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历史军事 / 人在大明,无法无天 / 第二十五章 文官们的野望!

第二十五章 文官们的野望!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农事殿虽然只是皇帝在每年春天耕种时,临时休息的地方。
  但是修建的还是挺严密,并不会四面漏风。
  而且为了给陈寒保暖还在里面架了火炉,现在应该是一点都不冷才是。
  但朱元璋此时背后却冷汗直流,冷飕飕。
  他咬着牙,不知在想什么。
  不过按照二次元的表述,此刻他脑袋上应该有一团正在剧烈燃烧的火焰才对。
  朱标的脸色也并不好看。
  虽然陈寒在说这些的时候,反复强调这不过就是阴谋论,不涉及真正的事实。
  可是为什么,现在他却觉得这里面有些东西,值得相信。
  而且完全可能会发生在现实当中。
  只是自己都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发生的而已。
  当凌汉看到了陈寒脸上的表情之后,只感觉如同看到了一头魔鬼。
  在那一刹那之间,好像能透过陈寒眼睛缠着的纱布,看到诡谲的目光。
  这样的阴谋论对于文官而言,可太不友好。
  陈寒没有说这就是事实,他强调了这是后世的猜测。
  但未何越听越接近真相了?
  难道其这才是真相?
  凌汉没有说话,但是的确是感觉到了寒冷。
  陈寒这时候又说道:“村长,咱们就是讨论历史而已,您咋还能不说话咧?”
  凌汉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没,俺说话咧,就是听你说的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太颠覆以前看的史书。”
  陈寒解释:“这也是正常的,因为明初的这段历史要想真正解读很难。
  一方面是很多史料记载,都被燕王朱棣给毁了或者修改了。
  另一方面就是明朝的朱元璋本身,搞的那个特务政治,让所有人都觉得明朝发生任何事情,都正常。”
  凌汉听到陈寒的解释之后,觉得很有道理。
  你自己搞得朝堂上面扑簌迷离,一点都不透明,可不就让猜疑的种子有土壤生根发芽?
  凌汉说道:“看起来这些都是阴谋论不能当真,对不?”
  陈寒却嘿嘿一笑:“村长,您要是这么说的话,咱们就来做个游戏,咋样?”
  “什么游戏?”凌汉问道。
  “人物代入游戏!”陈寒说道:“就是咱们两个带入到洪武年间那些文官身上去,然后以咱们自己的逻辑来思考,咱们会怎么样做事,村长你来玩吗?”
  凌汉回过头去看向了朱元璋。
  朱元璋点头。
  凌汉于是说道:“好,来玩!”
  陈寒见村长同意和自己玩这个游戏之后,立刻是说道:“那村长,咱们先假设一下背景,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以及后边的空印案还有郭桓案,您觉得经历了这么多大案洗礼的皇太子朱标,会是一个仁弱之人吗?”
  一说到这里凌汉下意识得回头去看看朱标。
  嘴角不由自主的抽动了一下。
  他不知道史书在后面如何记载太子殿下的。
  但就他个人而言他从来没有认为,一个能在铁血大帝朱元璋手上周旋,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朱元璋有时候还要听他的话的太子殿下会是柔柔弱弱的人。
  说句不好听的,一个柔弱的人连站在朱元璋面前的勇气都不可能有。
  而且那些大案子很多的裁量,都是经过太子殿下的,他有句名言说的好:宁可百官哭,也不要百姓哭。
  所以谁说这位太子爷柔弱,那那个人一定是弱智。
  曾经有人这么评价过朱标。
  咱们的这位太子爷看上去温润如玉,但是骨子里的狠辣果决,和皇帝朱元璋如出一辙。
  陈寒也是笑道:“俺从来不相信在血里泪里爬起来的太子爷朱标,会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他们父子之间配合了十几年,说不定是一个人唱白脸一个人唱红脸。
  老朱在前面狠辣的痛下杀手,朱标在后面求情,父子之间配合的天衣无缝,把朝臣玩弄于股掌之间。”
  朱元璋和朱标父子二人对视了一眼,看向陈寒的眼神想刀了他。
  你自己知道就行你还说出来,自古以来皇帝和太子爷哪个不是这样打配合?
  这本来就是驾驭群臣的手段。
  老子在前面当恶人,儿子在后面收买人心,把人情世故方方面面都给做的周密,到儿子登基的时候,下面这些官员才会心服口服。
  也不止我们父子这样做的啊。
  凌汉身在官场当中哪里能不知道这些。
  因为很多人看得出来权力游戏有哪些把戏,但你明知道这就是人家爷俩做的扣,你能怎么样?
  救你一命的过程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
  不管人家爷俩怎么玩,你活命了,你难道不应该感谢?
  这就是人情!
  你被父子两个玩弄了,心里苦,不想感恩,但架不住你这么做了,不明所以的人会骂你忘恩负义。
  这就是高明之处。
  玩弄你和拯救你都是做给外人看的,至于你委不委屈,玩弄你的人比你都知道你多委屈。
  陈寒继续说道:“背景交代完毕,咱们就可以代入人设了。
  俺们现在就是普通的文官,俺们躲过了胡惟庸案、空印案、郭桓案,却发现身边的人死的死、流放的流放,他们要么是咱们的亲人,要么是俺们的至交好友,或者有过过命交情的人。
  他们都是朱元璋父子两个治理天下的牺牲品。
  俺们不知道下一个这样命运的人,会不会是俺们。
  忐忑之间,忽然发生了几件大事,常氏死了,吕氏上位了,皇长孙死了,那个从小在儒家文人教育长大的皇次孙,深信俺们文官的这一套。
  俺们心里面都在想着,如果他能当上皇帝的话,俺们就能通过他提高文官的地位,能借此打压武将勋贵的嚣张气焰。
  而且与朱元璋、朱标相比,这个从小生长在东宫,没有什么见识的皇次孙,显得更容易控制。
  那如果皇太子朱标死了的话,次孙的前途将会一片光芒,因为唯一有威胁的秦王,是个声名扫地之辈,种种条件都向着一个方向指明——若太子薨逝,皇次孙朱允炆一定会被立为皇太孙。
  而跟在朱标身边的蓝玉,也会因为不是皇次孙的派系而被清除。
  这可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没有了看似柔弱其实狠辣果决,依旧会照着朱元璋路子往前走的太子朱标。
  没有什么经验的皇次孙朱允炆就只能听文官的,朝廷将会回到那个文官治国的传统里来。
  从此我们就是大明王朝真正的主人。
  当有人私下里这么说了之后,俺们这些文官好动心。
  说朱标是个好太子的,那是你们这些普通百姓,可不是俺们这些官员。
  村长,你要是文官,你会动心吗?”
  ……
  
热门推荐
我在春秋当权臣 我在春秋当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