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大国重器 / 第十章 原则性问题

第十章 原则性问题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第二天,秦舒淮分管的工地,第一颗旋挖钻桩基成孔,给秦舒淮报验自检。
  在铁路单位,报检的流程,一般是施工队自检合格后,报工班的技术员,技术员自检合格后,再报现场监理。
  对于桩基施工,施工队按照工班技术员交底的孔深,钻够孔深,就不会再钻,然后便是报工班技术员检验。
  当秦舒淮来到工地时,施工队已经做好了准备,测绳早已放在孔内。
  桩基报验,最基本的检验内容,如孔径,孔深,垂直度,泥浆比重等项目。
  其中孔径,指的是桩基的直径,设计的桩基,是一米直径,那么检验时就要满足这个要求。
  用什么方法来检验桩基的直径呢,通常使用探笼,就是把钢筋笼做成桩基直径大小,桩基直径6倍长,用吊车吊起之后,放入钻好的空内。
  如果这个探笼能下去,那就说明桩基的直径是够的。
  孔深,毋庸置疑,就是桩基的深度,在开钻前,技术人员就超好了标高,交底给了施工队,让他们钻多少米的深度。
  而孔深的测量,一般采用测绳,就是用特制的绳子,并在绳子底部,吊一个三角重物,放入孔中,检测孔的深度。
  毕竟一个深五六十米的孔,孔有都是泥浆,总不能下去测量孔深。
  在测绳上,每隔一米,都有一个读数,可以根据测绳的读数,知道孔的深度。
  秦舒淮到现场的时候,施工队已经放好了测绳。
  “秦工,测绳已经放在孔内了,你看看读数吧。”施工队的技术员张赫笑着道。
  张赫现年二十六岁,此前一直干冲击钻,去年才开始跟随他的老板,干旋挖钻。
  相对来说,旋挖钻的钻进速度更快,比冲击钻更累。
  “是昨天校核的那根测绳吗?”秦舒淮面不改色道。
  校核测绳,无非就是用钢尺,对这根测绳进行长度校正,确保测绳的长度准确。
  因为测绳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桩基的深度是否满足要求。
  而且测绳的材质也有要求,不能有弹性的材料,确保测绳使用后不会变长,保证齐准确性。
  从九八年开始,施工队越来越不老实了,为了偷工减料,可谓是用尽手段。
  他干活和校核的测绳,有可能不是同一根,比如校核的测绳长度和标准都够,实际使用的测绳却是另外一根,长度不足。
  如此一来,务必导致钻孔深度不够,不符合设计要求。
  对工班来说,桩基长度不够,是偷工减料,但对施工队来说,他们少干了一部分活,却拿了施工桩基全长的钱,减少了时间。
  毕竟桩基越往下,地质越硬,大部分持力层都是岩石,旋挖钻在上部一小时可以钻八米,在桩基底部,因为地质太硬,有些时候,连半米都钻不进。
  更何况,钻土质和钻岩石,对钻机的磨损,那可是天壤之别,还浪费大量的时间。
  所以,有些施工队为了缩短时间,往往在测绳上做手脚。
  这种情况,尤其在冲击钻的队伍中,经常出现。
  当秦舒淮听说张赫这个队伍之前是施工冲击钻的,心里便留了心眼。
  “就是昨天校核的那根测绳,工地就这么一根。”张赫道。
  就在这时,一辆车来到现场,马超从车上走了下来。
  “马部长。”
  “马哥!”
  “小秦,成孔了?”马超问道。
  “刚成孔,我给他验验孔深。”秦舒淮道。
  这两天,马超虽然也跑现场,但是技术工作都不管,都是秦舒淮负责,甚至连指点都没指点。
  不像一个技术员人员,到是像一个现场作业队长和领工员。
  “嗯,你验吧,验完给李工报验,及时浇筑。”马超吩咐道。
  秦舒淮点头,来到桩基旁,张赫笑呵呵的过来,道:“秦工,你掂掂,看是不是到底了。”
  测绳下方是一个三角铁块,触碰到底的时候,持绳的手明显能感觉的到。
  秦舒淮接过绳子,然后上下掂了掂。
  如张赫所说,的确到底了。
  再看测绳读书,54米出来约20公分,秦舒淮用尺子量了一下超出的部分,是19公分。
  也就是说,这个孔深是54.19米。
  “设计多少。”
  “54米”
  比设计超19公分,这个深度还是可以的,因为底部有沉渣,重些的小石子和土块,都沉在底部,所以在钻进的时候,肯定要比设计孔深深一些。
  “底部岩石和设计相符吗?”秦舒淮又问道。
  因为每一个桥墩的桩基,在图纸上都有地质情况,到了哪个地层是什么地质,在图纸上都标注的很清楚。
  施工过程中,施工队必须采集钻进过程中不同米数的地质原材,放在专门的盒子里,并做好标记。
  这些地质情况,需要和设计图纸上的地质情况一样,尤其最底部的持力层地质情况,最为关键。
  一旦底部地质情况和设计不符,严重的可能还要变设计。
  比如,底部地质设计是花岗岩,但实际施工过程中,底部地质却是粒岩,这两种地质支撑受力情况,可是完全不同。
  遇到这种情况,必须让设计院专门派人,到现场见证,如果设计院认定可以继续施工,那么施工单位便可以继续施工。
  如果设计院认定,这种地质无法满足持力层要求,就要变更设计,桩基的长度,很可能就要改变。
  所以,在验孔的时候,地质情况还是要看一下,确保和设计相符。
  “相符,花岗岩,我已经放在渣样盒里了。”张赫道。
  的确,在旁边,就摆放好了渣样盒,从渣样的颜色来看,应该是花岗岩,但和花岗岩又有些不同。
  “把测绳给我拉起来看看。”秦舒淮想了想道。
  “拉起测绳来?”张赫一听,眼光闪烁几下,迟疑不定。
  “嗯,拉起测绳来。”秦舒淮重复一句道。
  “秦工,你是不是想验孔径,我已经下过探笼了,你看旁边的探孔,都沾满了泥浆。”张赫笑着道。
  的确,在一侧摆放的探笼,沾过的泥浆已经干了,显示着这个探笼,已经下到过孔内。
  “你把测绳给我提上来。”秦舒淮没有回答,继续道。
  “好,好吧。”张赫无奈,点头道。
  随后,张赫叫来两个工人,把放入孔内的测绳,一点点的拉起来,秦舒淮明显发现,张赫面色有些异样。
  当拉到十五的时候,秦舒淮终于发现,张赫面色为什么闪烁不定了,只见在测绳上,系了一个很大的结,粗略看应该短半米。
  “这怎么回事?”秦舒淮面色阴沉道。
  张赫也是脸色一变,质问工人道:“这怎么回事,测绳谁给打的结?”
  “不知道啊。”其中一个工人回道。
  “秦工,这个我也不知道谁打的结啊。”张赫有些为难道。
  张赫这话,秦舒淮怎么可能相信,要不是他自己做主,谁敢把测绳打结?
  再联系刚才张赫面色犹豫不定,来之前测绳已经放到孔内,这一系列的异常,已经表明,张赫心里有鬼。
  “张工,我知道你以前是干冲击钻的,少干半米,多省不少工吧。”秦舒淮面色不改道。
  “秦工,不是这个意思。”张赫四周看了看,发现马超已经走远了,拉着秦舒淮道:“秦工,这次真不知道谁打的结,你看这次就算了,晚上我俩好好坐坐?”
  张赫心里那点心思,秦舒淮怎么可能不懂。
  如果说,秦舒淮的经验,还是刚毕业,那么绝对看不出张赫在测绳上做了手脚,也不可能这么强势。
  甚至张赫刚这么做,肯定也考虑到秦舒淮刚毕业不久,因为秦舒淮对这些东西不懂。
  既然被发现了,张赫怎么也要解决这件事不是,不然的话,秦舒淮一旦给工班领导说,最后麻烦的还是张赫。
  毕竟施工队进场的时候,安全、质量、环保等问题,已经重点强调了,一旦发现这种情况,罚钱可不少,搞不好干个桩基还白干。
  “张工,我知道下面岩石很硬,对钻机有影响,但是不钻到深度,是不可能的,原则性问题,你现在给我重新测一下孔深。”秦舒淮没有理会张赫,安排道。
  “秦工,我们可是马工班长叫来的队伍。”张赫见秦舒淮和自己杆上了,拿出马经理来压秦舒淮。
  所谓马工班长,就是分管秦舒淮这个工区的副工班长,叫马志强。
  在工班干活的施工队,哪个不是有关系,甚至不少人还是铁路局领导亲戚,不然的话,怎么可能接到铁路上的活。
  秦舒淮眉头一皱,没想到其中还有这么一层关系。
  张赫见秦舒淮皱眉,以为秦舒淮忌惮了,被马志强吓到了。
  毕竟一个工班的副工班长,还压不住一个刚来的学生技术员吗?
  软的不行,张赫便来硬的。
  “先测孔深!”秦舒淮面不改色道。
  “好的。”张赫点头哈腰道,以为秦舒淮不计较这事了。
  随后,测绳放入孔内,秦舒淮从测绳上读到的数是53.5,比设计足足少了半米,而这半米,也正是最硬的地方。
  搞不好,要磨一个小时,对钻机的破坏非常大。
  “继续钻进,孔够深之后,在报验!”秦舒淮丢下一句话便走了。
  对于这种原则性问题,是坚决不能放的!
  秦舒淮很清楚,施工队伍,你越是对他松,他越大胆,什么事都干的出来。
  现在对他们放松,这无疑就是自杀,自毁前途!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