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历史军事 / 乱清 / 第七十九章 拜师

第七十九章 拜师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初六,“开印”。(wwW。SUIMENG.COM)《《全站无广告,更新快,无错章》》》2
  
  养心殿东暖阁里边,年节的喜气犹在,君臣都是神采奕奕。
  
  这个年,是两宫皇太后近十年来,过的最舒心的一个年。
  
  天下底定,只剩下西北还有乱子。不过,这一次,确实是“纤芥之疾”了。
  
  一来,彻底平定回乱只是时间问题;二来,甘肃、新疆的回乱,再也不可能像之前捻回合流那样,有蔓延到中原的风险。
  
  三来嘛,毕竟西北离内地还远着。
  
  所以,十年来,两宫的心第一次真正放到了肚子里。
  
  心态怡然,看一个又一个的庆贺典礼,不论规模大小,都愈觉鲜花着锦,烈火烹油。
  
  何况,又对未来充满了憧憬。
  
  在这种气氛中,几项人事安排:浙江巡抚马新贻调任陕西巡抚,江苏布政使刘郇膏署理浙江巡抚,江苏署理巡抚赵景贤真除,“轻快”地通过了。
  
  讲到“旗务改革”,东暖阁里的气氛开始变得凝重。
  
  慈禧轻轻叹了一口气,说道:“旗务要改,多少年了,谁都知道,谁都不敢做。难得你们有这个志气,我们姐俩,都是很欣慰的。只是,万事要小心。”
  
  关卓凡和恭王对望一眼,关卓凡说道:“是,臣等谨遵两宫皇太后圣谕。臣等议过了,这个事情,调子要低,不用‘改革旗务’的名义,就说‘整顿旗务’便好。还有,一开始不必大张旗鼓,先在外省,寻几处生计最苦的旗营,做一个……‘试点’。果然有效用,再在全国推行。还有,这么做,另有一个好处:一开始如果有什么措施不当的地方,后边来得及改正;缺什么,也好加进去。”
  
  “试点”两个字,不是这个时代的用语。但两宫都听懂了。慈禧喜道:“好,好,这真是‘老成谋国’。你们放心,这个事情,不要怕我们姐俩耳根子软,且放出手段,漂漂亮亮地把差使办下来!”
  
  这是极难得的表示。办这种差使,最怕的就是“上头的”的“耳根子软”,喊苦叫冤的声音听多了。便吓住了,乃往后缩。(www。Suimeng.coM)而退堂鼓一打,第一个倒霉的是主政其事的人。为搪塞舆论,主事的大臣会被当做替罪羊扔出来,大多都落个没下场。历朝历代,无不如此。
  
  当下关卓凡和恭王一起跪下谢恩。
  
  军机准备跪安了。慈禧微笑道:“关卓凡,今儿是你第一次办弘德殿的差使吧?”
  
  关卓凡说道:“是,请圣母皇太后训喻。”
  
  慈禧含笑说道:“你学问大。我能有什么‘训喻’你的?不过,你仔细着,可别出什么丑啊。”
  
  话是这么说,脸上却是笑意盈盈。下面的几个军机,也不由面上带笑。
  
  关卓凡颇为尴尬,心想“没有学历”,就是被人说嘴啊。
  
  刚想答话,慈安开口了,是笑着向慈禧说的:“哎呦,妹妹你吓到他了。”转向关卓凡。温言道:“皇帝年纪小,可也是很佩服你的,尽管好好的教。5可惜。我们姐俩不能在边上听你讲书了。”
  
  “皇帝也是很佩服俺的”?这可是一条重要的信息。《《全站无广告,更新快,无错章》》》
  
  关卓凡正想回话,却又被慈禧抢了先。她微笑道:“这就吓到了?好吧,关卓凡,你给皇帝讲书讲得好,回头我们姐俩请你给我们姐俩讲书。”
  
  这句话随随便便地说出来,却似大有深意,几个军机大臣心中都是一动。
  
  今天第一次给小皇帝上课,关卓凡本来就有点紧张,被慈禧几句话一“揉”,更是浑身微汗。
  
  回到军机处,定下了神,在心里把“备课”的内容,默默“过”了一遍,看看时辰差不多了,拿起“教具”,往弘德殿而来。
  
  本来,按照制度,不论教授哪门功课,不论授课时间早晚,所有的师傅和皇帝学生都要同时到殿、同时下学。上一门功课的师傅口若悬河,下一门功课的师傅就在一边坐等。
  
  不过,教满语的“谙达”,皇帝面前,是没有资格坐的。“尊师重道”,尊重不到他们身上。如果想坐,只能退出殿外,到廊下坐着。
  
  这个制度,无法用于关卓凡身上。关师傅国家首辅,政务繁忙,而大部分的公事,包括觐见两宫,都放在早上,是没有可能陪小皇帝从早上到中午枯坐大半天的。因此有特旨,“兵事、洋务”功课开始前一刻钟,关卓凡到达弘德殿就好了。
  
  为此,小皇帝午膳前的四段功课,“兵事、洋务”放在了最后一段。
  
  弘德殿在乾清宫里边,关卓凡今儿是第一次见识。太监带路,到了乾清宫,进了一个院子,关卓凡四周打量,不由微愕。
  
  这个弘德殿,说是“殿”,其实不大,单檐,面阔三间而已,前边另接三间小小抱厦。
  
  不过自成一院,十分清净。
  
  转念想想也对,这是给小皇帝读书的地方,如果重檐画壁,金雕玉砌,目迷五色,还读个啥书。
  
  总司“弘德殿稽查”的醇王亲自迎了出来。皇帝就在屋子里,臣子之间是不能见礼的,于是相互微笑示意,一前一后,进了屋子。
  
  翁同龢的功课排在第三段,刚刚讲完。这也是翁同龢第一天给小皇帝授课,看小皇帝的样子,效果大致过得去。不像倭仁、徐桐,小皇帝每次上课,苦口苦面;课上完了,如蒙大赦。
  
  关卓凡和倭、徐、翁三位,相互点头,以示招呼。然后,由醇王主持,小皇帝给关卓凡行拜师礼。
  
  年前,两宫就专门召见了翁同龢,召见的时候,带上了小皇帝,就便给翁同龢行了拜师礼。
  
  关卓凡太忙,年前实在没有时间,现在补上。
  
  皇帝的拜师礼,和普通人家的拜师礼,颇有不同。
  
  首先,关卓凡以君臣之礼给小皇帝请安,站起身后,醇王才高声说道:“奉懿旨……”
  
  关卓凡重新跪下,殿内的其他人等,包括小皇帝,通通跪了下来。
  
  醇王说道:“派定——毅勇忠诚固山贝子、军机大臣关卓凡,充任皇帝‘兵事、洋务’功课师傅。师道尊严,虽天子不得例外,应行拜师之礼,着关卓凡毋得固辞,钦此!”
  
  关卓凡先磕头谢恩,大伙儿站起身来之后,关卓凡说道:“两宫皇太后天高地厚之恩,卓凡感戴不尽。可名分攸关,大义至重,皇上要行拜师之礼,绝不敢受。请王爷回禀两宫,免了这个礼节。”
  
  醇王说道:“你太谦了。本朝最重师道,皇上行了礼,才会记得:要尊重师傅,要虚心受教。”言罢,转头向门外喊了声:“来人啊!”
  
  立即有太监打帘进屋,打千侍立。
  
  醇王吩咐:“取垫子来!”
  
  取垫子来,自然是要行跪拜之礼。
  
  关卓凡连忙说道:“若行大礼,这个师傅,就不敢奉诏了!”
  
  醇王略略沉吟一下,说道:“也罢。那么,皇上就作揖吧——这个,你可不能不受。”
  
  关卓凡不再多说,走到书案之前,偏着身子站好——意思是,即便皇帝只是作揖,这个礼,也不敢受全了。
  
  醇王说道:“皇上,给师傅作揖,叫‘关师傅’。”
  
  小皇帝走上前去,恭恭敬敬地做了一个长揖,喊了声:“关师傅。”
  
  关卓凡心中漾起一股奇异的满足感:给俺行礼的是皇帝哦,嗯,做这个师傅,还是有点意思的嘛。
  
  至此“礼成”。
  
  其实,“懿旨”叫皇帝给师傅磕头,师傅反复“固辞”,最后皇家“不得不”让步,改成叫皇帝作揖,都是“套路”。以此表示:即张扬师道尊严,又不废君臣之义。
  
  师弟归坐,关卓凡说道:“皇上,咱们今儿的功课,先讲‘兵事’。”
  
  然后将“教具”在书案上摊了开来,小皇帝一看,大感兴味,原来是一卷图画。
  
  看清楚画中形象,更有意思:一共四位人物,前面三位,顶盔贯甲,都是将军,不过非本朝人物;最后一位,翎顶辉煌,乃是本朝一位大臣,却不知道是哪一个?
  
  关卓凡说道:“这第一位将军,名字叫做李广。”
  
  *
  
  ps:
  
  明天一更。
  
  *
热门推荐
我在春秋当权臣 我在春秋当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