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玄幻奇幻 / 从地球开始进化的海族 / 第九章 监狱

第九章 监狱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从野兽一步登天进化成了文明兔,虽然很值得高兴。
  但林更想搞懂这些金点是什么。
  首先,从源头开始找问题。
  海绵。
  海绵属于动物,不能走,固着在海底的礁石上,从流过身边的海水中获取食物。
  这有什么问题呢,它的捕食方法是一种滤食方式,每一个小孔都是一张‘嘴巴’,通过不断振动鞭毛,使海水深入腔内,水中的营养食物,被其捕捉吞噬,经过消化吸收后排出。
  很好,林知道自己多了一个新饭碗,有资格进食蜉蝣生物了。
  现在林只要站在海底,张着嘴不动,就有源源不断的食物进入口中,虽然一次少不管饱,但主打的就是一个细水长流,二十四小时经营不停业。
  属实是钢饭碗了。
  是一笔非常可贵的资源。
  加上光合作用的能力,这开局躺在金矿上的兔生,让林都想换一种生存战略了。
  还辛辛苦苦的动什么,躺着就完事了。
  打打杀杀的多危险,远没有躺着来的舒服。
  但生存的竞争,不卷不行。
  目前可以确定的是,这确实是吞噬进化,已经是第三次了,劫持基因,选择性的优化基因,就是有点随机。
  不过,林有点疑惑,自己没有吃过虫子,为什么会出现昆虫的气门结构。
  搞不懂,也许是自己无意识的吃过什么小虫子。
  那之前怎么不出现气门?
  更诡异的是,自由控制金点移动的能力。
  一番尝试下来,林虽然清楚能移动的范围也有限,仅限于身体皮下部分。
  且看不清这些小金点的全貌,但通过推断知道它们是什么。
  是海绵。
  海绵看起来是一个动物,但实际上是一大群鞭毛虫聚合在一起的集群。
  属于共生物种,不光跟同类共生,还能跟海藻共生。
  有海藻的地方必有海绵,且一定有洋流。
  鞭毛虫又叫做鞭毛细胞。
  目前这些鞭毛细胞跟林并不是共生关系,是林的身体自行分裂制造的新品细胞。
  所以,透过表象看本质,以精神控制细胞自主进行活动,这种能力的诡异程度跟林的豆豆脑子不相上下,大概率是林天生的天赋。
  精神?念动力?
  不,并不是念动力之类,远程控制干涉物体的运动。
  林试了又试,发现自己并不会念动力。
  换一个角度看,就如虫群的网络一般,林下达指令,鞭毛细胞接收指令,执行指令。
  也许不是精神通讯的频道。
  也可以是物质通讯的频道。
  像是蜂巢格式塔一般,以信息素或者电波等方式,进行的传输。
  林不知道,但无论是哪一种,都不得了。
  总之,发了。
  虽然暂时还没有大用。
  林看向其他种类不同的海绵,比起张嘴就有饭吃,林更想要海绵另一种能力。
  制造骨骼。
  或者叫做,尸骨脉。
  海绵为多孔动物门生物的总称,分为普通海绵纲、玻璃海绵纲,钙质海绵纲,硬质海绵纲。
  可以按照字面意思,理解为没骨头的、玻璃造的、有骨头的、骨头硬的。
  最开始,林啃的是没有骨头的海绵,长在石头上,像是堆海里的杂草,又小又矮,吃起来像嗦粉。
  好吃不费事。
  那些一看就难啃的大家伙,林本来是嫌弃的。
  附近没有玻璃海绵,要是林有晶遁了,林清楚一般是没什么生物有兴趣对自己下嘴了。
  所以林就急吼吼的去啃硬骨海绵。
  有骨头了能干嘛。
  能干的多了。
  别说支撑体型,增强力量,披上一层外骨骼,立马鸟枪换大炮。
  补了钙以后,一口气上八楼,诶,不费劲。
  林啃的很慢,这些家伙属实是有点硬,但祖传的嘴,专破硬甲,一点点的耐心舔,迟早破防。
  此时林已经在海底呆了两个多月了,一开始还记日子,后面就懒得记了,不然数时间有点难熬。
  身体已经长到十厘米以上,到了分米级,一个巴掌宽。
  体型在海里,正式挤入小鱼的行列,一般的小鱼也不怕了,它吞不了,没那个能力。
  一连啃了好几天的海绵,林不干了。
  骨头是一点影子也没有。
  身体也没觉醒啥新的能力。
  这让林有些奇怪,说好的吞噬进化呢,开局一条鲲,进化全靠吞。
  有些搞不懂,琢磨着是不是有什么条件还不具备。
  也没纠结太久,决定开启新的旅途,踏上正式的探索。
  林爬上了珊瑚礁,看着远处高低起伏不一,连绵开来的珊瑚群,缓慢的珊瑚礁上爬行,遇到落差时,不时会跃起,尝试着飞一下。
  主要是用来练习划水。
  海兔是能游的,有些种类的海兔特别擅长,游泳的姿态极其优美,像是海里的蝴蝶。
  不过林就有点好笑了。
  扑腾着扑腾着就沉了。
  很费劲,但也不是不能游,且比爬快。
  一路上有些荒凉,又有些孤独,耳边只有水流的低沉轰鸣,由于之前钓鱼事件的影响,路上能见到的生物很少,小鱼小虾半天见不到一只,会喘气的只有不会动的,比如珊瑚本身。
  见状,林的胆子大了起来,加快速度,步伐也不免嚣张。
  林的目标是找到一个生物富集的地点,有肉吃。
  因而暂时停止了捕食,全力赶路,不用担心物资补给,只要头顶还有阳光,洋流系统还在运转,林就不担心会饿死。
  一整天下来,并没有走多远,林估摸着一两公里吧。
  不由有些咂舌,那个老六真的是清空了好大一片区域。
  简单的休息了一下,补足精力后就继续赶路。
  第二天的时候,林差不多已经掌握了游泳的技巧,最重要的一点是借助水流的力量,会省不少力,掌握这一点后,行进速度快了不少,但也容易被一个暗流拍远,多走冤枉路。
  但与第一天相比,路程至少翻了一倍。
  在路上,林还发现了另外一处一模一样的钓口,跟林的出生地简直一样。
  简直了。
  6。
  还是分段式的陷阱。
  惹不起,林绕着走。
  出于好奇,林试着上浮,站的高才能看得远,观察起整体地形来。
  珊瑚礁分为多个类型,分别是岸礁、堡礁、环礁。
  而这里是,或许可以称之为环礁。
  地形非常诡异的环礁。
  哪怕林看不到全貌,还是能推测出来,止不住的冒寒气。
  从高处看下去,一圈又一圈珊瑚礁如甜甜圈一般,规律的一个套着一个,间隔以砂砾带分割,中间高外面低,像是规整修建的梯田,中心高处没有露出海面。
  这绝不是大自然能够造就的风景。
  彷如海底的麦田怪圈。
  超级巨大的麦田怪圈。
  最外围是大洋深处,一望无际深邃的黑暗。
  这意味,这里或许远离海岸,是孤立于海洋深处的海下孤岛。
  或者说,监狱!
  这家伙得多大个啊!
  指不定整个都是它啊!
  珊瑚礁在环绕着它的身体表面生长!
热门推荐
道缘浮图 天行战记 道缘浮图 天行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