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好梦时代 / 第十二章 买大宅

第十二章 买大宅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为了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李建华想了很多法子,买到了不少高价菜,不仅自己家吃,还送了一些给他大哥大姐家,他大伯和二伯家,以及母亲的娘家都送了一些。
  事实上,空间戒指里面存放着大量的食材,全部拿出来,做成菜肴,可供十个壮汉大吃大喝一年以上的时间,另外,空间里还存放着上三千多份拿出来马上可以吃的菜肴,这些菜肴可都是名厨精心烹制的,当初花可高建华不少钱。
  相对地球上的时间,空间戒指里面的时间是停止的。
  把刚刚出锅热腾腾的菜肴装进食盒里,再放进空间戒指中,不管地球上的时间过了多久,放在空间的菜肴刚拿出来时与刚放进去时是一样的,依旧是热腾腾。
  储物戒指的空间体积足够大,需要存放的物资远未装满空间,为了充分利用这些空间,高建华在空间里存放了大量的食物以备不时之需,他穿越重生后,储物戒指里存放的物资一件没少。
  过去半年多的的时间,新生的李建华从空间里取出不少食物和食材,绝大部分进了自己的肚子。
  李建华六二年十一月出生的,未满十八周岁,营养跟得上,加上他每天都锻炼身体,过去半年多时间,他的身体足足长高了五厘米,成为李家身高最高的人。
  我的个子还能长高,这是李建华的自我感觉,事实也是如此。
  正月初二,李建华待在家里休息。
  到了初三,李建华在家吃过早餐,马上就骑自行车出门,前往各家邮局购买庚申年猴票。中午的时候,李建华回到家里吃饭,下午继续出门购买猴票。
  一天的时间,李建华就买到了526张整版的猴票,每张整版的猴票有80枚,共计42080枚,总共花费3366.4元。
  李建华买来的猴票都是整版的,不是整版的猴票,他都没有买,留点汤给其他人喝。
  将来,一张整版的猴票比80枚单枚的猴票值钱,李建华对此很清楚,但他不会整版整版地出售猴票,大部分整版的猴票会被他撕开成单枚的。
  李建华打算五年后,开始出售猴票,他不会为了图方便,而将猴票卖给邮商,他更愿意雇人将猴票买给集邮爱好者,毕竟猴票到了集邮爱好者手中,就算会重新流回市场,但比例不会很大,这样可以避免有人和他抢生意,毕竟他手里有大量的猴票。
  京城的邮局数量太多了,李建华用了三天的时间,将大部分邮局逛了一圈,他总共花费9088元买下了1420张整版的猴票,总共113600枚。
  买下十万多枚猴票,李建华依旧没有满足,他还亲自去了廊坊、TJ等京城周边城市,用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买了两千多张整版的猴票。
  “差不多四千张整版的猴票,才花了两万五千多元,三十多万枚啊!”
  返回京城的途中,李建华有种偷着乐的感觉。
  快到京城火车站时,李建华忽然想到,自己已经改变了历史,会不会起到蝴蝶效应,让更多的人开始关注邮票收藏。
  “想着干什么啊,不管了,就算将来猴票没有大量当做邮资使用掉,猴票的价格涨幅没有那么惊人,我现在投资买猴票,利润肯定很丰厚……退一万步讲,这笔投资亏本了,也伤不了我的筋骨。”
  离开火车站,李建华倒了两班公交车,回到了家中。
  出门之前,李建华骗家人说,杂志社组织员工去TJ考察,他家人相信了他的话。
  从外地回来后,李建华有了新行动,开始四处打听谁家卖房子,他准备买套大房子住。
  这个时代的京城,还没有民营房地产开发公司,新房子都是政府单位盖建的,他自己想买套房子,只能从私人手里购买。
  三月初,李建华到杂志社交稿,他和总编聊天时,他说自己想买套房子,问对方知不知道有人想要卖房子。
  “建华,你问我算是问对人了!”总编笑道,“我有个朋友正要卖房子,就是他那套房子面积有点大,价格不便宜。”
  “多大呢?”李建华感兴趣道。
  “那是一座四合院,独门独户的,建筑面积有两百多平米,院子有一百多平米。”
  “多少钱?”
  “那房子的位置很好的,走出大门就是大街,距离中南海不到七百米。房子是好,就是价钱贵,要价八万元,一口价。”
  “八万……”
  李建华听了总编对这房子的介绍,他已经下定决心买下这套房子了,可听到售价,顿时意识到自己暂时不好把存放在储物戒指里的资金拿出来买房子,而自己之前写文章赚到的所有稿费总和,距离八万元的房价差一大截。
  “真贵啊!”李建华轻叹道。
  “是挺贵的,整个京城能拿出这么多钱买房的人也没几个。”
  李建华并没有放弃买这房子的念头,问道:“您那位朋友为何要卖房子啊?”
  “我那位朋友的家里,以前挺有钱的,是民族资本家,在京城有好几套大宅,大革命期间,他和他家人受到了冲击,几套房子也被没收了。去年,他全家人都平反了,没收的房子也还了。现在,他准备送儿子去国外读书,花销很大,而房子的租金收入太低了,所以,想到卖房子。建华,你有兴趣的话,可以先去看看房子,如果你满意的话,我可以给你做担保人,你先付四万,剩下四万,明年再给。”
  “四万,”李建华沉吟道,“我一时也拿出这么多钱……”
  “你拿得出。”总编笑道,“忘记告诉了,华夏青年出版社准备出版《明朝那些事儿》,之前出版的《品三国》的销量不错,加上《明朝那些事儿》在我们杂志上连载后,反响很不错,出版社方便主动提高了这本书的时间的稿酬,每千字三十元。”
  (本人感觉每千字三十元的稿酬标准太高了,出版社还主动提高,太不合理了,但为了小说情节的发展考虑,还是这么写了,希望读者谅解!)
  “涨稿费了,太好了!”
  喜从天降,李建华顿时乐了。
  一个多星期后,李建华在没有告诉父母的情况下,先拿出了四万元,买下位于中南海东面的一座四合院。
  剩下四万元购房款,1980年11月1日之前付清……李建华给卖家写了一张欠条。
  这座四合院落成于1948年,房龄三十余年,保养好,看上去不没有破旧感。
  四合院的建筑面积足有236平米,院子的面积有148平米,面积够大,够气派!
  地段更没的说的,完美!
  李建华初次登门看房时,就喜欢上这座充满老京城韵味的建筑。
  花费花八万元买房子,房主还主动提出免费赠送旧家具,李建华觉得自己赚大了,偷着乐了。
  在别人眼里,这些旧家具不怎么值钱,而李建华的看法完全不同,他在这堆老家具中看到了多件红木材质的,五件紫檀老家具,三件海黄老家具,最让他满意的是一件保存完好的海黄架子床。
  李建华知道将来红木的价格会大幅上涨,其中海黄为最,简直涨疯了,再过三十五年,这些红木家具总市价在五千万元以上。
  三十五年后,单单卖旧家具,不卖房子,就可以让李建华获得五百倍以上的回报。
  拿到房产证后,李建华高高兴兴的回家了,等父母下班回家了,他拿出房产证献宝。
  “爸,妈,您们看看这是什么!”
  “什么啊?”宋秋菊接过本子,低头一看,愣了片刻,翻开本子,看到了幼子的名字,惊讶道,“小五,你怎么买房子了呀?”
  “难得遇到这么一座好房子,我就把它就买了。”
  “你这孩子,买房子这么大的事情,你怎么不和爸妈商量啊?!”宋秋菊不悦道。
  “妈,您放心吧,这房子真的不错。”李建华呵呵笑道,“房子,我已经买下来了,想退也退不了啦。门锁,我都换上新的了。明天正好星期天,我们一家人去看新房子。”
  宋秋菊无语了,盯着幼子看了几眼,问道:“花了多少钱?”
  “八万。”
  “什么?”宋秋菊瞪大了眼睛。
  李宝农脸上也流露出惊讶的表情,问道:“小五,你怎么有多钱呢?”
  “写文章赚的呗,呵呵,其实我拿不出八万块钱,先付了四万,剩下四万,十一月份之前还清。”
  “四万?”宋秋菊笑了起来,“你说,你靠写文章赚了四万?”
  “赚了四万多。我买邮票,买古玩字画,已经花了好几千了。”
  “你……”宋秋菊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你长本事了。”
  “妈,我长本事不好啊!”李建华呵呵笑道。
  “买房子这么大的事情,你先和爸妈说一声都不行啊?”宋秋菊板着脸问道,“你……”
  “我没说不行。我就是觉得,如果让您和爸知道,我要花八万元买房子,可能您们不会同意,所以,我就先斩后奏了。”李建华抓住母亲的手腕,摇晃了几下,“妈,您就别生气了,您气坏了身子,我的罪过可就大了。”
  宋秋菊扑哧一笑,瞪了李建华一眼,说道:“这次就算了,下次有这种大事,可一定要让我和你爸知道,不然,把你的屁股打开花。”
  “知道了,我记住了。”李建华嬉皮笑脸道。
  李建华的父母,以及他的二哥二姐,见到他新买的房子,都很高兴。
  “小五,你买了这么大的房子,就算住进十人也不挤。我结婚后,能不能住在这里啊?”李建军含笑问道。
  “可以!”李建华微笑道。
  “谢谢了!”李建军开心道。
  “自家兄弟不客气。”李建华顿了顿,继续说,“不过话要说清楚,北面面的正房,我和爸妈住。”
  “没问题,我住东厢房。”
  “那我只能住西厢房了。”李孝珍嘻嘻笑道。
  “小五,那我们现在住的老房子怎么处理?”宋秋菊问道。
  “本来说给二哥结婚用的,既然二哥愿意在这房子里结婚,我觉得老房子就给大哥吧,大哥一家住在筒子楼太挤了。再过两年,我给大哥二哥,还有大姐二姐都买一套房子。”
  “小五,你就别显摆了。”李孝珍打趣道,“你是不是怕别人不知道你有钱啊?”
  “我对你好,你不满意?”李建华翻白眼道。
  “哪有不满意了,我的小五最好了!”李孝珍笑着伸手捏李建华的脸颊。
  李建华任由李孝珍捏他的脸颊,宋秋菊看过不去了,拍开了李孝珍的手。
  “你别对小五动手动脚。”宋秋菊不悦道,“你一个女孩子家家,这样像什么样啊?!”
  “妈,您别说二姐了,没事的。”李建华微微一笑,转移话题道,“我们什么时候搬过来住呢?”
  “今天下午搬过来吧!”李建军说道。
  “这也太匆忙了!”李宝农说道。
  “就今天有空,不然要等到下个星期天了。”李建军说道。
  “就今天吧,多叫几个人帮忙。下个星期天,家里做些好吃的,请亲朋好友来家里做客。”
  这天晚上,李建华和父母,以及二哥二姐住进了新家。
  没过几天,李建国一家人也搬家了,住进了李宝农名下的房子里,将来,李建国不能走路上下班了,但他妻子上班路程更短了,新住所距离他儿子就读的小学也不远。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