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靠系统漏洞艰难求生 / 第八章 虎牢关

第八章 虎牢关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关羽温酒斩华雄,盟军兵临虎牢关。
  洛阳城内
  董卓正在府中与吕布饮酒,忽有一士卒入内禀告华雄兵败的消息。
  董卓勃然变色,骂道:“士族之人果不可信。”
  “当初文优劝我亲近士族,以便掌权。”
  “因此纵然知晓这些个士族不屑与我等西凉人来往,甚至其中有暗地谋划刺杀之人,我都不予追究。”
  “不料此时竟都联合起来,实实在在要置我于死地!”
  “既然如此,我也不必再给他们什么好脸色,直接都杀了!”
  “我倒要看看这联军能翻出什么花样!”
  董卓遣人唤来李儒,欲要对城中士族下手。
  他心中尚且记恨当初袁隗以目示袁绍,拿他做筏子赚声望。
  此次十八路诸侯讨董,袁绍做了盟主。
  纵然有袁氏四世三公的背景,难道其中就没有袁绍当初敢拔剑与他对峙一事的功劳吗?
  董卓这般想着,有意先从袁隗下手。
  李儒见董卓杂乱的眉毛拧作一团,心中早已猜出自家主公的想法,于是进言道:“主公,祸起萧墙。”
  “袁隗乃袁绍叔父,若是在城中传递消息,里应外合,主公必受其害。”
  “儒请先除之。”
  李儒此言正合了董卓心意。
  董卓听了这番话,心中杀意大盛,命李傕、郭汜带兵将袁家上下,不论老幼,尽皆诛灭。
  先将袁隗首级送至关前,自己带着吕布等将领及二十万大军往虎牢关而去。
  袁家被屠戮一空。
  天下士族为之震撼。
  就连王允和荀攸也没想到董卓会做到这种地步。
  估计袁隗也从没考虑过董卓会对自己下手。
  这到底是一个士族当道的时代,世家大族把持着所有权利。
  连皇帝也不会直接对士族下手。
  灵帝搞党锢之祸,还要扶持个宦官集团呢。
  董卓他怎么敢的啊?
  他这是要与彻底天下士族为敌,一点名望不要了?
  果真是祸国之贼!
  人人得而诛之!
  董卓离开洛阳之后,城中难得恢复了些平静。
  种平每晚都偷偷往荀攸家跑,对虎牢关保持高度关注,每日奔波在吃瓜第一线。
  袁隗死后,董卓的风评彻底坠入深渊。
  在士族的大肆攻击之下,现在估计连条狗从董卓身边路过都要吐两口唾沫。
  种平觉得挺有意思,之前董卓行废立之举,鸩杀少帝的时候,这群人蹦哒得可没这么欢。
  此刻他与荀攸一起在王允府上,商议着如何继续离间董卓与吕布。
  其实种平并不想来,他觉得之后的计划有王允和荀攸两个人就足够了,自己就是个十三岁的孩子啊!
  过来完全就是在打酱油嘛。
  而且这几天溜出去的时间久了,种平总觉得自己老爹好像有所怀疑。
  种平慢慢放空大脑,表面上还是安安静静地跪坐着,给人一种嗯嗯,我在认真听”的感觉。
  “……公业言之有理。”王允捋着胡须,不断点头。
  他看着正在发呆的种平,想起北邙山初见此子,并未将他放在心上,只以为对方有几分小聪明,不值得关注。
  没有想到,这孩子当真腹有锦绣,可以称得上是麒麟之才。
  心中便动了收徒之意。
  种平还不知道自己被王允惦记上了,他此刻思绪飘到了刘辩身上。
  也不知道刘辩有没有存活成功?
  当日董卓立刘协为帝,设宴相庆时,那些鸡蛋不仅上了满朝公卿的桌案。
  毕竟是刚废的皇帝,不能苛待,所以董卓给刘辩与唐妃也食用了同样的饭菜。
  自然其中也有被做了手脚的鸡蛋。
  种平不知道荀攸是怎么成功替换原本的鸡蛋而能不被发现。
  他对朝中士族、忠义之士的了解太少。
  总之荀攸的确是成功了,甚至可以说是完美地实施了种平的计划。
  种平留给刘辩和唐妃的是两个坏鸡蛋。
  他知道刘辩性格懦弱,现在又已经不再是皇帝。
  在身边可能有宫人监视的情况下,刘辩吃到坏鸡蛋也是不敢说出来的。
  当然,他尝了一口发现是坏的之后,也不会再继续吃。
  这时,如果刘辩足够幸运,没有吃掉有种平留下信息的那一面,他就会发现蛋白上竟然隐隐有字迹。
  监视他的宫人自然会将此事报告给董卓,不过董卓那边应该也正因为蛋上有字而乱作一团。
  宫人认识的字不多,他不会知道刘辩蛋上的字和董卓那边的字是不同的。
  他只会听说今天宴席上的鸡蛋全都有图画和文字。
  那时董卓对刘辩的监视还没有明目张胆到可以让宫人直接将刘辩吃了一半的蛋拿出去,送到自己面前分辨。
  董卓听了宫人的报告,下意识也会以为刘辩的蛋同他的蛋是一样的。
  毕竟席间所有人的鸡蛋都是随机分发,宫人的形容又是蛋上好像是挂象,下面是四句词,后面两句中有“日”和“主”。
  谁能想到种平会大胆到直接送给刘辩和唐妃两个坏鸡蛋呢?
  而这也是种平的高明之处。
  宫中每日的食材都有定例。
  董卓既然命令给刘辩和唐妃相同的食物,宫人必定不敢违背。
  将仔细挑选的好鸡蛋送上宴席之后,留给刘辩的自然只剩下坏鸡蛋。
  种平便是笃定宫人宁愿送来坏蛋,也不敢让刘辩案上少一样菜。
  种平赌对了。
  他给刘辩留下的词是“儒进鸩日,缢或活主”。
  种平知道自己这句话十分不通,但他也没办法啊,要换成别的字,万一给人认出来了呢?
  他只希望刘辩能机灵点,可以看懂自己的意思。
  刘辩不是大预言家。
  他压根没看懂这话是什么意思,但他知道有人费尽心思给他传话,其中肯定大有用意。
  于是他将这两句话记在心底,忍着恶心把那枚坏蛋吃了。
  彻底断绝被董卓知晓蛛丝马迹的可能。
  直到李儒端着毒酒,带着武士进宫。
  刘辩才意识到这两句话意味着什么。
  李儒带着鸩酒入宫之时,主动选择自缢或许还有活下来的可能。
  唐妃当日也是吃了坏蛋的。
  她知道刘辩若是主动选择自缢,李儒看在刘辩够知时务的份上一定会给他这个体面。
  但她同时也知道李儒是个聪明人,完全不反抗反而会遭到怀疑。
  于是李儒端着毒酒进来时,唐妃选择挡在刘辩身前。
  这还不够,万一李儒决心要使用鸩酒呢?
  她决不能让此事发生。
  唐妃挣扎着从地上爬起,一头撞向案板,将毒酒洒了满地。
  “虎儿,你觉得如今虎牢关局势如何?”
  荀攸的声音唤回了种平的思绪。
  种平其实有点想问关于刘辩的事情,但他知道荀攸不会回答自己的这个问题。
  荀攸对种平的关心就体现在,他会将自己认为不适合种平现在知道的事情隐藏起来。
  这类事情往往了掺杂过多的利益纠纷。
  仔细想想,种平给刘辩传话的手段实在是漏洞百出,一但某个环节出了差错,等待荀攸的便是万劫不复之境。
  但荀攸还是义无反顾地去做这件事。
  这大概是种平第一次切实理解到书上所说的“忠义”。
  义之所至,莫敢推辞。
  
  
热门推荐
我在春秋当权臣 我在春秋当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