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亮剑二营长我为意大利炮代言 / 第一卷 第十二章 二营长,你XX的意大利炮呢

第一卷 第十二章 二营长,你XX的意大利炮呢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大炮,什么大炮?”果然,李云龙听到大炮两个字,一下就变了一个人。
  “我不认识是什么大炮,炮管子上印着洋码子,二营长说是意大利炮。”张大彪此时的表情非常无辜。
  “意大利炮?二营长,把你的意大利炮,拿出来让咱老李见识见识。”李云龙看着沈泉,瞪大的眼睛里似乎冒着绿光。
  沈泉无奈,只得从头说起,自己因为养伤时无事可做,怎么闲逛发现供给处里的大抬杆炮,一直讲到,最后怎么用大抬杆炮全歼了鬼子小队。
  其中,他为了能提高射速、稳定弹道,采用了埋设大抬杆炮的方法,也全部讲了出来。
  还有普通大抬杆炮携带困难、射程近、射速慢、精准度全靠经验、雨雪潮湿天气不能使用的缺点,他也一股脑的讲了出来。
  “团长,事情就是这样的。我也不认识上面的洋码子,就随口说可能是意大利文,可能一营长听岔了。”他装出满脸无奈的表情。
  李云龙哪还管这些,满脑子只剩下“意大利炮”四个字:“二营长,现在集合队伍,我和政委要检阅二营。”
  杨村外的一角,人工开辟出一块操场。操场的一边是山,一面是白桦林。
  沈泉带着人和大抬杆炮来到操场的时候,独立团所有班长以上的骨干,已经全部都在了。
  张大彪和三营长王保怀正带着人,把练刺杀用的稻草人,安放在操场对面的山脚下。
  “报告,二营已经集合完毕,正在等待检阅,请指示。”沈泉一板一眼的报告。
  “指示个屁。二营长,你XX的意大利炮呢?给咱老李拉上来。”李云龙已经急不可耐了。
  当六个大抬杆炮亮出来的时候,他的脸色明显变了。
  可能是碍于沈泉正在指挥操作大炮,并没有发作,只是给了张大彪个大脖溜。
  然后,李云龙走近了,围着一个大抬杆炮转着圈看,摸了摸炮管上的洋码子,趴在炮口往里看了看,最后掐了一节线香,后退站了回来。
  沈泉来回睁眼闭眼,测着到山脚稻草人的距离,计算好射击角度,小心量分好炸药重量。
  他知道这种练习刺杀用的稻草人。
  这些稻草人捆扎的时候,用了湿草绳、榆树皮、破鞋底等坚韧度不同的材料。
  为了最大程度破坏稻草人,他选择了全部铁枣核的装填办法。同时为了能有最大的震撼效果,他精确裁量线香的长度,想要让六个大抬杆炮同时开火。
  一切准备工作准备就绪,沈泉再次跑到李云龙身边请示:“团长,可以开炮了。”
  “好,开始吧。”李云龙下令。
  “三发连射,开炮。”
  “嗵~”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沈泉精心计算和安排下,六个大抬杆炮几乎同时发射,六声炮响几乎合成了一声。
  山谷里回声隆隆。
  李云龙手搭凉棚看着山脚,炮声一响,手下意识往腰间摸驳壳枪。
  赵刚脱口而出:“好!”
  张大彪凌晨时见过一次开炮,自认为已经见过世面,有了心里准备了。可炮声一响,他不由自主晃了一下,盯着沈泉的背影看了又看。
  其他人都是各种吃惊或震撼的样子,还有几个人跃跃欲试。
  第二发,也很快装填好,然后开炮,接着就是第三发。
  三发之后,山脚下的烟尘硝烟还在飞扬,李云龙已经带着独立团全体骨干,疾走过去。
  放置稻草人的地方,范围不大不小,差不多是一小队鬼子,能排开队列那么大,显然是特意这样安排的。
  在沈泉的精心瞄准下,十八发炮火覆盖了所有的稻草人,炮击效果非常的好。
  众人分开查看稻草人的损坏情况,有的稻草人被震歪了,有的稻草人捆扎的湿草绳被炸断了,有的稻草人木板被炸烂、破鞋底被打穿。
  在李云龙来回查看的时候,沈泉跟在他身后,作着补充介绍:
  “这六个大抬杆炮的炮管特殊,重量轻还更结实,能放更多的炸药,才特别威力大;因为炮管结实,开炮时速度能快一点,几乎不用等待炮管冷却。”
  李云龙边听边点头,嘴上不停的夸赞:“不错,真不错。呵,这么厚的木板也打烂了。老赵,你看着怎么样?”
  赵刚正拿着一个炸断的湿草绳看,听到李云龙问自己,满脸带笑:“好啊,这和真正的大炮比,也不遑多让,甚至遥遥领先啊。”
  能打出这么好的破坏效果,沈泉心里也有些得意,脸上还得装出不好意思的表情:“团长政委,你俩夸得我都找不到方向了。”
  李云龙和赵刚对视一下,突然一起大笑起来:“哈哈哈哈。”
  接下来,独立团从团长副团长开始,往下到班排长,都上来开了一炮。除了大喊“过瘾”之外,讨好着想再来两发,也没人有别的心思。
  就连张大彪在亲手量分炸药,装填,点火开炮之后,也知道自己一时半会操弄不了这些大炮。
  沈泉就这样留住了这六个宝贝。
  此后的很多天里,操场试炮的影响都没有消散,二营的战士走路都是昂着头,特别是亲手开过炮,全歼一小队鬼子的十二个人和四连长杨树,一闲下来就会被围住问东问西。
  又是一个大晴天,吃过早饭,沈泉刚布置好上午的训练安排,团部的通信员就找了过来。
  “二营长,政委通知你团部开会!”
  每年春天,都是上一年的收获已经吃完,新一年的庄稼收获还早的时候,老百姓都叫青黄不接,最是容易闹饥荒。
  鬼子持续对根据地进行扫荡,所过之处烧杀抢掠,粮食更是一粒不会剩下,目的就是为了饿死、困死八路军。
  八路军平时的吃穿用度,非常依靠老百姓们。
  到了这个时候,老百姓自己都没有嚼裹,不但无法支援八路军,往往还需要军队的救济。
  从不幸中的万幸来看,独立团反而是幸运的。
  在经历了苍云岭突围和杨村夜袭之后,团里的人数剩下不到一半;再加上攻击万家镇伪军骑兵营的收获,独立团在吃饭方面没有问题,完全可以支撑过这段时间。
  但是,这是在独立团只顾自己的前提下。
热门推荐
我在春秋当权臣 我在春秋当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