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历史军事 / 螺旋记:把酒引香来 / 第一百一十二章 烹茶引佳人

第一百一十二章 烹茶引佳人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中国茶道历经东晋到南北朝的饮茶文化的积淀,至隋唐时期形成了丰厚的物质和文化基础。《隋书》上说,文帝好饮茶,以至上行下效,“由是竞采,天下始知饮茶”。大唐之初,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发展与社会安定,特别是在中国儒释道思想等传统文化影响下,茶道文化初步形成。
  翟霏霏于茶道可谓一窃不通,只听妈妈偶尔提及,自己平时学习和打工之余,能够来上一杯袋泡茶已然不错了,哪有心思花在这上面。
  那泥炉形如古鼎,有三足两耳,炉内上有三个支架,用于承接煎茶的炭,炉底有一个洞口,用以通风出灰,其下有一只铁制的灰承,用于承接炭灰。炉身下腹还有三个孔槽,用于通风。
  婢女们先将泥炉置固,由鎏金纹银盒中取出一寸圆形茶饼,以竹夹夹好在炉火上翻滚炙烤约半刻钟的工夫,茶香已显,再用茶碾磨碎成末,经类似毛刷的拂末将茶末扫入筛罗中筛分,置于纸囊中包好。
  随后众婢们将釜锅架置泥炉之上,用木瓢从桶中取出清水放入水方中,复又衡量置于釜锅内烧上。几人分工明确,一看便知训练有素。
  翟霏霏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烹茶器物和程式,好奇问道:“大娘,烹茶这般麻烦么?”
  冯大娘一愣:“翟娘子不曾烹过茶吗?”
  翟霏霏默然摇头道:“我是穷苦家的孩子,哪有见过,大娘莫嫌奴家无知。”
  白舒同生怕她言语闪失,忙道:“翟娘子家境之地,远离京城,怎有这里富硕,没见过也属平常,连我也不过仅是见过两三回呢。”
  冯大娘眼底闪过一丝落寞:想当年盛楚儿以琴棋书画舞诗茶七绝响冠京城,她去世之时,尫娘尚在襁褓之中,她最得意的茶道自然不曾见过。
  可是那舞《嫦娥望月》,她又岂能跳成那般传神?
  刚才从司马顺昌耳语中得知,这位翟娘子上午曾大闹大兴善寺,还得到太子和魏王的垂青,确实能量不小。
  看来若是要查清真相,还需步步为营。
  “哦?原来翟娘子不是京城人士,敢问贵府何处,家中耶娘可否安康?”
  翟霏霏入唐时日不多,却是历经磨难,风波不断,原本清纯无瑕的女孩子如今已是脱胎换骨,眼见这位冯大娘看似对己并无恶意,甚至刚才还有心相助,但毕竟初识,有句话说的好,‘知人知面不知心’,还需处处加上小心。
  “奴家祖居并州,父母俱是康健,做些小本生意勉强糊口罢了。”
  “哦?并州么?”冯大娘眼睛一亮。
  翟霏霏三分真言,七分假语,也无意中透露出了自己的出处,冯大娘正愁找不到着力点,这下有了话题。
  “翟娘子既是来自并州,可知当年太原郡有位名人么?”
  翟霏霏一凛,暗道“糟糕”:现代的太原自己从小长大,说出个一二倒是不难,可是唐代太原不曾去过,唯一只从史籍中知道那是当年唐国公李渊发家之地,若说其他却是知晓不多。
  还没等翟霏霏说话,冯大娘续道:“二十余年前,太原郡曾出过一位美娇娘,那时年纪与翟娘子相差无几,她琴棋书画舞诗茶样样精通,人称七绝娘子,姓盛名楚儿,字润娘,不知翟娘子可听过?”
  盛楚儿?这是翟霏霏第四次听到这个名字。
  她此上阁楼的原因之一,正想探知百灵生母的过往,不想冯大娘竟主动提及。而冯大娘也想从翟霏霏口中了解她的身份,这二人闲聊算是对正了主题,唯有白舒同暗暗皱眉。
  “冯大娘是说那位名满长安的花魁盛楚儿么?她居然是太原人么?”翟霏霏激动之下,语调都有些变了。
  冯大娘一愣,听她这话不似做作,难道她与润娘毫无关系,可她这舞技、模样和秉性却又如何解释?
热门推荐
我在春秋当权臣 我在春秋当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