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好官人 / 第九百八十五章:敌营内讧

第九百八十五章:敌营内讧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那瞭望员的情况呢?”
  
  在城墙上建起一座高台,约摸有六丈高,就相当于海船上的观测员了,还是拿着望远镜上去的。也就是平原才能用这一招,要是山城的话,这就根本没法用了。即便是这样,也就能观测到三十里地左右的情况罢了,而且良乡、玉河是宋军主动放弃的,也就是说西边、西南边根本不用看了,肯定已经被辽军占领了。“辽军密密麻麻,也瞧不见援军在哪。”
  
  董成虎苦笑道:“小相公,咱们是不是陷入了死地?”
  
  “是。”
  
  张正书很平静地承认了这个事实,“不过对整个大宋来说,这绝对是调动对手的最佳策略。如果我们的友军懂用兵的话,他们会趁机收复其他州城的。”
  
  其实,他们两人都知道,其他经略使进不进军,完全取决于赵煦的圣旨言辞。
  
  如果言辞激烈,他们非得硬着头皮上阵进军不可。如果赵煦的圣旨言辞温和,他们就磨洋工了。
  
  换句话说,张正书他们这一支军队的命运,其实是掌控在赵煦手上的。
  
  “小相公,那我们……是要死守了吗?”
  
  董成虎反倒是平静了点,不再那么紧张了。
  
  “呵呵,你瞧我是那种嫌命长的人吗?”张正书笑了,“放心吧,事不可为的时候,我们就撤。”
  
  “额……”
  
  董成虎有点无语了,这个张小相公是一点名将风范都没啊,简直像是一个阴险流氓和刺客的结合体。要知道,张正书都有这么多战功了,为什么就不能像一个名将一样,有点名将风范呢?但不知道为啥,董成虎很安心,跟着这样一个统帅,简直不要太爽!
  
  “这些都是以后的事了,现在就打得契丹人见到我们就怕,看到我们就掉头跑!”张正书嘿嘿邪笑道。
  
  这是一个宏大的目标,董成虎听了浑身充满了干劲。
  
  “绝对可以的!”
  
  董成虎倒也是说到做到,亲冒矢石,到城墙上指挥战斗。哪怕是受了伤,也不肯撤下去。
  
  随着伤亡逐渐增大,契丹人也不复一开始的武勇。没办法,这士气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对面的宋军如此坚韧,哪怕城墙被一时间夺去了,也很快会再次组织收复失地。这样的对手太可怕了,万众一心,简直是无懈可击。再加上城墙上无法展开所有军队,哪怕是十分一都不行,再大的兵力优势都被稀释了。
  
  连日下来,辽军伤亡惨重,最后不得不暂时退却休整了。双方陷入了对峙当中,虽然不曾攻防了,对抗也不曾减少过。张正书也不是只挨打不还手的主,主动策划了几次袭营,而且每一次都成功。即便斩获不多,却气得辽军将领直跳脚,要不是考虑到己方的士气已经很低落了,如果再次战败怕是都要哗营了,辽军将领早就下令再次攻城了。
  
  对峙之下,双方的神经都绷得很紧。
  
  时近初冬,北风凛冽,辽军将领太明白这天气下不用进攻,怕是衣裳单薄的宋军都会冻死一大批的。
  
  然而想不到的是,宋军的板甲内还穿着棉甲,虽然不算厚,却也能抵抗北风。
  
  宋军唯一的忌惮是,粮食问题逐渐严峻。
  
  而且此时身在孤城里,无法得知外界消息,张正书的心态也悄然发生了改变。
  
  不过,这几日辽军好像不太对劲啊?
  
  张正书倒是挺奇怪的,难道辽军真的哗营了吗?但很快,张正书通过望远镜看到了不一样的情况,似乎每一个契丹人的脸上都很忧愁。对面的契丹人没想到宋军有望远镜这种神器,还以为自己表现得天衣无缝,但张正书却已经猜测开了:“能让契丹人心急如焚的,不外乎两种情况。一是后路被断或腹背受敌,二是粮草用完。第二种情况基本不加考虑,辽军出征,又是在幽云十
  
热门推荐
我在春秋当权臣 我在春秋当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