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武侠仙侠 / 大德天子 / 第一章 谪仙洛凡尘

第一章 谪仙洛凡尘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大义王朝,传承百余年,长寿程度在中原大地上的大一统王朝中虽然只能排到中下游,但好在与排在前一位的王朝只差二十余年时光。
  虽然千秋万代只能算作远大理想,但二十几年还不是一眨眼的功夫?
  何况王朝扫平春秋的余威仍在,兵强马壮,百多年都这么安安稳稳的过了,还差这二十几年?
  朝野上下,心怀这种想法的人不在少数。
  大义朝第四位皇帝,号称义玄宗。
  在他登基的第十五个年头,也就是义玄十五年,王土之内南七北六一十三州,整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九月,麦穗金黄,秋风吹的不仅是麦浪,还是百姓心中的喜悦。
  这是多年来少见的一场大丰收。
  但对于习惯了农耕生活正在欢庆丰收的中原百姓,边关塞外的游牧民族不得不考虑即将到来的寒冬。
  中原百姓储备了足够的粮食,不愁冬天吃喝,或者干脆再降一场大雪,瑞雪兆丰年,没准就预兆着明年还有一场丰收。
  可塞外呢?
  就算只吃牛羊,那也没盐啊。
  通商什么的多麻烦,既然各个部落内不论男女老幼都能骑马弯弓,就让各部自行组织,对他们眼中的中原粮仓发动侵袭。
  而这种类似军事行动的行为被他们称之为……
  秋猎!
  不过真正有威胁的秋猎那都是大义朝还未崛起前的老黄历了,当初中原动乱,大小王国多如牛毛,所谓有刀就是草头王,聚集三五百人随便挑个山头就敢竖起一杆王旗。
  在那个动荡年代,神州大地上矗立着五个庞然大物一般的国家,史称春秋五霸,而那个时候,草原诸部也都蠢蠢欲动,虽然人心不齐,没有过一次整齐的联合入侵,但每次秋猎总是盆满钵满。
  当初麾下只有一座小城,兵不过万,将不过百,随时都有倾覆可能的大义朝却悄悄起于微末,经过了几次扩张,和一次以少胜多拿下五霸其中之一后,便以风卷残云之势席卷神州大地。
  其速度之快,不过四十年时间便建立起一个新的大一统王朝。
  五霸覆灭之后的遗老遗少不愿意卑躬屈膝,集体奔向草原,但终归是习惯了中原生活,这里的生活习惯实在不适合他们。
  所幸这群人中不乏能工巧匠,又人人都肯出力,再加上某位以曾经的五霸之一为荣,武道几临绝顶超一品的大宗师帮助之下,借助北斗七星之势居然真的在这里筑起了七座气势恢廓的巨城。
  最后这位武道大宗师甚至不惜以身陨为代价,以自身气机勾动天地气象,硬生生的改变塞外格局,不仅将五霸残余气运带到此地,更是让七城变得适合耕种。
  现而今那些遗老遗少在努力跟当地人搞好关系,双方相处愈发融洽,更快速融合到一起,二合为一,建立了一个半由遗老半由草原王帐的新朝。
  秋猎也在逐渐变得仪式化。
  大义朝第四位皇帝轻抚着书房外矗立着的一块石碑,这上面记载着的是皇室组训,这位义玄宗每次心存疑虑的时候都会来到这里。
  他心里对那由五霸遗老和草原王帐组成的所谓新朝从未放松警惕,而且今年的秋猎有些不同以往。
  以往只是单纯的骑兵抢掠,来去迅速,但今年居然有了步兵,还是清一色黑甲的重装步兵!
  被打的措不及手的边军一开始交战不利,甚至还损失了一名边关守将,丢了一座关隘,不过在义玄宗御驾亲征之后,局势很快逆转过来,差点还将那支重装步兵全部吃掉。
  但新朝的的这次行为说是秋猎,在义玄宗看来更像是练兵。
  他心中始终没得出答案,独坐在石碑上,再看看身后的文武大臣,没一个能交出让他满意的答案。
  “朕要尔等何用?”义玄宗沉声问道。
  面对怒火正盛的皇帝,文武群臣噤若寒蝉,一个个低头垂目,不敢言声。
  义玄宗冷眼看着这班文武,良久之后,冷森森开口道:“着兵部十日之内查清重装步兵之事,另拟旨一道,即日起,私贩盐铁出关者,一经查实就地处决,查抄全部财产,出关的官盐在价格上翻十倍!”
  翻十倍?
  这句话让在场的兵部主事之人大吃一惊,一时间都忘了给自己定下短短的十日期限。
  若不是现在大义朝正值国力鼎盛之时,草原诸部那肯老老实实的通商买盐,就算如此还每年还要发起秋猎呢,直接把价格翻十倍不是逼着他们开战么?
  这……
  可这位做事全凭喜好的守成之君却不管那么多,吩咐下去了,文武就要照办,若办不成就等着受罚呗。
  “文武亭盖得怎么样了?”义玄宗回头问了问随身小太监。
  “禀陛下,刚刚建成,正等陛下查验呢?”小太监尖细的声音在身边响起。
  想到文武亭,义玄宗的心里痛快了不少,微微露出一丝笑意:“带路,朕去看看。”
  或许是大一统王朝让这位皇帝有了与生俱来的傲气,他身上的又一大性格,好大喜功,在文武亭上完美体现出来。
  他并不满足守成,觉得自己可以与开疆拓土的先祖比肩,却长期没找到机会,这次正好抓住边关战事,不顾劝阻御驾亲征,在战事结束回朝之后,就盖下了这座文武亭。
  这个名字的来由就是他皇帝陛下的文治武功。
  而这座仅仅由四根柱子支撑的亭子并不华丽,但里面的一块石碑却分量极重。
  这块石碑选用上等石料,先有朝中久负盛名的文学大家挥毫泼墨,洋洋洒洒几千字的文章来歌功颂德,再请来书法造诣仍在文学大家之上的硕果仅存的书法家一挥而就,最后才是几位专精篆刻本不可能凑到一起的大师共同打造。
  这些人中随意选出一位来,都是奉上万金才能见面说上一个‘请’字的人物,此时却都在为他服务。
  似乎这样才符合他的皇家气派,仿佛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他御驾亲征,平定战事的功绩。
  至于这样做的意义或者其中的消耗他都不在乎,或者说他就没在乎过,他连国库剩余金银几许都从没过问。
  义玄宗看着这块石碑,有些控制不住的激动,若不是心中还记得皇家威仪,说不定这张嘴都能咧的对了环。
  “召恒亲王进宫,与朕共进晚膳。”义玄宗吩咐道,又围着石碑转了三圈,这才离去。
  义玄宗的这一个看似与普通人得了宝贝想要炫耀相仿的行为,却给大义王朝历史书写了新的篇章。
  但这一段的历史却极为隐晦,甚至根本没人能够知道其中的一鳞半爪,此事成为千古迷案。
  据野史记载,义玄宗与素亲王晚宴当晚,屋中只有此二人对面而坐,饮酒长叹,但夜过子时,却听屋中几声争吵,烛影晃动,拐杖砸地的声音传出屋子,而一切声音消失之后,义玄宗的五岁独子所居寝宫失火,火势奇大,无法控制。
  第二天,义玄宗宣布驾崩,独子葬身火海,恒亲王登基接任皇位,称义恒宗。
  义恒宗登基当天,连发三道政令。
  第一,国丧三天,帝都之内人人戴孝,第二,出关禁铜铁等一切金属,不禁盐,但加价二成,第三,重开武评、将相评、风月评。
  几日后,西南大路一条官道之上,一个无发无须,却留着两道细长眉毛的老者怀中抱着一个五岁大的男孩缓缓走着,老者似乎劳累过度,三步一喘五步一咳,佝偻着身体走的很艰难。
  可官道之上多是赶路之人,想要帮忙却也无能为力。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夜幕降下,官道之上再无行路之人,老者也走到了一片大山脚下,此山山势连绵万里不断,远处几座高峰仿佛连天接地,很有几分巍峨气势。
  老者四处看了看,他的双眼在黑夜之中极其明亮,似乎目力很好,在他确认之后,迈步走进深山。
  进山走了大概四五里路,老者忽然变了模样,不再是那副行将就木的模样,反而鼓足了精神,深吸一口气,微微弯腰,便以虎豹一般的速度飞快奔跑起来。
  山深林密,老者却没失去方向,过了一炷香左右的时间,他停下来换了口气,不再奔跑,又走出三里路,眼前换了副模样。
  这是在密林之中人工构建出来的一块地方,十丈方圆的一块平整土地上搭建出了三间茅屋。
  很简单,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师兄,师弟有一事相求,还请出来一见。”老者朗声说道,他似乎在努力控制,但声音还是透露出一丝尖细。
  茅屋之中似乎传来了一声叹息,紧着响起一道洪亮的声音:“你为何而来我已知晓,此子交我代为照料,你速进涅槃池。”
  话音未落,老者对面的树林居然缓缓挪动,露出一条道路。
  老者也不啰嗦小心翼翼放下怀中熟睡的婴孩,强忍着心中不舍,精神变得有些萎靡,咬牙朝着小路快步走去,就在他刚刚踏进去的时候,树木立刻回到原位,掩住了道路。
  静谧的山林之中,三间茅屋正中的一间屋门打开,一名身着道装,上了年纪却依旧仪表不凡,真有几分神仙风姿的老道长缓步走出茅屋。
  道长手捻着白须来到小男孩身边,蹲下身子在睡梦中的身体各处摸了摸,一对常年微眯的眼中露出两道精光。
  “好根骨!”老道长赞叹一声,旋即略微有些皱眉,遥看皇城方向,才缓缓道:“为了避祸,你的本名是不能用了,以后你改随母姓,姓洛,名字嘛…..就叫凡尘。”
  老道长抱起洛凡尘走向茅屋,在即将进屋之前,回头看了看密林深处,眼中有些神色:“从帝都到这十万大山不下万里之遥,为保此子周全,一路上经历大小十数余仗,师弟啊,师弟,也不知你这拖着一身伤,能否活着走出涅槃池。”
  老道长想着,忽然眼皮一垂,心中默念一声:无量佛!
  抬头见月色茫茫,叹了口气:“看造化吧。”
热门推荐
苟在妖武乱世修仙 苟在妖武乱世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