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炎汉三兴 / 第1章 洛阳

第1章 洛阳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张渠已经做好准备死在这里了。
  这里是他的故土,是他的家乡,是他祖祖辈辈都生活的地方。他既不想远离故土,更不想死在别处。因此,这位温顺又善良的老人沉默着换上了他最好的衣裳,庄重地为自己打扮,然后走出火光渐亮的祖屋,想再最后看一眼雒阳城。
  街道外到处都是人,到处都是西凉兵。
  他们哭喊着,尖锐地大叫着,仓皇逃命着。
  西凉人在街道各处都堆了柴草,准备将浩大又壮阔的雒阳城付之一炬。
  火光冲破了天际,亮得似乎可以点燃黑夜。
  他看了一会,然后又回到了屋内。
  没关系。
  他愿意死在这里。
  即使是死亡,他也可以和祖屋为伴。这没什么好害怕的。
  ……
  ……
  张渠只觉得他做了一个噩梦,并且绝无再醒过来的可能。
  但他还是醒了。
  再醒过来的时候,他面前多了一个容貌堪称俊美的年轻男人,他既英俊,又气度不凡,虽然一身粗布短打,但也依稀也能辨认出这位公子必然出身不俗。
  一定是哪位贵人!
  他挣扎着想跪下去,但是全身却没有一点力气。
  他又想开口说话,却觉得嗓子沙哑刺痛。
  柏论连忙再给他递了一碗水。
  张渠顾不得其他,一接过来就开始咕噜咕噜地喝起来。
  “我一路过来,恰好到达雒阳。”趁着张渠喝水的时间,柏论大概解释了一下事情经过,“我见雒阳残破凋零,大概知道了发生了什么事情,当时人皆散去,我本想着进去找些吃食,却不想遇见老丈被困火海。”
  他顿了一下,又诚恳劝道:“人生在世,没有什么事是比生命还重要的。”
  柏论其实不太通历史。
  但一些大致的事件他也能知道。
  比如董卓迁都长安,你单拿出来问他,他必然不知道发生在几几年,什么什么年号。但是他就是能知道历史上有这么个事。他在野外生活了两个月,除了知道现在初平元年之外,没有一点信息。他纯靠一双腿走到洛阳,一路上听见歌谣,“承世乐,董逃。游四郭,董逃。”再一看到风火凋敝的洛阳城,他几乎想都不用想就知道发生了什么!
  天杀的董卓竟然把洛阳城烧了!
  他好不容易才走进人类社会啊!
  好歹也等他多住几天啊!
  张渠喝够了水,终于有力气哭了之后,他一把拉住柏论的胳膊,嚎啕大哭!他哭得真切,哭得悲伤。
  “郎君义士,但何必救我!”
  “祖宅已毁,心血不存,我只愿随它一并去了!”
  柏论继续劝慰道:“世事无常,只要活着就能有希望。董卓无道,很快他就会自取灭亡的。我们先到长安生活一阵,说不准以后还能有希望再回到这里呢?”
  他迫切地想回到人类社会。
  他想和人说话,想吃正常的饭菜,想窝在被子里睡一个大懒觉。
  时间他都掐好了。
  东汉末年到处都在打仗,所以去哪其实都是一样的。再加上他不认路的情况,那么往前追上大部队一同前往长安就是最好的打算。考虑到西凉兵带着大批百姓肯定走不远,所以他没多久就能追上他们。
  路上应该会有补给,当然这是柏论自己猜测的。
  虽然不至于吃饱,但应该不会饿死吧。要不然死那么多人,董卓剥削谁去?
  等到了长安之后,一旦董卓被他的那个好大儿捅死了。他就可以计划着收拾收拾行李去别处了。至于下个地点去哪,到时候再看吧。
  “真的吗?真的还有希望回来吗?”
  “真的。”
  “……”
  “……”
  一旦决定好要去长安之后,那么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也是要做的。
  比如说必备的干粮,必备的水资源,换洗的衣服之类……
  前两个也就算了,他自己想点办法也能从路上弄点。
  但是换洗的衣服……
  他已经好多天没洗过澡了。
  一想起来柏论甚至都觉得身上有点痒。
  张渠:“郎君说的这些东西,此时此刻的雒阳肯定是没有的。至于换洗的衣服,路上看看能不能从尸体上扒两套吧。”
  柏论张了张嘴,然后就不说话了。
  -
  柏论依然穿着他穿了两个月的臭衣服上路。
  虽然洛阳百姓的迁都计划已经有几天了,但他们毕竟人多走不远,按照柏论的计划,他们只需要前几天加快脚步,等赶上洛阳百姓的进度之后,他们就可以慢悠悠地跟着人群慢慢到达长安了。
  “哼!”似乎有东西讥讽了一下,但是柏论没管它。
  日色渐落。
  虽然没有厨具用品和被褥之类,但靠着柏论野外求生的手段,他也能去打一只斑鸠,再捡一堆细木枝,把斑鸠架在火堆上,一边烤斑鸠一边烤火。
  如此也能平安度过第一个夜晚。
  烤熟的斑鸠逐渐散发出一些香味。张渠吞了吞口水,忍着没吃太多。
  寂静的夜晚,两人的闲聊声渐起。
  在问及柏论的名字及过去之后,柏论顿了一下,然后开始编造自己的过去。
  他叫柏论,应该是荆襄人士。家中遭遇变故之后,于是一路颠沛流离到了此地。却没想到雒阳也遭此大灾。
  嗯……
  这一听就是假话。
  不过张渠也不是非要打破砂锅问到底。
  在问到年龄的时候。
  柏论眨了眨眼睛:“十九。”
  “未曾取字?”
  “未曾。”
  张渠想了想:“我儿子儿媳在做些生意,家里也颇有资产。他们前几日就出发去长安了。郎君于我既有恩情,等到了那边之后,我当让他们请一位大儒来为郎君取一个表字。”
  柏论笑了笑没拒绝,不过也没太放在心上。
  字不字的,他也不在意。
  能好好活着就行。
  然后张渠又问了:“荆襄如今也算太平,郎君难道就没想过回到故土吗?”
  “……”
  “……”
  很久之后。
  柏论叹了口气,他抬头看着天上的月亮,轻飘飘地说道:“荆襄是我的故土,土地仍然是那片土地。可是我却没办法回到家乡。”
热门推荐
我在春秋当权臣 我在春秋当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