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武侠仙侠 / 山河胥 / 第一章 臣子棋

第一章 臣子棋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庆和四年,晋王梅鹤继位。
  大典之日,广赦天下,千家灯火,万人空巷,乾坤喜庆。江山一派荣贵景象。
  但却好景不长。
  太晋皇,颇德才,改历朝分权之政,集军政大权于一身,行事雷厉风行。
  其言必果,说必行。行令达,下弗敢逆,更不有推诿久拖之嫌介。
  故虽民之赋税徭役苦重,官之行政操行辛劳,却不敢有言。
  新晋皇梅鹤,于王父之功行庇荫下,自是崇尚军政傍于身,伸手指天,行步踏坤,一人言,百官万民弗敢逆的无上权力。
  故而不以百官进言为听,坚定施集权之政。
  然却不知,人与人的差距即便是父子,也能有巨鸿之大。
  庆和八年,梅鹤登基四载,政事毫无建树,才者不得用,官者贪婪成性,百姓不堪重负,怨声载道。
  军事上,兵将无能,个个酒囊。军械研发,止步不前。而相邻四国又犹如饿虎贪狼,虎视眈眈。
  越二年,天灾发生。
  蝗虫肆虐,受灾之地,包罗七郡十二城,泱泱晋国,岌岌可危。
  庆和十年,一个改写历史进程的时间到来。
  太明皇,杨昭诞。
  古往今来,天赋秉绝子弟,多不枚举。
  却能与杨昭比拟的,尚无一例。
  三月能对语,六月能奔行,两岁读经,四年修武,一柄寒枪,天下人称绝。
  庆和二十六年,杨昭十六岁,晋朝走到了最后的尽头。
  因为有一个执寒枪,骑青骢马的少年,出了安阳郡。
  时年,大局混乱,军阀割据,各地征战不休,天下百姓流离。
  邻国之西大夏骑兵入晋,贪婪虎狼,露出爪牙;之北大漠屯兵四十万于边域,窃国之意,不言而喻;之南大梁暗运粮草北上,箭在弦上,只待矢发。之东金国围困三郡,时机一到,兵踏晋城。
  覆国之危,迫在眉睫。
  正值困难际,龙河决口,汹涌河水,涂炭生灵。水越四郡之地,淹杀百姓三十万,毁灭土壤十万亩。
  千万万的百姓,衣无所穿,饮无所食,居无所地。
  百姓群起而抗争,国都无为而沦陷,晋王自缢,王朝覆灭。
  建立一个盛世,不易,至少需要上百年。然毁灭一个盛世,简单,一个梅鹤就够了。
  杨家军统帅,杨昭如是言。
  国覆三年,杨家军凸起。行攘外必先安内之准则,杨昭由安阳郡率军北上,先后图灭四大军阀,操戈各路藩王,收兵二百余万,西入沙城灭夏国,北入寒苦之地屠大漠,南至富庶之域征大梁。
  于庆和三十六年,建明朝,国号“大明”,立都安阳。
  登基日,废旧年,设新历永和。
  永和二年,国定,天下安顿,颁国律,废晋法集权于君王,设两相三公六部,权力下放之大,较之历朝都不多见。
  永和四年,百姓得以休养,万民安定,国库富足,国君杨昭渡龙河,起征金国。
  然天妒英贤,龙河之上,杨昭猝,享年三十岁,谥号太明皇。
  死讯传回明都,皇庭震惊,远征金国无疾而终。
  取正大光明匾后与太明皇杨昭身上遗书,两相对校,一字不差。
  时年,杨昭七岁长子,杨旭继位。
  杨昭武学卓越,有百岁之命,龙河之死,诧异非常。太明皇随身之人归来后,部下旧臣寻求具体细节。
  然随身史官,取出随记策,只四字,死因不详。
  至此,太明皇之死,成不解之迷。
  杨旭登基后,按历法其母华氏设封太后,兄弟叔父至亲皆封诸侯王,且各有封土,世代沿袭。
  明皇年幼,各级大事尚不能做断,需一亲近之人倾心辅佐,众臣参议后,定其母华太后适合。
  故自七岁始,每日早朝,皆由太后陪同主政。
  然明国国壤庞巨,江山浩瀚,尤在征战梁、夏、漠三国后,国下子民,何止于千万?
  所以为统辖江山,在两相三公六部的基础上,又增设了五署、七院、八寺、九卿。
  这样以来,中央权力便再度下放了不少。再者,远封都城外还有世袭侯以及异姓王。
  仔细计算来,真正握在明皇手中的政权乃至兵权,业已少的可怜。
  故而当加冠礼后的杨旭,欲收回皇权一番作为时刻,方才赫然发现,已不是那般容易。
  权力这东西,要回要比给出去困难的多。
  只若是安定,一时要不回也便罢了。
  然当私权空前膨胀的时候,没有野心的人便不再多了。
  永和九年夏,杨旭行弱冠礼,举朝庆和。
  夏,是个好时令,繁花若锦,飘落乾坤,清香四溢。
  尤其是在这偌大的明皇庭中。
  然杨旭并不喜爱夏花的繁盛,早在春夏之交时,他便命人将颜色鲜盛的花草修剪掉。
  故而便使得,这本该万紫千红的后花园有些孤怆。
  孤怆些也好,这样能让他的心念都汇聚在棋局上。
  是的,一座格局不大的凉亭内,他与一人在对弈。
  弱冠礼,多般重要的一个日子,却如何能有空闲心在这后花园下棋?
  若被其他大臣知道,定然不明所以。
  因为明皇是以醉了并且摆出十二分醉的姿态,摇摇晃晃,离开酒宴的。
  坐在杨旭对面右手执子正思虑的是一中年男子,其国正脸,八字胡,言其堂正不准确,更好或言他给人的第一感觉,是温和。
  气度温和,执子落子皆温和。
  然而相较温和,他却不及对面的端正少年。
  少年一丝不察,有一双凤目,十分迷人,若是再算上浅眉,想来只得用清秀形容。
  这少年便是,当代明皇,杨旭。
  看这副场景,何有十二分喝醉之说?
  “臣,输了!”约莫半个时辰后,国正男子手执的白子终究无处可落,于是面色微颓,声略带些尴尬,道出三字。
  明皇未出言。
  半晌后,方才平淡抛出一句,“右相觉得朕这个皇帝做的如何?”
  问这话时,杨旭望着的是国正男子的眼睛。
  无端由的,为何出这样一句话,中年男子不明。
  “臣惶恐!”右相起身抱拳垂首,道。
  垂首的动作,便使得他措开了与杨旭的对视。
  “朕赦你无罪,只管说来,朕要实话!”
  右相抬起眼帘,赫然发觉,少年直视的神情未曾改变。
  “陛下爱民如子,仁慈为怀,是为有德明君!”右相再次躬身。
  “哈哈!有德明君?”明皇站起身来,自言语着,自嘲笑了。
  笑声让人更不明所以。
  “朕倒是觉得,朕这个皇帝做的不如何。”
  “陛下逊谦!”
  “逊谦?”杨旭再度自嘲了一句。
  “你的臣子棋下的是劳费心力,殊不知朕的君王棋同等不易。”明皇突然平淡的道出一句话来。
  然此刻,当朝右相的目光却是猛然一变。
  臣子棋,与妃子侍寝欲推还迎是一个道理。
  即既要皇上赢,却还要皇上赢出兴致。这对落子上的考校,自然要多倍的劳费心力。
  哒哒哒...
  下一时节,穿龙袍的少年突取黑子,在棋盘上,依次执落三颗。
  棋盘是为木刻,棋子是为玉做,故而当落下时,猝然发出了清脆的声响。
  三声哒音很清晰,却没能打破右相望向三子而产生的思绪。
  似乎这三子的位置有着神奇的魔力,它极致吸引着当朝右相的目光以及心绪。
  君王棋,顾名思义,用臣子棋解释,即既要自己能赢以及赢出兴致,并且还要臣子下成臣子棋。
  这样一较,天下最难做的不是底处的人。
  这时,明皇走到右相身旁,平淡道:“一督、两相、三公、四司、五署、六部、七院、八寺、九卿、十王。”
  右相的目光从棋局上挪开,向少年望了望。
  明皇苦笑道:“百姓如是传,朕如何能不知道?”
  右相的目光变化很大。
  “督公掌朝,直令于母后,朝堂上需赐座,与朕平起。平日里,朕见了也要问声千岁。这宫廷里的内侍,哪一个不是他与母后的人?即便是想与你下一局棋,也须得以酒醉为由遮瞒过眼线。你说朕是个明君,却朕不知道明治在何处?”
  右相一惊,心念起伏很大,因为他知这是实情。
  “左相掌权,是以无所不统。出行车撵,远逾朕之规模。前月,庞龙造反,他竟不有询问过朕,便亲率禁卫军抄了庞将军满府一百二十八条人命。朕何能不知庞龙是被逼反的?你说朕这也是有德明君的作为?”
  右相的心业已从起伏变为震惊了。
  “三公无为,却稷下学宫从不为朕所驱用,稷下才德之人,出官上任前需率先问过三公表率才可,在他们眼中置朕于何地位?稷下有才之辈,更可曾有过半分做朕之官之心。他们做的,是三公的官!”
  听到这处,右相神色已不再变化,此刻很平静,不出一言。
  “五署国子监,是为大明培养人才,却哪一位才德者不得经过他魏候明提拔方才能出现在朕的面前?魏候明这人朕想右相应比朕熟知?”
  右相左贤微不可察的点了点头。
  因为天下人皆知魏候明是武平王的人。当初五署缺一御史大夫,武平王上觐由魏候明担任,右相意见向左,故而明皇未准。
  然都尉少卿宁远、琅州刺史余庆、辕门侍郎叶勋先后皆在接到受封御史大夫圣旨的第三天猝死于府中。
  直至魏候明当上了御史大夫。
  所以异姓王中,最明目张胆的关系,无疑便是魏候明与武平王。
  “至于六部,礼部尚书、户部侍郎,乃至刑部郎中,朕没有一点信心自信他们不是烈阳王、青猿王、纯元王的人。连五品的郎中都不是朕的人,你说朕是明君,朕何敢应对得这二字?”
  “即便陛下不言语,老臣亦知明皇这些年的苦处。”左贤道。
  “你并不知道,你如若知晓,朕等来的便不是这句话。”杨旭突然道。
  左贤有些愕然,神情在脸上,不太自然。
  因为此刻,他与杨旭对望。
  “若朕是个无雄志抑或贪图欢乐的人也便罢了,却朕偏偏生在了帝王家。”这句话,他说的真确。
  不过细听来,前后有些不合逻辑。
  但却左贤听懂了,所以他没回应,在思考中。
  “督公直隶于母后,左相是蔡妃的父亲,朕需要一人。”明皇走至近来。
  这又是一句没头尾的话。
  “君王棋便是朕的明证,有了你朕便不惧朝上的他们乃至皇庭外的诸王。”明皇气魄凌人。
  “臣,本身便是明皇之人。”左贤突然道。
  杨旭却是一惊,但是片刻间,惊意释然,自信道:“朕自诩有不辨治世之才,亦欲做你口中的有德明君。朕亦自信,终有一日会成为百官口中真正的朕!现在朕便认真问你,要你做真正的朕之人,你可意愿?
  “臣意愿!”左贤伏跪于地,俯身叩首。
  “相父请起!”
  然抬起首的左贤并不起身。
  “朕岂会责怪你甫才的试探之意!朕既是朕,便有朕的气度,相父快快请起。”杨旭知道左贤跪地不起的缘由,故而劝诫同时,屈膝俯身来扶。
  “老臣惶恐!”左贤自是不敢让明皇屈膝的。
  “相父严重了。”
  有此五字,左贤涕零。
  收一人心,赏识与敬重,便已够了。
  这一点,弱冠之年的杨旭做到了。
热门推荐
苟在妖武乱世修仙 苟在妖武乱世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