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历史军事 / 游闻三国 / 第六章 郭嘉在市集发现了 ⊙o⊙ 啥?

第六章 郭嘉在市集发现了 ⊙o⊙ 啥?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夜,漆黑的房子透过一丝丝月光,忽然房间里有一个人影慢慢的走向穆良奇。突然一声“咔”,在这寂静的夜,清脆而又响亮,原来他踩到了搁置在一旁的树枝。此时穆良奇眼睛猛的睁开,很显然他被这响声惊醒了,他将手悄悄的摸向自己的佩剑,准备随时一跃而出。那个人影的手快碰到穆良奇肩部时,穆良奇一个翻滚,回手将剑搭在那个人影的脖子上沉声的问道“谁”
  那个人影呆了一会儿,忙说道“我,奉孝啊”
  穆良奇仔细的看清身影,且声音就是郭嘉的声音,他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原来是你啊,吓死我了”
  郭嘉擦了擦头上的汗水说“没必要这么谨慎吧”
  穆良奇看了他一眼,不在意的说道“你不懂”他又打了个哈欠又问到“这么早叫醒我干嘛啊”
  郭嘉点燃一个火把说道“该走了,否则赶不上早市了”
  两人准备了一下,走出竹门时,公鸡刚刚打鸣,穆良奇不解的问道“这么早去?”
  郭嘉指着前面那座山说道“要想去早市,必须翻过这座山,快走吧”说完便向前走去。穆良奇再怎么不想也只能跟上去。
  当他们到山顶的时候,天空中间呈现青蓝色,两边淡蓝色,就像一块蓝翡翠。东方有一道五颜六色的彩霞,像一道道金光闪闪的利箭射向天空。不久,蓝翡翠旁的镶边比以前更多了,更绚丽了,像一条条彩带把东方团团围住,太阳升起来了。
  郭嘉和穆良奇感慨万千,他们从未在清晨时分站在如此高的山顶,他们也从未看过如此美丽的日出。穆良奇对郭嘉颇有感悟的说“人的一生,有起有落,但大丈夫在世就应该像这日出,气势磅礴”
  郭嘉也复合道“大丈夫该是如此”
  两人又继续往山下小镇里即将开始的市集走去。
  “青菜,青菜,换兔子肉”
  “豆腐,来一块吗”
  “你这个咋卖的”
  “不讲价”
  ……
  早晨的雾气打严重的挡住了他们的视线,但是这些叫卖身买卖身,却一丝不漏的传到他们的耳中,他们离早市不远了。
  三国时期的早市,并没有什么高楼琼宇,或者说繁华的街市。这里有的只有无尽的小摊,大部分卖东西的商人都是随地摆摊,他们都是农民。他们会把自己的农作物,跟山上打猎的猎人,作为交换,换取肉食。左右两边间隔大约5米左右。但是,从这里,穆良奇很容易感受到这个时代经济崩溃,因为他所看到的早市已经倒退到原始的以物易物的时候,早市上面的商品也非常单一,不够丰富。来往的买客,也都是农家人的模样,或者说山上的猎人,他们手中会有几只还带着血的兔子或者其他野兽。
  听郭嘉说,这里的早市也并不是说由什么人而组织起来的,只是基于一种生活需求,干农活的人想吃肉,打猎的人想吃蔬菜,从一开始的一两家定时间,定地点公平交换,到后来的早市,这是一种渐渐形成的经济市场,这就是早期的原始经济。
  由于,近几年来黄巾的战乱,导致五铢钱在市面上流通不顺畅,所以,他们改用以物易物的方式,来进行自己所需物品的互换。这也是由于他们大多是士族家族的佃农,很少能得到钱。或许有主人家看他干的不错,赏赐他些钱币。但是在这里,钱币显然是行不通的,没人愿意到城镇上去,因为附近的城镇,都受到黄巾的骚乱,只有在这荒山遍野,才能享受片刻的安宁。想到这里,吴良奇不由得感慨了,他想,黄巾的战乱不仅仅是对社会安定的一种混乱,也是对社会经济的一种冲击和打击。社会治安非常容易平定,但是,经济又有谁来解决呢?古代人真正懂经济的没有几个,非常的少。那些懂经济的人,也会为自家的利益而考虑,最后牺牲的还是这些普通老百姓
  “哎”穆良奇也只能无奈的叹叹气。
  就在穆良奇沉思的时候,郭嘉拍了拍他的肩膀。“嗯?”他好奇的看了一眼郭嘉,郭嘉往集市的一个方向看了一眼,穆良奇也跟随他的视线看去。原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那里围了一群人,隐隐约约还听到争吵的声音。他两仔细听了一会儿,也没听到什么有用的东西,正当穆良奇准备往其他方向逛逛的时候,郭嘉拉住他的衣服说道“等等,我似乎听到了我故人的声音”
  穆良奇又往那个人群看了看,说道“去看看如何”,郭嘉毫不犹豫的同意了。说完两人向人群密集处走去,争吵的声音也越来越清晰。只听一年轻声音说道“我这五铢钱可流行于大汉帝国任何区域,为何你这里不行”
  一个苍老的声音回答道“小老儿一生居住在山中,也并无打算出去,而这里的市集也只以物易物,不收五铢钱,就算公子您给我这么多五叔钱也没有用啊,请公子还是用其他东西来换吧”
  这时郭嘉,穆良奇也成功挤进人群,还没等穆良奇整理完因挤人群而弄乱的衣服,郭嘉便拿过穆良奇手中近几日打来的动物皮毛上前说道“老人家,您看我用这皮毛换您这个,可否?”
  刚刚那个年轻人看到郭嘉出来帮他顿时想表示感谢,但是看到郭嘉对他笑时,又退后半步,看着郭嘉处理这件事。穆良奇张了张嘴,想说什么,看到他们俩后又闭嘴,安静的现在那,打量着那个年轻人。
  那个老人仔细看了看郭嘉手中的皮毛,用勉为其难的口气说道“可以,可以,哎”拿着皮毛慢慢的走出人群,随后周围的人群也散开了。
  那个年轻人走出来,向郭嘉鞠了一躬,说道“奉孝,这次若没你,真不知如何是好”
  郭嘉笑了笑说道“文若,我俩何等交情,还需此等虚礼?”此时郭嘉又看到在一旁站了半天四处看风景的穆良奇,拉着荀彧的手来到穆良奇面前,穆良奇注意到后,立马更正衣冠,微笑着看着青年,那个青年也微笑看着穆良奇。
  “继志,我来介绍一下,这是我的幼时同窗,荀彧,字文若”郭嘉拍着荀彧的肩膀说道,说完荀彧对着穆良奇鞠了一躬。
  郭嘉又指着穆良奇说“文若,这是我在山里遇到的大贤,穆良奇,字继志”说完,穆良奇也对荀彧鞠了一躬。
  “哎,文若,你不是在宗族帮你叔父修书嘛,怎么有时间跑到这荒郊野岭的地方来”郭嘉一脸好奇的问道
  “你不知道,我叔父荀爽早在几年前应召去京城,我特地前去看他”荀彧回答道。
  “此地人多眼杂,声音杂乱,不如边走边说,如何?”穆良奇也插了一句说道。郭嘉和荀彧看了一眼周围,便点头同意了,三个人分别拿着东西边说边谈的上路了。
  “文若,可否与我说说近来外界所发的重大变故,我深居山中以有些时日。”郭嘉问道
  “因黄巾之乱的原因,天子又取消了党锢”荀彧回答道
  穆良奇想了想第二次党锢的解除原因,完全是因为黄巾的来势汹汹,汉灵帝不得不考虑解除党锢这一建议的可行性,在与自己身边最具政治见识的宦官吕强商议后,灵帝接受了建议,赦免“党人”,而所谓的“党人”事实上自然不是谋反者,相反,他们是更具热情与才具的汉王朝忠实拥护者,赦令一下,效果也是不错的,绝大多数人因感念皇恩浩荡,纷纷奔赴沙场或运筹帷幄,纷纷为为朝廷效力,最后将黄巾之乱平定。可以说,黄巾之祸的平定,解除党锢,也有决定性的因素。很显然荀彧的叔父荀爽也在之列。
  
热门推荐
我在春秋当权臣 我在春秋当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