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历史军事 / 乱清 / 第六十九章 车同辙

第六十九章 车同辙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僧王的王牌,是他的蒙古马队,追南逐北,算得上一世之雄。(.)
  
  但捻军也有马队,而且捻军的马队一年比一年壮大。蒙古马队虽快,捻军也异常机敏,你追我走,你走我扰,来去无定。僧王跟在捻军屁股后头撵,疲于奔命,却永远也追不出一个尽头来。
  
  其余参与剿捻各军,在僧王这种战法下,相互之间很难有效配合;也有不少积暮成习,根本不堪一战;或者以邻为壑,友军有难不动如山,总之捻匪不窜扰我的辖区就好。
  
  慈禧想:如果“他”现在国内,哪里需要这么苦恼!
  
  问题是“他”现不在国内。
  
  恭王决定:调曾国藩以钦差大臣身份,驻扎鄂、皖边境,坐镇指挥剿捻。
  
  君臣奏对的时候,恭王说:“两江可以暂交李鸿章署理,为曾国藩办理粮台,他们师弟之间,应该最是相宜。”
  
  这个安排慈禧并不反对,但其他方面不能没有疑虑:“僧格林沁呢?会不会生出什么意见?”
  
  恭王踌躇了一下,道:“曾国藩用兵最为稳妥,深谙以静制动的道理,和僧格林沁正好相得益彰。此举有益国家,僧格林沁身为国戚,与国同体,明晓大义,一定是能够顾全大局的。”
  
  所谓“相得益彰”,即暗指僧王冒进而无谋,非曾国藩予以矫正不可;“身为国戚,与国同体”,是逼僧王不能不接受这个安排;“明晓大义”,是承认慈禧的忧虑,僧王多少会“生出意见”来的;最后,只能指望他“顾全大局”了。
  
  恭王这些话。慈禧当然都听懂了。对于僧王是否真能“顾全大局”,她心中可没有什么谱,但眼下并无更好的办法,只好轻叹了口气:“说得也是,就这么办吧。”
  
  恭王补充道:“请两宫皇太后宽心。僧格林沁必格外用命,以报天恩。”
  
  这句话的意思是:僧格林沁既不愿曾国藩分功,又以此攸关一世威名,剿捻必出全力。情形仿佛当初关卓凡赴金陵会剿洪杨,金台号开炮轰城,曾国荃大受刺激。拼命先登,终于克复大城。
  
  曾国藩就是甩在僧格林沁头上的“鞭子”。(.)
  
  用意是好的,就是别过犹不及,捅出什么篓子。
  
  文祥看出慈禧的不安,奏道:“启禀圣母皇太后,用曾国藩督剿捻匪。并不求马上收功,只要能控制住局面,等到轩军回国就好。”
  
  慈禧的眉头舒展了开来:正是,只要在轩军回国前局面不继续恶化,等“他”回来了,捻匪再凶狡,岂能当轩军之一击?
  
  仔细想想。竟是四角俱全,僧王那一点可能的不愉快,变得完全不重要了。
  
  于是拟旨,用印,六百里加急廷寄江宁。
  
  第二天,三等毅勇公关卓凡奏亚特兰大大捷事的折子到了。
  
  这一次的折子是申时六刻到的,比上次从容的多,向晚时分,整个北京城便都晓得了。
  
  于是,宫内宫外。内阁军机,六部九卿,翰詹科道,莫不欣然踊跃,个个面上皆有得意之状。言笑鼎沸不绝。
  
  鞭炮声又足足响了一个晚上。
  
  “他”就快回来了。
  
  慈禧突然觉得自己之前的种种忧虑那么可笑,什么捻乱回乱,有什么好操心的?“他”回来之后,什么乱子自然都风消云散!
  
  这段日子,美国的地图,连慈安也看明白了,也晓得打下了亚特兰大意味着什么,虽然还是忍不住感叹落泪,但很快便笑逐颜开,更拿出自己的梯己,在宫中放了一轮赏。
  
  东边的抢了先,西边的自然不能后人,又放了一轮赏。
  
  于是宫女太监,个个私下底求神拜佛,保佑关公爷在那个什么美利坚天天打胜仗。
  
  慈安悄悄跟慈禧商量:“妹妹,那个胜保,要不然咱们别办了吧?”
  
  慈禧一笑:“姐姐放心,他不是因私害公的人。”
  
  这个“他”,慈禧未具其名,但慈安当然知道她说的是谁,而且听在耳朵里,自然而然,没有一点突兀的感觉。
  
  慈禧沉吟了一会儿,道:“不过看在他的面子上,可以留胜保一条命。”
  
  慈安舒了一口气,道:“这样好,这样好,永不叙用就是了。”
  
  这天晚上,虽然宫外边的鞭炮声不断,但慈禧睡了一个多少天来都没有的好觉。
  
  三更时分,“他”又来了。
  
  这一次,没有半途而止,没有白氏搅扰,一路舟行,终入藕花深处,惊起一滩鸥鹭。
  
  花海中的帐幕,方家园的绣榻,全都回来了。
  
  她一定喊出了声音,因为醒过来的时候,帐子外的一盏宫灯点亮了,两个宫女惶恐地跪在地上。
  
  慈禧叫她们退了下去。
  
  重新熄灯之后,黑暗中,年轻的太后目光灼灼。
  
  次日一早,军机全班叫起,四品道台衔利宾奉特旨随班觐见。
  
  和上次一样,利宾提前一天到了北京,恭王先接见,第二天关卓凡的报捷折子由上海六百里加急送到,今天利宾随军机进宫为两宫“譬解”。
  
  不一样的是,昨天晚上,宫里面颁下旨意,加赏利宾四品道台衔。
  
  随旨意一起过来的,是全套的四品官服:青金石蓝色涅玻璃顶戴,八蟒五爪蟒袍,雪雀补子,香木朝珠。
  
  这个恩典可真是异数。
  
  说实话,利宾之前的那个五品知府衔,因为是捐来的,不算多么值钱。这个道台衔可不一样,不但连升两级,更重要的是特旨颁赏——这个含金量,十倍于捐官了。
  
  问题是,为什么呢?
  
  利宾虽然辛苦,却只是一个信使,朝廷似乎没有给报信的打赏的规矩啊?再说,这也赏得太厚了呀。
  
  何况,前线将士还没有正式颁赏呢。
  
  但君有赐,臣不能辞。利宾官小职微,也没有辞的资格。
  
  他不知是祸是福,忐忑了一个晚上。
  
  第二天一大早候班觐见的时候,军机大臣们对他一夜之间换了官服,却似乎并不意外,只是微笑着恭喜他。利宾连连逊谢,得个空,悄悄向曹毓瑛请教。曹毓瑛却只是笑着说了句:“总是好事。”便不肯再说什么了。
  
  还是在养心殿东暖阁召见。
  
  两宫满面笑容,慈安太后还笑着说了句:“利宾,咱们可又见面了。”
  
  和之前的查塔努加大捷不同,亚特兰大大捷是由一系列战役组成的,比查塔努加大捷复杂得多。但有了查塔努加大捷以及这几个月做的“功课”打底,加上利宾譬讲生动,连慈安太后都搞明白了一连串大战的来龙去脉。
  
  对关卓凡屡出奇谋,多尔顿迂回奇袭,萨勒卡断敌粮道,阿拉图纳掘壕抵近,新希望教堂散兵夜袭,妙计迭出,连克坚垒,君臣都不由赞叹不已。
  
  阿拉图纳月夜战壕内生死相搏,肯纳索山阵前尸山血海,两宫想象当时情形,禁不住悚然动容。
  
  只是有一点两位太后听不明白:关卓凡的奏折内、利宾的口中,反复出现的“铁路”、“火车”,是两样什么东西?
  
  这个疑问由慈安提了出来。
  
  利宾道:“回母后皇太后的话,这个‘铁路’和‘火车’,二而为一,算是一样东西。‘铁路’是在地面上铺两根长长的‘铁轨’,这两条‘铁轨’之间的距离总是一样的,并肩而行,永不相交。这‘火车’由许多车厢前后连缀而成,每一个车厢下面都装有车轮,这车轮亦是铁做的,同‘铁轨’严丝合缝,‘火车’乃可在‘铁轨’上奔走。”
  
  这还不算太难理解。慈禧点了点头,道:“‘车同辙’嘛。”
  
  利宾道:“圣母皇太后圣明!”
  
  慈禧继续问道:“这火车如此沉重,可是要套上许多马匹方才能够拉动了?”
  
  *(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热门推荐
我在春秋当权臣 我在春秋当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