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历史军事 / 双穿烽火之后勤保障 / 第23章 组建防空部队

第23章 组建防空部队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导弹在现代军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从远程侦察到精确打击,导弹的使用已经被全世界军事力量广泛采用。世界上最早的导弹是二战期间德国研制出来的V—2火箭。1938年,该导弹还在研制中,直到1942年才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而最早的战术导弹V—1火箭44年才投入战场。所以八路军手中的前卫1乃是此时蓝星科技武器的天花板,只是八路军还没有意识到而已。
  “都拍下来了吗!”陈旅长还在震惊中,语气有些发抖道。
  “都拍下来了!”一旁的警卫员大声回道,同时警卫员按下摄像机录像的保存键。这摄像机还是苏雨想记录下八路军的风貌才从现代拿过来,结果被李云龙发现,说是用这个记录地形回去研究很方便,没几天又被旅长打劫去。
  苏雨说:“无人靶机上也有摄像头,实时传送高清图像,等会我蓝牙传送。”
  李云龙张着个嘴,还是不可思议道:“这个就是导弹?威力这么大!”虽然从没见过导弹,但是这些老革命还是从爆炸中大致判断出导弹的威力,虽不是很确定,但是可以肯定世界上没有哪一款飞机能在这样的爆炸中活下来。
  “还行吧,”苏雨耸耸肩:“这个是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一种近程战术导弹,一个人就能完成发射任务,操作简单,还有威力更大的导弹,但是我们暂时也用不上就没有购买。比如空地导弹,空空导弹,反坦克导弹等等,威力有大有小,小的比如炮射导弹,大的嘛我也不是很清楚,但是干沉一艘舰船甚至是航母问题不大。当然现在说这些都还太远,近一两年内就别想了,拿东西死贵,还不一定能买到。”
  孔捷说:“那岂不是有这玩意鬼子的飞机来多少死多少?”
  苏雨说:“也不一定,总会有几个运气好的打不中嘛。”
  几人边说边走,停在靶机较大的残骸前。赵刚小心的收起发射器,也跑步到跟前,众人围成一个圈,旅长下令说:“你们几个,把所有碎片搜集起来带走,这个也拖走。”“是!”麻溜的把这些黑乎乎的碎片打包带回团部。
  赵刚说:“这可是好东西啊,想不到国外已经发展到这个地步了!我们还需努力啊。”一阵感慨,一旁的同志也是点点头,表示赞同。只有苏雨心想,最早的导弹还大概率躺在图纸上呢。
  李云龙说:“老赵都学会了吧,赶紧教下去,老子再看看那个鬼子不长眼敢开飞机到咱根据地!”
  陈旅长说:“我们的防空连是不是就装备这种导弹?”
  苏雨点点头:“没错,当然不全是这种,还有另外几款,打的更远更高,保证鬼子不敢再派一架飞机到咱根据地来。”
  “好好好!”陈旅长高兴说道:“我得赶紧给总部汇报情况,”说着看向赵刚,“赵刚,你跟我一块去!”
  李云龙立马急着说:“哎!别啊旅长,咱独立团还指望咱赵政委教怎么使这个呐!”
  赵刚说:“老李,这个操作很简单,那十名同志也会使,实在不行还有那个教学视频呢。”那十名文化教员都点点头,表示都学会了。
  李云龙说:“行吧,但是看这次的导弹好像也不多啊,够用吗。”众人也才意识到这个问题,纷纷看向苏雨。这次苏雨就带过来二十个集装箱,看着很多,但是光车辆就占了五个,军用雷达车就占了一个,三辆吉普车占了三个,另外还有一个装满了汽油和柴油,这还是在巴基斯坦拜托诺夫采购的,多是从中东地区走私。其余的还有一千五百万发各种子弹和60毫米迫击炮弹,各式地雷,也不管独立团会不会使,先弄过来再说。压缩饼干方便面等食品,医用绷带,麻醉剂,青霉素等等一大堆。至于56式轻机枪苏雨没拿,反正现在独立团八零式玩的挺溜,就先不换了,打完这仗再说吧。
  苏雨说:“没事的,这次只带了三十具发射器和三百枚导弹,都是给独立团的,而其他的还有很多,我亲自送过去。”苏雨也不透露具体采购了多少,上次旅长交代过,以后采购的物资是绝密,除旅长和总部的几位高级干部外一律不能透露。
  几人又聊了一会,李云龙孔捷带着那十名文化教员去组建自己的防空连了,这可是大杀器,慢不得。
  而陈旅长带着苏雨赵刚,还有警卫连朝着总部机关驻地方古村走去。一路上苏雨可是见识到这个时代的残酷,难民般的村民,几个孩子光着屁股跟父母在地里劳动,烈日把他们的皮肤晒的紫黑。虽然两个多月的时间苏雨比以前黑了不少,长发也早就剪短,但是看到眼前的一切苏雨还是有一点罪恶感。
  陈旅长见状说:“唉,这也是没办法,原本这一带挨着鬼子炮楼,虽说上个月被新一团炸了,但是这几个月鬼子的频繁扫荡,老百姓的日子不好过啊。”
  一路不停的走了三十多公里,由于都是山路,直到傍晚才赶到总部驻地方古村。受到苏雨等其余各方影响,原本129师要扩大晋冀豫抗日根据地。但是苏雨那十万人的军装,大量的医疗物品以及最关键的三万多支枪的陆续运达,本来都开到半路的主力团被拉回总部附近驻防。所以李云龙的独立团离总部并不算很远,只是山路难走花了不少时间。
  八路军总部,一间小型的会议室内副总指挥,副参谋长,陈师长,陈旅长,坐在一堆大佬中间的苏雨听着赵刚在介绍前卫1,为此陈旅长还从独立团拿了一套发射器和一枚导弹。赵刚说完后苏雨分别用平板放了陈旅长警卫员拍摄的视频和无人靶机自身传送的视频录像,几位首长的反应不出所料,甚至拿起茶杯的手有些发抖。
  从红军时期开始到现在,十多年的时间里,飞机的出现往往伴随着死亡。直到现在,八路军的防空武器基本没有,经常是两个战士架起一挺机枪对空扫射,战况嘛基本等于白打。但是现在不同,只要日军的飞机敢来,来多少让他死多少,骨灰都得给他扬了!上次的RPG让这群老革命不再对鬼子的炮楼和坦克束手无策,这次的前卫1构筑一条坚固的空中防线,那还怕什么,打就是了!
  激动的讨论了一个多小时,最终总部下令,从各团和总部抽出人手组建六个防空连,独立团那个让李云龙自己搞起来,而且最近李云龙从总部扒拉不少识字的干部或学生,人手不缺。其余的五个防空连人员集合在总部集中训练以节省时间,人员培训完成再分配,新一团、769、771、772各团分配一个防空连,总部一个。之后几人回到作战室讨论此次日军进犯和八路军反击的事宜,苏雨觉得无趣,一个人在旁边玩起消消乐。
  第二天组建防空连时问题马上就来了,人手不足,这个时代念完初中就算知识分子,但是百分之九十九是大字不识一个。首长一拍桌子,活人还能让尿憋死?除各部队挑选的头脑灵活的战士,加上总部机关精简出来识字的干事干部,都跑步到炮兵学校报到,当天晚上赵刚这个导弹教官就对着气还没喘匀的三百多个学员上课。
  用了两天时间,苏雨把购买的那批物资全部放在总部修建在山里的三处大型隐蔽仓库,期间副总指挥下令各仓库守卫人员全部撤到离仓库三公里远,直到命令下达才能返回。一百八十七套发射器,近五千枚导弹,一亿发子弹,一千具四零火箭筒和无后坐力炮,两万发各式火箭弹炮弹,还有那一千挺56式轻机枪。这批军火差点闪瞎老革命的眼球,激动的来回摸好几遍。上次的武器一到总部就被各个嗷嗷待哺的团拉走换装,这次的全躺在仓库里,视觉效果效果拔群。
  总部首长们慢慢游走在这堆集装箱中间,看的眼睛都有些湿润起来,天可见以前的八路军乃至红军哪次有机枪论千数,子弹以亿计,炮弹不说发而说吨的。至于医疗用品那就更多了,苏雨生怕这群可爱的战士缺少药物而造成非战斗减员,买的药品把总部医院的仓库直接塞满,青霉素粉也就是盘尼西林一桶一桶的往里搬,各类药品一集装箱一集装箱的运过来,注射器绷带等用一支扔一支都管够。一开始总部医院的医生护士觉得注射器用完一次就得扔很浪费,现在再也没说过这种话,明明上报说的是批三百支注射器,但是总部仓库运过来五百支,解释说数量太多,已经造成积压,从独立团运过来的医疗物品快没地方放了。这批药品除了在129师的晋冀豫抗日根据地发挥作用,通过各地的民兵、游击队等地方部队穿过日伪军重重封锁把大批盘尼西林等各类药品从晋东南运送到各地的八路军抗日根据地,挽救了数千名八路军战士的生命。
  最后走到装着食品的区域,一袋一袋的面粉和大米有数十吨,这些粮食都是从诺夫那购买的。还有国内购买的十万袋方便面,十万包压缩饼干。几位首长还开了一包,你啃方便面我啃压缩饼干,用手接着碎渣,掉到地上也不嫌弃,笑呵呵的捡起来吹吹放进嘴里。副总指挥高兴的说:“好啊!非常好!得好好感谢你啊小苏同志!”
  苏雨惊恐说:“别这么说首长,我能做的也只有这么多。”
  副参谋长笑呵呵的说:“哎,你的作用可比我们一个师作用都大啊,听说你喜欢吃鸡?警卫员,去老乡家里买一只来,今晚我请客。”“是。”一行十几人哈哈一笑。
  苏雨闹了个红脸,尼玛李云龙害我,肯定是这小子跟旅长说的,虽然是挺喜欢吃的,但是咱偷摸着得了,啥都往外蹦。
  最后走到一个集装箱前,苏雨亲自从里边拿出从国内购买的虫粉,一脸犹豫的说道:“首长,这个是上次陈旅长让我买的口粮。”越说声音越小。
  副总指挥一听就来劲了,说:“哦?”说着用手拿起来闻了闻,灰褐色的粉末,跟主流的粮食是一点不搭边。“这是什么做的?”一旁的干部也拿起来,不少人直接放进嘴里尝了尝,有点咸。
  苏雨说:“emmm~这东西价格低廉,易于保存,干燥条件下能保存至少一年,最重要的是营养很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达百分之四十五,一斤等于好几斤牛肉,非常补的。”
  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过来,看着那一袋一袋的口粮,满脸的高兴。副参谋长惊喜说道:“便宜,营养丰富,好东西啊!但是这怎么吃?直接吃吗?”
  苏雨一脸难为情的说道:“这东西好是好,就是口感吧,有点反人类,要是你们吃不惯我再去选。”
  副参谋长无所谓的摆摆手:“没关系,我们什么东西没吃过,吃草根啃树皮,连咱总指挥的皮带都被拿去煮了吃,口感什么的不存在问题,你就说这东西怎么吃。”
  苏雨无奈的说:“行吧,你们有心理准备就好。”苏雨也不是没吃过,下订单前他特意尝了一碗,怎么说呢,一口没吃完就吐出来了,至今想起肚子还抽抽呢。
  于是乎让人拿来一筐碗,每人一个,每个碗倒入四五十克的样子,然后加入烧好的开水,首长在内的众人一起拿筷子搅啊搅啊的,半分钟不到,一碗熟悉的糊糊就成功出现在大家眼前,为啥是熟悉呢,因为大家都见过,不少人小时候还嗦过呢。
  一看到这玩意,总是一脸严肃的副总指挥眉头都微皱起来,更别说其他人,全是惨不忍睹的表情。
  在场的那个干部不是从尸山血海里走出来,躺在死尸旁边大口的嚼着干粮,从马粪里捡没被消化的豆子洗洗煮了吃。但是今天看到眼前的糊糊,恶心,本能的感到恶心。
  首长犹豫了半秒,吹了吹张嘴就把碗里的糊糊喝完。大家见状也不再犹豫,不少人一闭眼也是一口喝光,喝到一半停下来,看到大家都喝也只能硬着头皮仰头干!
  两位首长还好,不少人脸上直抽抽,其中一个干部说道:“看着像鼻涕,吃起来更像!”
  一旁的干部拿起空碗,无语道:“你特娘知道就行了,别说的这么形象啊!老子以后都无法直视这玩意了!”
  副参谋长表情从难看到惊喜:“嗯?很扛饿啊,现在感觉热乎乎的!”众人一阵点头。
  苏雨赶紧说:“它的口感是不咋地,但是营养丰富,扛饿。饭前来一碗,就算饭量减半都不会饿的。”
  一旁的参谋嫌弃的说:“我感觉吃饭前看一眼就够了。啥都不用吃了······”连老红军都厌恶的东西,这玩意的可是何等的反人类。
  难吃归难吃,它的效果还是不错的,就这么一碗,这些老革命逛完仓库都还是饱足的感觉,就跟吃了几斤牛肉似的。大家都觉得身体充满了能量,跑个五公里什么的都不带大喘气的。
  于是乎,八路军的新式口粮在首长的拍板下正式确定。每人每天早中晚饭各来一碗五十克。为了起带头作用,从总部机关做起,干部带头,政委指导员做好战士思想工作,就当喝中药,吨吨几下就喝完了怕什么!
热门推荐
我在春秋当权臣 我在春秋当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