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玄幻奇幻 / 从前车马很慢 / 现世安稳,半世流离

现世安稳,半世流离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九莉快三十岁的时候在笔记簿上写道:“雨声潺潺,像住在溪边。宁愿天天下雨,以为你是因为下雨不来。”
  这是《小团圆》开头的一句话。就像书评里,迈克说的:“这是本一翻开就教人魂飞魄散的书,一面读一面手心冒汗,如同堕入不见底的梦魇。很少有作家肯这样暴露自己的冷和残酷,不稀罕任何体谅,更不屑廉价的同情。”
  我宁愿天天下雨,以为你是因为下雨不来。
  多少人有这样的无奈,无奈中又压抑着多少的期盼?可是期盼又能怎样?雨该下还是在下,不下,还是不下;而你,还是没有再来。
  我从小读张爱玲,不记得什么时候开始读起的。或许十岁?或许十岁不到?已经记不清了。我对我读书的顺序现在没有十分清晰的时间段划分。但总抵是,先读的古文,后读的白话,而后再读的小说,先是中国的,然后约到了初中后才开始读的国外的。在古文时期,因为年纪太小,其实更多的是懵懂的,并没有很强烈的记忆。但从读小说、散文开始就记得了。那时候读张爱玲,读三毛,读林语堂,读张恨水,读金庸,读古龙,读罗兰……很多很多。这些作家也都对我的性格的形成,造成了或多或少的影响。
  譬如三毛,告诉我,人生就是应该勇敢的追求,哪怕是万水千山走遍,也要寻找到梦里的花落花开;譬如林语堂,纵是爱到刻骨铭心,但终究是“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人生放下执着,剩下的路终归是要幸福的走下去;譬如张恨水,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多少爱恨情愁在心间,终湮没在了滚滚红尘中;譬如金庸,人性是多种多样的,而有人的地方即是江湖,古来侠者,心怀天下也……譬如张爱玲,人生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出名要趁早啊,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少年时不是很懂得,但也是知道的,人生其实只是从来处来,往去处去的一个过程。所有的努力,都要趁早,过了这个时间,人生更多的只会是凄凉与不可重来。
  仿如宝玉的太虚幻境,第一回入梦境,所有姊妹亲眷尚在,然他已看到了她们的结局,只是心下并不知所以然也;后再入梦境,之前在簿子上见过的,一起生活过的女子们,他又再见了,只是,这些魂灵已不在人间。
  我现在还记得,1995年中秋,我在画画。听到电视里说,张爱玲在美国逝世,被邻居发现时,已死去一周的时间。因为张爱玲晚年一直在搬家,因为她总觉得自己的住所里有跳蚤,几乎是一个星期搬一次家,所以,她既无人陪伴在身边,也没有可以往来的邻居。死去一周方才被邻居发现!听到这,当时心下凄然,不由大悲。一生写他人悲欢离合无数,最终也没能过人生中最后一个团圆节。以前读张爱玲,虽我只是她众多读者中的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小人物,知今生也不能够面见,但似已神交久矣,心中甚慰。过了那一天,再读张爱玲,则已是斯人永逝,诸多感想,只能是心下默然。
  直至首读《小团圆》,心中感想颇多,读的也是非常的缓慢,似很是艰难。
  或许是因为知道这是张爱玲的自传,或许是因为知道这是张爱玲的情感,然看到她给宋淇夫妇的书信里说道“无赖人”三字时,感觉甚是沉重。
  我想,任何一个读张爱玲的读者,都知道她在对自己和胡兰成的感情心灰意冷后,于1947年6月写了一封绝交信与他,信中写道的这样的一段话:“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是早已不喜欢我了的。这次的决心,我是经过一年半的长时间考虑的,彼时唯以小吉故,不欲增加你的困难。你不要来寻我,即或写信来,我亦是不看的了。”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张爱玲随信还附了30万元稿费给胡兰成。
  我从前一直在想,这得是多少的情感的掩埋,才能做出如此的决断。而在已知再无前路时,亦是不舍得自己所爱受苦的,所以才会诀别时还给予巨资。1944年8月张爱玲与胡兰成结婚,11月胡兰成在武汉江汉医院与一周姓护士同居;1945年3月胡兰成回上海,与张爱玲厮守时,主动告诉了张爱玲自己与周姓护士之事;5月胡兰成回汉阳,8月日本投降胡兰成开始逃亡,1946年2月张爱玲从上海寻至温州,得知他已另有妻子后回到上海。即是在彼时她也未曾立即与胡兰成断裂,也偶有书信往来。
  这简单的几个时间段,写出来就是几个冰冷的数字罢了。我不敢想像张爱玲怀着怎样的勇气去胡兰成的家乡寻找自己的爱人,又是怀着怎样的坚强自己独自的离开。在明知胡兰成的身份,明知胡兰成的风流,明知胡兰成给她的结局时,也是不忍即时断了联系的。对于胡兰成,张爱玲或许不是他真心所爱之人;可对于张爱玲,胡兰成却是她倾己所有,愿意一次次原谅的爱人。
  “有时候,我们愿意原谅一个人,并不是我们真的愿意原谅他,而是我们不想失去他。不想失去他,惟有假装原谅他。”
  有多少人愿意放下自己的疼痛一次次的去原谅另外一个人?有多少人愿意用自己有限的年华来等待另外一个人?对于一个从小知道出名要趁早的女子,对于一个自知时光紧迫不能怠慢的女子,一生的清高孤傲却终只是换得了一场徒劳。
  “半路上,张爱玲不得不夜宿人家。大小姐如今只能“带着童养媳的心情,小心地把自己的一床棉被折出极窄的一个被筒,只够我侧身睡在里面,手与腿都要伸得笔直,而且不能翻身”。路途辛苦,也坏了胃口,吃不下饭。凄黑的屋内,张爱玲兀自凄凄惶惶,心知“我再哭也不会有人听见的”,于是放声大哭,边哭边自问,“拉尼(想必是胡兰成的代称),你就在不远吗?我是不是离你近了些呢?恍惚间竟幻想起来,这屋子胡兰成是否到过,自己又“能不能在空气里体会到”……”
  张爱玲一生的爱,随着当年她从温州离开而嘎然弦断。那天,她走,胡兰成送她,天下着雨。“那天船将开时,你回岸上去了,我一人在雨中,撑伞在船舷边,对着滔滔黄浪,伫立涕泣久之。”而前一天,张爱玲在问胡兰成:你许我的现世安稳何在?胡兰成说:“世景荒芜,已无安稳。”张爱玲道:“你到底是不肯。我想过,我倘使不得不离开你,亦不致寻短见,亦不能够再爱别人,我将自是萎谢了!”
  这样一个令张爱玲此生不能再爱他人的男人,背弃了她的爱,却占据了她一生的时间。及至张爱玲称其为“无赖人”,我已分辨不出中间到底有多少是爱,又有多少是恨。因为胡兰成的汉奸身份,中间有许多的政治因素参与其中,一个自称:“我甚至只是写男女之间的小事情,我的作品里没有战争也没有革命,我以为人在恋爱的时候是比在战争或革命的时候更素朴也更放肆的”的站在文学顶峰的作家,一个写了一辈子爱情的小说家,直到死时,也没有写好自己这一世的爱情,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该公开《小团圆》一书。
  除了政治原因,人要剖开自己的胸膛,将自己的伤摆露在世人面前,这是何其艰难的一件事。你许我现世安稳,却给了我半世流离;我只是想要简单的相守,你却给了我一生的孤凄。呜呼,痛哉!
  与君相识,繁花盛开;自君离去,只剩黯淡。从此后,所有的成就,名誉,地位,璀璨的年华,都不再与我有关,而我只是背负着一生无处安放的情感,在这个人世间孤独的游荡。
  爱了,放了,又怎样?守了,寻了,又怎样?雨下了,停了,又怎样?曾经相聚,再无团圆,又怎样?
  你可知,遇到你,我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我心里是喜欢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你却看不见……
  如果我不爱你,我就不会思念你,我就不会妒忌你身边的异性,我也不会失去自信心和斗志,我更不会痛苦。如果我能够不爱你,那该多好……
  在时间的洪荒里,我们终究只是一颗细小的砂尘,很偶然的来到了这个世界,很偶然的遇到你,很偶然的相视一笑……不论怎样的深爱与执着,终究只不过是一粒砂尘罢了,来不及停留就又将随着滚滚洪流消失于时光的尽头。
  算了吧,就这样吧。只能这样了,再坚持下去,已无任何意义,当我站在车辆穿梭的十字路口,望向马路的对面,仿佛看到顾曼桢与沈世钧十多年后重逢,而重逢时能说的一句话,只是:我们再也回不去了。而在此之前,我想的却是,能够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迟一步,遇上了也只能轻轻地说一句:“哦,你也在这里吗?”
  哦,你也在这里吗?可是,我们毕竟再也回不去了。
  2017年3月4日星期六
热门推荐
道缘浮图 天行战记 道缘浮图 天行战记