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不浪了 / 63、筹码到手

63、筹码到手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自行车厂到手。
  
      楚尧心中更加安定几分。
  
      这对于自己投资“共享单车”赛道,是个重大利好。
  
      两千万,不算贵。
  
      本质上而言,楚尧就没想靠它赚钱,纯粹是战略布局。
  
      可以给方玉那边,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如果把眼下的共享单车赛道比喻成一盘围棋,自己已经提前半年落子。
  
      这才是大佬玩法。
  
      充分利用信息不对称,赚最简单,也是最多的钱。
  
      ……
  
      只是。
  
      楚尧没想到的是……
  
      接到方玉的电话。
  
      “楚总,我这边按照您的要求,和小黄车的创始人接洽了,目前已经初步达成投资意向,我们出五百万,占11.8%的股权。”
  
      “算是天使轮。”
  
      “接下来的投资轮次,我们都有优先跟投权,且以后会拥有一个董事会席位。”
  
      方玉这样汇报。
  
      楚尧:……
  
      一愣。
  
      这就……谈好了?
  
      清楚记得,小黄车的创始人,是个头铁娃,不那么好搞的青年。
  
      娃家世背景很硬。
  
      人很拧。
  
      况且,帝都是创业投资领域极度发达的城市,压根不缺风投资本。
  
      没想到,方玉办事效率这么高。
  
      能这么顺顺利利的办成,属实让楚尧喜出望外。
  
      本来还以为,要费一些周折。
  
      也不知道,是自己高估了这件事的难度,还是自己低估了方玉的能力。
  
      “你怎么谈的?”
  
      楚尧笑呵呵的问道。
  
      方玉:“就初步了解,尽调,沟通,协商,达成意向。”
  
      “坦白说,我都不是很看好这个赛道,不过,这是您的要求,我无条件执行。”
  
      她犹豫一下,还是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
  
      她去帝都之前,本来还以为,这是一家什么高科技公司,未来成长潜力惊人,所以才被楚尧这么心心念念的惦记。
  
      但没想到,过来之后,一看,毫无科技含量。
  
      心都凉了半截。
  
      这个项目,就是纯粹的,闲置资源再利用嘛。
  
      是个人都能做。
  
      而且现在规模还很小。
  
      或许,这项目唯一的好处就是,成长性惊人。
  
      租用自行车,的确是刚需。
  
      全国各地,都可以快速铺市场。
  
      但,反复算了一笔账后,方玉发现,这个项目,很难赚到钱,很难盈利。
  
      她不知道,是自己格局的问题?
  
      还是商业判断不行?
  
      楚尧想了想,又问:“你在谈的过程中,没有其它投资人跟他们聊?”
  
      方玉:“没有,我们是第一家。”
  
      顿了顿,她还是多提醒一句:“楚总,我觉得有必要提醒你一句,根据我的经验而言,这个项目,大概率无法达成盈利,即便它最后规模成长起来,除非开辟新的业务,否则,我不认为它能赚到钱。”
  
      “当然,我会百分百执行你的决定。”
  
      楚尧笑了笑。
  
      明白了。
  
      看来,还是自己进入的时机,太早。
  
      早到其它投资人,都还没把眼光,看到这边来。
  
      这当然是好事。
  
      方玉,确实也够尽职。
  
      这项目的确赚不到钱,这是日后的历史事实。
  
      但……资金盘嘛。
  
      反正自己也不会跟到最后。
  
      “我知道了。”
  
      “钱现在打到公司账户,你尽快和那边创始人签约。”
  
      “辛苦。”
  
      说完,楚尧就干脆挂断电话。
  
      安排转钱。
  
      再落下一子。
  
      ……
  
      历史是相似的。
  
      只是,书写历史的人,大抵不同。
  
      前世,小黄车的天使轮一血,被一个姓朱的男人拿下。
  
      起初同样是波澜不惊,没有什么人在意。
  
      但,几年后,那个姓朱的男人,靠着这个项目获利几百倍。
  
      他自己,也成为投资领域的风向标,大咖,法眼如炬的代表。
  
      这一次……
  
      不好意思了,朱兄。
  
      我截胡了。
  
      ……
  
      三天后。
  
      方玉完成投资,带着各种合同文件,回到鹏城。
  
      这个投资案,说实话很简单。
  
      几乎毫无难度。
  
      项目股权清晰,项目简单,那边创始人急缺钱,这边老板支持……
  
      就跟干柴烈火似的,一拍即合。
  
      作为自己过来做的第一个项目,公司的开门红,方玉觉得没什么挑战性。
  
      她自己也谨慎看好。
  
      只是良好的职业道德,在驱使着她,按照楚尧的要求,完成投资。
  
      她回到鹏城后。
  
      楚尧第一次去了趟位于金融中心的公司。
  
      很小的一间,一百来平。
  
      公司名叫“一诚资本”。
  
      这是方玉取的名字,楚尧都没管。
  
      目前,公司也就三个人。
  
      方玉是老大。
  
      下面还有两个,就是孟辰之前推荐的两个。
  
      俩男的。
  
      一个叫张超。
  
      一个叫邓鹏飞。
  
      都是金融行业的青壮年民工。
  
      到了公司之后,楚尧详细看过各种股权文件,确认无误后,简单开个会。
  
      主要是楚尧讲,他们听。
  
      目的是统一思想,形成共识。
  
      “这次大家做的不错,辛苦了,项目奖金每人十万,按月打卡。”
  
      楚尧一句话,三人都有点惊呆。
  
      这……这就十万?
  
      相比起所做的工作量而言,这十万块钱,简直就跟白捡的一样。
  
      老板……大气!
  
      张超和邓鹏飞都喜气洋洋。
  
      只是方玉,眉头微皱,却也没扫兴,带头笑着鼓掌。
  
      楚尧继续说道:
  
      “共享单车这个赛道,我长期看好,为此,我甚至收购了一家自行车生产厂,年产能百万辆。”
  
      “继投资小黄车成功后,我们在这个赛道,可能还会投一到两家,对于这个赛道,你们要长期关注。”
  
      方玉沉默听着,在纸上记录重点。
  
      赛道投资,这是红杉的风格啊。
  
      老板,格局真的很大。
  
      产能也拿下,看来,是真的看好。
  
      “我会在合适时机,推动创业公司和工厂资源对接。”
  
      方玉恰到好处插了一句。
  
      她明白楚尧的意思,肯定不是靠卖车挣钱,那能赚几个?
  
      是战略布局。
  
      楚尧看了她一眼,满意点头。
  
      “我判断,明年,将会是共享单车年,这将会成为风口,至少是风口之一。”
  
      方玉:……
  
      张超:……
  
      邓鹏飞:……
  
      三人集体一惊。
  
      这么高的评价?
  
      他们难以置信。
  
      投资,就像是在一片充满迷雾的原始森林中,寻找正确的光。
  
      路对了,怎么都好说。
  
      但,寻路人,极度稀有。
  
      莫非这位年轻的老板是?
  
      他们心情有点激动,也有点疑惑。
  
      这一切,都只能靠时间来证明。
  
      好在,也用不了多久。
  
      ……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