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历史军事 / 乱清 / 第二十二章 大获全胜

第二十二章 大获全胜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感觉到众人的目光,朱凤标和瑞常几乎同时站了起来。他们俩挨着坐,起身起得仓促,站起来的时候,相互碰了一下,不由都是尴尬一笑。瑞常脸上微红,他是协办大学士,从一品;朱凤标是殿阁大学士,正一品,按理他是不能抢到朱凤标的前头的。
  
  瑞常低声说道:“霞翁先请。”
  
  朱、瑞二人,一先一后,走上前来,在奏折上署上了自己的名字。
  
  关卓凡暗暗地舒了口气。
  
  接着是军机大臣,文、宝、曹、许四位大军机,从容上前,一挥而就。
  
  接着就是六部、九卿了。
  
  到大理寺少卿王家璧了,出了状况。王家璧坐着没动,看样子有点怔忪,似乎正在发愣。
  
  这个王家璧,其实是一位极有风骨的人物。前文说过,原时空,穆宗亲政之后,御史吴可读逆批龙鳞,穆宗大怒,两位皇额娘的劝也不肯听,一定要杀吴可读。醇王秉承穆宗意旨,召集三法司会审,居然真的定了吴可读的死罪。到了“画行”的时候,就是这个王家璧,死活不肯下笔,这才留下了吴可读的一命。
  
  关卓凡心中暗暗叹息。
  
  大理寺之后是太常寺,太常寺正卿文盛藻是个厚道人,站起来之后,犹豫了一下,轻轻地扯了扯王家璧的衣角:“孝风!”
  
  王家璧“啊”了一声,清醒过来,默然片刻,终于站了起来。
  
  关卓凡看着王家璧略显蹒跚的步伐。脑海中跳出五个字——“形势比人强”。
  
  六部九卿之后是翰詹科道。言路是攻讦铁路的重镇。但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这班人脸上的表情虽然丰富,但动作没有什么迟滞犹疑,一个个依次上前,在奏折上署下了自己的名字。
  
  这个倒不出关卓凡的意外。
  
  今儿与会的,都是执掌翰詹科道的头目。关卓凡秉政之后,除了翰林院,手还没真正伸进去,詹事府。都察院——包括御史道和六科给事中,主事的都慢慢换成了自己人,至少是相对中庸、不会摆明车马同自己作对的人。这些人,不可能在这种场合做仗庐鸣。
  
  翰林院方面,倭仁这个翰林院的头号掌院学士今儿没来,与会的另一位正掌院学士和两位副掌院学士,其实就没有了“主心骨”。而徐应祥是翰林院的,今天哪个衙门的人都可以“别具奏折”,唯独翰林院不可以。不然,等于表示整个翰林院要公然同关贝勒以及“朝臣公议”作对。这份压力,哪里是今儿参会的几位翰林承受得起的?
  
  最后是今天会议的主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大臣们,这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于是,所有参会人员,无论派系,无论对铁路的真实态度为何,最终全部在奏折上署名,即中央政府所有重要部门,共同表态,支持兴建铁路。
  
  本朝开国以来,这种议题分歧钜甚的“大会议”,最后却众口一词,国初之后,几乎就绝无仅有了。
  
  关卓凡大获全胜。
  
  这次会议,实在是“一次成功的大会,一次胜利的大会”。其意义,不仅仅是关卓凡在修建铁路上面获得了压倒性的支持,更重要的是,依靠背后强大的政治和军事力量,中国的改革派首次获得了对保守派的心理和舆论优势。双方的斗争远未结束,但在舆论场上,改革派和保守派的力量对比,走过了第一个最重要的节点。
  
  在这场斗争中,为京官恢复原俸,是一个很有效的“软铺垫”,使言路上的保守力量,难以下定坚决抵抗的决心。关卓凡对保守舆论势力的“大棒加胡萝卜”政策,算是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会上,关卓凡对徐应祥的讽刺、挖苦、斥责,刻毒入骨,无所不用其极,是要警告潜在的敌人:攻讦洋务可以,但有一个前提,就是必须“睁眼看世界”——把你要攻讦的事物看明白了先!哪个再“凭空臆想”,哪个再“对洋务一无所知,却偏要来指手画脚”,哪个就是徐应祥的下场!
  
  保守派反对洋务,既有观念因素,也有利益因素,但这两个因素常常是纠葛在一起的。不同的观念,对利益的认知是不同的。铁路是最好的例证,同样的一个人,既可以认为铁路“害我田庐,防我风水”,也可以欢呼:铁路开通,沿线商贾辐聚,地价大涨,我可以坐地生财啦!
  
  保守派被逼着去实实在在地了解“洋务”,其中,终究会有一部分人,能够对“洋务”得出一个大致正确的认识。在这个基础上,他们就有可能意识到“洋务”也能够给自己带来利益,自然而然地,就会想着要分一杯羹。这个时候,原先的反对者,就有转化为支持者的可能;至少,不再作梗。
  
  此外,借着这次会议,关卓凡开始对中国历史上迁延数千年的两个政治恶习下手了。
  
  一个是“不言利”。
  
  这是中国传统政治中最恶心、最虚伪的一个花样,真正是“自由啊,多少罪恶假汝之名而行”。历朝历代的改革,起因几乎都是财政困乏,则改革的措施无不为生利而行。被动了蛋糕的既得利益者,摆到台面上的反对改革的理由,则无不是“君子不言利”、“不可与民争利”,云云。
  
  以前的改革者,涉及到这个“利”字时,总是心虚气短,顺着反对者的思路说话,辩解“俺这不叫言利”,“俺这不是在与民争利”。关卓凡的对策,是彻底打翻这个套路:老子就是要赚钱,老子就该赚钱,怎么着吧?不少字你不言利?好啊,我不拦着,哦,你就别拿工资了——那是“利”呀!喝西北风去吧!
  
  第二个,就是地脉、风水、龙王、河伯这套东西。
  
  这个要比第一个麻烦得多,这是观念甚至是信仰层面的东西,根深蒂固,连两宫皇太后都笃信的,绝非一两次会议扣扣大帽子就能解决,甚至,永远也解决不了。事实上,对各种神灵的祭祀,依然是现下例牌的“政府工作”之一。但关卓凡至少要保证,政府对神灵们,只是一种“虚祭”,和具体政策、事务,不发生任何直接牵连。
  
  所以,在论政之时,政府官员不可以把这些东东拿到台面上来,不可以拿这些怪力乱神,干扰国家大政的制定和实施。
  
  这个问题上,关卓凡还是有一定的理论优势的。早期的儒家学说,确实不讲究这些神神怪怪。“天人感应”这一套,是到了汉朝才真正兴起来的。不过,那个时候,还玩的比较“虚”,像徐应祥这样,直接扯什么“龙王”“河伯”,实在是等而下之了。
  
  会上,关卓凡抛出的最大一顶“帽子”,是“报君父之仇”。
  
  “报君父之仇”就要“师夷长技”,洋务就是“夷之长技”,谁反对俺办洋务,谁就是反对“报君父之仇”——请问这顶“大帽子”,谁戴得起呢?
  
  还有,这个口号,就像岳飞的“迎还二圣”,有很强的政治感染力。一方面,宗室和八旗听在耳朵里,固然像吃了兴奋剂;汉员和普通老百姓,出于当时的基本政治观念,也很容易接受。
  
  这个说法,如果传到英吉利、法兰西那儿,可能多少引起一点紧张,但人家不见得会多么在意,最多解释一下:这只是为了游说中国国内不同利益群体支持“洋务”的权宜之计,咳咳,国内政治嘛,你们懂的——这正是为了咱们两国更好更顺畅地合作啊。
  
  关卓凡在会议上的慷慨激昂,传到宫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应。
  
  母后皇太后,像当初听到查塔努加大捷的消息一样,潸然泪下;圣母皇太后的眼睛,也湿润了。
  
  。,
  
  如果有书友打不开,可以尝试访问备用域名:.zwku.
热门推荐
我在春秋当权臣 我在春秋当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