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历史军事 / 捍帝 / 第三十一章 三边动危旌

第三十一章 三边动危旌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万里寒光雪,三边动危旌。
  …………
  李傕郭汜大军赶来华阴城的前一天,显得格外漫长,就连天气也风云突变。
  清早出现了一缕晨曦,让人误以为是晴天。
  没想到,到了辰时,又突然起风了。
  紧接着,乌云赶走了尚未升起的太阳,迎来了凛冽的寒风。
  要变天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南郊,张济大营。
  随着一众将领相继离开军帐,张济的心情像此刻的天空一样阴云密布,刺骨的寒意涌上心头。
  杨定竟然死了!
  阖家三十余口无一生还,全部葬身火海,尸体都烧焦了,完全辨认不出人形。
  原本“尸骨无存”只是一句恫吓之词,如今却成了事实。
  想到赫赫有名的“凉州大人”杨定竟落得如此下场,张济禁不住有种兔死狐悲的伤感。
  整个杨定大军众口一词,说‘段煨买通裨将李铮杀害了杨定一家’,但张济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其中必有蹊跷。
  因为他了解段煨,很清楚生性多疑的段煨轻易不会对昔日同僚痛下杀手,纵使想杀杨定也不会等到现在,早在两军交战之初就一举伏杀杨定岂不更省事?
  所以,张济觉得段煨不是凶手。
  究竟是谁杀了杨定呢?
  张济怀疑过天子刘协,但随即他否定了这个不靠谱的推测,刘协没有这个本事,更没有杀人放火的胆量。
  除了刘协,还有谁值得怀疑呢?
  董承和杨奉。
  没错,张济怀疑真正杀死杨定的幕后真凶是董承和杨奉二人中的一个,亦或是他们联手干掉杨定。
  更让张济琢磨不透的是,天子刘协居然亲自掌军,将杨定留下的兵马与王越率领的虎贲宿卫合并,组成拥有四千兵马的虎贲卫,正式成为天子亲军。
  得知这个消息时,张济真正是吓了一跳。
  当了整整六年的傀儡天子,而今沦为逃亡中的落魄天子,没想到他居然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掌握了一支战斗力强悍的精锐之师。
  而且接管这支队伍,天子刘协仅用半天就获得了绝大多数将领的拥戴。
  以至于杨定尸骨未寒,其帐下兵马就被刘协整合改编为虎贲卫,成了第一支隶属天子麾下的嫡系人马。
  刘协有了兵马,给张济带来巨大的冲击,让他隐隐感到一股前所未有的危机正向自己袭来。
  ……杨奉大营。
  听到杨定居然被帐下亲兵卫队杀死,家眷也被屠戮一空,杨奉震惊的半天合不拢嘴。
  随即他把自己的亲兵卫队逐个梳理一遍,赫然发现自己的卫队也存在隐患,某些将领跟自己始终不是一条心。
  紧接着,杨奉又得知天子刘协接管了杨定的兵马,并将其整编为亲军虎贲卫,刘协亲自出任虎贲卫统帅。
  这个消息把杨奉震得七荤八素,足足半个时辰都魂不守舍,怔怔失神不知在想什么。
  与张济不同,杨奉根本不关心杨定是谁杀的。
  段煨也好,董承也罢,爱谁谁,反正杨定一直和他杨奉不对路,死了更好,让他少一对头。
  跟张济相同的是,杨奉也不相信杨定是刘协杀死的。
  刘协虽然最近一段时间变化颇大,但变化再大也只是个十四岁的少年。
  当了六年的绵羊,就算迅速成长,终究还是羊,绝不可能吃掉杨定那头喂不饱的白眼狼。
  …………
  东郊营寨,距离华阴城十余里。
  整座营寨规模庞大,比杨定大营还大一倍,曾是皇室成员、百官家眷和仆役护院,以及董承帐下羽林卫的驻扎之所。
  营寨依山傍水而建,辕门高耸,圆柱营寨扎实坚固,易守难攻。
  辕门驻马,放眼远眺,营帐林立,连绵不绝,一直延伸到南面悬崖下方。
  所有营帐虽是木头与油布搭建而成,但防火防水措施做得到位,毕竟之前这里存放着公卿百官堆积如山的财物。
  黄昏时分,刚刚完成整编的虎贲卫趁着夜色拔寨起行,分批转移到东郊营寨。
  刘协跟随最后一批人马离开南郊营寨,迎着冷冽刺骨的寒风,风驰电掣赶到东郊大营。
  两天前董承离开这座大营时曾想拆除营寨,即便带不走也要一把火烧掉,以免被李郭大军捡个现成的军营。
  刘协及时制止了他。
  并要求他不但要保留营寨,还要约束百官家眷和仆役不得破坏,即便是一根木头一条绳索也不能带走,务必完整无缺的保全整座营寨。
  董承忠实执行他的要求,把东郊大营原封不动的留给他。
  昨夜公卿百官就在营中住宿,清晨打包起行,沿着东归大部队的足迹向东而去。
  时隔半天,刘协带领重新组建的四千虎贲卫进驻东郊大营。
  并且,从此刻起,这里将成为他率领虎贲卫、张济军和杨奉军阻击李郭大军的大本营。
  实际上,东郊大营可以容纳五万大军驻扎,即使张济、杨奉两路兵马与虎贲卫同时入驻大营也不成问题。
  只可惜张济和杨奉二人颐指气使惯了。
  主将与将领虽只有一字之差,但权力差距悬殊,无法相提并论。
  刘协进驻东郊大营后第一时间向他们发出邀请,提出‘合兵一处,共抗李郭贼军’的作战计划,可是他们毫不犹豫的“婉拒了刘协的好意”。
  显而易见,张济、杨奉二人不想和刘协住在一个屋檐下,更不想整天被他约束。
  重新布置装饰的天子大帐,就是之前董承的军帐。
  半天前,太尉杨彪、太仆韩融和司马防等一帮老臣也在此处下榻。
  事实上,当初刘协授意董承把营寨放在远离杨奉、张济和杨定三座大营之外的东郊,就是看中了这里得天独厚的地势。
  东郊营寨背靠秦岭南麓,山势险峻,悬崖峭壁林立,完全不用担心敌军从背后偷袭。
  北面是渭水支流,百余米宽的河面迫使敌军难以快速渡河劫营。
  东面是先秦驰道,直达函谷关,进入弘农郡腹地,万一战事不利,便于迅速撤退。
  西面可通往华阴城东门,亦可直通渭南,乃进出长安的东线要道。
  当然了,李郭大军赶到后,东郊大营西门自然首当其冲,将面临李郭大军最凶猛的攻势。
  好在在此之前,还有杨奉和张济两座大营挡在李郭大军前进的道路上。
  不出意外的话,首先和李郭大军交战的便是张济大军,接着是杨奉的兵马,最后才轮到刘协坐镇的东郊大营。
  就因为这样,张济和杨奉拒绝了刘协的盛情相邀,他情绪很激动,最后哑然失笑的摇了摇头。
  人心难测。
  自己明明是好心好意,担心他们被李郭大军各个击破,不曾想,他们反倒把自己的好意当成驴肝肺,根本不领情。
  事已至此,多想无益。
  …………(未完待续)。
热门推荐
我在春秋当权臣 我在春秋当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