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汉将门 / 第十章 围棋

第十章 围棋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在校场折腾了许久,三兄弟兴尽而归。回家之后,李蔡和李宣虽然对李广弄的淋浴不以为然,但还是第一时间就抢占了位置,冲进去享受去了。下午李广的那番话,或多或少还是影响到了他们。
  用完膳食之后,李宣见天色还早,便兴冲冲的抱了一物出来,寻到李广道:“大兄,来来来,你我再一决高低。”
  说罢便自去榻上,李广抬眼一看,却原来是个棋盘。他心中一笑,这棋名博,又称六博,乃是先秦至汉甚是流行的一种棋戏。与围棋并称博、弈。
  这本是一个很好的棋戏,有六白六黑十二颗棋子,还有算筹。下法是掷采行棋,分曹并行。最后以算筹论输赢。下法有点像后世的大富翁游戏。可惜到了后来,大家就专门掷采,而不行棋了。这就彻底演变成了赌博。从此便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了。
  玩六博游戏,说白了还是要靠运气。你掷采,也就是骰子的大小,决定你行棋的步数。李广从小和几兄弟们玩这个,基本上就是输多赢少。李宣却是六博高手。李广看到李宣如此,瞬间就明白了过来,这是下午被自己揍了,心中不服气啊。
  李广心想,今天活动了一番筋骨,心情大好。晚上正好大睡。若与你李宣玩六博,输多了晚上怎么睡得香?于是眼珠子便是一转,道:“宣弟却是不知,近来我已不玩六博,而迷对弈矣。”
  李蔡与李宣听了,不禁讶然。要知道,这会就流行六博,而围棋喜欢的人,并不是太多。当今太子刘启,甚至因为六博与吴王太子刘贤相争,一怒之下,操起棋盘把刘贤给砸死了……
  李宣大呼小叫:“大兄,那弈棋有甚好玩的,远不如六博有趣!我们来玩六博吧!”
  李广把脸一沉,咳了一声,道:“宣弟此言差矣。弈棋,变化多端,鬼神莫测。有害诈争伪之能,正合兵法。若你我善于弈棋,对将来带兵,益处甚多。岂不比这六博要好?”
  李广这大帽子一带,李宣就不吭声了。李蔡听说对弈可以印证兵法,此时也是双眼闪闪发光。李宣左看看,右看看,就不禁嘟囔道:“弈棋再好,我与兄长不会下,又有何用?”
  李广就咧嘴笑了,道:“无妨,我教你们。先从简单的开始。”围棋他也是就是个业余三十段的水准。不过下下五子棋,那还是颇有心得的。
  说做就做,李广大手一挥,就让人取了围棋来,摆于榻上,然后笑眯眯的道:“来来来,为兄先教你们简单的一种弈法。”
  不一会,李广就被李宣给挤开了,他与李蔡,彻底迷上了这种简单有趣的小游戏。五子棋的魅力,在后世也是居高不下,粉丝无数。何况两个汉朝的少年?
  一个时辰过去了,二个时辰过去了,李广看了看天色,又看了看屋里已经点亮的油灯。于是道:“好了,明日再来过,天色已晚,且去歇息。”
  李宣红着眼睛,头也不抬的回道:“不要!再下一局,我一定能赢!”可怜的孩子,被他亲哥哥给虐了无数次了。
  李广哪里肯让他们挑灯夜战。这油灯昏暗,还有烟气。熏坏了眼睛怎么办?见李宣不听,当下就起身,伸手把棋盘上的棋子给一搓,彻底搅乱得不成形。然后道:“不可玩物丧志,要继续那也得明天!”
  李蔡其实也不想和李宣下了。总赢一个人多没意思。就算要下,也得找个有实力的对手啊。当下便顺水推舟,笑道:“大兄教训得是,阿弟,我们早些歇息罢。”
  李宣没奈何,这两个是他兄长,他最小,只能乖乖听话。只是仍恋恋不舍的看了一眼棋盘,对李蔡道:“那兄长明日要再陪我下过。”
  李蔡被李宣缠住,只得先答应了下来。送走兄弟两人,李广摸着下巴就笑了起来。二个人可以玩五子棋,三个人可以斗地主,四个人可以打麻将。嗯,纸牌弄不出来,没这技术。不过似乎麻将可以做出来玩一玩?
  旋即又想道,我是要立志做大事的人,怎么一天到晚想着玩乐,这样不太好吧?晃了晃脑袋,李广收拾好棋具,然后洗漱完毕,就爬上床榻,沉沉睡去。
  出名要趁早的道理,谁都懂。在汉朝,大家也挺欢迎神童,觉得这是一种祥瑞。只是李广作为一个穿越众,始终保持着一个小心谨慎的心态。他也非常清楚。根据自己的成长经历,要是搞什么诗词歌赋来出名,那完全是扯蛋。
  一是他没有这方面的积累,后世的那点知识,放在这里,并不一定就合适了。二是他本就不愿意走这条路,真出名了,各地的读书人汹涌而来,要和他做个交流。到时他是露面呢还是闭门不见呢?搞这套,迟早得露馅,还不如绝了此途。
  还有个养望的途径,就是当个大侠。李广一身武艺,又善骑射。在义士侠客中能够迅速的建立起自己的威望,然后可以通过这些市井之徒的口口相传,达到名震一方的目的。
  只是这条,也被李广给否决了。看看朱家、田仲、剧孟、郭解这些大侠的下场就知道了。这些人,在历史上,统统都被汉王朝视作不安定分子而被定点清除。哪怕是有王公贵族为之求情,那也不行。
  李广若是和这类人搅和到了一起,皇帝会放心?就算皇帝一时想不到这上面去,但御史要是参上一本,说他李广身在朝堂,结交江湖匪类。这不完蛋了吗?
  至于其他的事情,还没有证明过自己的李广,人微言轻,实在是没什么发言权。或许只有在他上战场,立下功勋,有了官职之后,他的话,才会被人重视吧。
  所以现在李广除了找几个工匠打造点小物事,又还能做什么呢。其实,也还是有事情做的,比如读书。
  接下来几日,李广一边陪二个兄弟下棋,一边让输了棋的李蔡、李宣给他读兵书。理由有二,一是下棋与兵书相印证,大家一起学习进步。二是他最近眼睛有些不太好,看字不清。
  李蔡听说李广眼睛不太好,不由心中大急,一个高手要是眼睛不好了,一身功夫就废了一半了。于是就忙着要去请医生。
  李广忙劝住,道:“我无妨,许是近来用眼过度,眼睛有些干涩。休息数日,定会复原。还是不要延医问药了,免得惹父母大人担忧。”
  李蔡听了,就看着李广道:“大兄果真无事?”
  李广心中就长叹,我不过是想看看你们读书到底是怎么断句的,怎么就这么难呢?他穿越过来,虽然继承了这具身体的一切知识与感情。但家中藏书他又不可能全看过。字他都认识,连起来读,大概也知道之乎者也可以当句子的结束,夫、唯等可以当文字的开头。但还有更多不懂的,自己一个人琢磨参详哪里忙得过来。找两个弟弟来帮忙,那是再好不过了。安全得很,不会被人怀疑,还省事。
  于是就忙道:“真无事,若有不适,我比你还急。”
  听了这话,李蔡与李宣就一齐笑了起来。也是,眼睛真有问题,大兄岂不是要心焦死了,哪里还有闲心陪他们下棋读书?
  这会想要获取知识,除了家学渊源,就是要拜师,通过师长的口口相传来继承文化。李家当然是家学传承。家里的藏书很多,除了些大路货之外,最多的就是兵书了。
  《司马法》、《尉缭子》、《孙子》、《孙膑》等兵书全部有。更多的还是许多有关于战技的兵书。比如剑道、射技、手搏等等,甚至连《墨子》都有。
  以前李广最好战技,对其余虽然看过,却早就忘得差不多了。每日里只是打熬身体,研究射术。也怪不得后来还写了《李将军射法》传世,并被人归入兵技巧家的行列。
  现在换了个灵魂,李广当然不想这么干了。建功立业没问题,但基础也得打结实啊。没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如何能够在将来的战争中逐步成长。再力大无穷,再神射无双,不会娴熟的运用兵法,最多也不过是一个猛将罢了。当个先锋官没问题,想要带领大兵团作战,那就有难度了。
  李广如果不想重蹈历史的覆辙的话,他最好还是老老实实的啃兵书吧。或许读了也没啥用,但不读就一定不会有进步。熟能生巧,并不是一种无效的手段。有了理论知识武装头脑,再在战场上逐步印证,这才会迅猛成长。
  李广从来不认为自己是天资过人的那种人。他后世所获得的,全部都是他用自己的勤奋和汗水换来的。旁人都羡慕他的名校光环,羡慕他的好单位。却又何曾想过,他为此付出了多少汗水?
  别人在没起床的时候,他已经起床学习;别人在吃喝玩乐的时候,他在图书馆;别人在早早爬床睡觉的时候,他在挑灯苦读。不如此,贫寒的农村娃,如何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只有付出了汗水,才会有收获的机会。
热门推荐
我在春秋当权臣 我在春秋当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