那是一堆他从前向鬼谷子求学时的书简,里面的内容早已读烂读熟了。把书卷一卷一卷的拿在手里,不用翻开,里面的内容便向流水一样纷纷涌进自己的心里,实在没有再看的必要。于是他又一卷一卷的放在旁边的空地上。这样翻检着,等到他拿到了其中一卷,一双手忽然停在半空,眼睛直直的看着手中的书简。他愣住了,这本书他似乎从来没读过,对于那本书的名字,他似乎听所未听。仔细回想着,隐约中记得,这本书是当初下山时,鬼谷子先生交给他的,也没多交代自己,只是让他好好留着,兴许以后有用。
  苏秦拿起书简,来到桌子旁坐下,就着油灯展开书卷,先在最左方的竹简上看到三个大字“阴符经”。口中默默地念了一遍,总不记得是否学过,只听鬼谷子说,这本的历史很早,相传是当年姜太公时期撰写的治国之术,兵法心要。苏秦大致浏览一遍,立刻就被上面的文字给吸引了,于是又从头开始读起,一个字一个字的研读,他的整个心思,全身的细胞似乎都被上面的文字调动起来了。
  王氏收拾完家务,累了一身大汗,抬起胳膊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转过身,瞧见苏秦坐在桌子旁看书,那些竹简她也看不懂,从苏秦把它们从千里之外背回来,就一直放在墙角里,如果苏秦不看,他们就一直安静的堆在那里,也许永远都不会有翻开的一天。
  王氏在桌上倒了一杯水自己喝了,然后脱去外面的灰色外套,一边捶着有些发酸的腰背走向床边:“快睡吧,天晚了。”她的声音变得有些粗哑,过多过重的劳累,让她的身体一直很不好。
  “你先睡吧,我把这看完就睡。”苏秦的头一直低着,眼睛一直盯着桌上的竹简。
  王氏坐在床沿上,默然无语的望了他一眼,身子一倒躺在了床上,自己先睡了。
  夜深人静,庭院中其他的房间都已经黑了,唯有苏秦的房间还亮着昏黄的灯火,灯光一闪一闪的,一个黑色人影映在窗子上,起伏不定。外面的夜静的出奇,远处黑魆魆的树影像是鬼魅一样一动不动,夜空中的繁星一闪一闪的眨着眼睛,都在注视着这个小村落里那间有些破败的茅草房。
  大约过了两三个时辰,村子里的鸡开始打鸣了。王氏浑身疲惫,正是睡得昏沉。忽然听到一声重重的闷响,她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一跳,还以为什么东西砸到了地上。猛地一惊,坐起了身子。顺着声音看到苏秦还坐在桌旁,正一手攥着拳头捶在桌子上,脸上兴奋无比的自言自语道:“要是早读到这本书,我早就说服各国诸侯,获得荣华富贵了……”
  王氏见他还没睡,迷迷糊糊的说道:“怎么还不睡呀?”
  苏秦见把她惊醒了,赶忙站起身,走到床前,把被子往她身上盖了盖,嘴里说道:“好了,这就睡了!”
  把王氏安抚好了,他又坐在油灯下翻开竹简,又过了大约半个时辰,才打着哈欠吹灭油灯,摸着黑上床睡觉了。
  翌日清晨,天还蒙蒙亮时分,苏代苏厉两兄弟早早的起了床,两人扛着锄头准备下地干活。他们来到苏秦窗前,敲了敲窗棂,苏代小声喊道:“大哥,快出来,我们要下地了。”
  两人叫了两声,没听到里面有人回应。苏代不觉又加大了力气捶窗棂,把窗棂敲得咚咚直响,喊起来也加大了嗓门,过了半晌才听到苏秦从里面传来懒懒的困倦声,原来他刚刚睡下没多久,正在昏沉之际,便被两个兄弟叫了起来。过了一会儿,门开了,苏秦打着哈欠,翻身把门关上,从门角扛起一把锄头,睡眼惺忪的说:“走吧。”
  三人在地里直干到太阳升起,经过一早晨的劳作,原本的困劲儿也消失了。劳动间隙,苏秦和两个兄弟坐在田垄间闲聊。苏秦突然说道:“兄弟,我们家世代为农,从祖祖辈辈这样干了也不知几百年了,但是除了勉强活命,我们还有什么希望呢?”
  苏代擦了一头汗水,长长的出了口气,叹息道:“大哥,我们这都是命。从我们出生就这样了,又能咋样呢。你看人家张辰,他父亲、祖父都是世代经商,家里原来就积攒了丰厚的家底,所以人家过的富裕。我们可不行,祖祖辈辈都是干农活儿的,生产的庄稼能养活我们就不错了,其他的还想什么呢!”
  苏厉在一旁也颇为无奈的叹了口气。
  “兄弟,大哥说句不客气的话,你们俩就是心太小了,看不清外面的局势。”
  苏代苏厉两兄弟也喜欢听外面的故事,知道苏秦在外面游历惯了,知道一些事情,平日里在母亲面前又不敢打听,倒不如趁着干农活儿听听故事,也算是消遣了。当下,央求着苏秦给他们讲外面的事情。
  苏秦见两个兄弟很好奇的样子,便绘声绘色的把外面的故事说了起来。他把秦国商鞅变法,燕国之乱,齐国称霸等等列国形势讲了一遍,末了便又颇为惋惜的叹息道:“当初我出外求学,就是想要学得一身本领,将来能够像周朝的姜太公一样获得任用,扬名天下,也让我们家从此摆脱耕田种地的苦命。”
  苏代苏厉听了苏秦的一份肺腑之言,心里也渐渐明白了他的想法。只是又叹息道:“只可惜,我们都没有那个命。”
  苏秦突然把头左转右转,看了看两旁的兄弟,抬高声音说道:“不,几个月前,我去求见周王,就差点获得任用,只是后来功败垂成。”
  两个兄弟听他说的慷慨激昂,表面上也随声附和,但是毕竟不是亲眼所见,他说的是真是假还不肯定,因此也没有特真切的感受。
  苏厉说道:“大哥,那些高官贵族,任用的都是他们自己的子孙,那些人生来就很高贵,不是我们这种老百姓能够攀比的。就算你去求见他们,他们也是白眼看人,压根就不把我们当回事儿。”
  苏秦想一想苏厉的话,倒也不是没有道理。但是转念一想,想起了阴符经中的一些话,便又说道:“兄弟,人心所想都是暂时的偏见。将来所有的事情都会随着天下大势旋转。现在他们有偏见,一味地凭借身份地位选拔官员,而那些真正有真才实学的人却在家种地,或者老死于穷乡僻壤。这样的国家迟早会越来越衰弱,会被其他国家吞并掉。只有真正任用有才之士,给他们高官厚禄,让他们诚心为国家效劳,这样的国家才会持久的兴旺发达。就像当初的姜太公,八十多岁,周文王亲自到渭水边求见,把他拉了回去,礼贤下士,国家又怎能不强盛呢。”
  苏厉好奇的问道:“大哥,那你看现在哪个国家才会不看身份地位,礼贤下士呢?”
  苏秦在头脑中思索一圈,过了半晌,才缓缓分析道:“依我看,现在最想得到人才的,就是北方的燕国。”
  苏代一听,“哗”的一声笑了出来:“大哥,刚才你不是说,燕国前些年还发生内乱,差点亡国吗。这样一个小国,任人欺负,就算任用人才,又能有什么出息呢。依我看,倒不如去齐国,人家兵强马壮,国力雄厚。或者是楚国,那也是南方霸主呀!”
  苏秦摇摇头,笑道:“你想的太简单了。齐国如今是东方霸主,齐王正在得意时,连他的宗亲田忌和军事孙膑都容不下,哪能有我们的容身之地呢。再说楚国,现在虽然强大,但是听说楚王昏庸无道,正直的大臣都被贬黜,这样的国家,我们去了那里,就算有才恐怕也无处用。只有燕国,如今国家刚刚从混乱中恢复元气,国君正是忍辱含羞时,正像当年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一心一意想要招揽人才,这样的国家不去又去哪里呢。”
  两人听了他的分析,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苏秦见他二人动了心思,便颇为神秘地说:“我最近看到一本书,是当年我师父鬼谷子先生送给我的,这本书非常神秘,是当年姜太公亲笔所写,如果学到里面的真谛,用它来游说各国君主,别说高官厚禄,就是卿相也不为过。”
  两人见他说得如此神秘,潜藏在心底的好奇完全露出来了,争相问道:“到底是什么书?”
  苏秦看了他二人一眼,脸上一笑:“这本书叫阴符经。里面都是治理国家,行军打仗,帝王之术,权谋斗争的要旨。”
  苏代苏厉被他说得瞪大眼睛,一愣一愣的,嘴巴也无声的张大了:“那本书在哪里,能不能让我们看看?”
  苏秦故作神秘的说道:“看看也行,只不过其中的道理实在深奥,我还没有研究透彻。等我研究清楚了,就把它送给你们。”
  两人兴奋地手舞足蹈,对苏秦从心里表示感谢。
  苏秦看他们的表情,知道他们动了心,又继续说道:“兄弟,我上次到国都洛阳求见周王,不被任用。但是,现在我怀有一身本领,眼看着富贵就在眼前,怎么能眼睁睁的错过呢。现在天下混乱,各国都在争相招揽人才,我们兄弟三个不趁此时大展拳脚,难道终究要老死在这里吗?”
  “大哥说的是,”两人异口同声的说道。
  三人在田间地头谋划一番,过了一会儿,站起来,又扛起锄头回家了。
  苏代苏厉二人瞒着各自的妻子,筹集了少许钱财交给苏秦,苏秦也把那卷竹简各自誊抄一份交给两个兄弟。自此,兄弟三人每当夜深之时,便各自点着油灯,趴在桌旁认真翻看研读竹简上的内容。两个弟媳妇儿见丈夫最近变了性,怎么也看起了书来,但是由于她们不识字,对于里面的内容看不懂,只能自己躺在床上睡觉,仍由他们胡折腾了。只是最近油灯里的油耗费的太快了,有些可惜。
热门推荐
我在春秋当权臣 我在春秋当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