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历史军事 / 周游唐朝 / 第十二章:梳理

第十二章:梳理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李世民拍拍屁股走人了,留下了李丽琬一个在此查案,这东西并不是她的强项。对于刑侦,她也是耳濡目染于后世的电影电视剧作品,真的要她来查这个东西,自己并无把握。像这种涉及人命的案子,让一个毫无实践经验,就连理论都没有的人来查也算是李世民心大。
  “你带着这个去大理寺找张蕴古,让他来这里,这是陛下交代的。”
  李丽琬思来想去还是应该找一个在这方面有经验的人,正好李世民临走前提到了可以请张蕴古查,于是便遣人去请了。
  “公主,为何这么快就去请张蕴古呢?陛下不是说查不了才去找他吗?”
  “你懂什么,这案子并非我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果出了差错,非但没有功还要受到责罚。”
  遣人去请张蕴古估计也要七八天后才能赶到这里,李丽琬便带人到了事发现场看看。岐阳县县令与一干人等自然是鞍前马后,不敢有丝毫的怠慢。虽然只是走一下过场,但也仔细的看了下四周的情况,听县令在一旁解说事情的缘由。
  “听你这么说倒是有几分道理,但是这验尸的记录怎么如此简陋?”
  “公主殿下,这记录上写得清清楚楚啊。”
  “利器所杀,验产门有异。这就是你说的清清楚楚?不对吧,彭知县!这要么是仵作记漏了,要么是根本就没有认真检验。伤口形状、位置、尸体肤色状态等都没有记录,怎么就叫清清楚楚?”
  李丽琬拍案质问,多亏了后世的一些常识和经验,这让她找到了许多不合理的地方。单单这尸体检验记录,就漏洞百出草草了事。而岐阳县令居然说没问题,这让李丽琬觉得这件案子并不是那么简单。
  “这…这…钱益你来说,你当时也在场。”
  岐阳县县令不知如何作答,正好见一旁的县尉钱益,于是便把问题抛给了他。
  “属下当时确实在场,这验尸为何如此简陋实属无奈。想我岐阳只不过是区区小县,没有专职的仵作验尸。而派人去雍县请仵作过来要花费数日不说…”
  “好了,我知道了。你们都退下吧,有事情会再通知你们来。这案宗就放这里,牢里面的人可要看好了。”
  彭县令与钱益见公主没有丝毫怪罪的意思,于是从屋中退了出来,双双不由得舒了一口气。一路上钱益心中忐忑,想那案子本该结案,却无意中发展到这般地步。
  “彭县令,虽然公主没有怪罪的意思,但是属下这一路上仍然焦急不安,这案子会不会…”
  “你怕什么,这案子是证据确凿,不会有大变化的。一个娇生惯养的公主,只是觉得好奇玩玩罢了。你我在官场这么多年,这种事情还是能应付得了的。”
  听完彭县令的这番话,钱益倒也舒坦许多,又从捨了往日的自信心。作为一个小小的九品县尉,就算天塌下来也有县令先顶着。
  彭县令等人走后,李丽琬就陷入了沉思。这县衙上上下下充斥着一股腐败无能之气,公文草率言行更是一副事不关己,没想到就是离京畿这么近的地方就会成这个样子。本来自己已经有心理准备了,古代的官场鱼龙混杂,偏远地方贪官污吏一手遮天也不为过。但今天居然在离长安这么近的地方也会是这样子,天子脚下就敢如此的大胆真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想来也是无奈,这古代官场看来比自己想想中还要混乱。李丽琬喝了口参茶,斜靠在榻上小憩。这几天到处走又看了不少公文案宗,对于现在这个体弱的身体来说负担有点大。
  碧兰小步跑至屋中,见李丽琬闭目而憩,不敢打扰,便将门掩上悄然退下。
  “张公,公主正在歇息,我等不敢打扰,还请张公随我到住处歇息吧。”
  “恩~也好,也好啊。我舟车劳顿倒是也有些累了,既然公主不便见我,我就晚些再拜会。”
  张蕴古笑了笑,提着行囊便跟着碧兰一起去了。前几天他在大理寺办差,突然就接到了这个事情。自觉得似乎有点蹊跷,他张蕴古不敢怠慢,当天就收拾点行装赶来。
  时间已至傍晚,李丽琬刚好被一阵风吹醒。原来是左侧的一扇窗没关,惊扰了她的美梦。梦醒自然睡意全无,伸了伸懒腰,唤来绾兰才知道这张蕴古下午的时候已经到了。这个张蕴古唐史倒是有记载,看起来应该是个能力不错的人,但因为李好德一案被弹劾,最后还砍了脑袋。事后李世民也十分后悔,便立下了三、五复奏的规矩,避免由于一些原因而导致冤假错案。
  “真是岂有此理!这帮人简直是拿人命当儿戏,这种案卷怎么可以就草草而判?胡来!一定要严惩!殿下,还请您派禁军前去将这一干人等带来问话。”
  张蕴古看完有关案件的卷宗后怒不可言,这种做法在他大理寺丞的眼里简直不可思议。虎头蛇尾,毫无章法可言。如果这样审判,必然会出乱子的。
  “张公先坐下来说。其实我已经知道这其中的问题,但是你且看这送批的卷宗。”
  李丽琬拿起卷宗重新递给张蕴古,张蕴古不明所以的接过来又细细的看了一遍,突然间恍然大悟。
  “这卷宗倒是写得头尾清晰,如果只是递交这个上去审批的话,十有八九会通过的。”
  “这就是问题所在,如果只是一般的失误怎么会把这卷宗写得如此环环相扣让人深信不疑呢?再者,能犯这种错误的人,我不认为他能写出这样的文章来。”
  “恩~急于定罪,又在这卷宗上做得如此细致,确实有欲盖弥彰之嫌。这个彭成元我查过他的履历,此人任内表现平平,才学并不高。我观这卷宗行里字间不像是他这种人能写出来的。”
  李丽琬听了张蕴古的话,越发深信这案子一定是和这个县衙脱不了干系,这可能不是一起简单的人命案子,种种迹象表表明这县衙嫌疑很大。且不说谁杀了周氏,就这草草结案遮遮掩掩,其中就有很大问题。能让整个县衙都为其遮掩罪状的,这县令的问题最大。
  “县令有问题。”
  李丽琬脱口而出,张蕴古也赞同的点了点头。
  “现如今看来是不能指望这县衙里的人了。公主殿下,还请调派些禁军协助于我。我这边也派人去大理寺禀明,调派些能员干吏前来协助。”
  “这是自然,现如今只能用自己人查此事了。”
  张蕴古带着李丽琬手令变告退下去安排。
  “公主、公主,有人来看你了。”
  碧兰兴冲冲的跑了进来,气喘吁吁惹得满脸通红。李丽琬则是满脸疑惑,这岐阳好像没有什么相熟的人吧?
  “碧兰,你说的是谁?”
  “是我!小的这厢有礼了,长公主殿下怕是不记得小的了。”
  李丽琬闻声见到来人,先是一惊,后又噗呲一笑。
  “你这么来了?”
  “我怎么不能来,听闻你在这有难事,我就来看看有没有什么能帮上忙的。”
  长孙涣笑着拿着扇子,一副煞有介事的样子,不知道的还以真的是来帮忙的呢。
  “你怎么知道我奉陛下之名在此?”
  “怎么?故人来拜访连地方都没得坐,这不对吧?真不近人情,想我是一路狂奔而来。”
  “滚,快滚回去。”
  “别别别,你看看要滚也给先喝口茶水再走不是。”
  长孙涣佯作惊恐,屁股却不自觉的坐到一旁,倒是自顾自的喝起茶来。李丽琬恨不得一脚把他踹下去,但是看到他拿起那个杯子,耳朵脸颊不由得红了起来。在一旁的碧兰绾兰更是面红耳赤,不敢直视当前一幕。
  天啊,自己这是怎么了?不就是自己喝过的杯子嘛,这个有什么问题?我不是弯的,我不是弯的!李丽琬摸着自己滚烫的脸颊,内心早已是翻江倒海,云游到九霄云外去了。
  “咦~你这是怎么了?”
  长孙涣不解的看着李丽琬,似乎没有发现自己有什么不对。
  “没什么,我--我没什么,这参茶通血气,刚才又点喝多了。”
  “哦,是这样啊,我觉得味道不错。”
  李丽琬尽力的平复了下心情,可是自己越是想平复越容易往此处想,于是急忙抓来郭全杀人案的卷宗阅读了起来。在一旁的长孙涣也凑了过来,场面一度非常尴尬。
  “没想到这里边问题还挺大的。”
  “怎么,你这一看就看出什么来了?”
  李丽琬惊异的看着长孙涣,在她印象中长孙涣可不是这样的人。
  “我觉得这案子一定有人犯了事,而且这个人来头应该不小,不然县衙也不会想这么快草草结案。我看着官员可能有问题,不知道我说得对不对?”
  “没错,现在确实是这样的,我已经叫张蕴古帮忙查了。”
  “感觉有点饿了,什么时候吃饭?”
  “……”
  李丽琬无奈只好吩咐绾兰下去安排用膳,还特地做了几道长孙涣喜欢吃的,毕竟人家大老远跑过来不能怠慢了。
热门推荐
我在春秋当权臣 我在春秋当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