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历史军事 / 1830崛起非洲 / 第二十九章 返程

第二十九章 返程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广州城码头外,徐徐吹来的海风,海风划过码头上穿着纽扣无袖背心的码头工人们的脸。
  也划过了,站在商船甲板上眺望远方广州城的工匠移民们。
  此去,可能就是一辈子。
  虽然这些人上船前,是如此的痛恨这座城市。
  这座城市繁华,但是繁华之下的罪恶也是不为人所知的。
  对他们而言,这座城市是罪恶的,当他们从小卖到这里的那一刻起,他们就对城市充满了怨恨。
  曾发誓有机会一定要离开这里,再也不要回来。
  但是真的要离去的那一刻,他们的心又空荡荡了起来,好似要与这座令他们痛恨的城市做最后的道别!
  “准备好了吗?”
  马克隆问甲板上的水手道。
  “准备好了,可以开船!”
  水手回复道。
  马克隆点了点头,示意启航!
  随着水手将绑在岸边钩索上的绳索,收了回来。
  船舱的门就此关闭,船上的移民,都眼神复杂的看向船外的码头,看向远处那座纠缠了他们十几二十年的城市。
  一座繁华且充满人吃人的城市!
  随着移民船和两艘商船上的移动,三艘船上的大部分移民都看向船外,慢慢的随着船只的远离,城市消失在眼眸中,才回过神来。
  他们知道,他们的前半段人生已经结束了,他们将开启全新的人生。
  一个和原来不一样的人生!
  ………………………………………
  南中国海,三艘风帆商船正在形势在碧波荡漾的大海上。
  偶尔几只海鸥飞过,还会在甲板上留下一堆粪便。
  以及甲板上工作的水手,发自内心的诅咒。
  诅咒这些臭鸟,早晚变成他们手里的烤鸡。
  “把甲板擦干净。”
  水手队长对着甲板上年轻的水号嘱咐道。
  随后便离开了甲板,进入了船舱。
  “妈的,这些臭鸟,害的老子今天早上才擦的甲板,现在又得擦一次。”
  水手在队长走后,对着远处天上那群海鸥,抱怨道。
  “这帮傻鸟,海里拉屎不好,非要到船上拉屎,咋了!咱们船上是厕所啊!”
  另一名水手紧跟着抱怨道。
  “你们这群臭鸟,别落在老子手里,要是落在老子手里,非得让你们知道什么是辣手摧花。”
  “什么是法式烤鸡!”
  水手恨恨的对着天上那群自由翱翔的海鸥骂道。
  “开饭了,开饭了!”
  两人正准备继续诅咒那群海鸥,船舱内带着高顶厨师帽的随船厨师叫喊声传了出来。
  两人对视一眼,随后一前一后的进了船舱。
  此时船舱内,几个特大号的饭桶正放在地上,每艘船分配的几十个移民以及水手,正在排队打饭。
  水手打完了,才轮到移民。
  这是马克隆定下的规矩,毕竟移民这趟结束后,就得分道扬镳,交付给大明村了。
  而水手可都是跟了自己许多年的员工,孰轻孰重,马克隆还是分的清了。
  要是为了照顾移民,而冷落水手,这点脑子都没有,那马克隆这几十年也就白活了。
  两人刚进来时已经轮到移民打饭了,两人毫不客气的插队。
  被插队的移民即使心里不舒服,也知道这是上船前就定下的规矩,所以也就老实的让位于水手。
  “怎么又是土豆炖海鱼,老子早吃腻了。”
  其中一名水手不满道。
  “行了行了,少说两句,船上不抵陆地,食材保鲜不易,能吃上这个,已经不错了!”
  另一名水手紧跟道。
  水手虽有不满,但也就是发几句牢骚,毕竟这船上还能吃什么,无非就是上岸前采购的米面粮油,以及各种储存期长的蔬菜,以及腊肉这种保鲜期长的食物。
  而海鱼,也是看到海面冒出的鱼群时捕获的,就这已经算新鲜食材了。
  随后,两名水手再打完饭菜后,便离开了船舱,跑到外面甲板上吃去了。
  后面的移民等水手离开后,也上前打饭,他们是穷苦百姓出生,从小吃的都是青菜豆腐之类的素菜,肉也是很久才能吃到。
  所以当打了满满一碗的土豆炖海鱼和一大碗米饭后,没有一个人不满,只是开心的狼吞虎咽。
  有些人吃完后,还会看向还有剩饭的饭桶。
  厨师看到了,又招呼他们再去打饭。
  随后已经提前吃完的移民,又兴高采烈的排队打饭,直到饭桶内的饭菜都被吃完。
  午餐结束后,看着空空荡荡的饭桶,厨师第一次感受到自己这个职业的伟大。
  这是在那群挑三拣四的水手上,完全感受不到的,他们只会挑挑拣拣,挑肥拣瘦,没毛病都能挑点毛病出来。
  舰长室内的,马克隆正在看着一张巨大的航海图,计算着在哪里停靠休息。
  马克隆揉了揉有些疲惫的双眼,随后走出舰长室,站在船上甲板处,吹着还算轻缓的海风。
  站在甲板上良久后,对着船上的舵手和水手道:“我们下一站去荷属东印度殖民地,巴达维亚!”
  话音刚落,舵手就在调整航向,水手在收拾着靠岸后所带下岸的个人物品。
  临近徬晚,一处海边城市近在眼前,巴达维亚,荷兰东印度殖民地,也是远东唯一且最重要的荷兰殖民地。
  这座殖民地可以说是荷兰的国家根本,对于一个面积狭小的低地国家。
  海贸就是他们唯一的生存来源,而处于马六甲与远东的沟通桥梁,东印度群岛的价值可见一斑。
  庞大的面积,数以万计的大小岛屿,丰富的自然资源,数量不少的土著以及下南洋华人,充分的保证了东印度群岛发展所需的劳动人口。
  如果说印度是大英帝国皇冠上的明珠,东印度群岛也可以说是荷兰王国王冠上的明珠。
  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随着三艘风帆商船的靠岸,船舱门打开,船上的移民都好奇的望着前方一副热带欧洲风情的城市。
  码头上,赤裸着被太阳晒黑上半身的土著,正在往各个商船上搬运货物。
  远处巡逻的荷兰士兵,正在懒散的漫无目的的闲逛。
  看起来根本不像巡逻,而是游玩,要是欧洲哪个港口的看守士兵敢这样懒散,他包括他的长官都得倒霉。
  因为这里是欧洲,列强林立的欧洲,哪个国家敢这样做,离死不远了。
  而在远东东印度殖民地,没人会怪罪他们,因为这里的土著已经完全驯服,而此地唯一的大国,连自己的国民出海都要管控,你能指望欧洲殖民者有多少敬畏之心!
  马克隆下了船,对一旁都张冰说道:“让移民们也下船活动活动,毕竟我们明天一早才重新出发。
  张冰点了点头,随后招呼移民们下船休息。
  下船时,又叮嘱移民们不要跑远,以防回不来。
  移民们听后,连连保证。
  随后,移民们便分散开来,三三两两的在巴达维亚城内闲逛。
  章奇和周平牵着妹妹花花的手,在城内逛了起来。
  刚一进城的三人对城内热带树木和欧式建筑相间的模样,非常好奇,这里逛逛,那里瞧瞧。
  “哥,我想吃那个。”
  花花拉着章奇的手撒娇道。
  章奇顺着花花的手指向的地方看去,一个正在卖像球一样的果实的摊子。
  有一个客人买走,戳开中间的位置,放置这一个类似芦苇管一样的吸管。
  章奇摸了摸口袋里用银子换来的荷兰银币。
  随后拉着花花到了小摊上,因为摊主是个土著,所以章奇连说话带比划的,花了好长时间才买下三个能吸水的果实。
  三人边走边用吸管吸着里面甘甜的汁水。
  “哥哥,真好喝。”
  花花开心道。
  “好喝,就多喝一点,不够哥哥那份也留给你喝。”
  章奇摸了摸花花的头,慈爱道。
  “不,一人一个,才公平。”
  花花眨着天真的眼睛对章奇说道。
  此言一出,两人顿时笑了起来。
  随后几人漫无目的在城内继续逛了起来。
  当走到一处时,一处声音吸引了他们。
  “这个月的钱什么时候交啊!”
  一个红发洋人,正在催促这一个相貌与他们类似的商人。
  “请大人宽限几天,现在实在没钱啊!”
  一个穿着短衫的商贩回答道。
  “哼!要是下次我再来,你还不交钱,你这摊子我全给你砸了!”
  红毛洋人威胁的说道。
  随后便去往下一个摊位。
  几人见到红毛洋人走后这才敢上前。
  周平上前小心翼翼的询问:“你是清国人吗?”
  商贩听后,不屑的道:“我们这些弃民算什么清国人,在这里洋人都称呼我们叫华人。”
  “刚才那个洋人找你干嘛,那么凶?”
  周平继续问道。
  “哼!还不是每个月的保护费,这个荷兰洋人,是我们这一条街的巡逻队长,每个月都要找我们这些华商要保护费。”
  “可怜我们每年三分之一都得让他拿走,这还不算我们华人所承担的税赋。”
  “巴达维亚至少三分之一的税赋都是我们华人交的,那些土著根本就没钱交税。”
  “这税自然而然也就落到我们华人头上。”
  “可怜我们辛苦忙活一年,自己只能剩个养家糊口的钱,大部分都被本地的洋人官府和贪官污吏抢走了。”
  说到这,华人商贩面露愤恨!
  周平闻言,感叹道:“果然天下乌鸦一般黑,贪官污吏哪里都有。”
  商贩闻言继续道:“若是如此也就算了,我们还能生活下去,那些洋人更过分的还挑拨我们华人和本地土著之间的矛盾。”
  “每次挑拨出是非来,土著就要来杀我们一些人,周而复始,洋人官府根本就不闻不问,有时还偏袒土著。”
  “对我们被杀的那些华人,视而不见。”
  商贩脸上一片悲愤。
  “哦,忘了问你们,你们到巴达维亚干嘛,我刚才听这条街华人说,港口外来了一群清国移民,难不成你们也打算在这巴达维亚。”
  “听我一句劝,这里钱是比清国好挣,但不好拿啊!拿了哪天也得小心没命花。”
  商贩对几人劝解道。
  章奇和周平对视一眼,随后章奇接话道:“我们不是留在这的,我们是要去非洲。”
  “非洲?去非洲干嘛,我听过往的商人说,这非洲到处都是乌漆麻黑的土著,内陆还有原始森林和野兽。”
  “你们去那干嘛,不是找死吗?”
  商贩不解道。
  “我们是去非洲,但是是去一个叫明州岛的地方,那里有咱们华人移民建立的据点,我们准备去投靠他们。”
  周平紧接着道。
  “去投奔华人,年轻人,我可告诉你,这年头移民海外,都是自己的亲戚朋友带着,要是去陌生的地方,你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有句话说的好,坑你的人都是你认为的自己人。”
  商贩劝告道。
  “不会,我们已经出发前,就打听过了,那个明州岛的人都是好人。”
  章奇说完便把在广州采购的事告诉了商贩。
  商贩听后连连感叹道:“这年头,还有这种地方,花那么多钱,给老百姓采购物资!”
  随后商贩道:“那个明州岛不是需要人吗?你们看我能去吗?”
  “我会跑船,原来是个渔船的水手,因为老婆孩子的原因,所以定居在巴达维亚。”
  两人听后,只能表示自己做不了主,但可以回去请示马克隆船长和张大哥。
  商贩听后,表示理解,随后又说道:“如果商量好了,我就在这里等你们,妈的!这个地方老子早他妈受够了。”
  “那帮混蛋洋鬼子根本不拿我们华人当人。”
  听着华商愤恨的语气,两人连忙表示,现在就回去请示。
  几人回到码头后,连忙将此事汇报给马克隆和张冰。
  两人听后,表示可以见一见那个华商。
  随后,商贩来到了码头。
  看到马克隆后,还有些畏惧,再看到张冰后,才安心。
  “听说你也想去明州岛?”
  张冰问道。
  “没错,我听到他们说明州岛仁慈爱民且还是咱们华人后,我当时就不想在这红毛洋人的地盘上干了。”
  “这帮洋人每月都要找我们华人的麻烦,不晓得哪天,交不上钱,全家老小被洋人打死!”
  商贩愤怒道。
  张冰听后,点了点头,随后说道:“光你一个人吗?”
  商贩听后,想了想道:“如果还需要,我可以再叫一些人,有条华商街,整条街都是我们华人,很多都是我的亲戚朋友,他们也早就受够了。”
  “只是碍于没有地方去,所以一直忍着,我们前段时间还打算搬到印度去,毕竟那帮英国人吃相要比荷兰红毛好看,信奉自由贸易,对商人还算宽松。”
  “现在可以去一个华人的地方,我们当然不愿意去印度了。”
  张冰点了点头,随后道:“可是我们目前没有商船给你们住,你看?”
  商贩听后连忙道:“不需要麻烦,我们很多原来都是渔民出身,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才来到巴达维亚定居经商。”
  “我们这么多华商可以自己凑钱买几条船,我们自己驾驶,跟在你们后面,一起去明州岛。”
  张冰听后,将话翻译给马克隆。
  马克隆听后,两人对视一眼。
  随后道:“可以,你们可以一起去,但我们不能等你们太长时间,你们得准备快些!”
  商贩听后,连忙答应。
  
热门推荐
我在春秋当权臣 我在春秋当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